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抗氧化剂对脊神经根撕脱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影响

    作者:韩曙;汪华侨;周丽华;袁群芳;姚志彬;吴武田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对脊神经根撕脱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N0S、c-jun表达和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Sprague-Dawlev雌性大鼠20骨只,随机分为:单纯神经根撕脱组和神经根撕脱加抗氧化剂治疗组.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脊髓C6~C8节段神经根撕脱术,术后治疗组每天给予腹腔注射0.5%抗氧化剂(TA9902)水溶液1ml,对照组仅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2组均饲养3周和6周后处死动物并分别行c-iu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NADPH-d黄递酶染色.结果术后3周和6周抗氧化剂给药组的NOS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给药组的神经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6.25%和39.16%,术后3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术后6周,其神经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给药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c-jun阳性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抗氧化剂具有抑制神经元NOS表达的作用,并对损伤的神经元具有保护效应,但该药物的神经元保护作用主要在损伤后早期有效.

  • 利培酮对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非酶抗氧化物影响

    作者:陈大春;张荣珍;陈科;修梅红;郭逸成;杨甫德;张向阳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非酶抗氧化物浓度的影响。方法纳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61例,接受10周单一利培酮治疗,138例患者完成研究。另设与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42名。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患者精神症状;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白蛋白、胆红素、尿酸浓度,对照组仅检测一次。结果治疗前患者组白蛋白、尿酸浓度低于对照组,患者组直接胆红素浓度高于对照组,间接胆红素浓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尿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浓度下降(均P<0.05),且PANSS总分降低(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PANSS总分改善值与治疗前尿酸浓度相关联(β=0.27,P<0.01)。结论利培酮可引起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非酶抗氧化物浓度下降,某些抗氧化物浓度可能与临床疗效存在关联。

  • 自发性深部幕上脑出血患者继发脑水肿体积与水通道蛋白4及活性氧簇关系的研究

    作者:魏二佳;黄谷;陈琦;陈文延

    目的 探讨自发性深部幕上脑出血患者继发脑水肿体积的变化及其与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水平、活性氧簇(ROS)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及神经内科自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自发性深部幕上脑出血患者47例,于发病第1、3、14、28天,通过头颅CT图片计算脑血肿和继发脑水肿体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AQP4及ROS水平,分析自发性深部幕上脑出血患者继发脑水肿体积与AQP4、ROS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与第1、3天比较,患者发病第14天、第28天脑血肿体积逐渐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1天、第3天、第14天患者脑水肿体积、血清AQP4、ROS水平均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28天患者脑水肿体积、血清AQP4、ROS水平均显著低于第3天、第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脑水肿体积与血清AQP4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331,P=0.000),脑水肿体积与血清ROS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41,P=0.000).血清AQP4水平与ROS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298,P=0.000).结论 自发性深部幕上脑出血患者继发脑水肿体积、血清AQP4、ROS水平的变化规律一致,且呈正相关关系;提示抗氧化剂可以降低AQP4表达,减轻脑水肿程度,缓解自发性深部幕上脑出血患者病情的恶化.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8-表氧前列腺素F2α水平及抗氧化剂疗效评价

    作者:施辉;吴惠毅;周辉;孙伟晔;刘希光;李爱民;陈覃

    目的 探讨8-表氧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的水平和在抗氧化剂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自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住的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以2004年4月为界分为前期68例,后期30例.前期病例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常规治疗组和加用抗氧化剂VitC+VitE治疗组,各34例;后期病例给予新型抗氧化剂依达拉奉治疗.同时设健康体检者对照组40例.在受伤第1、2、3、7、14、30天,分别对存活患者清晨空腹采取肘静脉血3mL,对照组亦同.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8-iso-PGF2α含量.以三个月为限,根据GOS标准分成死亡、恢复不良(包括植物生存、重残与中残)和恢复良好.结果 用抗氧化剂治疗组受伤第7天、第14天血浆8-iso-PGF2α检测值比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P<0.05).而常规治疗组两周内5次血浆8-iso-PGF2α的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伤后3月时,VitC+VitE治疗组死亡率41.18%,常规治疗组死亡率64.71%,依达拉奉治疗组死亡率33.33%.结论 抗氧化剂能够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8-iso-PGF2α的水平,依达拉奉能显著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血浆8-iso-PGF2α的动态变化能够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抗氧化剂疗效评估的一项有效的生化指标.

