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炎性细胞因子与小儿热性惊厥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董娜

    热性惊厥(FS)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亦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惊厥性疾病之一.在FS的众多发病机制中,炎性细胞因子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结果显示,白细胞介素(IL)-1,-6,-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与小儿FS密切相关.笔者拟就炎性细胞因子与小儿FS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FS的认识.

  • 不完全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赵炜;徐书珍;丁明辉;王岳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和特征性实验室检查指标,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并需排除其他疾病.随着对KD的深入认识,不完全符合诊断标准的KD患儿越来越多,因其临床表现不全,故常漏诊或延误诊断,错过使用静脉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lin,IVIG)的佳时段,致发生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可能性增大,故早期诊断不完全型KD(forme fruste Kawasaki disease,FKD)成为临床医师重视的问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并诊断为FKD的56例患儿的临床症状及诊治结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 妊娠期妇女2009 H1N1流感病毒感染——来自美国的报道

    作者:孙伟杰;高雪莲

    流行性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已被确认为是发热性呼吸道感染爆发的原因.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从2009年4月开始,至今已经过去7个月,但其全球蔓延的形势依然严峻.妊娠期妇女对H1N12009流感病毒的防治已经引起关注.现将美国新型甲流妊娠工作组报道的妊娠期妇女感染情况[1]做一介绍.

  • 反复热性惊厥大鼠海马IL-1β和IL-1ra表达的变化

    作者:郑飞霞;李光乾;施旭来;林忠东

    目的 探讨大鼠反复热性惊厥(FS)后海马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拈抗剂(IL-1ra)表达的变化.方法 清洁级21日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高热对照组(HC组)和热性惊厥组(FS组).末次热水浴后12 h处死动物,用ELISA法检测海马IL-1β和IL-1ra的含量;RT-PCR法测海马IL-1β和IL-1ra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Fs组大鼠海马IL-1β蛋白和IL-1β 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和HC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和P<0.05);FS组大鼠海马IL-1ra蛋白及IL-1ra mRNA水平亦明显高于HC组和NC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和P<0.05).各组大鼠海马IL-1ra/IL-1β蛋白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短期内反复FS可导致海马IL-1β和IL-1ra表达增加,提示IL-1β和IL-1ra可能参与FS脑损伤发病的病理过程.

  • 1,6-二磷酸果糖对大鼠热性惊厥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周戬平;王帆;李瑞林;袁宝莉;李静;徐尔迪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大鼠热性惊厥性脑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热性惊厥组(FS),盐水对照组(NS)及果糖干预组(FD).水浴法建立热性惊厥模型;FD组于惊厥前30 min腹腔注射FDP 25 mg/100 g大鼠体重;而NS组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观察各组大鼠惊厥表现并制作电镜标本以了解海马CA1区神经元、线粒体及突触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诱发热性惊厥前腹腔注射FDP可使大鼠惊厥潜伏期延长[FD组为(5.16±0.88)min,FS组为(4.25±0.98)min,NS组为(4.23±0.87)min]、惊厥持续时间缩短[FD组为(47±34)s,FS组为(66±32)s,NS组为(66±32)s]、惊厥级别下降.以上3组数据中,FD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电镜标本观察发现FDP可使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变性坏死减轻,神经元变性坏死百分比在FD组、FS组及NS组分别为13%、28%及30%,FD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FDP防止神经突触间隙异常增宽,平均神经突触间隙在FD组、FS组及NS组分别为(6.47±0.37)μm、(7.60±0.36)μm及(7.53±0.40)μm,FD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FDP可使大鼠惊厥潜伏期延长、惊厥持续时间缩短、惊厥严重程度下降、海马CA1区神经元变性坏死减轻,同时防止神经突触间隙异常增宽,提示FDP对大鼠热性惊厥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幼年大鼠反复热性惊厥对惊厥易感性的远期影响

