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急性心梗并糖尿病患者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吕兴旺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梗并糖尿病患者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8月间急性心梗并糖尿病老年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治疗,对两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罗非班能有效减少心梗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内血栓疗效分析

    作者:夏晓虹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诊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内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替罗非班对其冠状动脉内血栓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中,发生血肿2例,出血2例,术后1个月内,发生心绞痛4例,急性左心衰竭2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内血栓进行治疗,能减少血栓量,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伴缺血性J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对其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影响分析

    作者:刘培中

    目的 总结分析伴缺血性J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以60例缺血性J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常规治疗联合替罗非班,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 在治疗期间的ST回落情况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伴缺血性J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能够更快的降低ST段,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奠定基础,进而改善预后.

  • 依诺肝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作者:李江;朱佳佳;康铁朵;宁尚秋;杨鲲;盛瑾;陈立颖;刘文娴

    目的:比较依诺肝素联合替罗非班,对比普通肝素联合替罗非班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6例,随机分为依诺肝素组129例,普通肝素组127例,两组都联合应用替罗非班、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30 d内总死亡、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及支架内血栓等临床事件;并比较两组患者72 h内出血并发症及血小板变化情况.结果:30 d内总死亡、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及支架内血栓等临床事件,依诺肝素组较普通肝素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 h内出血并发症,依诺肝素组较普通肝素组稍高,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前后血小板数量下降程度,依诺肝素组较普通肝素组低(P<0.05).结论:相对于普通肝素,依诺肝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 替罗非班对中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

    作者:罗亚玮;马小虎;潘昱;李全;何继强;张宇晨;高阅春;张维东;陈方

    目的:探讨导管室上游应用替罗非班对中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ACS)患者血运重建术后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80例中高危NSTACS患者均择期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分为上游组(PCI前应用替罗非班,n=38例)和下游组(PCI开始时应用替罗非班,n =42例),观察术前及术后24小时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BG)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观察两组靶血管血流灌注及院内、30天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出血事件.结果:与基线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清PAI-1水平均显著低于基线水平[上游组(11.8±3.2)vs.(9.7±2.7)ng/L,P=0.003;下游组(11.0±1.1) vs.(10.1 ±1.6)ng/L,P=0.020],上游组术后PAI-1水平显著低于下游组[(9.7±2.7)vs.(10.1 ±1.6)ng/L,P=0.039].两组术前术后PT、DD和FBG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游组术后靶血管TMPG分级<3的比例明显低于下游组(P =0.023);两组患者院内和30天心血管不良事件未见有意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通过调节纤溶系统,改善接受PCI治疗的中高危NSTSCA患者血栓高负荷状态,部分改善靶血管的血流灌注,导管室上游应用效果或更显著,且未见明显增加出血事件.

  •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作者:赵东晖;范谦;柳景华;葛广豪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成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应用替岁非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80例成功进行PCI治疗的NSTE-ACS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PCI后即刻用替罗非班,92例)和对照组(PCI后即刻用0.9%氯化钠液,88例).术前和术后36小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AC-1(血小板质膜表面变化的糖蛋白表位)、CD62p(血小板活化依赖性颗粒表面膜蛋白)数值;统计患者术后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事件,主要终点为术后1个月复合终点(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及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生率;次要终点为术后6个月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同时统计术后出血事件并测定血小板数目.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比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PAC-1(17.63±2.50) vs.(8.13±4.30)、CD62p(1.92±0.21) vs.(0.81±0.15)水平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1个月实验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3.2%)与对照组(2.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6个月实验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3.2%)明显低于对照组(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无严重出血和中度出血发生,实验组5例(5.4%)轻微出血,对照组3例(3.4%)轻微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血小板数目治疗前后无差异,且与对照组相比亦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NSTE-ACS患者,成功PCI后应用替罗非班可以降低血小板活化度,提高术后6个月的无终点事件生存率,且不会增加出血和血小板减少并发症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评价

    作者:孟帅;李红;金泽宁

    目的:本研究以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心肌再灌注和心功能为目的,分析STE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120例STEMI患者,随机双盲将其分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组及对照组,早期应用组于术前30分钟给药,并维持至术后36 ~ 48小时.对术前罪犯血管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术后TIMI血流及心功能[术后即刻及术后30天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利钠肽(BNP)]进行评价.对术后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进行安全性评价.对住院期间及术后30天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进行随访.结果:早期应用组PCI前罪犯血管TIMI血流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TIMI0级32(53.3%)vs.46(76.7%),3级15(25.0%)vs.6(10.0%),P<0.05].两组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及慢血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心功能显示,早期应用组LVEF及BNP较对照组明显改善[LVEF(58.63±6.78)vs.(51.72 ±8.34)%,P<0.05;BNP 145(80,290)vs.210(90,480) ng/L,P<0.05];术后30天两组LVEF及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术后MACE发生率早期应用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期间(3%vs.15%,P<0.05);术后30天(5% vs.23.3%,P<0.05).结论:对于STEMI患者,早期使用替罗非班,可以改善TIMI血流分级,及早恢复PCI术后心功能,减少MACE发生率.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中TIMI血流的影响

