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药效动力学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作者:邱海波

    目前,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抗生素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微生物的抗生素敏感试验(低抑菌浓度,MIC)和药代动力学(抗生素血药浓度和组织浓度),这无疑是很重要的.近年来,药效动力学在抗感染领域中的发展,使临床医师开始注意到抗生素血药浓度变化与杀菌效应及副作用的关系,逐步认识到抗生素药效动力学是影响抗感染治疗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了解抗生素的药效动力学,并以此调整临床抗生素的应用,是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抗生素疗效的重要方向[1,2].

  • 抗生素后效应与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胡天佑;郭华平

    抗生素后效应(PAE)系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低于低抑菌浓度(MIC)或消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其临床的重要意义在于,以前设计抗生素给药方案仅依靠血药浓度、消除速率及组织分布等一些药代动力学数据作参考,忽视了药物对细菌生长繁殖规律的影响.而PAE理论指出,确定抗生素的给药间隔应根据药物浓度超过MI C或低杀菌浓度的时间加上PAE的持续时间,从而可延长给药时间,减少药物剂量,起到既不影响疗效又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作用.

  • 人用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姜剑伟;陈向东;顾觉奋

    在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瑞他姆林批准上市后,截短侧耳素又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其对革兰阳性菌有很好的抗菌活性,而且其抑制蛋白质合成的作用机制独特,不与其他类抗生素产生交叉耐药性。本文主要介绍截短侧耳素的构效关系、抗菌机制,以及新上市的瑞他姆林,正在临床试验阶段的截短侧耳素类化合物BC-3781和BC-3205的抗菌活性,以及一些具有很好抗菌活性的截短侧耳素类化合物。旨在为临床使用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为后期开发新的人用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红色毛癣菌体外抗真菌的作用

    作者:黄奕曦;沈志滨;江涛;陈艳芬;刘家媛;张莉莉;唐春萍

    目的 采用试管稀释法和CLSI M38-A2微量液基稀释法研究香鳞毛蕨有效部位(简称DF)对红色毛癣菌的体外抗真菌作用,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方法 利用两种方法测定DF对红色毛癣菌标准株(6株)和临床分离菌株(7株)的低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FC).结果 试管稀释法测定DF对13株红色毛癣菌的MIC范围为生药0.469~ 15.0 mg/mL;MFC范围为生药0.938~ 15.0 mg/mL.其中DF对标准菌株MIC范围为生药0.469 ~ 7.5 mg/mL,几何均值为2.652 mg/mL,MFC范围为生药0.938~ 15.0 mg/mL,几何均值为3.750 mg/mL.微量稀释法测定DF对红色毛癣菌标准菌株的MIC范围为生药0.312 5~5.0 mg/mL,几何均值为1.25 mg/mL;其MFC范围为生药1.25 ~ 20.0 mg/mL,几何均值为5.0 mg/mL.结论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红色毛癣菌有抑菌作用和杀菌作用,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 Etest方法测试145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

    作者:许锦民

    目的:了解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的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Etest药敏实验测定145株菌对3种抗生素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3种抗生素总的耐药率分别为头孢哌酮/舒巴坦17%、头孢他啶39%和环丙沙星42%.结论:Etest方法测定MIC简便精确,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

  • MTT法在抗真菌药敏实验中的应用

    作者:张晶;林晨;岑颖洲;沈伟哉;刑莹莹;江振友;袁桂秀;韦静;李小兰

    目的:研究MTT法在抗真菌药敏实验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方案测定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对5种常见真菌(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申克孢子丝菌和石膏样小孢子癣菌)的低抑菌浓度(MIC),终点判定分别采用NCCLS推荐的直接观察法和MTT法,对两法进行比较.结果:MTT 法与常规直接观察法进行MIC终点判定所得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MTT法测得的A值与接种菌量具有正相关性.两性霉素B与伊曲康唑对丝状真菌和念珠菌都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MTT法测得的A值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结论:MTT法较之常规直接观察法结果更为客观、准确,且可量化,因而可以很好的替代肉眼观察法来判定真菌药敏试验的终点.