    作者:常杏芝;秦炯;游石琼;吴希如

    目的探讨幼年大鼠反复热性惊厥对惊厥易感性的远期影响.方法利用热水浴诱导惊厥模型,诱导22日龄SD大鼠发生15次热性惊厥.间隔3个月再用同样的方式诱发惊厥,观察大鼠前后两次惊厥发生率、惊厥潜伏期和惊厥持续时间的差异.采用尼氏染色及Timm染色观察神经元损伤和海马结构的变化.结果有幼年反复热性惊厥史的大鼠3个月后再次接受热刺激时,惊厥发生率(74%)较其高热对照组(8%)高,差异有显著性(χ2=13.50,P<0.01);惊厥持续时间[(19.3±5.1)min]较幼年时[(5.5±2.9)min]延长,差异有显著性(t=10.49,P<0.01);且再次接受热刺激时,有4只大鼠出现惊厥持续状态,而幼年时,无1只大鼠出现惊厥持续状态.尼氏染色幼年大鼠脑内未见神经元丢失,3个月后再惊厥大鼠脑内海马CA3区见明显神经元丢失.Timm染色显示惊厥15次大鼠海马区有明显苔藓纤维发芽现象,持续至3个月后.结论在未成年大鼠,反复热性惊厥使得大鼠的远期惊厥易感性增加.

  • 热性惊厥对大鼠行为运动及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

    作者:周戬平;王帆;李瑞林;袁宝莉;郭亚乐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对大鼠行为运动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热性惊厥组(FS),发热对照组(FG)及正常对照组(NG).动态观察各组大鼠在斜板试验、悬吊试验、旷场活动试验中行为运动的变化以及在Morris水迷宫中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结果在斜板试验中,大鼠转体时间为FS组(9.1±2.6)s,FG组(5.3±2.1)s,NG组(5.3±2.0)s,FS组和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悬吊试验中,大鼠的悬吊时间分别为FS组(33.4±18.1)s,FG组(50.1±20.3)s,NG组(59.0±20.7)s,FS组和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旷场活动试验中,大鼠得分分别为FS组(5.1±2.0)分,FG组(10.4±3.0)分,NG组(13.2±2.3)分,FS组和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同其他两组相比,FS组逃逸潜伏期延长,搜寻策略变差,平台所在区域内的游泳时间百分比降低,穿过平台的次数减少.结论多次热性惊厥发作可使大鼠的行为运动能力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

  • 布洛芬-安定混合溶液直肠给药的动物和临床研究

    作者:李秀娟;蔡方成;蒋莉

    目的探讨布洛芬-安定混合溶液(IBU-DZP)经直肠给药的实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动物实验:观察IBU-DZP直肠给药后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对戊四氮诱发的大鼠实验性惊厥发作的止惊疗效、对酵母诱导的大鼠发热退热疗效,以及对直肠黏膜的刺激性;(2)临床观察:该混合溶液直肠给药后在儿童体内的初步药动学研究.结果 (1)动物实验:IBU-DZP中的IBU和DZP均能经直肠迅速吸收,在兔体内分别约(11.7±1.2)min和(9.4±2.7)min达到峰值.IBU-DZP混合液能快速有效地抑制戊四氮诱发的大鼠惊厥发作和死亡,有效降低酵母诱发的大鼠发热.该混合液连续多次直肠给药后对大鼠直肠黏膜没有明显刺激作用.(2)临床观察:IBU-DZP混合液经儿童直肠给药后,IBU和DZP分别约在用药后30 min和15 min达峰值血药浓度[分别为(57.8±7.9)mg/L和(450.1±158.7)μg/L],且在用药后5 min血药浓度就分别达到(41.4±5.5)mg/L和(321.8±53.9)μg/L,均远远超过低有效血药浓度.结论直肠注入IBU-DZP溶液是一种简便、安全、快速、有效的给药途径,对发热性惊厥的现场抢救和预防有实用价值.

