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期检测易损斑块的无创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杜发旺;徐延敏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逐渐进展的慢性疾病,往往以急性血管事件表现出来.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致血栓附着、形成,进而部分或全部阻塞血管,常可导致一系列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尽管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方面已取得比较好的进展,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仍高居榜首,在美国,平均每10万人中有25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平均每39 s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1],故如何早期预测慢性冠脉粥样硬化进程中突然出现的急性血管事件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对大部分患者而言,动脉粥样硬化的急性血管事件首要表现是: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和卒中.更进一步来说,尽管我们以积极的治疗使一部分心血管病患者存活下来,但存活者发生一系列后续血管事件的危险性仍较高.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主要与冠脉斑块易损性有关,故如何识别和稳定易损斑块,在斑块破裂之前即进行早识别、早治疗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旨在结合近年来对易损斑块的研究,对易损斑块的早期无创识别进行综述.

  • 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价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鑫;王媛;王佳冰;童明辉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病,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脱落导致的血栓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因具有无创、快速、实时等特点,现己广泛用于乳腺、肝脏、甲状腺等疾病的诊断,并得到临床的肯定,但对颈动脉易损斑块是较新的领域.本文就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颈动脉易损斑块中的应用及发展予以综述.

  • 冠状动脉旁脂肪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岳丽军;徐天舒

    近年来随着对全身脂肪、循环脂质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临床证据和基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充分的证据表明脂肪组织通过旁分泌、自分泌炎症因子加重全身血管炎症状态、介导胰岛素抵抗、促进血液高凝等途径直接导致冠心病等血管性疾病的发病率大幅增加。传统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理论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起始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其他血管内危险因素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继而引起内皮功能紊乱、内膜增生、炎症细胞趋化、脂质累积,终这些“由内而外”的因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新近的研究渐渐把这种“由外而内”的发病机制和传统的由血管内因素(血浆脂质)异常到内皮功能损害、内膜增殖、脂质斑块形成联系起来,近的证据表明新生滋养血管与血管壁重构是冠状动脉旁脂肪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的两个重要机制。本文基于现有临床和实验方面的新证据,阐明冠状动脉旁脂肪组织参与整个动脉粥样硬化的时间和空间过程。

  • 心外膜脂肪定量及其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的关系

    作者:周亮亮;宫剑滨;李德闽;卢光明;陈栋;王璟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心外膜脂肪体积(EATV),心外膜脂肪局部分泌的炎症因子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方法患者行64排双源CT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测定EATV,同期行外周血脂肪因子、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检测。40例瓣膜病术前检查病例,排除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VHD组)与40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手术的冠心病患者(CHD组)均经CTA图像测定斑块重构指数、脂质体积、钙化体积及纤维体积,并分析其与EATV的相关性;并均于心脏外科术中采集心外膜(EAT)、胸腔内(TAT)脂肪组织检测MMP9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结果(1)CHD组较VHD组EATV显著增加[(121.43±40.60)cm3 vs.(75.61±21.41) cm3,P=0.001];(2)CHD组内亚组分析表明正性重构组的EATV体积显著增加[(127.63±42.00) cm3 vs.(95.49±25.36)cm3,P=0.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ATV是影响正性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4)40例行CABG术的CHD患者与40例VHD患者相比,EAT 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均显著增加(P<0.01),TAT MMP9 mRNA 和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EATV是影响冠心病及斑块易损性的危险因素,且独立于其他传统危险因素;CHD患者EAT炎症因子分泌量较VHD及胸廓内脂肪显著增加,两者均是影响血管正性重构的因素。控制心外膜脂肪数量的增加及炎症状态将有助于抑制血管正性重构,降低冠心病斑块易损的风险。

  • 冠状动脉硬化易损斑块影响因素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

    作者:李卫红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及其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 )的关系。方法选择112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斑块性质分为易损斑块组( A组)46例和稳定斑块组( B组)66例,按照疾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52例为ACS组,稳定性冠心病60例为sCAD组,对比A组和B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分析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危险因素,对比ACS组和sCAD组IVUS参数及与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吸烟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形成有关,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是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 ACS组易损斑块率显著高于CAD组( P<0.05)。 ACS患者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均与血管重塑指数呈正相关( r=0.354,0.369,0.329,0.324),与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 r=-0.392,-0.401,-0.362,-0.384),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斑块负荷呈正相关( r=0.294,0.384)( P均<0.05)。结论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形成及ACS的发生密切相关。

