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钢

    目的 探讨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采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典型正常压力脑积水表现,采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50例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没有患者出现感染或脑内血肿,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在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脑脊液压力为(128.89±15.8)kPa,显著高于治疗前的(108.75±12.4)kPa.结论 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采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复方苯乙哌啶中毒致失明一例

    作者:杨红;高华;何长生

    患者男,2岁,主因"误服复方苯乙哌啶5 h入院".入院前5 h,息儿误服复方苯乙哌啶数片(具体数量不详),约40 min后家长发现患儿面色潮红,嗜睡,继而出现抽搐,呈全身强直样发作,可自行缓解;因抽搐频繁,出现呼吸困难,急转本院,途中出现呼吸心跳停止3次,予胸外按压、肾上腺素应用后好转.入院查体:颜面四肢末梢发绀,呼吸浅慢,双侧瞳孔光反应消失,颈软,双肺呼吸音低,心率90次/min,心音较有力,腹软,四肢肌张力低,生理反射消失.入院后立即给与吸氧,纳洛酮0.4 mg静推后持续泵维,20%甘露醇75 mL/4h静推.入院后未再出现抽搐,2 h后呼吸规则,即给予清水洗胃.入院15 h患儿意识恢复,但出现失明,无光感.查电解质正常;头MRI示脑水肿;脑脊液压力约240 mmH2O,细胞数0,生化正常;眼底检查视乳头轻度水肿.治疗6 d,复查眼底视乳头水肿消失,仍无光感,遂给予高压氧舱治疗,同时口服营养神经药物弥可保等,经14次氧舱治疗,患儿开始有光感.连续高压氧及脑细胞活化剂治疗45d,患儿视力恢复至正常.

  • 基底A尖综合症1例

    作者:牟方波;卢正海;陈晓敏

    患者张××,男,61岁,晨起后突感头晕,站立不稳,伴恶心,呕吐一次,无头痛,后突然不省人事,急送医院,行颅脑CT检查示未见异常,以昏迷2小时原因待查于1999年5月20日收入病房,查体:T36℃P90次/分R21次/分BP170/110mmHg呈浅昏迷状态,呼吸平稳,双瞳孔右5mm>左边3mm,左侧光反射消失,左侧光反射灵敏,口角无歪斜,颈软,无抵抗感,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四肢有肌力,腱反射左>右,双侧掌颌反射阳性,双巴氏征阴性,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脑脊液压力150mmH2O白细胞计数为3×106/L,生化:糖:2.3mmoL/L蛋白0.17g/L氯化物:121mmoL/L血脂分析:胆固醇:7.02mmoL/L甘油三脂:2.03mmoL/L高密度脂蛋白:1.07mmoL/L低密度脂蛋白:2.70mmoL/L血糖:5.10mmoL/L.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

  • 原始神经外胚层瘤1例

    作者:郭富强;邱士军

    患者女,65岁.双下肢进行性乏力半年,伴头痛,无发热,视力差.查体:神志淡漠,心肺未见异常,双下肢肌力Ⅱ~Ⅲ级,腱反射减弱,巴氏征(-),行腰椎穿刺,测脑脊液压力270mmH2O.

