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腰椎棘突偏歪对椎管内麻醉穿刺角度和途径的影响

    作者:严晚生;徐国海

    目的 旨在探讨腰椎棘突偏歪对椎管内麻醉穿刺的影响,提高腰椎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穿刺时间,减少穿刺损伤及神经损伤,以达到改进腰椎麻醉穿刺的角度和途径.方法 选择需行下肢手术的患者100例,麻醉穿刺方法均选择L3~4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麻醉前均做腰椎CT(L3~S1)检查,对L3下缘和L4上缘棘突偏歪斜角度进行测量,以腰椎后缘做切线EF,垂直于该直线的切线OG(O点为腰椎棘突的轴线与垂直于切线EF的直线位于椎管后缘的交点),测量棘突轴线与OG的夹角(∠AOG);测量棘突顶点(A点)与两侧椎弓根的夹角(∠EAF).A组以所测得的L3下缘和L4上缘腰椎棘突偏歪角度的平均值进行穿刺麻醉;B组以传统的棘突体表定位按照直入法进行穿刺麻醉,麻醉操作均由同一名主治医师操作,同时由另外一名麻醉医师记录麻醉穿刺所需时间,变换方向次数和患者在穿刺过程中有无酸胀、异感、下肢触电感和下肢运动,并对麻醉效果进行分级.结果 腰椎棘突在正常人群中都存在一定角度的偏歪,以腰椎棘突偏歪走向为穿刺途径,穿刺针角度改变范围控制在40度之内的安全范围,可提高腰椎麻醉穿刺的成功率和减少神经损伤发生率.结论 腰椎棘突偏歪对采用体表棘突间隙定位直入法进行腰椎麻醉穿刺存在一定影响,术前行CT检查腰椎棘突偏歪可以更好的指导腰椎麻醉穿刺,以腰椎棘突偏歪走向为穿刺途径,以棘突顶点与两侧椎弓根夹角为穿刺针的可调角度范围,减少穿刺损伤,提高麻醉穿刺的安全性.

  • 腰椎穿刺下干细胞移植术病人的护理

    作者:姜波;房昌明;高丹

    腰椎穿刺下干细胞移植术是手术室或CT室进行,术前根据患者核磁共振和X检查片将损伤定位明确,利用CT体重建椎体和髓腔的解剖结构,在穿刺点局部皮下注射麻醉药后,利用穿刺针穿刺脊柱上下两端,穿刺成功后将干细胞注入,从而达到缓解病人某些症状和体征的一种治疗方法。

  • 小儿腰椎穿刺术的全程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作者:刘丽;杨丽君;李莉;张云莲;陈娟娟;王玉玲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儿科行腰椎穿刺术患儿的穿刺配合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4~14岁意识清楚、首次腰穿的年长儿12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8例)及对照组(60例).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操作前、中、后的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配合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患儿的穿刺配合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头痛、腰痛和尿瀦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操作前、中、后的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可加强患儿的密切配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减轻术后并发症(腰痛、头痛、尿瀦留),有利于腰椎穿刺的顺利进行,