  • 发育期大鼠高温致惊对其成年期惊厥性脑损伤的影响

    作者:张国军;姜玉武;吴希如

    目的研究大鼠生后发育期惊厥对其成年后再次惊厥所致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生后早期(15 d)高热致惊厥、成年后(生后55 d)再次卡因酸(KA)致惊厥大鼠(FK组)模型,与单纯成年期卡因酸致惊厥大鼠(K组)比较,观察成年期惊厥后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学改变,海马苔藓纤维发芽以及海马凋亡细胞数的变化.结果成年期大鼠惊厥后,FK及K组大鼠惊厥发作的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40±6)s与(46±6)s, P>0.05].Morris水迷宫测试平均寻找平台时间,FK组[(24.3±2.7)s]、K组[(16.9±3.3)s]时间较单纯热性惊厥组(F组)[(6.0±2.0)s]、对照组(C组)[(5.5±2.3)s]明显延长(P<0.01),而且FK组也明显长于K组(P<0.01),F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上层Timm染色强度,FK组(中位数为 2.83 )和K组(中位数为 2.33 )较F组(中位数为 0.25)明显增强(P<0.01),而FK组明显强于K组(P<0.05).成年期应用KA后3 d,FK组、K组大鼠海马凋亡细胞数(中位数分别为21.9、14.5)较F组(中位数为0.7)大鼠明显增多(P<0.01),同时FK组凋亡细胞数显著多于K组(P<0.01).结论尽管发育期大鼠热性惊厥不能导致海马神经元凋亡,但在第2次接受KA致惊厥刺激后,有热性惊厥史的大鼠比没有惊厥史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另外,海马齿状回苔藓纤维发芽也明显增强;同时还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学习、记忆和行为异常.因此,尽管发育期热性惊厥不能导致明显可见的神经元损伤,但却增加了成年期大脑对再次惊厥引起脑损伤的敏感性.

  • 发育期大鼠高热惊厥后γ氨基丁酸B受体亚基表达及结合改变的远期观察

    作者:韩颖;秦炯;卜定方;常杏芝;杨志仙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febrile seizures,FS)对发育期大鼠脑内γ氨基丁酸B受体(γ-aminobutyric acid B receptor,GABABR)亚基GABABR1与GABABR2表达及结合改变的远期影响.方法采用热水浴诱导大鼠反复惊厥.隔日诱导惊厥1次,共诱导10次.发育期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4)和高热处理组(n=268).正常对照组大鼠置于37℃水中,高热处理组大鼠置于44.8℃热水中.高热处理组大鼠按其是否出现惊厥又分为高热对照组(H,n=64)和高热惊厥组.隔日诱导惊厥1次,共10次.惊厥组大鼠取惊厥1次(FS1,n=64)和10次(FS10,n=64)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免疫双标记检测GABABR1与GABABR2共位点表达的改变;采用竞争RT-PCR检测GABABR1与GABABR2定量表达的改变;采用免疫共沉淀/Western Blot检测GABABR1与GABABR2结合的改变.结果(1)10次高热处理后,大鼠海马GABABR1和GABABR2的表达明显降低.(2)H组和FS1组大鼠GABABR1和GABABR2表达量及二者结合量在末次处理后7~15 d恢复正常,而FS10组未恢复正常.(3)FS10组在末次处理后30 d GABABR1表达恢复正常,而GABABR2及二者结合量未恢复正常.结论发育期大鼠反复高热惊厥可导致GABABR亚单位GABABR1与GABABR2表达及二者结合量的远期改变.

  • 急性发热性中性白细胞增多性皮病一例

    作者:黄美娇;向伟;郭德兴

    患儿女,9岁,因发热、皮疹3个月入院。3个月前患儿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发热,多呈弛张热,无寒战。面、胸背部散在淡红色丘疹,柔软,有触痛,无搔痒。口腔粘膜多处溃疡,牙龈肿痛,关节肿痛,活动无明显受限。在当地医院查提取性核抗原多肽抗体、抗核抗体均阴性,血沉增快,抗溶血性链球菌抗体(ASO)正常,血培养阴性。给予多种抗生素及阿司匹林治疗2周,体温时升时降,皮疹变为暗褐色色素沉着斑,转我院治疗。体检:T 39℃,P 106次/min,R30次/min,神志清,中度贫血貌,面、胸背部皮肤可见非对称性暗褐色色素沉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花生米大小。咽充血,口腔粘膜多处溃疡,牙龈红肿,有少许脓性分泌物。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肝肋下2 cm,质地中等,无触痛,脾肋下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血常规:Hb 82.9g/L,WBC14.8×109/L,N 0.80,PLT 363×109/L,未见幼稚细胞,复查2次,结果相似。骨髓检查示感染性骨髓象,符合增生性贫血骨髓象。血培养及骨髓培养均阴性。提取性核抗原多肽抗体、抗核抗体、双链DNA抗体、四联免疫抗体均阴性,血沉72 mm/h,ASO 200 U,肝、肾功能、电解质、X线胸片、心电图、双下肢关节X线片均未发现异常。