  • 丹参酮胶囊对临床细菌分离株的体外抑菌作用

    作者:梁伟雯;陈源;梁颖;蒋月婷;刘忠民;陈定强;林勇平

    目的 探讨丹参酮胶囊单独及联合用药时,对革兰阳性(G+)球菌、革兰阴性(G-)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以琼脂稀释法测定丹参酮胶囊对G+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无乳链球菌、肠球菌)和G-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小抑菌浓度(MIC),以棋盘稀释法分别测定万古霉素或美罗培南与丹参酮胶囊联合用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的MIC,并计算分级抑菌浓度(FIC).结果 丹参酮胶囊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的MIC值分别为(19.69±6.75)μg/mL和(20.15±13.56)μg/mL.对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MRCNS)及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MSCNS)的MIC值分别为(40.00±20.24)μg/mL和(44.24±20.86)μg/mL,两组组内MI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肺炎双球菌的MIC值为(179.2±64.34)μg/mL,对肠球菌、无乳链球菌和4种G-杆菌的MIC值均>256μg/mL.万古霉素单独用药和与丹参酮胶囊联合用药的MI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时对MRSA及MSSA的FIC分别为0.91±0.15和0.95±0.11,呈相加作用.结论 丹参酮胶囊对葡萄球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与万古霉素联合用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时能减少万古霉素的用药量,有望成为临床上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用药.

  • 抗生素后效应与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毛东阳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系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到低于低抑菌浓度(MIC)或消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其临床意义在于:以前设计抗生素给药方案仅依靠血药浓度、消除速率、半衰期及组织分布等药动学参数确定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而忽略了药物对细菌繁殖规律的影响及人体免疫机制在杀灭细菌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PAE理论指出,确定抗生素的给药间隔应根据药物浓度超过MIC或低杀菌浓度(MBC)的时间加上PAE的持续时间,从而可延长给药间隔,减少药物剂量,起到既不影响疗效又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并可降低患者费用.目前PAE已成为评价新的抗生素、设计合理给药方案的重要参考指标.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戊二醛消毒剂的敏感性

    作者:巫培连;赵子文;陈惠玲;赵祝香;魏树全;李裕军;黄晓梅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对消毒剂的敏感性,为医院消毒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消毒剂对细菌低杀菌浓度( MBC)和低抑菌浓度( MIC)的检测方法,评估鲍曼不动杆菌对3种消毒剂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检测耐消毒剂基因qacEΔ1-sull。结果邻苯二甲醛消毒剂、纯戊二醛消毒剂、2%强化戊二醛消毒剂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MBC值分别为500、20000、2500 mg/L,MIC值分别为250、5000、315 mg/L。邻苯二甲醛消毒剂、纯戊二醛消毒剂、2%强化戊二醛消毒剂对敏感鲍曼不动杆菌的MBC值分别为250、10000、1250 mg/L,MIC值分别为125、2500、78 mg/L。邻苯二甲醛消毒剂、纯戊二醛消毒剂、2%强化戊二醛消毒剂对质控菌ATCC27853、ATCC25922的MBC值分别2500、10000、1250 mg/L,MIC值分别为125、2500、78 mg/L。 PCR方法检测到7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含有耐消毒剂基因qacEΔ1-sull,5株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和质控菌株未检测出耐消毒剂基因qacEΔ1-sull。结论2%强化戊二醛消毒剂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MIC值和MBC值较敏感鲍曼不动杆菌、标准菌株明显升高,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消毒剂抗性的产生与耐消毒剂基因qacEΔ1-sull有关。

