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复方芪麻胶囊对气虚痰浊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

    作者:黄琳;王清海;李典鸿;陈宁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芪麻胶囊对气虚痰浊型高血压患者24h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1、2级之气虚痰浊型患者42例,用中药复方芪麻胶囊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行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其24h、白昼及夜间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24h、白昼及夜间的收缩压负荷、舒张压负荷以及夜间血压下降率(%).并与正常对照组指标进行对照.结果:复方芪麻胶囊降低血压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7%,各动态血压指标均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复方芪麻胶囊能有效降低24h、白昼及夜间的血压,减轻血压负荷,能防止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

  • 复方芪麻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干预作用的机制

    作者:梁文坚;王清海

    目的:通过观察复方芪麻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效果,探求其干预作用机制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观察组加用复方芪麻胶囊口服,共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以评估疗效;检测治疗前后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斑块面积;检测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检测治疗前后血管内皮损伤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6-酮前列腺素F1α(6-Reto-PGF1α)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双侧颈动脉斑块面积和IMT明显降低,治疗后的血脂水平(TC,TG,LDL-C)明显降低(P<0.05);血管内皮功能明显改善(P<0.05);炎症因子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经过复方芪麻胶囊干预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面积显著缩小,IMT明显变薄,引起或加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各项实验室指标均明显改善;推测复方芪麻胶囊可能是通过降脂、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机制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安全性良好.

  • 复方芪麻胶囊干预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瘦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莹鸿;靳利利;黄培红;苏慧;袁丁;史振羽

    目的 观察复方芪麻胶囊干预治疗对H型高血压气虚痰浊证患者的血压、同型半胱氨酸(Hcy)、瘦素的影响.方法 将96例H型高血压气虚痰浊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基础降压药依那普利叶酸片(10 mg/0.8 mg,1次/日)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用复方芪麻胶囊(2粒/次,3次/日),疗程为8周,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Hcy及瘦素的水平.并采用线性回归法探讨治疗前所有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与Hcy、瘦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收缩压及瘦素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Hcy及舒张压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研究中,Hcy、瘦素分别与收缩压呈正相关(P<0.01),而Hcy、瘦素与舒张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复方芪麻胶囊干预治疗H型高血压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收缩压、降低瘦素水平,Hcy、瘦素有可能作为评价H型高血压严重程度的指标.

  • 复方芪麻胶囊UPLC指纹图谱建立和同时测定8种成分研究

    作者:孙冬梅;林晓燕;江洁怡;毕晓黎;陈雪;陈秋谷;刘梦云

    目的 建立复方芪麻胶囊(CQC)的U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指标成分天麻素、5-羟甲基糠醛(5-HF)、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CG)、野漆树菅、柚皮菅、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FG)、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的量,为评价CQC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采用Agilent Eclipse C18柱(100 mm×4.6 mm,3.5 μm),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为265 nm.结果 得到分离度和重现性良好的CQC U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8以上,标示出22个共有峰;8种成分中天麻素在5.976~29.880 μg/mL、5-HF在10.596~52.980 μg/mL、CG在2.697~13.485 μg/mL、野漆树苷在2.262~11.309 μg/mL、柚皮苷在40.768~203.840 μg/mL、FG在5.825~29.126 μg/mL、毛蕊异黄酮在0.372~1.858 μg/mL、芒柄花素在1.888~9.44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r均>0.999 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4%、1.30%、1.81%、1.41%、1.29%、1.01%、1.48%、1.29%.10批样品中天麻素量在2.883~3.491 mg/g,5-HF量在1.710~3.791mg/g,CG量在0.107~0.286 mg/g,野漆树苷量在0.157~0.346 mg/g,柚皮苷量在8.853~10.726 mg/g,FG量在0.282~0.692mg/g,毛蕊异黄酮量在0.097~0.135 mg/g,芒柄花素量在0.041~0.063 mg/g.结论 同时对CQC UPLC指纹图谱和8个指标成分进行分析,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以作为有效评价该制剂质量的方法.