  • 静脉窦狭窄引起良性颅高压一例

    作者:侯宝军;李淑婷;李思颉;曾宪伟;季泰令;吉训明

    患者男,42岁,反复发作性意识不清、肢体抽搐10个月,再次发作于2012年1月12日第三次住院。患者于2011年3月18日突发意识不清、肢体抽搐,持续约2 min,自行恢复意识,醒后不能回忆发病当时情况,偶有头痛,无头晕恶心呕吐,无双眼视物模糊,于3月19日作磁共振检查,报告为脑灰白质分布正常、界面清晰,两侧脑室旁白质可见少量点状长T2长T1信号,DWI序列脑实质内未见异常信号病灶。脑室系统形态信号未见异常,脑池脑沟未见增宽,中线结构居中(图1),意见为脑卒中、癫痫发作。同日做视频脑电图检查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波幅存在。住院后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压力为320 mm H2 O。经头部核磁静脉成像( MRV)+强化检查,诊断为双侧横窦乙状窦交界处狭
      窄( cerebral venous sinus stenosis ),给予脱水降颅压等治疗,颅高压情况无明显好转。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院。体检:双侧视盘无水肿,国际标准视力检查双眼视力1.0。四肢肌张力、肌力正常,深浅感觉无异常。行MRV、全脑DSA检查,发现“双侧横窦乙状窦交界处狭窄”,见图2。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6.12×109/L,红细胞计数4.73×1012/L,血小板计数191×109/L,均处于正常范围内;脑脊液常规生化正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1 IU/L,肌酸激酶403 IU/L,高于正常值。

  • 难以诊断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例

    作者:柳扬;马晓敏;聂莹雪

    患者男,43岁,既往高血压4~5年。2011年12月25日患者上厕所时突然自觉后颈部有异物爬行感,并感觉被棒子打了一下头部,继而头痛,约10 min后头痛缓解,并伴恶心呕吐,行颅脑CT扫描未见异常,经止痛、降压治疗后头痛症状明显缓解。2012年1月4日因突然头痛加重入院,查体:神志清醒,血压160/80 mm Hg,颅神经正常,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 Babinski征(-),颈强可疑阳性,Kernig征双侧阳性,双眼视盘上、下边缘不清,视网膜静脉扩张、弯曲、充血,提示双眼视乳头水肿,诊断为颅内压增高。颅脑MR平扫+增强示:右侧丘脑小缺血灶(图1),余未见异常(图2)。MRV检查示:上矢状窦前部略纤细,未见确切血栓及狭窄。头颈部动脉CTA结果回报:未见确切异常。腰椎穿刺检查为淡红色脑脊液,脑脊液压力300 mm H2O,脑脊液离心后上清液为透明淡黄色,蛋白599 mg/L、氯120 mmol/L、葡萄糖2.6 mmol/L,细胞无法计数,因腰椎穿刺过程不顺利,疑为穿刺后人工损伤,未做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2012年1月10日,患者上厕所时头痛,短暂意识不清,伴喷射性呕吐,面部及手部抽搐,立即复查颅脑CT扫描示:双侧大脑脑沟、大脑纵裂、环池、小脑幕上池见条形及羽毛状高密度影(图3),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回顾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发现前交通动脉处有囊袋状突起(图4)。后经血管造影证实为前交通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图5)。

  • 以脑室出血起病的结核性脑膜炎一例

    作者:田冬梅;何燕;陈贵海

    患者男,43岁.8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痛、呕吐就诊于当地医院,头颅CT示脑室出血,2d前(2011-6-22)因病情加重转诊至我院ICU.入院查体:T 36.5℃,BP 210/128 mm Hg,嗜睡,颈软.血WBC 13.1×109/L、嗜中性粒细胞(N)79.5%、钠133 mmol/L、氯89 mmol/L.结合患者曾有高血压病史,诊断为“脑室出血”.入院后第2天患者出现发热(T 36.8 ~39.2℃),持续意识模糊、胡言乱语、剧烈头痛,伴颈项强直,克、布氏征阳性.复查头颅CT示双侧脑室及三脑室血肿(图1);胸部CT示双下肺少许炎症(图2).予氨曲南、美罗培南等抗感染治疗,并止血、脱水降颅压、降血压等对症治疗10 d后无效.患者进行性高热、意识模糊、剧烈头痛、胡言乱语.遂转入我科诊治.复查血WBC 13.3×109/L(N 71.6%).脑脊液压力>320 mm H2O,黄色透明,WBC 800×106/L(单个核细胞12.4%),蛋白1.55 g/L,糖3.68 mmol/L(同时点血糖9.93 mmol/L),氯107 mmoL/L.予美罗培南、万古霉素、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3d,患者意识好转、体温稍降(T37.0-38.2℃).