  • 抗氧化剂防治外伤性癫痫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元相;徐如祥;康德智

    急性脑内血肿是外伤性癫痫(PTE)的重要危险因素.颅脑外伤导致出血、红血球和血色素的分解.血色素分解产生的铁离子和血红素本身与反应性氧自由基(ROS)和反应性氮自由基(RNS)的产生相关.ROS和RNS被证明在PTE实验性动物模型--铁离子注射到大鼠脑诱发癫痫的机制中起作用.ROS可以诱发神经脂质过氧化,导致神经元膜的损伤,也能引起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的紊乱.抗氧化剂被证明能消除ROS和/或RNS,能预防铁离子注射到大鼠脑的模型中癫痫样过度放电的发生,被认为可以防止癫痫灶的形成,或者在铁离子注射到大鼠脑的模型中消弱发作活性.表明非抗癫痫性药物如抗氧化剂也可起到阻止PTE形成的作用.

  • 植物来源的抗氧化剂及其在皮肤科的应用

    作者:刘清;江娜;朱慧兰

    紫外线相关损伤性皮肤病、白癜风、黄褐斑、痤疮、硬皮病、真菌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许多皮肤病与氧化应激损伤有一定关系。天然植物来源抗氧化剂因来源广泛、安全有效、天然无毒等特性被广泛用于研究,为用于皮肤科疾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本文对天然植物来源的抗氧化剂作用机制以及其在一些皮肤病中的防治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氧化损伤 抗氧化剂
  • 联合抗氧化剂降低消化性溃疡复发率的临床研究

    作者:尹炳坚;孙现广;梁永崧

    目的:探讨联合抗氧化剂清除氧自由基降低消化性溃疡复发率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4组,治疗Ⅰ组25例:H2受体阻滞剂+抗氧化剂(维生素E)+基础治疗;对照Ⅰ组20例:H2受体阻滞剂+基础治疗;治疗Ⅱ组35例:质子泵抑制剂(PPI)+抗氧化剂(维生素E)+基础治疗;治疗Ⅱ组40例:PPI+基础治疗。两两比较四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Ⅰ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Ⅰ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Ⅰ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Ⅰ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Ⅱ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Ⅱ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Ⅱ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Ⅱ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I联合抗氧化剂维生素E可清除氧自由基,对于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 抗氧化剂对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分析

    作者:贾辉

    目的:研究抗氧化剂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4组,每组10只,置在同一生活环境中,以高糖高脂饲料(HD)+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建立模拟糖尿病病程动物模型,A组使用普通基础饲料(BD)进行喂养,B组使用虾青素藻粉+BD,C组使用红曲+BD,D组使用白藜芦醇+BD,喂养3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血糖(GLU)、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变化。结果添加有抗氧化剂成分的饲料对于2型糖尿病鼠的高血糖及高血脂治疗结果显著,相关指标明显改善。结论抗氧化剂可以有效减缓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明显改善血糖血脂的控制。

  • 老年呼吸疾病临床用药

    作者:王曾礼

    本文介绍老年呼吸疾病临床用药,旨在对平喘药、皮质激素、抗感染药物、抗氧化剂、抗凝药及免疫调节剂在老年呼吸疾病中的恰当应用提供文献基础.