  • STX1B基因突变致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一家系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田杨;侯池;王秀英;杨志晓;马艳丽;曹彬彬;李小晶

    目的 总结STX1B基因突变所致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一家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 收集2017年8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内科就诊的GEFS+患儿及其家族成员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父母、祖父母的外周血DNA,采用癫痫疾病靶向测序进行遗传学分析及验证.以“STX1B”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5月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结果 先证者为一男孩,2岁,因1个月内频繁抽搐入院,表现为热性惊厥起病后频繁癫痫发作,抽搐表现为局灶起源演变为双侧强直阵挛发作,左乙拉西坦控制良好;父亲表现为幼时热性惊厥和成年后癫痫,服用拉莫三嗪后发作控制;祖母有儿时热性惊厥病史;家系其他成员无惊厥史.发作期脑电图示中央区起源的局灶性8~10 Hz低电压快波.先证者、父亲及祖母检测到STX1B基因c.705C>G(p.Asn235Lys)(杂合)同一突变,该位点既往未见报道,家系其余成员STX1B基因c.705位点未见该变异.文献检索中文文献0篇,病例资料齐全的外文文献4篇一共33例患者(包括4个家系和4例散发患者)9个突变位点,加上本家系3例共36例患者涉及10个突变位点.其中错义突变5个,无义突变3个,插入和缺失各1个;分布在3号外显子4个,8号及9号外显子2个,1号外显子1个.患者可有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在同一家系中存在外显不全.结论本研究在GEFS+患儿中发现了STX1B基因既往尚未报道的突变,扩大了基因突变谱,为家系遗传咨询提供了基础;本家系中患者存在临床异质性,STX1B基因突变所致的癫痫对抗癫痫药物敏感.

    关键词: 突变 癫痫 惊厥 发热性
  • 纳洛酮对反复热惊厥脑损伤的干预作用

    作者:单英;秦炯;常杏芝;杨志仙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反复高热惊厥致脑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利用热水浴惊厥模型诱导生后15天SD大鼠发生7次热性惊厥,期间两治疗组大鼠每次惊厥一出现立即腹腔注射低剂量纳洛酮1 mg/kg和2 mg/kg,而惊厥对照组大鼠仅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比较治疗组、惊厥对照组大鼠惊厥潜伏期、惊厥持续时间和惊厥发作程度的差异.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学改变;采用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损伤性变化.结果惊厥对照组与纳洛酮治疗组大鼠比较,两者惊厥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但惊厥持续时间(t=5.508,P<0.01),惊厥级别评分(t=8.439, P<0.01)差异有显著性.HE染色及透射电镜的观察提示纳洛酮治疗组较惊厥对照组大鼠在细胞及细胞器水平惊厥性脑损伤的程度轻.结论应用低剂量纳洛酮对反复热性惊厥的幼年大鼠进行干预治疗,虽然不能完全阻止惊厥的发生,但是可以保护脑细胞,明显减轻热惊厥性脑损伤.

    关键词: 纳洛酮 惊厥 发热性
  • 内源性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体系对反复热性惊厥脑损伤的影响

    作者:杨志仙;秦炯;杜军保;常杏芝;韩颖

    目的探讨内源性血红素氧合酶(HO)-一氧化碳(CO)系统对反复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21日龄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FS组和FS+锌原卟啉Ⅸ(ZnPPⅨ)组.采用热水浴诱导大鼠FS,隔日诱导1次,共诱导10次.用双波长分光光度计间接测定大鼠血浆中CO含量;记录大鼠惊厥强度、潜伏期、持续时间及惊厥时的肛温;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学改变;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尼氏染色对海马神经元进行半定量计数分析.结果反复FS后,血浆C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FS+ZnPPⅨ组血浆CO含量较FS组低,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惊厥次数的增加,FS组大鼠惊厥持续时间呈延长趋势,FS+ZnPPⅨ组大鼠惊厥潜伏期呈缩短趋势,惊厥持续时间较FS组长,惊厥强度和惊厥时的肛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反复FS后,光镜和电镜下均发现海马神经元出现损伤改变,ZnPPⅨ的干预加重了神经元的损伤;反复FS后未见海马神经元的丢失,ZnPPⅨ的干预导致了神经元的显著丢失.结论内源性HO-CO系统对反复FS脑损伤发挥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 全面性癫(癎)伴热性惊厥附加症的临床表型和SCN1A基因筛查研究