  • 医学本科生腰椎穿刺模拟训练学习曲线研究

    作者:张毅;余永胜;王洁玲;唐余燕;陶然;汤正好;江红;奚敏;臧国庆

    目的 探讨医学本科生应用模拟人进行腰椎穿刺模拟训练的学习曲线并评价模拟训练的远期效果,从而为医学本科生腰椎穿刺模拟训练的安排和效果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25名未接受过腰椎穿刺相关培训、无任何腰椎穿刺临床经验的医学本科生进行腰椎穿刺模拟训练,每位学生2周内在模拟人上进行7次模拟训练,对每次操作的操作错误(operation mistake,OM)、操作时间(operation time,OT)和操作信心(operation confidence,OC)进行评价,并根据上述3个变量分别绘制学习曲线.6个月后所有接受腰椎穿刺模拟训练的学生再接受1次模拟腰椎穿刺考核以评价腰椎穿刺模拟训练的远期效果.结果 经过4次腰椎穿刺模拟训练,25名医学本科生的OM、OT和OC均明显改善(P<0.05).在7次腰椎穿刺模拟训练中,OM与OT学习曲线在前5次操作中持续下降,但均在第5次操作后进入平台期;而OC学习曲线在前5次操作中持续上升,但在第5次操作后也进入平台期.6个月后的模拟腰椎穿刺考核结果与第7次腰椎穿刺模拟训练考核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模拟人进行腰椎穿刺模拟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医学本科生腰椎穿刺的操作技能,OM与OT学习曲线随操作次数的增加而持续下降,而OC学习曲线随操作次数的增加而持续上升,但均在第5次操作后进入平台期,即5次腰椎穿刺模拟训练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 脊髓硬膜外血肿

    作者:袁远;高旭光

    脊髓硬膜外血肿(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EH)是一种需要急诊手术的少见疾病.自1682年解剖学家描述SEH以来,全球仅报道几百例.由于该病极少见,尚缺乏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资料.现就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有关内容进行综述.一、病因1.解剖学基础:SEH通常来自硬脊膜外静脉[1],原因是椎体静脉丛缺乏静脉瓣,不能抵抗压力,剧烈活动、咳嗽、腰椎穿刺容易引起静脉损伤.由于硬膜外存在一定的空间,短期内大量血液注入硬膜外腔,患者无急性脊髓压迫表现.文献报道,颈椎血肿为0.5~1.0 ml,腰椎血肿为10~15 ml才引起脊髓压迫症状[2].出血节段、硬膜外并发症、脑脊液压力、硬膜外静脉压力和脊柱内空间等因素在血肿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侧脑室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惠磊;周国胜;张新中;周文科

    目的 探讨侧脑室肿瘤的不同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95年1月~2005年12月间收治的侧脑室肿瘤85例,肉眼下手术39例,显微镜下手术46例.经胼胝体前入路手术20例,经皮质前入路手术24例,经皮质后入路手术23例,经胼胝体后入路手术8例,,经颞叶入路手术10例.其中50例患者手术前常规行腰穿蛛网膜下腔置管,手术开始后缓慢释放脑脊液降颅压,术后保留24~48h.结果 显微手术组手术全切率及大部切除率明显优于肉眼下手术组(P=0.000<0.001),显微手术组的愈后亦明显优于肉眼下手术组(P=0.012<0.05).腰穿置管引流组的并发症明显低于未引流组(P=0.040<0.05).结论 选择准确的手术入路、显微镜下手术,可提高侧脑室肿瘤的全切率,减少并发症.腰穿置管引流脑脊液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 异丙酚或依托咪脂复合芬太尼用于孤独症患儿行干细胞移植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作者:马玉恒;李永旺;谢厚云;田雷;王维;马涛;李冠华

    目的 比较异丙酚或依托咪脂复合芬太尼麻醉在小儿孤独症干细胞移植术中的应用,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腰椎穿刺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孤独症患儿120例,随机将其分为异丙酚-芬太尼(PF)组和依托咪脂-芬太尼(EF)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芬太尼1.0μg,kg,PF组给予异丙酚2.0 mg/kg,EF组给予依托咪脂0.5 mg/kg.观察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术后睁眼时间(停药至呼之能睁眼),完全苏醒时间(哭闹)和术后并发症如躁动、恶心、呕吐等.结果 两组睁眼时间和完全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组术中呼吸抑制和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EF组(P<0.05),EF组血压和心率波动也较PF组轻(P<0.05).结论 依托咪脂复合异丙酚麻醉是孤独症患儿行腰椎穿刺干细胞治疗的良好选择之一.