    作者:王智;唐强;唐群中;史振涛;陈学珠;王征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冠状动脉内注射血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中TIMI血流的影响.方法 入选北京大学首钢医院2005年4月至2007年8月急性STEMl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梗死相关血管(IRA)有血栓征象的患者67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7.4±8.1岁,随机分成试验组(PCI前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PCI,n=35)与对照组(直接PCI,n=32).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和CAC资料,对比两组患者PCI术中IRA的 TIMI血流情况.结果 试验组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86%比18.75%,P<0.05),IRA远端栓塞发生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比15.63%,P<0.05).结论 急诊PCI前冠状动脉内缓慢注射盐酸替岁非班可以明显改善急件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IRA远端的前向血流,降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单纯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张奇;张瑞岩;胡健;杨震坤;张建盛;丁风华;朱天奇;朱政斌;张宪;黄怡琳;沈卫峰

    目的:比较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急诊室)早期静脉负荷/维持应用和单纯术中冠状动脉(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PCI术后即刻心肌灌注及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07例连续性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接受直接PCI患者,其中PCI时单纯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25μg/kg)86例(观察组),急诊室开始应用替罗非班[静脉负荷10μg/kg,随后0.15μg/(kg·min)静脉维持]239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造影特征、介入治疗、术后30 d MACE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年龄[(63.8±11.4)岁比(57.9±8.8)岁,P=0.01]、女性(40.7%比25.1%,P=0.006)、高血压(58.6%比51.0%,P=0.005)及多支冠脉病变(57.0%比34.3%,P<0.001)比例高于对照组。术前两组冠脉罪犯血管分布和TIMI血流相似;术后即刻,两组TIMI血流、心肌灌注分级(TM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6、P=0.48)。住院期间,观察组TIMI微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比9.6%,P=0.03),两组院内MACE发生率和术后30 d无MACE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2、P=0.48)。结论与早期静脉负荷及维持应用替罗非班相比,急诊PCI时单纯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患者术后30 d临床预后作用相似,但院内出血事件更少。将来仍需前瞻性临床随机试验进一步验证研究结论。

  • 常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与血栓抽吸联用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

    作者:张必利;陈翔;徐荣良;秦永文;郑兴;胡建强;马丽萍;吴弘;陈少萍

    目的 评价优化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策略对减少术中无复流现象发生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165例,随机分为经验治疗组[血栓负荷重时才使用血栓抽吸装置和(或)使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和优化治疗组(无论是否血栓负荷重,均使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血栓抽吸装置)],观察两组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结果 经验治疗组和优化治疗组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分别为14%和1.16% (P <0.05).优化治疗组出血并发症未见增加.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优化治疗策略较经验治疗策略明显减少无复流的发生率,不增加出血并发症的风险.

  • 超选择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唐良秋;张晓静;陈云宪;徐新;马绍椿;陈宝峰;陈锦峰;梁家荣;孙维倩

    目的 比较经抽吸导管超选择至罪犯血管病变闭塞处前注射替罗非班后行血栓抽吸治疗与经指引导管于罪犯血管开口处注射替罗非班后行血栓抽吸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靶血管肉眼可见(两位手术医师同时判断)血栓负荷的STEMI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6例,经指引导管于罪犯冠状动脉开口注射替罗非班再行血栓抽吸术;B组56例,经抽吸导管于罪犯冠状动脉闭塞处前注射替罗非班再行血栓抽吸术.A组又分A1组26例、A2组30例,B组又分B1组31例、B2组25例,A1、B1指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或回旋支,A2、B2指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且为分叉前闭塞.比较各组患者血栓抽吸后TIMI血流分级、住院期间出血情况及术后12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A1组和B1组、A2组和B2组的病变血管支数和罪犯血管分布情况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1组行血栓抽吸1 min后[19例(73.1%)比27例(87.1%),P=0.04]和支架释放后即刻[22例(84.6%)比30例(96.8%),P<0.01]罪犯血管TIMI血流分级Ⅲ级占比高于A1组.A2组和B2组给药前、血栓抽吸1 min后、支架释放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严重出血事件,中度出血和轻微出血的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1组住院期间[4例(15.4%)比2例(6.5%),P=0.03]及术后3个月[3例(11.5%)比1例(3.2%),P<0.01]的MACE发生率高于B1组,而术后12个月MACE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2组和B2组住院期间、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病变血管为左冠状动脉的患者,经血栓抽吸导管超选择至病变闭塞处前给药对预防慢血流/无复流及减少患者短期(3个月内)MACE发生率效果可能会更好,而对于病变血管为右冠状动脉且为分叉前闭塞的患者,经血栓抽吸导管或经指引导管给药,效果可能无明显差异.