  • 五种抗氧化剂对细胞膜紫外线损伤的防护作用

    作者:文雯;胡庆柳;朴英杰

    目的研究5种抗氧化剂对细胞膜流动性的防护作用.方法用粘附式细胞仪(ACAS570) 检测.结果与结论紫外线(UVB)照射能迅速增高NIH3T3细胞中的脂质过氧化物.UVB照射10 min的NIH3T3细胞 (阳性对照组) 膜流动性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正常NIH3T3细胞,不用UVB照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保护作用不明显,加入该抗氧化剂的样本其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到与阳性对照组相同的数量级.维生素E、过氧化氢酶(CAT)、SOD+CAT、茶多酚的保护作用较明显,加入这些抗氧化剂的样本其细胞膜的流动性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均高出一个数量级.

  • 抗氧化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系统评价

    作者:曾明曦;王一平;伍丽萍

    目的 评价抗氧化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证据.方法 制定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电子检索Cochrane中心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PubMed (1978~2011年)、Embase( 1978~2011年)、OVID数据库(1978~2011年)和所有的中文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 后对纳入研究进行资料合成.采用肝活检组织学(包括脂肪变性,炎症,纤维化)好转率,生化学指标(ALT变化)评价所有抗氧化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和安全,性统计学处理采用Revman5.0.24软件,计量资料计算加权均数差值或标准化均数差值及其95%可信信区间,计数资料计算比值比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一共检索到14个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试验共包括1284例患者进入本系统评价 所纳入的试验的方法学质量不一(使用异质性检验方法进行处理),提取数据后进行Meta-分析或描述性分析.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抗氧化剂不能改善非酒精性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脏的脂变、炎症、纤维化及肝功 结论 目前的证据不支持抗氧化剂可以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故不推荐抗氧化剂用于临床治疗.

  • 营养干预对骨髓移植病人抗氧化力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作者:林劲秋

    目的探讨外源性补充抗氧化性维生素对骨髓移植病人抗氧化力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将19名骨髓移植病人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组,实验组在预处理前给予维生素C(300mg/d)和维生素E(600mg/d),对照组不予补充,其余处理两者相同.测定移植前后两组病人的血浆总抗氧化力、丙二醛、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结果(1)移植前后实验组血浆总抗氧化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值一直处于正常或正常值附近,对照组则低于正常值,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2)移植后实验组丙二醛值很快降至正常,对照组则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移植前外源性补充抗氧化性维生素可提高骨髓移植病人机体的抗氧化力,减少了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有效缓解移植前大剂量放、化疗对病人机体造成的高氧化胁迫压力.

  • 维生素及其临床营养治疗

    作者:林劲秋;李亚洁

    综述维生素在概念上的拓展.应用维生素治疗老年病、新生儿疾病、爱滋病、肾衰以及辅助骨髓移植术方面的进展.指出在21世纪.维生素作为临床重要营养治疗手段,将以其经济、安全而有效的特点,预防、延缓和逆转功能丧失.大限度地促进健康、治愈疾病.

  • 利用抗氧化剂促进羊水细胞培养效果的研究

    作者:丘力功;蔡小杰;黄志诚

    目的 通过添加抗氧化剂促进羊水细胞的培养效果.方法 分离传代的成纤维型羊水细胞,以生长指数为检测指标,在H配方的基础上利用部分析因设计法和陡爬坡法对促进羊水细胞生长的抗氧化剂进行筛选和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通过原代羊水细胞培养进行效果验证.结果 添加的维生素E、L-抗坏血酸、α硫辛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抗氧化剂皆能促进羊水细胞的生长,且具有协同效应.与H培养基相比,经陡爬坡法优化的培养基培养的羊水细胞在克隆总数、生长指数等指标都提高3倍以上,分裂相细胞总数增长4倍以上.结论 改良后的羊水细胞培养基培养效果要显著优于H配方培养基,在产前诊断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 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氧化应激及抗氧化治疗

    作者:刘芳;王春梅

    氧化损伤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一个重要特征,故“氧化应激假说”提出 AD 中氧化应激产生较早,可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及分子水平改变出现即β淀粉样蛋白沉积及神经纤维缠结的形成之前,导致细胞和组织损伤,促进疾病进展。氧化应激中增高的氧化损伤标记水平、抗氧化系统中特定活性的改变、线粒体功能失调及与 tau蛋白磷酸化及聚集,β淀粉样蛋白斑块之间联系紧密。本综述探讨 AD 中的氧化应激假说,抗氧化治疗 AD 中的可行性及展望。

