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感染旋毛虫大鼠免疫功能的动态观察
目的观察感染旋毛虫大鼠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感染旋毛虫后7、14、21、28、35、60 d大鼠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并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gE水平. 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CD4+T细胞减少, CD8+T细胞增多,CD4+/CD8+比值下降(P<0.01),以感染后第14 d明显,直到感染后60 d仍未见恢复;大鼠外周血中IgE水平在感染旋毛虫后7 d增加,21 d达到高峰. 结论感染旋毛虫的大鼠出现免疫抑制现象,感染急性期的免疫抑制程度高,感染大鼠的免疫抑制主要发生在成虫产新生蚴及新生蚴移行期.IgE是大鼠旋毛虫感染急性期重要的抗体.
-
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后肠黏膜形态的连续观察
我们对2007年至2008年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开展的4例异体小肠移植患者的194个肠黏膜活检标本(截至2009年5月1日)进行动态观察、分析,以提高对小肠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形态变化的认识.
-
电子显微镜技术在病毒结构及形态研究中的应用
电子显微镜技术(Electron-microscopy,EM)已经有近100年历史,适应其不同功能需要逐步发展形成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分别用于样品内部结构及自然形貌的分析.电镜的分辨率不断提高,目标是超微检测、动态观察和分析计算有机结合.
-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免疫儿童血清中抗脊髓灰质炎病毒及抗甲肝病毒抗体的动态观察
目的 观察适龄健康婴幼儿接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后血清中抗EV71中和抗体、抗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抗体及抗甲肝病毒 IgG 抗体的动态变化. 方法 收集接种EV71灭活疫苗后受试者的血清进行中和试验检测抗EV71、抗脊髓灰质炎病毒Ⅰ、Ⅱ、Ⅲ型中和抗体滴度;用ELISA方法检测抗甲肝病毒IgG抗体浓度.结果 首剂接种EV71灭活疫苗后引起儿童血清中抗EV71中和抗体平均几何滴度(GMTs)上升至4.85,第2剂免疫28 d后GMTs明显上升至64.37.对这些受试儿童血清内抗脊髓灰质炎病毒Ⅰ、Ⅱ、Ⅲ型中和抗体及抗甲肝病毒IgG抗体动态观察发现,0 d(EV71疫苗接种前)相比,3个型别的抗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抗体在28 d(第1剂疫苗接种后28 d)出现了轻微波动(P<0.05),在56 d(第2剂接种后28 d)时Ⅰ、Ⅲ型抗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也有轻微差异,但Ⅱ型已恢复至0 d水平(P>0.05);抗甲肝病毒IgG抗体水平保持稳定,在观察期间内的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EV71灭活疫苗在两剂全程免疫并诱导特异性抗EV71中和抗体的过程中,对儿童体内原先存在的抗甲肝病毒 IgG抗体无影响但对3个型别抗脊髓质炎病毒中和抗体有轻微干扰,总体来说抗体变化均不影响免疫应答的临床有效性.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 接种儿童 抗体 动态观察 -
超声检测肝动脉血流量的动态变化诊断亚临床肝癌的价值
目的借助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动脉血流量(V-HA)的动态变化诊断亚临床肝癌(SH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50例,应用超声定期检查V-HA,计算复检时V-HA变化幅度(ΔV-HA)占初检V-HA的百分比(ΔV-HA%),采用t检验自身对照.结果 150例肝硬化患者中发展为SHC并有完整资料的23例,23例患者的ΔV-HA%初检至癌变前无明显变化(P>0.05),出现SHC时飞跃性增加(P<0.05),且ΔV-HA%均在35%以上.结论超声检测V-HA的动态变化是诊断SHC的可靠参数.
