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祛病健身离不开补益类中药(七)--大自然的精华:黄芪、菊花、薏苡仁、鹿草

    作者:张镐京;郗效

    25.黄芪黄芪主要是豆科植物膜荚黄芪和内蒙黄芪的干燥根.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对黄芪进行了收载,将其列为上品,认为黄芪具有补虚的作用.黄芪根据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分为黄芪(即不经炙过的),炙黄芪(即用蜜拌炒的).

  • HPLC-ELSD分析蜜炙对黄芪中3种皂苷成分含量的影响

    作者:张乐林;周倩;孙立立

    目的:建立黄芪饮片中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分析蜜炙对黄芪皂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ELSD,色谱条件为Thermo Syncronis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3%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柱温25℃,ELSD参数为漂移管温度110℃,氮气体积流量3.0 L·min-1.结果: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Ⅲ、黄芪甲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804 ~ 8.04,0.784 ~ 7.84,0.406~4.06 μg,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99.3%,98.9%,RSD分别为2.46%,1.89%,2.38%.不同产地黄芪饮片中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Ⅲ、黄芪甲苷含量分别在0.301 ~0.527,0.186 ~0.303,0.128 ~0.178 mg·g-1.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方法学验证符合要求.炙黄芪中黄芪皂苷Ⅰ和黄芪皂苷Ⅲ的含量高于生品,但黄芪甲苷较生品降低,说明蜜炙对黄芪皂苷类成分的含量产生了一定影响.

  • 补中益气汤主要药物的新药理作用

    作者:范存伟;李珍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一书,以炙黄芪,炙甘草,人参(或党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炒白术、生姜、大枣等10味药物组成.在临床治疗中多用于脾胃气虚,食少、神疲、畏寒、自汗或见气虚发热.头痛畏冷,渴喜热饮,少气懒言,脉虚大无力,中气下陷,小便失禁;或妇女气虚不能摄血所引起的崩漏等诸症.本方主要功用为益气升阳,调补脾胃.

  •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王艳萍

    1头昏临床应用补中益气汤加葛根、荷顶、威灵仙、丹参,治疗因颈椎病所致头昏、失眠症,多获显效.患者,女,43岁,1994年3月12日就诊,自诉患颈椎病多年.近1月来经常头昏、项强、失眠、气短、心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曾服用多种补脑药物效果不佳.脉证合参,证属气虚清阳不升,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味.药用:潞党参15g,炙甘草10g、白术20g、当归15g、陈皮10g、炙黄芪15g、升麻5g、柴胡15g、葛根20g、荷顶10g、灵仙15g、丹参15g,4剂.

  • 益气升阳法临床应用举隅

    作者:李福民

    益气升阳法是李东恒<脾胃论>中主要法则之一,其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专为中虚气陷而设,治脾胃气虚之证.近年来笔者运用本法治疗许多难治之症,均获显效.现例举3则,以飨读者.1飧泄证陈某,女,34岁,工人,1998年9月14日初诊.有腹痛便泻史2载,遇劳辄发.20d前旧疾又作,肠鸣腹痛,便下稀水,日登六厕,有下坠感,大便检查无异常.诊断为“过敏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先后用过黄连素、次碳酸铋、泻痢停等药20余天,均未见好转.审其脉症,肠鸣腹痛,便下不爽,日登数厕,挟有不消化物,小腹胀坠,劳累加重,舌苔白腻,脉细弱.此乃脾胃气虚,浊阴内盛,阳气不升而生飧泄.治拟补中益气,健脾升阳.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炙黄芪各20g,山药、芡实各15g,白术10g,柴胡、升麻各8g,桂枝、陈皮、煨姜各6g.

  • 补气药膳

    作者:

    补虚正气粥[原料]炙黄芪20克,党参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做法]将黄芪、党参切片,用清水浸泡40分钟,按水煮提取法,提取黄芪、党参浓缩液30毫升,粳米洗净煮粥,粥将成时加入黄芪、党参浓缩液,稍煮片刻即可.

