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肿瘤外科治疗决策应以患者群体利益为基础

    作者:屠规益

    医师对患者的治疗方案应该是针对每一个患者的具体病情来设计的.由于肿瘤临床中有很多不定因素,难以预测,现有治疗方案的设计有时以个体或少数情况为标准,以一部分患者的变化因素为规律,应用于群体(大多数).

  • 飞行人员甲状腺癌四例

    作者:张扬;马晓莉;徐先荣

    1 资料和方法例1,患者男性,47岁,飞行机种:歼-7,飞行时间:2960 h.于2005年12月体检时颈部B超示右侧甲状腺下极实质性占位伴钙化,CT扫描示右侧甲状腺囊实性占位病变并钙化之肿物,甲状腺ECT示右叶"凉结节",故于2005年12月30日行手术治疗,术中在右侧甲状腺下可探及一蚕豆大小肿物,切除肿物送冰冻,但病理科回报:因肿物已被钙化,无法行冰冻切片,建议等石蜡切片报告.

  • 分化型甲状腺癌误漏诊原因分析

    作者:张兆杰;刘广庆

    甲状腺癌术前误漏诊率较高,有人报道达54.4%[1].在缺乏冷冻病理切片条件的医疗单位,术中漏诊率也较高.现将我院1989~1995年间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254例,其中46例术前未做针吸细胞学检查、术中未行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而致误漏诊,误诊率18.2%,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36例,男女之比为1∶3.6;年龄26~68岁,平均40.5岁.均以颈部甲状腺结节就诊,结节直径<2 cm者40列,≥2 cm者6例;单发结节44例,多发结节2例.1.2 误漏诊情况本组术前均未行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为甲状腺腺瘤24例,甲状腺囊腺瘤1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术中漏诊乳头状癌2例.术中亦未行冷冻病理切片,根据结节大小及肉眼观察而采取不同术式:患侧甲状腺叶部分切除术20例,次全切除术16例,全切除术10例.1.3 确诊及纠治情况本组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39例,滤泡状癌7例.确诊后均在一个月内行2次手术,均行患侧残叶或甲状腺床及峡部部分切除术,16例行对侧叶次全切除术,10例行经典颈清扫术.2次术中发现残余癌9例,占19.6%.

  • CT扫描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

    作者:郑宝恒;王树峰;吴卫中;郝树明

    甲状腺肿瘤的影像诊断以往是通过同位素扫描及普通X线摄影方法进行,只能判断肿瘤大小、位置及气管受压移位情况,不能确定性质.本文报告我院1986~1996年间经CT扫描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3例甲状腺肿瘤的CT表现,以探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CT影像特征及CT扫描对甲状腺肿瘤在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 微小乳头状甲状腺癌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必要性探讨

    作者:于杰;刘卓;孙尧

    目的 探讨微小乳头状甲状腺癌手术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必要性.方法 分析1999年5月~2009年10月收治的微小乳头状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为单发灶组(42例)和多发灶组(27例),均行中央组(Ⅵ区)、同侧或双侧颈深组(Ⅲ+Ⅳ区)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Ⅵ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单发灶组与多灶组分别为2例(4.8%)与7例(25.9%),Ⅲ+Ⅳ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单发灶组与多发灶组分别为0例(0)与3例(11.1%).两组Ⅵ,Ⅲ+Ⅳ区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例发生一过性低钙血症,3例短暂性喉返神经麻痹,1例淋巴瘘,1例多灶组术后7个月复发,1例单灶组术后42个月复发.无1例死亡病例.结论 多发灶性的微小癌应积极施行淋巴结清扫;单发灶性微小癌可在定期随诊观察下暂不行预防性的颈淋巴结清扫术,既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又能提高生存质量.

  • 颈部正中小切口行甲状腺癌外侧区淋巴结清扫的治疗体会

    作者:邬继云;梁刚

    目的 探讨颈部正中小切口行甲状腺癌外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的应用和经验.方法总结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奉化市人民医院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75例经颈部正中小切口行甲状腺癌外侧区淋巴结清扫手术的患者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术中出血量极少,无重大并发症,切口Ⅰ期愈合,无不良反应,术后一般住院3~5天出院.结论采用颈部正中小切口行甲状腺癌外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具有切口小、安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范围探讨

    作者:黄小娥;周小栋;李宇杰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央区肿大淋巴结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对手术方案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对中央区淋巴结快速冷冻病理的检查结果,分别对甲状腺癌患者行一侧全切+峡部切除或患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198例(96.1%),直径<1 cm的微小乳头状癌87例(43.9%),甲状腺滤泡状癌8例(3.9%).术后随访5年,随访率100.0%,1例在术后3年、2例在术后5年复发而再次手术,其他患者无复发.结论 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中,对中央区淋巴结的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可指导对甲状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减少术后复发.