  • 异烟肼静脉滴注致构音障碍一例

    作者:雷素英;李银生

    患者女,14岁.主诉间断发热100 d,头部不适1个月,头痛、头昏9 d,眼部不适5 d.入院查体:右眼视野鼻侧偏盲,左肺可闻及鼾音,心律齐,无杂音,肝脾未触及,颈软,病理反射阴性.胸片示两肺散在片状及粟粒状阴影,脑CT扫描示左脑顶叶、枕叶及脑干均可见强化灶,周围有水肿.结核菌素蛋白纯化衍化物(PPD)试验强阳性.脑脊液检查:氯化物降低,糖、蛋白、细胞数均正常,隐球菌检查阴性,脑脊液压力正常.血常规正常.入院诊断:肺结核、脑结核.用异烟肼针剂0.4 g 每日1次静脉滴注,加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联合治疗,5 d后出现语言障碍,表现为患者对别人的说话内容能理解,对问话内容可以以点头或摇头示意,但发音困难,不能完整的说一句话,对所有问话只会说"一点儿,不知道"这几个字,并且说话含混不清,音调较低,语速很慢.患者对自己用词错误也知道,只是不能用口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也不能书写,未检查阅读能力,患者用异烟肼治疗前从未出现过上述现象.查体:无意识障碍及身体活动障碍,无大小便失禁,身体感觉正常.停用所有药物,静脉滴注维生素B6 50 mg,1 d后上述症状消失,口语表达和书写能力均恢复正常,2 d后试用异烟肼针剂0.1 g静脉滴注,1 d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停药并静脉滴注维生素B6 50 mg,1 d后症状消失.再用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后至今均未出现语言障碍现象.患者自2003年11月3日初诊后抗结核治疗7个月,始终未用口服异烟肼治疗.

  • 乙酰唑胺致耳聋二例

    作者:郭新美;王俊玲;马秀丽;李守垣;荣学东

    例1 患者女性,16岁.因发热、头痛20 d,呕吐10 d,视物模糊、腹痛1 d,以结核性脑膜炎入院.查体:双耳听力正常,颈部抵抗,心肺无异常,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阴性.入院前12 d曾在当地肌肉注射链霉素0.75 g 1次,因出现耳鸣而立即停药,以后未再出现类似症状.入院后未用链霉素,而给予HRZE(H: 异烟肼、R: 利福平、Z: 吡嗪酰胺、E: 乙胺丁醇)方案抗结核及甘露醇加压静滴.因腰椎穿刺测脑脊液压力为40 cm H2O(1 cm H2O=0.098 kPa),遂给予乙酰唑胺口服以减少脑脊液分泌,每次0.5 g,每日2次.服用5 d后,患者渐出现左耳听力下降,继之右耳亦出现相同症状,并逐渐加重,直至20 d后双耳听力完全丧失.经耳科专家会诊,听觉诱发电位示各波消失并分化不良,并通过音叉试验(韦伯试验),诊断为神经性耳聋.用药26 d后停服乙酰唑胺,其他治疗方案未变.自此患者的双耳听力逐渐好转,1个月后完全恢复.随访3个月,未见发作.

  • 老年人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的治疗

    作者:王文治;李牧;周忆频;杜宏生;冯学泉

    正常压力脑积水表现为步态障碍、痴呆和尿失禁三联征,并伴有脑室扩张、脑脊液压力正常,经脑脊液分流术后症状改善,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作为其中的一个类型常发生于老年人,其病因不明.我们对1997-2005年我科手术治疗的21例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

  • 老年人特发性肥厚性硬脊膜炎一例

    作者:黄流清;郑艳宇;赵瑛;陶晓峰

    辅助检查:血清艾滋病病毒、快速梅毒血清反应与梅毒螺旋体血凝反应、甲胎球蛋白、癌胚抗原、IgG、IgA、IgM均正常,M蛋白(-),血沉90 mm/1 h.脑脊液压力正常,椎管通畅,白细胞(20×106/L)、蛋白(2 314 mg/L)、IgA(21.1 mg/L)、IgG(198 mg/L)增高,糖、氯化物、IgM正常.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异常.``