  • 监测烧伤实验犬颅内压椎管内置管技术的探讨

    作者:孙建森;黎海涛;应大君

    目的 探索狗腰椎穿刺的方法,以便快捷顺利地安置导管监测颅内压、抽取脑脊液行生化分析等,为实验动物烧伤研究提供可靠的椎管内置管方法.方法 20只重庆成年杂交犬行腰椎穿刺.术后对狗脊椎骨进行解剖学观察,测量后位腰椎棘突之间的夹角以及各棘突间孔的大小.并对烧伤早期脑水肿改变的实验犬行椎管内置放导管.结果 对狗进行腰椎穿刺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先突破棘上韧带,用穿刺针弯头寻找下位棘突前缘,开始时穿刺针弯头朝向后,沿棘突前缘徐徐进针,达到棘突根部时突破黄韧带(椎弓与椎弓之间的韧带)有落空感,然后旋转穿刺针180°使弯头朝向前,再进针少许突破硬脊膜,拨出穿刺针蕊,伴有清亮液体缓缓流出.结论 由于狗腰椎棘突与人有很大差异,本文展示了在狗腰椎安置导管监测颅内压的方法.

  • 一种Beagle犬腰椎穿刺置管术介绍

    作者:何继红;许飞;孙红斌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Beagle犬脑脊液连续留取的方法.方法 通过氯胺酮麻醉进行腰椎穿刺后置管可连续留取脑脊液.结果 腰椎穿刺置管后成功连续留取清亮脑脊液超过48h.结论 腰椎穿刺置管连续留取脑脊液简单、有效.

    关键词: 脑脊液 腰椎穿刺
  • 早期腰椎穿刺排放血性脑脊液在脑外伤中的应用

    作者:曹磊;刘国远;赵克俊

    目的 探讨腰椎穿刺排放脑脊液的临床应用,为减少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等并发症,减轻轻症脑外伤患者头痛、恶心等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供一种简单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07-2010年共87例颅脑外伤伴、或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具备开颅手术指征的患者,入院后早期间断性行腰椎穿刺排放血性脑脊液.结果 87例患者症状均有早期改善,无继发性出血、颅内感染发生.结论 腰椎穿刺排放血性脑脊液是脑外伤早期改善临床症状、远期减少并发症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 适量置换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观察

    作者:刘云英;任德明

    目的 探讨适量置换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脑脊液置换)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21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常规治疗加适量置换脑脊液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常规治疗.结论 适量置换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易行,可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及死亡率,对患者预后有积极有效作用.

  • 头皮针在临床新生儿腰穿中应用的体会

    作者:申波

    腰椎穿刺是获取脑脊液的常用途径,由于传统的腰穿针在新生儿腰穿时容易导致失败和损伤性出血, 陕西省森林工业职工医院儿科对4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应用6号或7号一次性头皮针代替通常应用腰穿针或注射器针进行新生儿腰穿,在临床实践应用中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误诊2例分析

    作者:张平

    对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分析如下.1 病例摘要例1,患者男,30岁,肥胖,平时体健,1周前无诱因出现头痛,持续性胀痛,以顶枕部为重,伴恶心、未吐,头痛于平卧时减轻,坐起后加重,无发热.查体:神志清楚,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颈抵抗,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头CT平扫未见异常,腰椎穿刺未测压,血性脑脊液红细胞760个/mm3,白细胞10个/mm3,蛋白0.6 g/L,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2 d,头痛加重,颈背部疼痛,抬头受限,于外院行头MRI加强扫描表现为广泛硬膜强化,给予大量补液(静脉3000 ml/d+多饮水)经治疗5 d症状缓解.