  • 循证护理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黄月丹;郑学高;陈俐娜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患者相关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甲状腺肿瘤患者120例,术后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循证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在住院时间、住院花费以及并发症方面,循证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循证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实施循证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甲状腺微小癌(附48例报告)

    作者:吴福生;冯懿正;周杏仁;马志敏;滕理送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对1992年7月~2000年7月收治的48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多灶性占12.5%(6/48),颈清病例的颈淋巴结转移率为45.0%(9/20).腺叶切除20例,腺叶切除加气管旁淋巴结清扫8例,腺叶切除加改良颈淋巴结清扫12例,其它术式8例.随访1~8年,除1例对侧再发微小癌外,其余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可有颈淋巴结转移,多灶性亦不少见.腺叶切除或加改良颈淋巴结清扫为主要手术方式,一般不作预防性颈部清扫,不作全甲状腺切除.

  • 甲状腺鳞状细胞癌1例报道

    作者:赵建国;熊建萍

    患者,女性,65岁,因发现右颈部肿块1周于2012年1月26日收住绍兴市人民医院.患者入院前1周无意中触及右颈部有一核桃大小肿块,局部无红肿疼痛,无吞咽困难,无声音嘶哑,无咳嗽、气促,无胸闷、心悸,无纳亢、消瘦,无怕热、多汗,无畏寒、发热,无鼻塞,无回抽性血涕等.专科查体:双眼无凸出,闭目双手无震颤,气管居中,右侧甲状腺上极可及一约1.0 cm ×O.8 cm大小肿块,边界欠清,质地偏硬,可随吞咽上下移动,无触痛,左侧甲状腺未触及明显结节,右颈部可及一大小约2.0 cm×3.0 cm肿大淋巴结,边界欠清,质地偏硬,局部无红肿压痛.

  • 甲状腺癌手术治疗方案的建议

    作者:徐少明

    甲状腺肿瘤是内分泌系统中常见肿瘤,常表现为甲状腺结节.正常人群中甲状腺结节发生率为4%~7%.甲状腺结节中近10%为恶性结节,主要是甲状腺癌,占98%,其次是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等,占近2%.甲状腺癌年发病率为2.5/10万~4.0/10万,发病与环境、性别、年龄、种族有一定关系,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约为2.5倍.甲状腺癌临床发现率近来呈上升趋势.

  • 胸骨后甲状腺切除术中喉返神经显露的方法和意义

    作者:陈治横;陈自强;蒋红钢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切除术中喉返神经显露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物患者行腺叶切除术,喉返神经暴露与否对其损伤的影响.结果 喉返神经暴露组的神经损伤率明显低于不暴露组(P<0.05).结论 经颈部低领式切口行胸骨后甲状腺肿物切除术中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可显著降低喉返神经的损伤.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健君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137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行患侧甲状腺叶切除+对侧甲状腺叶切除或大部分切除,同时行中央组(Ⅵ区)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中央组淋巴结转移者26例,双侧甲状腺癌10例.术后并发症包括1例术后出血,3例声音嘶哑,均在术后3个月发音恢复;4例患者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不同程度的减退,表现为术后出现手足麻木和抽搐,其中3例为一过性,3个月后恢复正常.结论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虽然预后良好仍有发生中央组淋巴结转移可能,初次手术应宜清扫中央组淋巴结.

  • 一叶甲状腺全切加峡部切除治疗甲状腺肿瘤(附723例分析)

    作者:方雷;郭宇

    甲状腺肿瘤病人大多数表现为单侧甲状腺肿块,针对单侧甲状腺肿块的手术方式,初次手术切除范围上存在着分歧[1].我院自1990~1999年共施行甲状腺肿瘤手术1025例,其中采用一叶甲状腺加峡部切除723例,本文对该术式治疗中的利弊加以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23例中,男性206例,女性515例.肿瘤均局限于一侧甲状腺.甲状腺腺瘤44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09例,乳头状腺癌50例,滤泡状腺癌21例.1.2 手术方法采用患侧甲状腺腺叶全切除加峡部切除,均予术中快切,其中8例乳头状腺癌、1例滤泡状腺癌因术中快切证实并发现肿大淋巴结而立即予颈淋巴清扫.另有20例乳头状腺癌及2例滤泡状腺癌因术后3个月~2年后发现有颈淋巴转移而予颈淋巴清扫.1.3 结果术后并发症有:出血3例,经再次手术止血;喉上神经损伤6例,1~3个月后恢复,喉返神经损伤20例,17例术后3~6个月恢复,其中3例为永久性损伤.其余病人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