  • 复方芪麻胶囊联合辛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损伤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梁文坚;王清海

    目的 观察复方芪麻胶囊联合辛伐他汀对气虚痰浊型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血管损伤的影响并评价其用药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将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99例气虚痰浊型CAS患者分为西药组(给予辛伐他汀)、中药组(给予复方芪麻胶囊,由黄芪、天麻、茯苓、白术、法半夏、陈皮、杜仲、川芎等组成)和联合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联合复方芪麻胶囊),每组33例.12周为1个疗程,每2周随访1次.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转氨酶(ALT)等的变化,并监测治疗前后各组患者双侧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血清脂联素(APN)、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用药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各组治疗12周后血清TG、TC、LDL-C、IMT、ox-LDL、LOX-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以联合治疗组的下降程度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更显著〔TG(mmol/L):1.50±0.15比2.34±0.31、1.98±0.22,TC(mmol/L):4.62±0.46比5.39±0.52、5.01±0.59,LDL-C(mmol/L):1.96±0.11比2.41±0.17、2.12±0.19,IMT(mm):1.11±0.13比1.16±0.12、1.14±0.12,ox-LDL(μg/L):3.72±0.39比4.37±0.51、4.13±0.43,LOX-1(mg/L):154.28±18.37比173.46±19.25、167.09±18.90,均P<0.05〕,西药组治疗后AL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中药组治疗前后ALT无明显差异,联合治疗组治疗后AL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故联合治疗组治疗后ALT明显低于中药组和西药组(U/L:24.61±4.22比31.26±4.87、40.64±3.96,P<0.05).各组治疗后APN和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以联合治疗组的升高程度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更显著〔APN(mg/L):7.96±1.20比7.02±0.84、7.34±0.98,HDL-C(mmol/L):1.41±0.12比1.12±0.19、1.25±0.14,P<0.05〕.各组治疗前后ALT水平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且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复方芪麻胶囊联合辛伐他汀可有效降低IMT,并可能通过降脂、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机制减轻CAS患者血管损伤程度,且安全性良好.

  • 益气化浊法治疗气虚痰浊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临床研究

    作者:袁利梅;刘磊;朱培罡;王清海

    目的:观察益气化浊法治疗气虚痰浊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气虚痰浊型IS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予复方芪麻胶囊口服,日3次,每次2粒;对照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口服,日1次,每次5 mg,必要时加用吲哒帕胺缓释片(纳催离),日1次,每次1.5mg,调整使用至血压达标并维持稳定,8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血压平滑指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有效率为7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平滑指数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芪麻胶囊能有效改善气虚痰浊型ISH患者的临床症状,且降压作用平稳.

  • 复方芪麻胶囊对气虚痰浊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黄培红;靳利利;李典鸿;袁利梅;吴永刚;王清海

    目的:观察复方芪麻胶囊对气虚痰浊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痛(ISH)动态血压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60例IS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复方芪麻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行24 h动态血压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结果:①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比治疗组稍好,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降低收缩压的同时也降低舒张压,效果较治疗组明显(P<0.01).②治疗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下降明显(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芪麻胶囊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能使血压平稳下降,与硝苯地平缓释片疗效无明显差异,且能改善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对ISH患者的远期疗效具有积极的意义.

  • 复方芪麻胶囊含药血清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损伤脐静脉内皮细胞相关因子的影响

    作者:吴永刚;陈磊;蒋守涛;王清海

    目的:观察复方芪麻胶囊含药血清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损伤脐静脉内皮细胞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根据培养基的不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5%复方芪麻胶囊含药血清组、10%复方芪麻胶囊含药血清组、20%复方芪麻胶囊含药血清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分组培养24 h后,检测各组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细胞活性、培养基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细胞凋亡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AngⅡ刺激后的脐静脉内皮细胞活性及NO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ROS水平及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浓度的复方芪麻胶囊含药血清均不同程度提高细胞活性及NO水平并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及细胞凋亡率,其中以10%复方芪麻胶囊含药血清组效果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芪麻胶囊含药血清对AngⅡ诱导损伤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 复方芪麻胶囊治疗气虚痰瘀型高血压病35例临床观察

    作者:梁文坚;徐玉莲;杨跃娜;曾科学

    目的:观察复方芪麻胶囊治疗气虚痰瘀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气虚痰瘀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芪麻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总体证候疗效、血压水平、血压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芪麻胶囊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气虚痰瘀型高血压病疗效更好,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复方芪麻胶囊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及功能的影响