  • 血管内膜温度计量仪在识别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中的应用

    作者:姜红峰;彭绍蓉;夏豪

    目的 评价血管内膜温度计量仪在判定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0只,给予球囊拉伤腹主动脉加高脂饮食喂养16周,建立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模型.存活的大白兔通过中国斑点蝰蛇毒和转药物触发,诱发斑块破裂以及血栓形成.行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和正常血管表面的温度差测定.结果 16只实验兔顺利完成模型建立,在这些模型上共发现斑块24处,共使用血管内膜温度计量仪进行54次斑块表面温度测量.14只兔有17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切片符合易损斑块的特征,共进行了37次测量;6只有7处符合纤维性斑块特征,进行了17次表面温度测量.易损斑块的表面温差水平为(0.94±0.28)℃,而纤维斑块的表面温差为(0.15±0.14)℃,两者有明显差异(P<0.01).将血管内膜表面温度差≥0.3 ℃作为判断易损斑块的标准,使用血管内膜温度计量仪识别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5%和82.4%.结论 血管内膜温度计量仪对识别易损斑块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 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锐;赵萍

    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是导致脑实质缺血性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其发病率也与冠心病发病率密切相关,两者具有多种共同的危险因素[1,2].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ariery atheroselersis,AS)斑块的易损性是决定病情轻重的主要因素[3].因此,对颈动脉斑块的早期筛查、诊断、风险性评估及干预,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尚缺乏敏感而特异的早期实验室检查指标[4].近年研究[5-7]发现AS斑块内常出现病理性新生血管,其在斑块发生发展进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研究已经证实[8,9],斑块新生血管是易损斑块的预测因子.应用超声造影技术检测斑块新生血管,为临床评估斑块易损性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如今超声造影已应用于检测及评价多种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以及肿瘤新生血管的临床与研究中,由于它同样可显示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因此可以实时、定性、定量评估斑块易损性.

  • 超声技术对动脉血管弹性和血液流场检测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梅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易损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和急性血管闭塞是心血管病事件的主要病理机制.早期诊断动脉粥样硬化、识别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对于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研究表明,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早期血管功能就可出现异常,斑块破裂与否取决于斑块内在生物特性和外在力学特征,斑块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发生形变,不同类型斑块发生形变与斑块的稳定性有关,在同样的外力作用下纤维帽薄的脂质斑块及斑块肩部易发生形变而破裂[1,2].

  • 易损斑块生物标志物的血清学检测

    作者:井娜;恺隽;陈曦

    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通常是指引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及冠状动脉猝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即有破裂倾向、易于导致血栓形成或进展迅速的危险斑块.当斑块破裂时,在斑块上或斑块附近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等,而这样的易损斑块所导致的管腔狭窄并不一定严重.早期识别易损斑块,对降低心血管病变的发生率、病死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阿托伐他汀对Krüppel样转录因子2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中表达的影响

    作者:周晓斌;杨丽霞;郭瑞威;齐峰;石燕昆;衡旭华;梁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Krüppel样转录因子2(KLF2)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研究采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药物采用阿托伐他汀10 mg/(kg·d),药物干预8周后分别用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检测主动脉KLF2的表达,HE染色切片计算斑块的相对面积.结果 KLF2在各个水平的表达干预组高于对照组[mRNA水平(0.85±0.01)比(0.48±0.02),蛋白水平(1.84±0.11)比(1.45±0.14);组织水平(0.40±0.06)比(0.26±0.09);均P<0.05];斑块相对面积:干预组(0.26±0.09)小于对照组(0.41±0.04)(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上调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颈动脉内KLF2表达.

  • 血管内超声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长期随访对比研究

    作者:方哲;周玉杰;刘宇扬;史冬梅;赵迎新;李艳芳;杨士伟;王志坚;胡宾

    目的:研究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长期随访研究.方法:共入选经过冠状动脉造影(至少4体位造影)证实病变狭窄处于临界病变的患者90例.将入选者按照2∶1随机分为:血管内超声组(IVUS)60例,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组30例.通过血管内超声定量分析小管腔直径、参考血管直径、小管腔面积等参数指标;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小管腔直径、小管腔面积.同时依据两组检查方法不同特征确定斑块的性质进行定性亚组分析:纤维性斑块、钙化斑块及脂质斑块等,对于高危易损斑块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规律服用药物,观察两组术后住院期间、30d、3个月、9个月、1年和2年的主要心血管事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两组2年内免于心血管事件的差异.结果:IVUS和OCT进行亚组软斑块分析,两组测得小管腔直径分别为[(1.84±0.06)vs.(1.84±0.13)mm,P=0.947].另外,在小管腔面积方面两组分别为[(4.7 ±0.98) vs.(4.8±1.17)mm2,P =0.853].OCT组通过分析软斑块纤维帽厚度为(94 ±24.72)μm.通过COX回归模型显示,两组在免于心血管事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6).结论:对于临界病变的患者,采用IVUS或OCT成像系统能够更好的分辨血管内斑块性质,尤其易识别易损斑块.对于临界病变的患者,采用介入影像学方法进行测量分析是安全的、可靠的,能更好指导临床治疗.