  • 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生物转化富硒形态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作者:黄峰;郭云飞;陈昱;凌钦婕;黄峙

    目的:比较研究和评价富硒螺旋藻(SeSP)生物转化产生的主要富硒活性形式在体外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方法:利用富硒培养技术制备 SeSP,从 SeSP 中分级提取纯化硒总蛋白(SeSP-TP)、硒藻胆蛋白复合体(SeSP-PB)、硒藻蓝蛋白(SeSP-PC)、硒多糖(SeSP-PS)和纳米红硒(Nano-Se);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硒含量;超氧阴离子(·O2)和羟基自由基(·OH)化学发光体系检测自由基清除率,Reed-Muench 算法计算半数有效浓度(EC50).结果:SeSP-TP、SeSP-PB 和 SeSP-PC 与不含硒相同形态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均显著提高(P <0.05),对·O2和·OH 清除作用的 EC50明显降低(P <0.05),SeSP 中 SeSP-PB 在体外对自由基的清除活性高,其中SeSP-PC 可能起主要作用;SeSP-PS 硒的质量分数低,其中硒对自由基清除的增强效应尚不明确;微藻转化的 Nano-Se 也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结论:SeSP 生物转化富硒活性形式对自由基清除的增强效应与活性硒元素的掺入有关,藻体转化生成的富硒蛋白质产生了协同增效作用明显,生物转化纳米硒作为一种新型活性硒形态值得深入研究.

  • 抗氧化剂影响丙烯酰胺形成的研究进展

    作者:欧仕益;江姗姗;于淼

    高温加工食品中产生有害物质丙烯酰胺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本研究对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的机理、Maillard反应体系的抗氧化活性与丙烯酰胺形成的关系、抗氧化剂对丙烯酰胺形成的影响作了全面阐述;同时讨论了抗氧化剂影响丙烯酰胺形成和消减的作用机理.

  • 血清胆红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作者:黄祺;石维;卜瑞芳

    目的 探讨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 选取住院的T2DM患者共349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CIMT的结果将颈动脉硬化和(或)斑块视为病变组(n=111),反之为无病变组(n=238),比较两组间3种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同时分析CIMT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变组的CIMT较无病变组明显增厚(P<0.001),而TBIL及IBIL的水平低于无病变组(P<0.05).进一步按男女性别分层比较两组3种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患者颈动脉病变的关系,发现在男性中,病变组血清TBIL及IBIL的水平较无病变组明显降低(P<0.05).CIMT相关因素的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CIMT与年龄、收缩压、空腹血糖及HbA1C呈正相关,而与血清IBIL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作为内源性的抗氧化剂胆红素在T2DM患者中同样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指标,因此应重视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预防,关注胆红素的抗氧化保护作用.

  • 氧化应激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梅玲蔚;熊正爱

    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一种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临床表现有较大异质性:可发生无明显临床症状的卵巢多囊样改变,也可表现为典型的月经失调、多毛、排卵障碍及不孕和卵巢多囊样改变等症状。还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相关。目前PCO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广泛认为胰岛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IR)和高雄激素血症是PCOS的重要病理生理变化。而氧化应激( oxi-dation stress, OS)不仅在IR、慢性炎症、肿瘤、老化和各种代谢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也扮演重要角色[1]。故现就OS在PCOS发生发展中的机制,从IR、高雄激素血症、排卵障碍与不孕等方面作一综述,为抗氧化剂治疗PCOS提供理论依据。

  • 胆红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作者:王要鑫;孟照娜;刘洁云;秦雷

    胆红素是由含血红素的蛋白质于肝细胞内经复杂化学反应代谢而转变而成,是有效的内源性抗氧化剂之一,具有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胆红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现状与进展综述如下。

1251 条记录 52/63 页 « 12...49505152535455...626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