-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动态观察普萘洛尔治疗儿童浅表血管瘤的价值
目的 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动态观察血管瘤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儿童浅表血管瘤56例,于治疗前、后1个月和3个月分别采集超声图像,建立数据库,比较治疗前后不同时段血管瘤的超声图像血管指数、血流指数及血管血流指数变化.结果 口服普萘洛尔1个月.VI (0.46±0.08)、VFI (14.95±7.64)及FI (33.31±5.52)分别较治疗前VI (0.52±0.09)、VFI(19.54±7.37)及FI (37.01±5.63)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VI (0.40±0.14)、VFI(13.76±5.00)及FI (32.87±3.78)与治疗前VI、VFI及FI比较,均下降明显(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动态观察儿童血管瘤药物治疗过程中瘤体变化有重要价值.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老年人急性下肢静脉血栓药物治疗效果
目的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人急性下肢静脉血栓药物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治疗后半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彩超定期复查,分别测量下肢静脉管腔内径,观察管腔内血栓大小及回声强度、血管压缩性等,同时用彩色多普勒观察静脉腔内血流充盈情况等,并注意观察是否有侧支循环形成.结果 老年人急性血栓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回声逐渐增多、增强,彩色血流信号及侧支循环,由无到有、由少到多.急性血栓患者初诊时血管管径患侧较健侧明显增宽(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动态、对比评估老年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药物治疗后的效果.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客观评定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
-
超声诊断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1例
患者女,45岁.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10个月"人院.检查: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M级收缩期杂音,P:亢进,口唇无发绀.超声心动图示:右房、右室扩大,冠状静脉窦(coronary sinus CS)增宽,动态观察见CS与左房直接相通,两者之间共同隔缺损,CS右房人口处内径约15 mm,部分切面显示与二尖瓣间有一定距离约2 mm,彩色多普勒检查示左房与CS血流直接汇合经冠状窦口回流入右房(图1),经左上臂静脉注射维生素C+50o碳酸氢钠行右心声学造影,造影剂微泡未在左房出现,均直接进人右房、右室,排除左上腔静脉残存(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PLSVC).超声提示: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unroofed coronary sinussyndrome,UCSS).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左冠状动脉左室瘘1例
患者男,26岁.查体: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呈抬举性,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2~4肋间可闻及中-重度舒张期杂音.超声示:左室长轴及相关切面动态观察发现左室腔显著扩大,二尖瓣环后叶后方呈圆形管状回声,左冠状动脉于左室侧后壁顶部开口约12 mm,该处左室侧后壁心肌限局缺失,上下径约20 mm,仅残留心内膜及心包膜结构,彩色多普勒示开口处血流喷射样进入左心室,呈湍流样表现.
-
重复肾并重复输尿管入膀胱处大开口超声表现1例
患儿男,4岁.因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来院体检.超声发现:左肾形态失常,大小约8.43 cm×4.20 cm×3.65 cm,中下极实质厚度正常,回声均质,肾窦无分离,上极实质菲薄,肾窦分离,宽处约3.0 cm,与其连续的扩张输尿管上段距肾门2.2 cm处查见长约1.08 cm,内径约0.47 cm相对狭窄段,狭窄段以上内径0.83 cm,以下全程扩张,中下段迂曲,宽处内径1.34 cm,其膀胱入口处动态观察随输尿管蠕动波间隙,膀胱内压力高低变化,呈周期性缩窄(内径0.44 cm)和扩张(内径1.42 cm),见图1,左肾及扩张输尿管内未见强回声团;右肾及输尿管未见异常;膀胱内亦未见异常回声.CDFI:左侧扩张输尿管入膀胱口未见喷尿现象,紧邻其前上方可见红色喷尿束,右输尿管膀胱入口处亦可见红色喷尿束.超声提示:左重复肾并双输尿管,重复扩张输尿管入膀胱处大开口畸形.后经静脉尿路造影和膀胱镜检查证实.
-
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1例
孕妇,28岁.妊娠35周,孕2产0.外院B超示羊水过多来我院再行产前超声检查.彩超检查:于下腹部探及胎头光环完整,双顶径88 mm,股骨长68 mm,羊水深约为160 mm,羊水指数380 mm,透声欠佳.下颌后缩,口呈微张状态.心胸比例正常,双侧胸腔未见积液回声,胎心律整,胎儿四腔心切面二尖瓣、三尖瓣及室间隔可显示.脊柱排列整齐,双上唇、前臂、双侧大腿、小腿及长骨可显示,长时间动态观察胃泡未显示.超声提示:晚孕,单活胎,胎儿胃泡未显示(考虑食管闭锁),胎儿下颌后缩或小下颌(图1),羊水量过多.染色体检查未见异常.