  • 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福庄;陶红;王永梅;王文川;高秀莹;袁仙仙;李彭;张兆琪;周迎生;赵怡

    目的:通过双源64排CT对心外膜脂肪(EAT)进行三维立体重建,并测量其体积,探讨与冠心病发生、病变程度、斑块类型及早期心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临床疑诊冠心病(CAD)患者131例为研究对象,男性93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56±10)岁,收集所有病例一般临床资料,静脉取血行血脂、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明确左心功能情况.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64排双源CT血管成像检查,评价冠状动脉内斑块类型及稳定性,应用Vitrea FX(Vital Images)工作站的cardiac fat软件对EAT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其体积;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确诊冠心病,并评价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病变部位及管腔狭窄程度.结果:冠心病组(n =63)EAT体积明显大于非冠心病组(n=68,P=0.003);冠状动脉3支病变者EAT体积,较1支及2支病变者明显增多(P<0.05);冠状动脉单纯低密度斑块者EAT体积较无斑块和单纯钙化者明显增大(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AT体积与腰围成正相关(r =0.475,P<0.001),与BMI成正相关(r=0.38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AT体积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8,95%CI 1.004~1.033,P=0.011).2组中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者EAT体积均明显增加(P<0.05),EAT体积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正相关(r=0.331,P<0.001),与室间隔厚度正相关(r=0.195,P=0.031).结论:EAT含量的增多与冠心病的发生、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易损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参与了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损伤过程,可能是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将可能是评价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新的无创指标,及潜在的治疗靶点.

  • 动脉粥样硬化代谢标志物群的研究进展

    作者:杜海燕;郑英明;林阳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病理基础[1].近年来,已有多种影像技术用于As斑块检测,也有多种生物标志物从不同的角度As斑块的病理变化.每年全世界仍有大约有20 000 000人死于急性心血管事件,而且大部分人没有前驱症状,现有的诊断手段难以在心血管事件前发现受害者[2].临床亟需能够早期、无创、简便及准确检测As斑块的标志物.本文就传统经典的As血清标志物以及近年来As代谢标志物群的发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检测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赵康;葛长江;吕树铮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破裂和继发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易损斑块具有薄纤维帽、大脂质核心及包含大量巨噬细胞在内的炎症细胞浸润的主要病理特征,即薄纤维帽粥样斑块(thin-capfibroatheroma,TCFA),其易于破裂.易损斑块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irtual histology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VH-IVUS)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斑块分析技术,它综合利用超声波的振幅和频率信息,能够有效识别斑块中的各种组织成分,弥补了灰阶IVUS的不足.VH-IVUS可以对冠状动脉斑块进行更加直观和准确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有助于识别导致心脏事件的易损斑块并检测其延展情况.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VH-IVUS检测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应用进展.

  • 放射性分子探针用于动脉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

    作者:谷珊珊;王蒨

    随着经济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并成为威胁人群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据统计,70%的急性心脏事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易损斑块的破裂或糜烂所致[1].因此,有效鉴别斑块的性质,区分稳定斑块和易损斑块,对易损斑块的早期发现和干预,以及防止和降低急性心脏事件发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 细胞钙离子转运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冯利霞;葛长江

