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电针对创伤诱导免疫抑制的调节及脑内孤啡肽的参与
本实验室多年来的研究表明,电针对手术创伤诱导的大鼠免疫抑制具有保护作用.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IL-2活性在手术创伤1、3、5、7天后显著下降,第三天降到低.而外周血中β-内啡肽和皮质酮水平增高.给予电针后上述这些内分泌及免疫指标均得到恢复.进一步研究显示,侧脑室注射纳络酮可拮抗手术创伤诱导的脾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抑制,而电针也能改善创伤诱导的免疫抑制,提示中枢阿片肽参与免疫抑制及电针的调节.而孤啡肽作为一种新发现的阿片肽,它在免疫抑制及针刺调节中的作用是值得探讨的新课题.
-
侧脑室注射孤啡肽对电针抗脑缺血作用的影响
目的:本工作试图阐明孤啡肽(OFQ)在脑缺血中的作用,并观察它对针刺抗脑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应用侧脑室注射方法以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脑梗塞体积为指标观察了不同剂量的孤啡肽对脑缺血的作用,以及对针刺抗脑缺血的影响.结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后SEP波幅降低,侧脑室注射10μg和1μg孤啡肽均进一步降低SEP的波幅,对照组在再灌后1 h SEP基本恢复,而侧脑室注射孤啡肽10 μg直到再灌后3 hr仍不恢复.注射剂量与SEP反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即剂量越大,SEP抑制越显著.同时增大了脑梗塞灶的体积.而相同条件下侧脑室注射0.1μg孤啡肽SEP的波幅和脑梗塞灶的体积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电针能减小脑梗塞体积,增大SEP的波幅.侧脑室注射1μg孤啡肽后针刺效应减弱,表现为SEP的波幅降低,脑梗塞灶的体积增大.结论:侧脑室注射孤啡肽可加重脑缺血,且减弱了针刺抗脑缺血的作用.
-
孤啡肽是影响针刺镇痛的新因素
自从1994年发现阿片受体家族的新成员ORL1受体、1995年底寻找到该受体的内源性配基孤啡肽(nociceptin或orphanin FQ,OFQ)以来,有关OFQ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一直引人注目,孤啡肽对针刺镇痛的影响也令人关注.现就我室近年来有关孤啡肽在痛觉调制及针刺镇痛中的作用作一小结.
-
孤啡肽及其前体mRNA在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中表达的变化
孤啡肽是新近发现的一种17肽,为阿片受体家族中一个新成员"孤儿受体"的内源性配基.孤啡肽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与内阿片肽明显不同,其在脊髓水平痛觉调制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痛.本实验目的是探讨慢性限制性损伤大鼠模型上(CCI)孤啡肽及其前体mRNA在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大鼠左侧后肢坐骨神经结扎,右侧假手术,通过光热刺激大鼠后肢脚掌测量抬脚潜伏期(PWL),CCI模型3天后手术侧PWL明显低于对侧,提示痛敏的出现,痛敏持续不超过30天.
-
下丘脑孤啡肽参与电针对去卵巢大鼠LH释放的影响
目的:在去卵巢大鼠模型上,观察下丘脑孤啡肽及其受体是否参与电针对黄体生成素(LH)超常释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电针作用的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加电针组、去卵巢组和去卵巢加电针组.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各组动物血清LH水平,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RT-PCR观察电针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孤啡肽及其受体蛋白和mRNA 表达的影响.结果:大鼠去卵巢后,下丘脑孤啡肽及其受体的表达均明显降低.电针处理后,去卵巢大鼠LH超常分泌受到明显抑制;基底下丘脑的内侧视前区、腹内侧核的孤啡肽免疫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加,正中隆起孤啡肽免疫阳性纤维也明显增加;基底下丘脑的孤啡肽mRNA表达上调.结论:①下丘脑孤啡肽及其受体可能参与LH分泌的调节;②孤啡肽可能参与了电针调整去卵巢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异常功能的神经内分泌机制.
-
电针对侧脑室注射孤啡肽实验性RA痛阈和皮肤FOS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痛阈和皮肤c-fos表达的作用及侧脑室注射孤啡肽(OFQ)对电针效应的影响.方法:将福氏完全佐剂(FCA)注入SD大鼠踝关节腔造成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模型.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A[模型+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NS)+电针,n=8],B(模型+侧脑室注射OFQ+电针,n=8),C(正常对照,n=8),D(模型,n=10)和E(模型+电针,n=10)组.大鼠麻醉(戊巴比妥钠30 mg/kg,I.p.)后,参照Noble方法定位,将OFQ(20 μL,50 μg/mL)或NS(20 μL)注入侧脑室(30 min内注完,保留1 min).右侧"太溪"和"足三里"针刺后连接WQ-10C多用途电子穴位测定治疗仪,用疏密波形,频率20/100Hz交替,电压2~4 V,波宽0.2~0.6 ms,持续20 min,电针每天1次,连续5天.痛阈用气压弹簧棒测定右后足掌心皮肤加压时动物的缩腿反应,每天1次,共测5天.取大鼠右后足垫部皮肤及皮下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测定RA模型建立后各组c-fos表达.结果与结论:①电针对实验性RA关节痛具有明显的镇痛效应;②电针明显提高实验性RA大鼠痛阈,具有明显的后效应,注射OFQ对抗电针提高实验性RA大鼠痛阈,而且对抗电针的后效应;③电针抑制实验性RA诱导的FOS表达,注射OFQ对抗电针抑制FOS的表达.