-
超声对使用头孢曲松钠及停药后胆囊内沉积物变化的观察
目的通过对使用头孢曲松钠后胆囊内沉积物的观察,探讨其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超声检查胆囊未见异常的患者,使用头孢曲松钠后胆囊内出现的强回声作动态观察,直到胆囊声像图恢复正常.结果使用头孢曲松钠后,胆囊内会出现头孢曲松钙盐沉积,声像图上有三种表现:胆囊后壁见细小光点堆积27例(72.97%);呈"胆囊结石充满型"样图像者7例(18.92%);胆囊内见大小不等光团、光点堆积者3例(8.11%).这些沉积物会随着用药的终止逐渐消失.可根据其声像图特征及临床特点与胆囊结石鉴别.结论胆囊内头孢曲松钙盐沉积会随着用药的终止逐渐排出,不必手术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
-
颈内静脉扩张症的彩超观察研究
目的:观察颈内静脉扩张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表现、动态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例颈内静脉扩张的患者进行2D、CDFI及PW动态观察,并比较瓦氏(Valsalva's)试验前后变化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无不适临床表现.1例儿童在两年内颈内静脉管径略有增粗,其余11例无明显变化.结论:彩超配合超声Valsalva's试验,可明确诊断颈内静脉扩张症,是首选的无创、简便且可靠的方法.
-
139例孕妇在不同孕期检测甲胎蛋白的临床价值
目的 为了探讨早、中、晚期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的含量变化及规律,以助于对宫内胎儿生长的动态观察.方法 正常对照组100例,我院健康体检人员,年龄20~30周岁.孕妇组139例,年龄21~32周岁,从孕早期开始至晚期跟踪观察.结果 正常对照组AFP浓度为(5.21 ±2.63)μg/L,孕早期为(62.35 ±25.31)μg/L、中期为(158.17±33.68)μg/L、晚期为(113.43 ±21.59)μg/L.孕早期AFP浓度与孕中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AFP浓度与孕晚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孕期的增加AFP含量逐渐升高,早期、中期、晚期孕妇血清AFP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孕中期阶段孕妇血清中的AFP浓度高.正常妇女的妊娠期间血清AFP按一定的规律变化,如出现异常增高或降低,提示胎儿有先天性疾病.因此,AFP可作为观察胎儿质量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对优生优育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超声检测在肠管与腹膜粘连中的诊断价值
动态观察肠管在腹腔内的活动度,对于判断肠管与腹膜是否有粘连具有实用价值.现将近5年中积累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
布-加氏综合征下腔静脉-右心房人造血管分流术后超声动态观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41岁,因腹胀、上腹部疼痛4天,皮肤、巩膜黄染2天,在他院治疗症状不见好转,来我院求治,以"黄疸原因待查,胆总管结石?"收治.11年前因布-加氏综合征在他院行腔-房人造血管分流术.查体: 皮肤、巩膜黄染.前胸部可见长约40cm的手术疤痕.余未见阳性体征.
-
动态观察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表现
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一直是干扰影像工作者的难点,随着新的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的不断应用,该病的确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现将我院近5年来资料完整的21例早期周围型肺癌的随访资料,总结如下.
-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及其影像检查进展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有了更深的认识,明确提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有可能逆转的观点[1].如何有效早期诊断和防治肝纤维化,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肝纤维化的诊断方法包括病理学、血清学和影像学三类.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是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金标准,但此方法有创、局部取材有时不能反映肝脏整体情况,存在不可避免的抽样误差,且只能静态评估,不便于动态观察.
-
危重患者肺水监测方法学及其意义
肺水肿是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为肺泡内血管外肺水异常积聚,为各种严重创伤、休克、败血症、胰腺炎及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1-2].肺水肿出现时必然会有肺水的增多,对肺水质和量的改变进行动态观察和定量检测,对了解循环,特别是肺循环的生理和病理改变以及肺的气体弥散功能十分重要,成为肺水肿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热点.
-
双胎中一例十二指肠闭锁超声表现及妊娠结局
孕妇,34岁,末次月经不详,初孕22岁,孕4产1,此次怀孕期间无病毒感染及放射线接触史,未服用药物,无家族遗传病史,孕20周曾于外院产前检查,超声提示:宫内妊娠(双活胎),羊水多.孕32周来我院产前常规超声检查显示:宫内妊娠,双活胎(1个胎儿羊水量正常,另1个胎儿羊水过多,大深度15.2 cm,实时超声显示其胃泡十二指肠均明显扩张,腹腔内横切探头见典型的"双泡征"(图1),侧动探头两泡可相通.动态观察过程中双泡大小、形态未发生改变.超声提示:(1)宫内妊娠,双活胎(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可能性大).(2)1个胎儿羊水过多,腹部超声声像改变,考虑十二指肠闭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