  • 炙黄芪对阿霉素所致小鼠蛋白尿的预防作用

    作者:金佳丽;苏行;姚馨怡;幸鹭;沈燕;张悦

    目的:研究炙黄芪对阿霉素所致小鼠蛋白尿的的防治效果.方法:将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15只)、预防组(15只)、模型组(15只)、防治组(15只).预防组、模型组和防治组尾静脉注射阿霉素(10.5 mg/kg)造模.预防组和防治组小鼠造模前灌胃炙黄芪21天,造模后防治组继续灌胃炙黄芪28天,其余各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第2周、第4周末,检测24 h蛋白尿含量;实验结束时采血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变化.结果:(1)造模后2、4周末,模型组小鼠的尿蛋白总量均高于同期正常组小鼠,预防组(P<0.05)和防治组小鼠的尿蛋白均低于模型组,以防治组(P<0.01)效果为显著.(2)造模28天,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肌酐显著升高(P<0.05),血尿素氮和胆固醇无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相比,预防组和防治组均可降低血肌酐(P<0.05).(3)模型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可见脂滴,防治组和预防组小鼠脂肪变性的小管细胞少于模型组.结论:炙黄芪预防性给药可减轻阿霉素对肾脏的损伤,表现为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防治效果优于预防效果.

  • 益气活血方对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影响

    作者:郭金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影响.方法:中西药组口服益气活血方+奥美拉唑,西药组予奥美拉唑.Hp阳性者予三联1周根除疗法: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将消化性溃疡愈合的患者30例纳入随访,观察消化性溃疡愈合后1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中西药组较西药组总体复发率低,但无统计学意义;中西药组较西药组胃镜下复发的临床症状轻重程度低;中西药组较西药组抗临床复发的时间长;再生黏膜组织学成熟度与溃疡复发率关系:优<良;对S期(疤痕期)患者,溃疡复发率:Sc<Sb<Sa;Hp根除者溃疡复发率低.结论:益气活血方能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改善患者临床复发症状的轻重程度.

  • 乳宝宁方治疗产后缺乳30例疗效观察

    作者:丁怡;刘金星

    产后乳汁分泌甚少或全无,称为缺乳,也称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主要由于气血虚弱,乳汁化源不足;或情志失畅,肝气郁结,气滞乳络不通所致.笔者对2007年3月~10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50例产后缺乳产妇进行了疗效跟踪,现报告如下.

  • 血府逐瘀加减汤治疗颈源性眩晕68例

    作者:路豪

    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38例,女性30例;年龄大为72岁,小为42岁;病程长15年,短2个月.均为曾服用过多种药物而疗效欠佳者.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头痛、颈项部胀痛、头部突然旋转或屈伸时加重;X光片或CT片可见颈椎曲度变直或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狭窄.颈颅多普勒检查(TCD)可见双侧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2 治疗方法 血府逐瘀加减汤组成:生当归12g、生地黄12g、红花6g、川牛膝12g、桃仁12g、枳壳10g、赤芍15g、炒川芎10g、柴胡10g、炙黄芪30g、葛根30g、天麻10g、炙甘草5g.每日1剂,水煎2汁约400ml,分2次服.10天为1疗程.随证加减:血瘀甚者加参三七、炮穿山甲;兼气血不足者加党参、熟地、制首乌;气滞甚者加沉香片、制香附;兼湿阻者去黄芪、生地、赤芍、炙甘草,加制半夏、石菖蒲、制苍术.颈部按捏,由患者任选一手掌按住自己颈后部做按捏动作20~30次,手法由轻至重,以局部有酸胀感能承受为度,每日2次.

  • 增视口服液的制备

    作者:李祥永;谭清;伏东宁

    青少年假性近视、弱视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因坐姿不佳、用眼疲劳过度、不注意对眼睛的适当保护与调节或禀赋不足、先天遗传所致,我院制备了增视口服液,具有益心肾,健脾胃,开窍醒目增视的作用,对治疗由于心阳不足、气血两虚引起的假性近视、弱视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 何少山经前泄水治验

    作者:胡也莉

    笔者有幸伺诊何少山先生,遇一经前泄水患者,32岁.1999年12月19日初诊.患者经前、经行泻水3年,大产1胎,人流1次,置环6年.末次月经为12月12日.且便难,3~4日一行,伴腰酸肢冷、乏力.舌质淡、苔薄润,脉细.治拟温阳化湿.处方:炙黄芪20g,炙露蜂房9g,白果7个,川柏6g,车前子、炒苍术、炒白术、全瓜蒌各10g,巴戟肉、桑螵蛸、金樱子、芡实各12g,菟丝子、臭椿皮、怀山药、鹿角霜、仙灵脾各15g,甘草5g.连服14剂后,药后经前泄水仍较多,去白果、臭椿皮,加防己15g,茯苓10g,米仁30g.于经前2周连服14剂,药后经行泄水明显减少.治疗1月后不再复发.

