首页 > 文献资料
-
安徽省29所幼儿园儿童隐孢子虫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为了解安徽省幼儿园儿童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及流行特点,进行了此项调查,结果简报如下.1.对象与方法:按随机化原则,以班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于2001年 5~10月在安徽省内11个地、市29所幼儿园共对1204名儿童(年龄 3~6岁,平均年龄 4.39岁,其中男性儿童641人,女性儿童563人;城市儿童684人,乡镇儿童520人)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粪便标本采用金胺-酚染色法、改良抗酸染色法、沙黄-美蓝染色法、金胺-酚改良抗酸复染法4种方法染色,显微镜下检查隐孢子虫卵囊.
-
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方法的改进
针对传统的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的不足,我们在原染色液中增加了表面活化剂Triton X-100,将微波辐射技术应用于染色,使之成为一种快速、敏感、简便的抗酸染色方法.
-
干燥箱加热对改良抗酸染色的影响
为了快速、准确地诊断结核病,本文在卢立军[1,2]报道的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改良的基础上,研究使用干燥箱加热在不同温度、不同作用时间内对结核杆菌着色效果的影响,以期获得干燥箱加热方式的佳结核杆菌显示效果.
-
3种微小隐孢子虫卵囊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3种方法检测鼠粪中微小隐孢子虫卵囊的效果.方法 应用改良抗酸染色法(MAFS)、免疫荧光单克隆抗体(IFA-McAb) 检测法和PCR检测法分别对含有不同数量隐孢子虫卵囊的鼠粪样品、隐孢子虫病模型小鼠的粪样品和奶牛粪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MAFS检测法、IFA-McAb检测法和PCR检测法的检测域值分别为10 g鼠粪中含有隐孢子虫卵囊2.0×104、2.0×104、2.0×102个,操作用时分别为35 min、60 min、3 h,检测鼠粪样品的阳性率分别为65.00%、70.00%、85.00%,检测牛粪样品的阳性率分别为21.21%、18.18%、27.27%.3种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MAFS检测法简单、快速,费用低,试验条件要求不高,适合对大量样品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IFA-McAb检测法、PCR检测法更适合用于隐孢子虫的鉴定.
-
固定、漂浮和洗涤后标本中隐孢子虫的检测
临床上检测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C.p.)常用方法有金胺-酚染色法、改良抗酸染色法和沙黄美蓝染色法[1],其中常用的是改良抗酸染色法.但近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研工作中经常需要采用经过滤、固定并经蔗糖漂浮法浓集、蒸馏水洗涤后的C.p.标本[2-4].标本有些购自外地,有些虽采自本地,但因保存时间太久,实验者常难以肯定标本中是否还存在C.p.卵囊,抑或已破坏.尤当漂浮后,尽管在Sheather′s蔗糖液中可以加入石炭酸复红染色镜检[2],但对经验不足者仍很难辨别是否C.p.卵囊已浓集成功.漂浮后上清液如经多次洗涤,沉渣中就更难确定是否还有C.p.卵囊,致下一步实验盲然.以下介绍一种检测固定、漂浮和洗涤后标本中是否确有C.p.卵囊的方法.
-
TaqMan-PCR技术定量检测脑脊髓液结核分枝杆菌DNA的研究
为了满足临床上更快、更准确地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TBM),以保证及早的、更合理地进行治疗,我们引入了一种荧光定量PCR技术--TaqMan-PCR技术定量检测脑脊髓液(CSF)结核分枝杆菌DNA,并与结核抗体斑点免疫金渗试验(DIGFA)、抗酸染色法及改良罗氏培养法(L-J培养法)进行比较,探讨其在TBM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临床应用
我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了115例结核患者高度疑有结核分支杆菌的标本和30例非结核病的患者标本,并与培养法、抗酸染色法和PCR-电泳法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
荧光定量PCR技术与涂片抗酸染色法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及分析
近年来,我国虽然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加强对肺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但是肺结核的发病率仍然较高.卫生部公布2010年3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中,肺结核病居第2位.