    作为冠心病的重要始动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是以血管内皮损伤为基础的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涉及血管重塑及易损斑块形成.血管平滑肌细胞(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VSMC)增殖与凋亡是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已知细胞内Ca2+参与了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过程,而VSMC内Ca2稳态的维持受细胞离子泵的调控.研究表明,血管受损时,例如动脉粥样硬化,VSMC从静止的收缩表型转化为增殖分泌表型,伴随着细胞内Ca2+及调节其转运的蛋白的改变[1],这些蛋白的改变在VSMC凋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吡格列酮降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和血栓事件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学诚;赵全明;李德鹏;刘瑜;郑虹;李丽琴;张明多;张玉慧;闫云峰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是否具有改善斑块易损性,降低易损斑块的破裂率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0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药物干预组(n=10),对照组(n=10).采用间断高脂饲养方法制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进行斑块破裂激发试验.药物干预组于第1 ~18周在原饲料里添加吡格列酮(10 mg· kg-1 ·d-1).于实验初期、中期、晚期分别留取血液标本进行MMP-9浓度测定.斑块破裂激发试验后处死动物,留取主动脉标本进行HE染色、巨噬细胞RAM-11及新生血管CD-31免疫组化染色,使用NIS-Elements AR Analysis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斑块形态,测定斑块面积,进行巨噬细胞、新生血管计数.结果:实验中期及晚期,药物干预组血清(MMP-9)浓度均较对照组低[(2.25±0.11)vs.(2.60±0.19),P=0.040;(2.27±1.17) vs.(2.70±0.37),P=0.010].实验晚期,药物干预组血清MMP-9浓度较对照组低[(2.27±1.17)vs.(2.70±0.37),P=0.010].斑块破裂激发试验后,药物干预组组血栓形成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4.62% vs.39.07%,P=0.000).与对照组相比,药物干预组斑块面积小[(0.029 ±0.018) vs.(0.186±0.093),P=0.033]、巨噬细胞浸润少[(8.800 ±3.936) vs.(30.130±4.188),P=0.003]、新生血管数量少[(80.267±13.094)vs.(162.637±73.112),P=0.022].结论:吡格列酮通过降低斑块内炎症程度提高斑块的稳定性,降低易损斑块的破裂率.

  •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陈青;米树华;张晓霞;戴文龙;苏工;张涛;田磊;赵全明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首次接受冠状动脉内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治疗的的冠心病患者78例,对病变部位进行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根据其特征分为易损斑块组(49例)及稳定型斑块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HCY水平并对冠状动脉病变部位IVUS图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与稳定斑块组相比,易损斑块组HCY水平显著增加(P<0.01);其病变处血管面积(EEMA)、斑块面积(PA)、斑块负荷(PB)、偏心指数(EI)、正性重构及脂质斑块均显著增加(P<0.05);负性重构更多见于稳定斑块组(P<0.01).HCY与EEMA、PA、PB、EI、正性重构及脂质斑块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加冠心病患者病变血管斑块的不稳定性,联合IVUS检查有助于对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判断.

  • 易损斑块对晚期药物支架贴壁不良影响的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研究

    作者:吴小凡;郭成军;葛长江;杨娅;方冬平;迟云鹏;张晓江

    目的:探讨基线斑块组织分型对药物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置入术后晚期支架贴壁不良(late stent malapposition,LSM)的影响.方法:入选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12例,行冠状动脉原位病变药物支架置入及基线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5±1.7)个月,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检查,分为易损斑块组(n=38)和非易损斑块组(n=74).结果:16例患者(14.3%)随访时发现LSM,易损斑块组明显多于非易损斑块组(28.9% vs.6.8%,P=0.001).易损斑块组糖尿病(52.6% vs.28.4%,P=0.012),支架长度,坏死核心体积[(28.7±9.6)vs.(22.0±11.2)mm3,P =0.004]及其百分比[(25.7±6.6)vs.(21.5±6.6)%,P<0.001]均明显高于非易损斑块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易损斑块(OR=3.162,95%CI:1,052 ~ 11.278,P=0.001)和糖尿病(OR=1.145,95% CI:1.005~1.332,P=0.024)是LSM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易损斑块和糖尿病与不稳定心绞痛DES置入术后LSM形成有关.

  • 血小板钙库操纵性钙通道蛋白与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袁楚婷;葛长江;宋现涛;张闽;苑飞;许锋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小板钙库操纵性钙通道蛋白(SOCC)包括基质交联分子1(STIM1)、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蛋白Orai1及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水平的变化与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单支单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患者118例,采集血液标本并应用流式细胞学检测法测定血小板钙离子信号蛋白STIM1、Orai1、TRPC1水平.根据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分为稳定斑块(SP)组76例,易损斑块(VP)组42例,VP组行介入治疗,SP组按照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保守治疗,1年后对SP组患者复查IVUS,根据斑块性质变化分别分为进展为易损斑块组(SVP组)和未进展为易损斑块组(SSP组),并复测血小板钙离子信号蛋白水平.结果:VP组血小板STIM1、Orai1、TRPC1水平明显高于SP组(P<0.05).1年后对SP组患者复查IVUS,其中16例进展为VP(SVP组),剩余60例仍为SP(SSP组),SVP组血小板STIM1、Orai1、TRPC1水平明显高于SSP组(P<0.05),SSP组SOCC水平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钙库操纵性钙通道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密切相关,有望成为预测冠状动脉高危事件的新型临床检测指标.

552 条记录 4/28 页 « 12345678...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