    作者:苏慧;靳利利;史振羽;袁丁

    目的:探讨复方芪麻胶囊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基础抗高血压治疗及复方芪麻胶囊,对照组采取基础抗高血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24小时动态血压及baPWV。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BAPWV及治疗后收缩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芪麻胶囊能有效改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及功能,降低血压。

  • 复方芪麻胶囊对WVK模型大鼠动脉钙化的影响

    作者:黄培红;苏慧;廖伟平;靳利利;刘秋江

    目的:研究复方芪麻胶囊对WVK大鼠模型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氨氯地平组、复方芪麻胶囊高、中、低剂量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五组按文献制作WVK模型,于造模第3周给予相应药物治疗4周,观察各组血压及主动脉钙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氨氯地平组和复方芪麻胶囊各剂量组大鼠收缩压均下降,但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氨氯地平组舒张压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复方芪麻胶囊各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复方芪麻胶囊各组大鼠的主动脉钙化程度明显轻于氨氯地平组.结论:复方芪麻胶囊能降低WVK模型大鼠收缩压,且不影响舒张压,可减轻主动脉钙化.

  • 复方芪麻胶囊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应的Meta分析

    作者:赵自明;任薇;杜建平;夏能能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新药复方芪麻胶囊(QM)对原发性高血压(EH)的降压效应,为QM新药临床试验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7月31日前从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检索出符合标准的全文文献:QM干预EH患者血压或24h动脉血压的随机对照(RCT)研究.在评价文献质量基础上提取数据,由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24篇中收治1963例(治疗组VS对照组:1047例vs 916例),其中16篇(735例vs 626例)、22篇(955例vs 872例)、4篇(168例vs 167例)分别观察降压临床疗效、血压和24h动态血压;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SBP、24hSBP、dSBP、dDBP、nSBP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而DBP和24hDBP、nDBP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降压疗效有显著性改善(P<0.01).结论:QM单独或合用降压西药主要降低SBP、辅助性降低DBP,从而改善降压效果.

  • 复方芪麻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对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蔡大可;陈玉兴;曾晓会;黄雪君;甘海宁;姚楠;黄丹娥;曾巧煌;张成哲;卓俊城;王清海

    目的:观察复方芪麻胶囊对高血压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牛黄降压胶囊组及复方芪麻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灌胃给药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左室收缩末期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大下降速率(-dp/dt-max),并取主动脉进行病理学检查,测量各组大鼠主动脉弓壁厚度;建立气虚血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牛黄降压胶囊组及复方芪麻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口服给药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复方芪麻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左室收缩末期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均显著降低(P<0.01),左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均显著降低(P<0.01),主动脉弓壁厚度显著降低(P<0.05、P<0.01);与气虚血瘀模型大鼠相比,复方芪麻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及血浆黏度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复方芪麻胶囊具有一定的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液黏度作用.

  • 益气化痰法治疗气虚痰浊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临床研究

    作者:梁宏宇;袁丁;许杰红;靳利利;李典鸿;卞继芳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法治疗气虚痰浊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和对部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加用复方芪麻胶囊,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24h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 2组治疗后各收缩压(SBP)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IL-6、TNF-α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IL-6、TNF-α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比较,IL-6、TNF-α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 0.01)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为96.1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有5例、对照组有4例出现干咳,考虑为贝那普利副作用,其中治疗组1例退出试验,其余咳嗽不严重能坚持完成试验.对照组有3例、治疗组有1例出现轻度踝部水肿,能坚持完成试验. 2组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 结论:气虚痰浊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在西药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痰制剂复方芪麻胶囊优于单纯使用西药,其机制可能与调节部分炎症因子有关.

  • HPLC-PAD法同时测定复方芪麻胶囊中8种成分的含量

    作者:林晓燕;孙冬梅;陈雪;江洁怡;董玉娟

    目的:建立HPLC-PAD法同时测定复方芪麻胶囊中天麻素、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芒柄花素、柚皮苷、野漆树苷、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TMC18(250mi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柱温20℃;体积流量0.8 mL/min.结果:天麻素、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芒柄花素、柚皮苷、野漆树苷、5-羟甲基糠醛的进样量分别在2.988~59.760 μg(r1 =0.9995)、1.348 ~ 27.690 μg(r2=0.9999)、1.858 ~37.160 μg(r3 =0.9996)、2.913 ~ 58.252 μg(q=0.9999)、0.944 ~ 18.880 μg(r5=0.9998)、20.384 ~407.680tμg(r6 =0.9999)、1.131 ~22.618μg(r7 =0.9998)、5.298~105.960 μg(r8 =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芪麻胶囊的质量控制.