-
电针对创伤大鼠脑内孤啡肽及白介素-1β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电针对机体具有特殊的整合功能,是治疗免疫抑制的一种有效手段.大量的研究认为电针能充分调动交感神经系统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活动,从而参与机体的免疫调控.而且实验已经证明,电针"足三里"(ST 36)穴对创伤大鼠的免疫抑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本实验则是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的方法,探讨电针免疫调节作用的中枢机制.
-
孤啡肽对创伤应激大鼠下丘脑组织中IL-1β mRNA水平的影响
孤啡肽(Orphanin FQ,OFQ)是1995年底新发现的神经肽,是阿片受体样受体的内源性配体.本室已往的研究结果表明侧脑室注射(icv)OFQ可阻断创伤应激介导的免疫抑制效应,本实验采用以单碱基突变模板作为内标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观察icv OFQ对创伤应激大鼠下丘脑组织IL-1β mRNA水平的影响.
-
M1受体参与孤啡肽抑制大鼠顶叶皮质神经元延迟整流钾电流
目的 研究M受体不同亚型对孤啡肽(N/OFQ)抑制大鼠顶叶皮质神经元延迟整流钾电流(IK)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应用M受体不同亚型阻断剂,观察M受体亚型在孤啡肽抑制大鼠顶叶皮质神经元IK中的作用.结果 (1)N/OFQ对大鼠顶叶皮质神经元IK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30.8%±5.6%(P<0.01).(2)M1受体拮抗剂哌伦西平(PIR)可减弱N/OFQ对Iκ的抑制作用,在指令电压为+60 mV时,PIR+N/OFQ组的Iκ幅度下降了15.5%±2.5%,与单独给予N/OFQ所引起的IK抑制效应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3)M3受体拮抗剂4DAMP拈抗N/OFQ对IK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 M1受体参与N/OFQ对大鼠顶叶皮质神经元IK的抑制作用.
-
孤啡肽对大鼠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和Na+ -K+ATP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脑室注射孤啡肽和吗啡对大鼠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和Na+ -K+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孤啡肽在脑内致痛觉过敏和抗吗啡镇痛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经硬膜外引导SEP;用ATP酶测试盒,检测大鼠皮层体感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Na+ -K+ATP酶的活性.结果 1)脑室注射0.9 μg的孤啡肽后,皮层SEP的P1-N1峰峰值和N1-P2峰峰值波幅明显增加(P<0.01).脑室分别注射0.04 μg、0.45 μg、0.9 μg、1.8 μg的孤啡肽,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Na+ -K+ATP酶的活性(P<0.01).2)脑室注射20 μg吗啡后,皮层SEP明显被抑制,Na+ -K+ATP酶活性显著增加(P<0.01).3)脑室联合注射孤啡肽(0.9 μg)和吗啡(20 μg)后,皮层SEP和Na+ -K+ATP酶活性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孤啡肽在中枢可能通过影响SEP和Na+ -K+ATP酶产生痛觉过敏和抗吗啡镇痛作用.
关键词: 孤啡肽 吗啡 大脑皮层体感区诱发电位 Na+ -K+ATP酶 -
孤啡肽在痛和痛觉调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孤啡肽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结构与功能均与已知阿片肽有所不同的全新的神经肽,有关其在痛和痛觉调制方面的研究是当前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对孤啡肽在脊髓上(脑)区的抗阿片作用,在脊髓的抗伤害或痛觉过敏作用,以及在吗啡和电针耐受形成方面的作用等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对孤啡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起到促进作用.
-
孤啡肽联合阿霉素逆转K562/ADM细胞多药耐药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本实验室已研究证实,在细胞水平孤啡肽(OFQ)单独用药可逆转K562/ADM细胞多药耐药.本研究目的是探索OFQ联合阿霉素(ADM)逆转K562/ADM细胞多药耐药的分子机制及其与MDR1 mRNA /P-gp表达的相关性.MTT法检测OFQ和ADM单药及两者联合后对K562/ADM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DR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gp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OFQ(0.1 μmo1/L)联合ADM( 15 mg/L)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增加,与ADM组比较,48 h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P<0.01);OFQ联合ADM作用于细胞后MDR1 mRNA/P-gp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DM单独用药组(P<0.01),且MDR1 mRNA(r =0.91)及P-gp(r =0.98)表达水平在48h内呈时间依赖性.结论:OFQ联合ADM可时间依赖性的逆转K562/ADM细胞多药耐药性,48 h为佳逆转时间,逆转机制与下调MDR1 mRNA和P-gp的表达量相关.