  • 中山市淋病奈瑟菌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作者:蔡昌金;吴昌辉;陆善词;郑和平;陈述文;梁连辉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淋球菌奈瑟菌流行株的耐药现状.方法采用Etest法检测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耐药谱、PPNG、TRNG及其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95株淋球菌对5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环丙沙星(CI)71.6%,四环素(TET)55.8%,青霉素(PG)36.8%,头孢曲松(TX)3.2%及壮观霉素(SC)0.0%.PPNG株检出率为22.1%,TRNG 17.9%.有47株出现多重耐药性,其中CI+TET 20株,PG+TET 11株,PG+CI 10株,PG+TET+CI 4株,PG+TET+TX 1株,PG+TX 1株.结论中山地区环丙沙星、四环素、青霉素不应作为治疗淋病的有效药物,壮观霉素和头孢曲松仍为治疗淋病的一线药物,应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状况.

  • 三种泵抑制剂对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筛选的比较

    作者:彭湘明;赖艳榕;刘少娟

    目的 比较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利血平、奥美拉唑三种泵抑制剂对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筛选效果.选择适合的主动外排抑制剂.方法 应用琼脂稀释法检测环丙沙星对7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同时分别检测在加入主动外排抑制剂:CCCP、利血平、奥美拉唑后,MIC的变化情况,MIC降低4倍以上的菌株为外排泵阳性.结果 加入CCCP、利血平、奥美拉唑三种泵抑制剂后均可不同程度地减少菌体对环内沙星的外排作用,降低环丙沙星对鲍曼不动杆菌的MIC,三者的MIC50、MIC90分别为16 μg/ml、64 μg/ml,32 μg/ml、168 μg/ml,32 μg/ml、168 μg/ml,三者检出外排泵阳性率分别为26.3%、10.5%、9.2%.结论 CCCP、利血平、奥美拉唑均可不同程度地减少菌体对环丙沙星的外排作用,但CCCP更适合作为筛选鲍曼不动杆菌主动外排泵的抑制剂.

  • 黄连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抑菌研究

    作者:苏杞敏;叶晓光

    目的 探讨黄连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肺炎克雷伯菌(KPn)抑菌作用.方法 KPn分为敏感株组和耐药株组,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黄连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KPn的低抑菌浓度(MIC)、抑制99%接种细菌生长的低抑菌浓度(MIC99)、防突变浓度(MPC);比浊法测定黄连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KPn生长曲线的影响.结果 与单用左氧氟沙星相比,联合黄连素后,敏感株组和耐药株组对左氧氟沙星MIC的下降率分别为33.3%和20%,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左氧氟沙星与50 μg/mL黄连素或500 μg/mL黄连素联用后的抗菌能力均较单用左氧氟沙星好,且高浓度黄连素的联合抑菌效果较低浓度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0 μg/mL黄连素联用后,左氧氟沙星SI下降了1/5;而与500 μg/mL黄连素联用则下降3/5 .结论 本实验证明了黄连素与左氧氟沙星联用能增加左氧氟沙星对KPn的抗菌作用,可以明显缩小耐药突变选择窗(MSW),且高浓度黄连素联合抗菌作用较低浓度好.

  • 外输泵抑制剂对喹诺酮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活性的影响

    作者:邓旭明;于录;阎继业;马红霞;隋达伟

    测定了单独使用3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及与外输泵抑制剂利血平(20 μ g/ml) 结合使用,对临床分离的2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MIC.结果表明,利血平使个别敏感菌株和中低度耐药菌株的MIC降低,说明其存在外输泵介导的耐药表型;而对喹诺酮高度耐药菌株的MIC却没有受到影响,一些菌株的MIC甚至变大.另外,利血平对亲水性喹诺酮影响较大,对疏水性喹诺酮影响较小.

  • 氟喹诺酮类药物抗分枝杆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国利;张灵霞

    目的: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抗分枝杆菌的作用.方法:采用含药改良罗氏斜面和Middlebrook 7H9Broth液体培养基分别测定9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23种分枝杆菌(包括结核、牛分枝杆菌和21种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试管内低抑菌度.结果:9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23种分枝杆菌显示不同的试管内抗菌作用谱.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治疗可选择的药物.