  • 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伴呕吐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作者:蔺宇;王超

    目的 拟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伴呕吐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弥补由于呕吐而导致的抗血小板药物摄入不足,进而探讨替罗非班对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南开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并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287例,其中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时发生呕吐者66例(23.0%).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33例)和常规治疗组(33例).替罗非班组:呕吐后立即使用替罗非班[静脉推注10μg/kg,继以0.15 μt/ (kg· min)滴注,持续24~36 h];常规组:不使用替罗非班.所有患者在PCI术后12~24 h使用血栓弹力图(TEG)仪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替罗非班组比常规组血小板功能花生四烯酸(AA)抑制率[(77.59±11.11)%比(52.48±12.06)%,P<0.001]、腺苷二磷酸(ADP)抑制率[(75.69±12.30)%比(49.54±14.13)%,P<0.001]均显著升高,而血栓形成的大幅度(MA)值则显著下降[(22.79±4.19) mm比(36.28±6.08) mm,P<0.001].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伴呕吐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可显著增强血小板抑制率,在此类高危患者中加用血小板糖蛋白Ⅱ b/Ⅲ a抑制剂类药物,能显著扭转因呕吐所致的抗血小板药物剂量不足诱发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减低.

  • 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龚艳君;陈丽珠;洪涛;陈明;李建平;刘兆平;霍勇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行急诊PCI的急性STEMI患者228例,根据围术期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173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6个月至3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术中无复流的发生、术后即刻达到TIMI血流分级Ⅲ级、心肌染色分级(MBG)3级和心电图ST段回落大于50%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总MACE、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计划外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替罗非班组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6.2%比30.9%,P=0.017).随访期间替罗非班组总MACE(4.7%比13.5%,P=0.029)、计划外再次血运重建(3.6%比13.5%,P=0.008)和因心脏原因再住院(17.2%比30.8%,P=0.033)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两组间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使用替罗非班可降低患者远期MACE的发生率(OR 0.357,95% CI0.130 ~0.985,P=0.047).结论 替罗非班具有改善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远期预后的潜在作用.

  • Meta分析: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

    作者:钱翠平;彭稳中;张予;郭小梅

    目的:比较替罗非班经冠状动脉内注射与经静脉内注射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Cochrane图书馆,全面收集在ACS患者的治疗中,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及静脉内给药初始剂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收集25篇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共计25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替罗非班静脉内给药(IV组)相比,冠状动脉内给予(IC组)替罗非班更能显著增加PCI术后TIMIⅢ级血流比率(RR 1.15,95%CI 1.07~1.23,P=0.0001);PCI术后1周心脏超声评价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C组LVEF较IV组平均增加2.69%(WMD 2.69,95%CI 0.14~5.25, P=0.04);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更能有效降低PCI术后30 d随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RR 0.51,95%CI 0.38~0.69,P<0.0001)。然而,PCI术后两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0.95,95%CI 0.76~1.19,P=0.64)。结论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相比静脉内给予替罗非班更能有效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和微血管灌注,能显著减少PCI术后随访30 d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预后,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后发生严重血小板减少一例报告

    作者:苏淑红;王志方;吴晓

    患者男,59岁,发作心前区痛半小时入院.入院查血小板201×109/L.肌红蛋白阳性,肌酸激酶同工酶阳性.心电图:窦性心律,V1~V5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5 mV.诊断: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超长时间应用替罗非班抗栓治疗一例

    作者:韩立宪;高志胜;张军

    替罗非班(tirofiban)为目前已经上市的三种血小板表面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之一,在国内刚上市不久,应用经验有限.我院遇一例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因髂外动脉破裂形成腹膜后血肿,血管破口缝合术后禁食期间超长时间应用替罗非班抗栓治疗,成功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而无出血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替罗非班诱发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二例

    作者:李月平;周玉杰;刘宇扬;张妍;梁静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均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现有文献报道替罗非班所致的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较少.本文报道2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商品名欣维宁,武汉远大制药)导致的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

  •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开通静脉桥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一例

    作者:田文杰;王齐兵;姚康;沈雳;葛均波

    患者,男,63岁,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9年,胸痛半年”入院.9年前因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三支病变”,行CABG术,术后长期口服“倍他乐克、阿司匹林”,病情控制稳定.半年前胸痛再发,多于活动时出现,含服“速效救心丸”可缓解.

  •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云梅;赵燕;张宏

    本研究目的是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 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中的应用

    作者:叶颖;方唯一;仇兴标;陈晖;侯旭敏;施鸿毓;戴锦杰;宋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其发生发展均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的活化、黏附和聚集、动脉血栓形成有关[1].因此,使用有效的抗血栓形成药物,尤其对血小板功能具有抑制作用的约物是治疗ACS患者的主要手段.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终共同通路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其作用更彻底、更完全.

1743 条记录 6/88 页 « 12345678...878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