    作者:王新华;周水珍;郭倩;孙道开

    目的 分析全面性癫(癎)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neralized epilepsies with febrile seizures plus,GEFS+)的临床特点,并对部分患者进行SCNIA基因筛查,寻找基因突变.方法 收集两个GEFS+家系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留取先证者和部分家系成员的血液标本,通过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enaturing his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等方法进行SCNIA基因筛查、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 (1)两个家系共101名成员,其中受累者28例(男、女各14例).发作表型有热性惊厥(FS)7例、热性惊厥附加症(FS+)6例、FS+伴失神发作1例、FS+伴肌阵挛发作1例.未发现严重发作表型.另外,有肯定的临床发作,但由于不能获得详细的临床资料而不能进行发作分类者13例;两个家系都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中一个家系存在双系遗传现象.(2)GEFS+家系B的先证者和家系正常对照均发现SCN1A第9外显子存在A>G突变(c.1212A>G),系一多态性位点;SCN1A其余外显子未发现突变.结论 本研究在GEFS+家系B仅发现G/A多态现象,未发现SCN1A致病性突变,支持其遗传异质性;病因学有待进一步研究.

  • 全面性癫癎伴热性惊厥附加症的临床和脑电图特征分析

    作者:任连坤;吴立文;卢强;金丽日;刘秀琴;崔丽英

    目的探讨全面性癫癎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的临床和脑电图(EEG)特点.方法收集4个GEFS+的家系资料,通过详细的调查建立完善的家系谱,并对受累者的临床资料、EEG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个家系共有60名成员,其中受累者20例,表现为FS者5例,FS+者7例,FS+与失神发作2例,FS+与肌阵挛发作1例,FS+与失神和肌阵挛发作1例,此例患者发作间期EEG呈现局灶性癫癎放电和全面性癫癎放电共存的现象,1例表现为FS+和部分性发作,其发作间歇期EEG呈现中央中颞棘波灶,个体诊断符合良性罗兰多区癫癎.另外,受累者有肯定的临床发作,但是由于不能收集到可靠的发作表现资料,无法进行发作分类者3例.受累者神经系统检查以及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GEFS+的正确诊断需要注重个体,立足于整个家系进行,其临床发作谱还包括部分性发作,脑电图也有局灶的癫癎样放电.良性罗兰多区癫癎也许是GEFS+的一个新表现型.

  • 全身性癫癎伴高热惊厥附加症致病基因的连锁定位研究

    作者:黄希顺;尹景岗;魏建科;顾仁骏;卢宏;魏华;黄素娟;贾福军;李冲;霍卫红;Lemuel Racacho;王家勤;郭学鹏;Dennis Bulman

    目的定位全身性癫癎伴高热惊厥附加症的致病基因. 方法采用全基因组扫描的连锁分析方法对全身性癫癎伴高热惊厥附加症4个家系进行研究.结果在染色体5q34多点连锁分析显示大LOD值为3.815.染色体单体型分析将连锁范围缩小至D5S820至D5S1476之间4.0厘摩(cM)的区域.结论全身性癫癎伴高热惊厥附加症致病基因定位在染色体5q34.