-
PCR技术、抗酸染色法在肺结核病理学诊断中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 PCR技术、抗酸染色法在肺结核病理学诊断准确性。方法方便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60例疑似肺结核病患者,采用超声纤维支气管镜获取肺泡液及病灶组织条后送 PCR技术、抗酸染色法。结果肺结核病43例中,PCR法83.72%优于抗酸染色法结果阳性为4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250,P<0.0001)。60例患者中抗酸染色法诊断符合率58.33%,PCR法8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068,P=0.0002)。结论PCR技术的检出率较高,可在肺结核早期诊断与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
-
两种方法检测痰液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105例检测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两种不同方法检测痰液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先从我院105例肺结核患者取痰液标本,然后对痰液标本进行抗酸染色法和荧光定量 Pcr 检测法试验,从而判断标本中是否含有结核分枝杆菌,进而比较两种方法在临床的可行性,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时间。结果涂片抗酸染色法的检出率为58.4%,检出时间为(3.7±0.6)h,荧光定量 Pcr 检测法的检出率为92.7%,检出时间为(35.0±5.5)h,两种方法相比较,荧光定量 Pcr 的检出率更高,时间较涂片染色法长。结论抗酸染色法同荧光定量 Pcr 检测法比较,结核分枝杆菌对后者的敏感性更高,检出率高,在临床可行性更好,其价值更大。
关键词: 抗酸染色法 荧光定量PCR检测法 结核分枝杆菌 检测效果 -
3种方法对痰液标本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 比较3种方法检测痰液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效果.方法 50份拟诊为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标本分别用涂片抗酸染色法、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法和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分析3种方法的检出率及检测时间.结果 3种方法中,RT-PCR检出率高,染色法检出率低;染色法检出时间短,菌培养法检出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方法对痰液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效果存在差异,应据临床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发挥不同检测手段的优势.
-
痰液结核杆菌2种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检查痰液结核杆菌时,应用抗酸染色法与酸性改良罗氏培养法,在临床应用上的差异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门诊、住院的122例患者痰液标本,分别通过抗酸染色法及酸性改良罗氏培养法进行结核杆菌的检验,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有效率及检测所需时间等指标.结果:抗酸染色法检出18例阳性,阳性率为(14.75%);酸性改良罗氏培养法检出15例阳性,阳性率为(12.30%).虽然抗酸染色法的阳性率高于酸性改良罗氏培养法,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酸染色法检验用时为(3.26±1.51)天,显著低于酸性改良罗氏培养法的用时(28.76±3.52)天,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检验痰液中的结核杆菌时,应用抗酸染色法与酸性改良罗氏培养法在阳性率检出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抗酸染色法的检验用时显著短于酸性改良罗氏培养法,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
3种方法检测痰标本结果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痰液用涂片抗酸染色法、固体培养法和Xpert MTB/RIF检测技术3种方法检测痰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对比.方法 对350份疑似结核病人、150份临床确诊病人和80份非结核病人的痰标本分别做涂片抗酸染色法、固体培养法和Xpert MTB/RIF检测,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50份痰标本中3种方法检测其中涂片检查阳性70份,阳性率为20.0%;固体培养阳性133份,阳性率为38.0%,Xpert MTB/RIF检测阳性154份,阳性率为44.0%;150份肺结核病人和80份非肺结核病人痰标本3种方法敏感性分别为19.2% (30/156)、34.6% (54/156)、46.1%(72/156)、0.0%(0/2)、0.0% (0/2)、100.0%(2/2).80份非结核病人的痰标本中只有Xpert MTB/RIF检测技术检测出2份涂阳,且显示极其微量的结核菌阳性.结论 3种方法阳性检出率Xpert MTB/RIF检测技术高,固体培养法次之,涂片染色法低.建议在临床诊断结核中优先使用固体培养法和Xpert MTB/RIF法检测.