  • 低颅压综合征19例分析

    作者:王继华;张艳;卢萍;孟丽红;陈华平

    低颅压综合征(IHS)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侧卧位腰椎穿刺测脑脊液压力在70mmH2O以下,以体位性头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临床少见,容易误诊.为探讨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我们对我院2002年12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低颅压综合征患者1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 内科疾病处方用药解析(86)

    作者:葛建国

    10神经内科疾病
      10.12细菌性脑膜炎
      细菌性脑膜炎是以各种化脓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常见的致病菌是脑膜炎奈瑟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鉴于细菌性脑膜炎致残率和病死率高,应尽快用抗菌药物治疗。一旦疑诊急性脑膜炎应先行腰椎穿刺检查,如有昏迷、视盘水肿和局灶性神经体征可先作头颅CT,如未发现头颅CT 未发现颅内占位性病变,可先做血培养,并开始抗菌药物经验治疗,然后再行腰椎穿刺。穿刺前1~2h抗菌药物治疗不会影响药敏效果。抗菌药物应用应遵循“早期、全程、足量、安全、有效”原则。①给药前必须进行脑脊液涂片革兰染色检查、脑脊液培养以及血培养。阳性者做药敏试验。②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得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后调整用药。③选用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④选用杀菌剂。⑤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使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保持较高水平。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间断或持续给予,病情好转时不要随意减量。⑥疗程因病原菌不同而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般为5~7d;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在体温恢复正常后继续用药10~14d;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疗程至少4周;继发于心内膜炎的链球菌属和肠球菌属脑膜炎疗程需4~6周。

  •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确诊恶性脑膜瘤1例

    作者:兰宇;苏桂华

    患者女,67岁,因头痛半月入我院内科治疗不见好转,又转入神经科,行腰椎穿刺,取脑脊液做常规检查:蛋白定性++,白细胞数0.08×106/L,高倍镜下可见数量较多的、异常的大细胞.于是将脑脊液离心涂片,瑞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除淋巴细胞外,查到瘤细胞,该细胞胞体大,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浆边缘不齐,核大,核浆比例明显增大,核染色质粗糙、深染.

  • 颅脑微创脑室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脑室出血20例分析

    作者:廖新明;李兴红

    目的 探讨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颅脑微创术引流联合腰穿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换脑脊液治疗脑室出血20例,并可通过脑室穿刺针及腰穿处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和间断注入尿素酶,溶解血凝块,清除脑室积血,恢复正常的脑脊液循环.结果 本组引流和置换后症状明显改善,20例复查CT于5~10日脑积血消失,脑积水消失,除2例因出血量过多死亡于呼吸循环衰竭外,其他病例恢复正常.结论 本方法清除了脑室积血,恢复了脑脊液循环,明显降低了病死率,提高了生存率.

  • 不典型脑出血误诊分析

    作者:邢洁;郭志刚

    3例经CT证实为脑出血均误诊为脑梗死,误诊的3例在发病当时血压均在180~196/110~120 mm Hg,特别是舒张压在110 mm Hg以上.脑卒中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发病当时血压骤然升高,考虑脑出血的可能性大.3例患者时有烦躁,时有抑郁,神志恍惚,为脑水肿的不典型表现.因此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症的老年人,突然出现精神症状时,应考虑到不典型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一般认为在急性脑血管病中,轻度意识障碍是脑出血颅内压增高的重要提示,应给予高度重视.在脑出血患者中,只有70%出现血性脑脊液,说明脑脊液压力正常外观无色透明不能完全排除脑出血.

  • 以颈背痛为首发症状的蛛网膜下隙出血1例

    作者:田野;潘德田;刘会勇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7岁,既往体健.因颈背部疼痛2 d,突发昏迷1 h于2009年3月23日入院.2009年3月21日,患者饮酒后出现颈背部疼痛,伴随出汗、恶心及呕吐,非喷射状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发热、抽搐、大小便失禁及意识障碍.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腰椎穿刺放脑脊液预防脑血管痉挛

    作者:赵丽宏;宋仁兴;刘伟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amorrhage,SAH)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1.6%~66.0%[1].为降低CVS的发生率,我们在常规用药基础上采取腰穿放脑脊液疗法治疗SAH患者52例.

407 条记录 4/21 页 « 12345678...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