  • 热性惊厥相关癫痫患者抗癫痫药物治疗疗效及与电压依赖性钠通道α1亚基基因突变的关系

    作者:余璐;何娜;刘晓蓉;黎冰梅;徐海清;石奕武;高玫梅;易咏红;廖卫平

    目的 分析抗癫痫药物(AEDs)对热性惊厥相关癫痫(EFS+)患者发作控制的效果,探讨EFS+患者早期适宜的药物选择及与电压依赖性钠通道α1亚基(SCN1A)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收集的202例进行SCN1A基因检测的EFS+患者的AEDs治疗数据,比较不同AEDs对EFS+患者发作控制的效果,并在EFS+有或无SCN1A基因突变患者中做进一步比较.结果 EFS+患者使用大于10例的AEDs共9种,分别为丙戊酸、托吡酯、氯硝安定、苯巴比妥、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和苯妥英钠,其中使用比例高的前3位为丙戊酸、托吡酯、氯硝安定.AEDs联合治疗占多数(166/202,82.2%).与其他AEDs相比,丙戊酸(169/187,90.4%)、托吡酯(111/120,92.5%)和氯硝安定(69/78,88.5%)的对发作改善的疗效均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苯妥英钠和拉莫三嗪[0和8.9% (4/45)]效果差(P<0.01).苯巴比妥和左乙拉西坦的发作改善率[58.1% (25/43)、44.7% (21/47)]和无变化率[39.5%(17/43)、48.9% (23/47)]疗效居中并接近,与其他AED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拉莫三嗪和卡马西平明显加重发作[57.8%(26/45)、36.7% (18/49)]高,苯妥英钠和奥卡西平次之[33.3%(15/45)和26.9% (7/26)],与其他AED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拉莫三嗪加重SCN1A突变患者发作的效果(13/16,81.3%)较无突变患者(13/29,44.8%)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07,P=0.018);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和苯妥英钠也可加重SCN1A基因突变患者的发作,但较无突变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戊酸、托吡酯和氯硝安定是EFS+患者早期治疗的较好药物选择;尽量避免在EFS+尤其存在SCN1A突变的患者中使用有钠通道阻滞作用的AEDs.左乙拉西坦和苯巴比妥在EFS+中的疗效尚不确切.

  • 热性惊厥伴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一家系临床特点和基因分析

    作者:何瑜玢;李向阳;夏莉;梁静静;刘静宇;潘松青

    目的 通过报道1个中国汉族热性惊厥伴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PKD)家系,探讨其临床特点,并明确该家系是否存在PRRT2基因突变.方法 收集该家系详细临床资料,对先证者(Ⅳ1)及4例伴有PKD临床症状的家系成员(Ⅲ1、Ⅲ4、Ⅳ2、Ⅳ3)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其中Ⅳ2临床症状不典型,仅为疑似病例;同时应用PCR结合DNA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Ⅳ1、Ⅲ1、Ⅲ4、Ⅳ2、Ⅳ3及该家系中其余4名健康成员(Ⅱ2、Ⅲ2、Ⅲ5、Ⅳ4)是否携带PRRT2基因突变.结果 该家系PKD患者均自青少年起出现静止状态下突然运动诱发的短暂不自主运动,其中2例(Ⅲ1、Ⅲ4)伴有热性惊厥,Ⅳ1、Ⅲ1及Ⅲ4存在脑电图异常;PCR结合DNA直接测序发现该家系4例PKD患者(Ⅳ1、Ⅲ1、Ⅲ4、Ⅳ3)及1名家系健康成员(Ⅳ4)存在PRRT2基因c.649dupC突变.结论 热性惊厥伴PKD家系中存在PRRT2基因突变,该疾病诊断主要依据家族遗传史、典型临床表现及基因检测;此类疾病可能存在症状前患者.

  • 部分性癫(癎)伴热性惊厥附加症家系中的SCN1A基因嵌合突变

    作者:陈俐;石奕武;邓维意;于美娟;龙跃生;刘晓蓉;高玫梅;常好会;易咏虹;廖卫平

    目的 筛查一个部分性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partial epilepsy with febrile seizures plus,PEFS+)家系中的钠通道α1基因(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 α1-subunit,SCN1A)及其遗传特性.方法 总结一个PEFS+家系中2例患者及其父亲的临床特点,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tography,DHPLC)技术筛查SCN1A全部26个外显子,发现有异常洗脱峰者进行直接测序,对直接测序未能证实突变的再进行焦磷酸测序.结果 先证者及其同父异母姐姐均为PEPS+患者,他们在SCN1A基因第26号外显子发现有相同的杂合突变A5768G,并导致编码的氨基酸改变Q1923R,其父亲儿时频繁出现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后自然痊愈,直接测序未发现异常,进一步用焦磷酸测序则发现该位点存在嵌合突变(突变量为25%).结论 SCN1A基因突变可导致部分性癫.PEFS+可遗传,而携带致病基因者可因体内发生嵌合突变,致病基因含量偏低导致临床症状轻微.

296 条记录 2/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