关键词: 肺结核 抗酸染色法 固体培养法 Xpert Mtb(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 -
三种检测方法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比较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结核抗体(TB-Ab)、抗酸染色三种检测方法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呼吸内科收治的疑似肺结核的患者116例,分别对患者进行T细胞斑点试验、结核抗体、抗酸染色检测.结果:116例患者中,通过肺结核诊断标准确诊的只有56例.T细胞斑点试验阳性51例,结核抗体阳性39例,抗酸染色阳性29例.结核T细胞斑点试验的灵敏度为91.07%,特异度为93.33%,kappa值为0.901,与临床一致性较好.结论:T细胞斑点试验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与临床一致性较好,联合其他检查可更进一步提高诊断效率.
-
改良抗酸染色法对抗酸杆菌检出率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的流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菌株的出现,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吸毒、贫困及人口流动等因素,全球范围内结核病的疫情骤然恶化。结核病又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和病死率始终位居我国传染病之首[1]。对病变组织进行抗酸染色,查找抗酸染色阳性结核分枝杆菌仍然是诊断结核病比较有效和准确的重要方法之一。但传统的Ziehl‐N eelsen抗酸染色法在不同医院操作中差异较大,阳性率较低,对诊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通过日常工作中的积累,我们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良,建立了一种快速、敏感、简便的抗酸染色法,并且发现改良染色后阳性率明显优于传统的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
-
FQ-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近几年来,全球结核发病率有所回升.据2011年资料, 全球每年新增870万结核患者,140万人死于结核病.目前,我国大约有600多万肺结核患者,每年约有25万人因结核病死亡,亦呈增长的趋势[1].其原因有很多,其中结核病尤其肺外结核和菌阴肺结核病的早期诊断不理想是其重要原因[2].关于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近年来一些新的快速诊断方法不断涌现,极大提高了结核病的检出率.FQ-聚合酶链反应(PCR)以其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已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对采用FQ-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并与传统的抗酸染色法、罗氏改良培养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组织切片抗酸染色的制作体会
结核杆菌不但是肺结核的致病因子,也是女性生殖器结核、淋巴结核等许多疾病的共同致病因子.要确诊各类结核杆菌导致的病变,在患者体液及相关组织切片中找到结核杆菌才是诊断的"金标准".我科室采用组织切片抗酸染色法检查结核杆菌其体会如下.
-
抗酸菌冷染纸片法的制备与应用
传统的抗酸染色方法是采用加热石炭酸复红的齐-尼氏抗酸染色法,这种使用溶液并加热的染色方法操作起来较为复杂,染料也容易污染衣物和周围环境,而且染色剂也有一定的保存时效.我们在此法基础上,摸索出一种冷染纸片染色法,以滤纸为载体将染料附着其上,染色过程中不需要加热,不仅简化了操作步骤,方便了操作者,而其与传统的染色法具有相同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微波辐射抗酸染色法检测抗酸杆菌的初步研究
微波辐射(microwave iiradiation,MWI)通过高频振荡促进分子运动,加快染料与菌体的结合.早在70年代,Mayers首次应用微波固定组织,随后不少学者将微波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提高了组织切片的染色质量,明显缩短了反应时间[1,2].本研究将微波辐射用于抗酸染色检测抗酸杆菌,缩短了检测时间,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脏.在某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结核病患者因为得不到全程,合理的救治而产生结核耐药,这使得控制结核病的发生发展成为世界性问题.目前,临床实验室采用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主要有抗酸染色法和细菌培养法.抗酸染色法简便、实用、快捷,但非结核性分枝杆菌亦可出现阳性结果;细菌培养作为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虽优于抗酸染色法,但时间比较长,影响早期用药;荧光染色和PCR是可供选择的检测方法,却可能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而依赖于基因芯片的PCR杂交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是比较准确的检测方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