  • 复方芪麻胶囊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作者:梁文坚;王清海

    目的 探讨复方芪麻胶囊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结合耳缘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的方法建立兔CAS模型.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2.5 mg·kg-1),复方芪麻胶囊高、低剂量组(1.5,3.0 g·kg-1),每组6只.连续灌胃给药6周后,观察各组兔颈动脉病理形态改变;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脂联素(APN)等生化指标含量;ELISA法测定颈动脉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隐热蛋白(NLRP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相关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兔颈动脉表现出内膜增厚、缺损、管腔表面不光滑等典型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学变化,血清TG、TC、LDL-C含量均显著升高(P< 0.05,P<0.01),APN水平显著降低(P<0.01),CAS相关炎症因子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芪麻胶囊组的兔颈动脉内膜增厚程度降低,血清TG、TC、LDL-C含量均明显降低(P< 0.05,P<0.01),APN含量均明显升高(P< 0.05,P<0.01),颈动脉组织中相关炎症因子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复方芪麻胶囊具有一定的抗CAS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脂、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和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 复方芪麻胶囊对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动脉顺应性的影响

    作者:曾巧煌;黄琳;赵静宇;陈玉兴;曾晓会;甘海宁;黄丹娥

    目的 评价复方芪麻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主动脉顺应性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按初始血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牛黄降压胶囊组、复方芪麻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压,并取主动脉,测量主动脉顺应性;将老年大鼠按初始血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牛黄降压胶囊组、复方芪麻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口服给药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压,并取血清检测一氧化氮(N0)、内皮缩血管肽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复方芪麻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主动脉内压上升斜率、曲线下面积均明显降低(P<0.叭或P<0.05);与老年SHR大鼠比较,复方芪麻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1),血清NO含量明显升高(P<0.01或P<0.05),ET-1、AngⅡ含量显著下降(P<0.01或P<0.05).结论 复方芪麻胶囊具有明显降低血压、改善主动脉顺应性作用,其降压机制可能与降低ET-1、AngⅡ含量、升高NO含量有关.

  • 复方芪麻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清NO、ET、AngⅡ的影响

    作者:黄丹娥;黄琳;曾巧煌;赵静宇;曾晓会;甘海宁;陈玉兴

    目的 探讨复方芪麻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因子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 取WKY大鼠10只作为正常组,将6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SHR组、卡托普利组、牛黄降压胶囊组、复方芪麻胶囊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采用全自动大小鼠无创血压测量系统测量各大鼠血压,ELISA法测定血清中NO、ET和AngⅡ含量.结果 给药4周后,与SHR组比较,复方芪麻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血清ET、AngⅡ含量显著下降(P<0.01或P<0.05);复方芪麻胶囊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NO含量明显升高(P<0.01或P<0.05).结论 复方芪麻胶囊具有降低原发性高血压舒张压和收缩压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升高NO、降低ET、AngⅡ含量有关.

  • 复方芪麻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孙冬梅;林晓燕;李素梅;江洁怡;罗文汇;陈雪

    目的:建立复方芪麻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黄芪、天麻、化橘红和川芎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C18,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3:97,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黄芪、天麻、化橘红和川芎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7.97~59.76μg/mL(r=0.9995)、4.27~32.04μg/mL(r=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8%~100.11%(RSD=0.35%,n=9)、98.74%~100.23%(RSD=0.43%,n=9).结论:该研究所建标准可用于复方芪麻胶囊的质量控制.

  • 复方芪麻胶囊的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王洛临;吴小斌;周蓉;张建军;袁柳萍

    目的:优化复方芪麻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药效实验法,以大鼠血压降低值为指标,筛选样品制备工艺(A工艺为药材全煎;B工艺为天麻细粉与其余煎煮后药材混合);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以黄芪甲苷含量、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和固形物质量为指标,以加水倍数、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因素优化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药效实验表明B工艺样品降压作用更优;该工艺中其余药材的优提取工艺为药材每次加12倍量水煎煮1.5 h,共煎煮3次;验证试验显示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平均提取率分别为64.02%、51.97%,平均固形物质量为5.69 g(RSD≤1.92%,n=3)。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