  • 举元煎加味治郁证

    作者:王树华

    陆某,女,40岁.1994年夏初诊.自述胸闷绵绵,时轻时重,咽中似有物 哽,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每遇情志抑郁而加重.小便清,大便偏软.曾四处求医,罔效. 切其脉虚弱而软,观其舌质红嫩微有齿痕、苔薄白.是证乃大气夙虚,而屡用辛香行气之品 则使宗气更伤,气虚而痰生,聚而不化,是以斯症缠绵难愈.治当大补宗气,举元化痰,仿 举元煎立方.处方:炙黄芪30g,白术、桔梗各10g,炙甘草5g,升麻3g.药服3剂,而诸症霍然.是证之郁与众不同,初必脾气虚与肝气郁并存,然医者重其胸闷,喉间如有物哽之肝郁,而 未见其舌嫩、脉虚弱之脾虚,治则一味辛香疏肝,而忽视补脾,致使肝郁未见条达,而宗气 反而大伤.笔者重在脾虚之辨,以举元煎加味,大补宗气,气足痰化,则肝气条达,而病自愈,也即<金匮>"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义.

  • HPLC法测定壮颈康复合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作者:尹华

    壮颈康复合剂系由炙黄芪、当归、川芎、丹参等多味中药材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补气养血、祛风通络之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颈椎病、骨刺增生、头晕乏力等症,疗效显著.黄芪为本方君药,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芪甲苷(又称黄芪皂苷Ⅳ,Astragaloside Ⅳ).本文考察了多种测定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壮颈康复合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以研究该制剂质量控制的定量方法.

  • 加味玉屏风散及单味中药对假丝酵母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作者:吴亚;范世英;魏宏莲;曹爽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散及单味中药对假丝酵母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旨在寻求中药在抗真菌方面的优势作用。方法用琼脂稀释法观察加味玉屏风散各组和单味中药黄连、茵陈、炙黄芪对104株假丝酵母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玉屏风散+黄连、玉屏风散+黄连+茵陈、黄连的抑菌效果较好,50%低抑菌浓度(MIC50)分别为6.25、25.00、1.56 g· L-1,且对热带假丝酵母菌的抑菌效果好,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和葡萄牙假丝酵母菌,对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抑菌效果较差。玉屏风散和炙黄芪仅对热带假丝酵母菌有一定抑菌效果,未发现茵陈对假丝酵母菌有抑菌作用。结论黄连及含黄连的加味玉屏风散对各种假丝酵母菌均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耐药率较高的非白假丝酵母菌有较强的抑菌功效。这点对临床研究更有价值。

  • 蜜炙黄芪妙用酒

    作者:游贵君;蔡洪玲

    黄芪是常用中药,具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临床应用有生黄芪、炙黄芪、盐黄芪,其中以蜜炙品用得多,而蜜炙品在贮存过程中特别是在基层医院贮存条件不高的情况下常常易吸湿返潮,发霉变质.对此,笔者对蜜炙法进行改进,用定量的黄酒代替开水稀释炼蜜,对黄芪加以炮制,并在同一贮存条件下,观察饮片的霉变情况.

  • 抗风湿灵治疗骨痹103例分析

    作者:李光春

    骨痹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用抗风湿灵治疗103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103例中,男35例,女68例;年龄40~78岁。本组103例均依据国家中医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诊断[1]。证候分类:肾虚髓亏型56例,男20例,女36例;阳虚寒凝型30例,男10例,女20例;瘀血阻滞型17例,男5例,女12例。2 治疗方法 自拟抗风湿灵,方用雷公藤15g,杜仲15g,白术15g,仙灵脾15g,丹参15g,当归10g,生地15g,熟地15g,炙黄芪15g,枸杞15g,赤芍10g,白芍10g,薏苡仁15g,木瓜12g,全蜈蚣5g,1剂/日,水煎2次,上、下午分服,15日为一个疗程。若缺雷公藤,可用雷公藤多甙片30mg或雷公藤片3片,2次/日中药送服。