关键词: 孤啡肽 阿霉素 K562/ADM细胞 多药耐药 -
孤啡肽诱导白血病细胞K562凋亡
本研究探讨孤啡肽对白血病细胞K562增殖的影响及诱导凋亡的作用,采用MTT(四唑氮蓝)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孤啡肽对K562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瑞氏染色、电子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后K562细胞形态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孤啡肽对K562细胞细胞凋亡作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孤啡肽作用后K562细胞内DNA的损伤程度.结果表明: 10-6-10-13 mol/L孤啡肽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且存在时间依赖性,而剂量依赖性不明显; 10-6-10-7、10-9、10-12 mol/L孤啡肽作用72小时后显示明显的细胞毒作用.与对照组相比,10-9 mol/L孤啡肽作用72小时后K562细胞出现典型凋亡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 0、10-7、10-8、10-9 mol/L孤啡肽作用72小时后出现凋亡峰,凋亡率分别为0%、22.8%、23.8%、26.5%;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典型的梯状条带.结论: 孤啡肽能够抑制K562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
-
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血浆孤啡肽水平的初步测定
目的:初步探讨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血浆孤啡肽(OFQ)水平.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分别测定26例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和31例正常人血浆OFQ浓度.结果:躁狂组血浆OFQ水平[(11.29±3.28)pg/ml]低于对照组[(13.92±4.53)pg/ml],P<0-05.躁狂组OFQ水平与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总分呈负相关(r=-0.75,P<0.01).血浆OFQ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工作、接触、敌意/破坏行为、性兴趣、睡眠、意念飘忽、患者的受教育程度(β=-1.121,-0.969,0.265,0.455,0.407,0.333,-0.123;P均<0.01).结论:孤啡肽可能参与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发生机制.
-
产后抑郁症患者血孤啡肽水平初步测定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患者的血孤啡肽水平.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5例健康产妇(对照组)及24例产后抑郁症妇女(抑郁组)血孤啡肽含量.结果:(1)抑郁组血孤啡肽含量为(27.39±6.04)ng/L,对照组血孤啡肽含量为(10.37±3.65)ng/L;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孤啡肽含量显著升高(P<0.01).(2)抑郁组EPDS评分与孤啡呔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499,P<0.05).结论:血孤啡肽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关系.
-
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血浆孤啡肽含量变化的意义及护理
目的 研究血浆孤啡肽含量变化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RIA方法测定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血浆孤啡肽含量.结果 缺血缺氧性脑病组血浆孤啡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孤啡肽含量变化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子宫内膜异位症伴疼痛患者血浆孤啡肽含量的变化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伴疼痛者血浆孤啡肽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5例内异症无腹痛妇女(对照组)、31例内异症伴轻度腹痛妇女(轻度组)和29例内异症伴重度腹痛妇女(重度组)血浆孤啡肽的含量.结果:重度组血浆孤啡肽的含量为39.82±9.16ng.L-1,轻度组血浆孤啡肽的含量为28.45±7.38ng.L-1,对照组为17.73±4.62ng.L-1.与对照组相比,前二组血浆孤啡肽含量显著上升(P<0.01及P<0.05),其中重度组血浆孤啡肽的含量显著高于轻度疼痛组(P<0.05).结论:血浆孤啡肽水平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者疼痛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孤啡肽基因敲除小鼠电针镇痛作用增强
目的:孤啡肽是阿片受体样受体(ORL1)的内源性配基,它能调节疼痛与镇痛反应以及针刺镇痛反应,但各个实验室所得结果各不相同.本文利用OFQ基因敲除的小鼠为工具,观察内源性OFQ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小鼠电针方法,选用穴位足三里(SP 36)与三阴交(SP 6),电针参数采用韩氏仪恒流方波输出,强度1.0-1.2-1.4mA,每10min递增一级.痛阈的改变以热辐射甩尾来评价.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OFQ基因敲除小鼠基础痛阈明显延长,对100Hz电针镇痛反应显著增强,但不影响2Hz电针镇痛.结论:在整体情况下,内源性OFQ有紧张性的致痛敏作用,并对100Hz针刺镇痛有拮抗作用.
-
孤啡肽对大鼠体内外结肠动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孤啡肽受体在结肠运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离体结肠肌条张力测定法、在体结肠肌电测定、炭末推进试验等研究了孤啡肽受体的内源性配基--孤啡肽对大鼠结肠动力的影响.结果:孤啡肽(1-1000 nmol/L)剂量依赖性地引起离体结肠肌条的强直性收缩;孤啡肽(1μg/kg)iv诱导在体近端结肠的相位性收缩和基础张力的增加(t=2.41,P=0.02);孤啡肽(3 nmol/kg)sc加速活性炭悬液通过结肠的转运(48.0±1.24 vs 43.5±2.63,t=-4.5,P=0.008).结论:孤啡肽通过一个神经性的非阿片受体介导的机制加速大鼠结肠的收缩和转运,孤啡肽在结肠生理功能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
孤啡肽与胃肠动力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1990年代初,各类阿片受体的基因相继克隆成功,随后又发现了孤啡肽.深入的研究表明,孤啡肽除参与痛觉调制外,还广泛参与阿片耐受与成瘾机制、离子转运、进食、感知、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调节.并且参与到胃肠的植物性神经功能调节中.有人认为,孤啡肽是一种新的胃肠功能的神经调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