  • 芒果核提取物动物体内外的抗菌作用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莫武桂;刘华钢;郑陈光;黄维真;贝为武;佘尚扬;韦蓉

    目的 研究芒果核提取物动物体内外抑菌效果及其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二倍稀释法及琼脂扩散法,观察芒果核提取物对常见肠道感染致病菌(标准和耐药)志贺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小鼠复制感染模型观察芒果核提取物动物体内抑菌效果;用小鼠空腹经口灌胃给予芒果核提取物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芒果核提取物对标准和耐药志贺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有不同程度体外抑菌作用,其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7.8、7.8、7.8、15.6、15.6 mg/ml和15.6 mg/ml,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18、21、19、17、18 mm;动物体内大、中、小剂量对(标准及耐药组)福氏痢疾杆菌及志贺痢疾杆菌感染小鼠有明显抑菌作用;小鼠灌胃大耐受量40 g/kg,相当临床用量的50倍.结论 芒果核提取物对常见3种肠道感染菌具有较明显的体内外抑菌作用及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抗菌药物的降阶梯疗法

    作者:李燕梅

    抗菌药物依照药效学特征可分为浓度依赖型和时间依赖型两大类.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应从药效学方面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给药方案.药效学是衡量药物浓度、药理作用及毒副作用的一门学科.目前,用于指导临床用药的药效学参数包括:(1)药物浓度高于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占给药间期的百分比(T>MIC%),受此参数制约的抗生素主要是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2)24h曲线下面积(AUC)与MIC的比率(24h AUIC),其相关抗菌药物是氨基苷类及喹诺酮类等.(3)峰浓度(Peak)与MIC的比率,其相关抗菌药物有四环素、氨基苷类及喹诺酮类.

  • 超声下白凤菜总黄酮的优化提取及其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作者:林燕燕;罗秀针;曹林枝;王元亨

    目的 优化白凤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研究白凤菜总黄酮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以70%乙醇溶液浸提,再用200 W超声波辅助,通过L9(33)正交试验研究白凤菜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观察白凤菜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结果 总黄酮提取的佳工艺条件为:预浸泡时间12 h、超声温度70 ℃、超声时间30 min.此工艺下白凤菜干粉总黄酮的含量为30.952 mg/g.白凤菜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一定抑菌作用;对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的低抑菌浓度均为0.84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低抑菌浓度均为0.42 mg/ml.结论 白凤菜总黄酮含量高,且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后效应与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钟慧;李静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系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低于低抑菌浓度(MIC)或清除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是抗菌药物对其作用靶物细菌特有的反应.从微观角度讲,PAE是指抗生素与细菌短暂接触,持续抑制细胞分裂,使其生存数目减少.近年对PAE的研究渐深入和广泛.PAE作为重要的药效学参数,提供了更多抗生素、细菌与机体三者之间关系的重要信息,对于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李革晖

    抗生素后效应(PAE)系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低于低抑菌浓度(MIC)或清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从微观角度讲,PAE是指抗生素与细菌短暂接触后,持续抑制细胞分裂,使生存数目减少.20世纪70年代中期Mcdonaid和Craig等提出了抗生素后效应这一理论(1).近年来,国内外对PAE的研究逐渐深入和广泛.PAE作为重要的药效学参数,对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橙皮精油提取及抑菌效果的研究

    作者:陈莉;何娇明;黄铃惠;毛和英;李桂妹;黄琼

    目的 探讨橙皮精油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通过改进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橙皮精油,并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平板涂布法测定橙皮精油对6种受试菌的抑菌效果.结果 橙皮精油对细菌和真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强.结论 橙皮精油可作为天然抑菌剂用于医药、食品等领域.

662 条记录 26/34 页 « 12...23242526272829...33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