  • 黄土汤化裁治疗功血症继发不孕1例报道

    作者:窦时华;林兆清;侯云芬

    王某,女,30岁,已婚。1998-04-03初诊。患者婚后3 a未孕,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时多时少,多时淋漓不止,经期长达15 d,经某医院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继发不孕症”。今患者月经来潮15 d之久,量多色淡红无血块,症见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少气懒言,纳少,便溏,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妇科检查:外阴(-),宫颈光,子宫前位,正常大,质中,活动度佳,双侧附件(-)。盆腔未触及明显包块。基础体温呈单相型。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0 g/L,血白细胞6×109/L,血小板140×109/L。辨证:脾阳虚弱,统摄无权,冲任失调。治法:温阳健脾,固摄冲任。方药:熟地10 g,制附片6 g,白术20 g,白芍20 g,灶心土30 g,砂仁3 g,黄芩6 g,阿胶珠(烊化冲服)15 g,党参20 g,炙黄芪30 g,炙甘草3 g。水煎,1剂/d,分2次服。服上药6剂后,血量明显减少。继服6剂后月经止,诸症减轻。以后每到经期,服上药6剂。连续治疗6个月,月经周期、经量恢复正常。再用补肝肾养气血,佐以活血促排卵之法。药用:紫河车10 g,熟地15 g,当归12 g,菟丝子15 g,枸杞子15 g,川断20 g,丹参15 g,红花10 g,香附10 g,黄芪15 g,党参12 g,枳壳15 g。水煎,1剂/d。2次分服。

  • 正交设计优选黄芪与炙黄芪的炮制工艺

    作者:宋崎;宋英;周小初;徐晓英;王冰

    目的 研究黄芪、炙黄芪的炮制工艺.方法 以黄芪甲苷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来优选黄芪、炙黄芪的佳炮制工艺.结果 黄芪的佳炮制条件为:浸泡0 h,润软4 h,干燥温度80℃;炙黄芪佳炮制条件为:加蜜量30%,炒制温度300℃,炒制时间2 min.结论 优选出的炮制方法 稳定可行.

  • 补法在疑难杂症中的运用举隅

    作者:刘桂康;王丽华

      治疗八法之一补法,在临床中多用于人体正气衰败,阴阳气血不足、脏腑虚衰出现的虚证。然在临证中遇疑难杂症,虚衰表现不明显;如若辨证准确,用药精当,以补法为主治之,则可收意想不到的疗效。1 补肾益气排结石  朱某某,女,67岁,肾结石发病两年多,多处求医均告之行外科手术取石,患者因患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年岁已高,拒绝手术。长期服排石药,后更服利石素,结石仍滞留膀胱。2000-05-08求诊,刻诊:小便滴沥难出,小腹胀痛,胀剧时恶心,头汗涔涔,面色苍白,神疲气少,声低,口干不欲饮、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小;查B超示:膀胱有约2.5 cm×0.7cm,1.7 cm×0.5 cm两枚结石。此乃久服排石之品,戕伐正气,结石欲出不能,治宜补肾益气,升提排石。处方:熟地20 g,山茱萸15 g,枸杞12 g,女贞子12 g,牛膝25 g,泽泻12 g,鸡内金8 g,猪苓15 g,茯苓15 g,炙黄芪20 g,琥珀(冲服)8 g,三棱10 g。5剂,水煎服,1剂/d,分2次服。服1剂则小便得畅,头汗少。服至4剂,晚10时许,小腹胀剧,结石下至尿道口,晚11时许排出结石1枚,大小约2.6 cm×0.8 cm。2000-05-15复诊,小便通,少神,膀胱尚余一枚结石。既效,仍守前方,炙黄芪加至30 g,再服5剂。药至3剂又排结石1枚约1.8 cm×0.5 cm。2000-05-22诊。查B超示:膀胱内未见结石。惟感神疲,腰酸,舌淡,脉弦缓。仍以前方去琥珀、三棱、猪苓、鸡内金;加党参15 g,炒白芍12 g,当归15 g,3剂调理善后。

43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