  • 激励式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改善分析

    作者:徐丹;尹萍;李莲

    目的 分析激励式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科收治的甲状腺癌手术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激励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焦虑抑郁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护理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总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励式护理干预应用于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中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分化型甲状腺癌误诊及再手术治疗

    作者:王永征;韦厚清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误诊误治原因及再手术治疗的指征和再手术方法.方法对近 10年收治的因误诊误治后给予再手术的 2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原因有:首次在他院按甲状腺瘤作肿瘤摘除或腺叶部分切除术20例,在我院术中冷冻切片证实误诊4例.再手术病理有残癌占41.7 %,有颈淋巴结转移占20.8%.结论对甲状腺单发结节应通过各种检查排除恶性的可能.首次手术误诊后应尽早行再手术治疗,并选择合理的再手术方式.

  •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颈淋巴结的处理 (附116例分析)

    作者:蔡伟华;黄永建;曹永晋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颈淋巴结处理的佳术式.方法 总结1998~2006年116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甲状腺局部病灶按2002年UICC制定的分期标准分期,分析甲状腺癌T1~T4分期相应出现的颈淋巴结转移率.结果 甲状腺癌T1期颈淋巴结转移率为43.33%,T2期为70.97%,T3期为81.13%,T4期为100%.结论术前经临床触诊、B超及CT检查发现颈淋巴结阳性(N+)患者应行功能性颈清扫术.对于颈淋巴结阴性(N0)患者应常规行颈前区(Ⅵ组)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进一步行功能性颈清扫术.

  • 甲状腺癌颈清扫术切口的改良

    作者:蔡伟华;曹永晋;黄永建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切口的改良,减轻术后瘢痕挛缩,改善颈部外观.方法 改良颈清扫术的切口为颈部弧形切口,以胸骨上凹上方两横指为低点,沿皮纹行弧形切口,患侧达斜方肌前缘,健侧达胸锁乳突肌前缘.如为双侧颈清扫则两侧均达斜方肌前缘.结果 7例患者行单侧颈清扫术,5例患者行双侧颈清扫术,术后随访患者切口均呈线状愈合,与颈部皮纹一致,未出现瘢痕挛缩及颈部畸形.结论 甲状腺癌颈清扫术的颈部弧形改良切口,可在保证颈清扫彻底的前提下,大限度减轻瘢痕挛缩,保证颈部外形的美观.

  • 纳米碳示踪剂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朱浩杰;程晓明;邬宇飞

    [目的] 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120例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纳米碳组与常规组,每组60例.常规组按传统方式直接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纳米碳组术前注射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充分显影后行同样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与效果.[结果] 纳米碳组淋巴结清扫数、术后甲状旁腺素、血钙分别为(8.19±1.77)个、(23.43±7.52)ng/L、(2.25±0.33)mmol/L,显著高于常规组的(5.38±1.92)个、(16.56±6.38)ng/L、(1.92±0.24)mmol/L,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纳米碳组甲状旁腺误切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16.7%,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1.7%、36.7%(P<0.05).[结论] 纳米碳示踪剂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滞留时间长等优点,可以提高淋巴结清扫效果,对甲状旁腺具有良好辨别效果与保护作用.

  • 低位弧形切口法与“L”型切口法在甲状腺癌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范晓峰;李晓东;周冬

    [目的]比较低位弧形切口法与“L”型切口法在甲状腺癌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华山医院宝山分院普外科收治的100例PTC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切口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低位弧形切口法组和“L”型切口法组,每组各5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总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区淋巴结清扫数、术后随访生存质量评估分数.[结果]低位弧形切口法组手术时间小于“L”型切口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58,P=0.000);两组患者总淋巴结及分区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160,P=0.688;x2=1.098,P=0.954).两组患者术后随访生存质量评估分数比较,低位弧形切口法组总分、柔软度、僵硬、紧缩感、疼痛分数均低于“L”型切口法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血管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5,P=0.458).[结论]对于PTC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应用低位弧形切口法相对于传统“L”型切口法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伤口美观,并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有一定优越性.

162 条记录 3/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