  • 多器官粟粒性结核一例

    作者:林念童;王卓才

    患者女,27岁,未婚,无固定职业.因发热、头痛3周,意识不清3 d急诊入院.病程中患者反复发热,体温38~39℃,少许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因经济条件有限,未做系统检查和治疗,入院前3 d出现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抽搐,呕吐.体检:昏迷状态,消瘦,心、肺、肝、脾无异常,颅神经无异常,四肢软瘫,颈软无抵抗,未引出病理反射.血白细胞7.1×109/L(4~9),中性0.94,淋巴0.05,红细胞3.9×1012/L(3.5~5.5),血红蛋白109 g/L(110~160).肝肾生化无异常,结核抗体阴性.胸片检查无异常;脑CT示全脑室扩大,双侧脑室旁及脑干可见多发低密度灶;脑脊液压力20 cm H2O,潘氏试验强阳性,定量5.76 g/L(0.15~0.45),白细胞90×106/L(0~8),氯化物117 mmol/L(120~132),糖0.8 mmol/L(2.5~4.5).

  • 异丙酚对颅脑外伤手术病人脑脊液压力的影响

    作者:高晓英;黄晓光;郑佳坤;汪朝阳;蔡昊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颅脑外伤手术中对脑脊液压力(CSFP)、脑灌注压(CP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影响.方法:30例ASAⅡ-Ⅳ级的颅脑外伤病人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足背动脉穿刺测MAP,L3-4蛛网膜下腔穿刺置管测CSFP.持续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芬太尼和咪畦安定后、静脉注射异丙酚后2分钟与5分钟时的MAP、HR、SpO2、PERCO2、CSFP、CPP.结果:CSPP在静脉注射异丙酚后2分钟较麻醉诱导前显著下降(P《0.05),5分钟时下降更为显著(P《0.01),10分钟时仍有显著下降.CPP在静注异丙酚后也有显著下降(P《0.01和P《0.05).MAP在静脉注射异丙酚后2分钟、5分钟较麻醉诱导前显著下降(P《0.01).HR较麻醉前仅有轻度降低.结论:异丙酚能降低CSFP、CPP和MAP,抑制插管反应,是颅脑手术麻醉的较好选择.

  • 颅骨骨髓炎继发颅骨淋巴瘤一例

    作者:王兴文;沙成;王作伟;范云

    患者女性,59岁,汉族.2005年7月出现左眼视物模糊,双眼胀痛,眼底检查示双侧视乳头水肿.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大于320 mm H2O(1 mm H2O=0.098 kPa),脑脊液常规、生化、免疫、细菌培养均未见异常.头颅MRI检查示脑实质未见异常,全脑颅骨板障信号不均匀减低,强化不均匀,皮下软组织肿胀,双侧乳突小房可见软组织影.头颅CT示颅骨骨板厚薄不均,密度欠均匀.

  • 妇产科椎管内麻醉术后有关体位的研究现状

    作者:魏彦姝;张海燕;王建六;杨拔贤

    国内教科书上一直都有椎管内麻醉后去枕平卧6~8 h以防止麻醉穿刺后头痛(post-dural puncture headache, PDPH)发生的理论[1].头痛的原因是椎管内麻醉后脑脊液流失,导致颅内压下降,颅内血管扩张刺激所致,去枕平卧位可以降低椎管内脑脊液压力而减少脑脊液外漏.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患者因医护人员要求去枕平卧位而造成不敢床上活动,直接影响术后康复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本文重点探讨妇科手术椎管内麻醉后体位管理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应对措施.

  • 联合头颅CT和甘露醇后腰穿测压的小儿降颅压方案的可行性探讨

    作者:何时军;单小鸥;陈贤楠

    目的探讨临床上简便易行而有效的控制颅高压方案,即本文提出的联合应用头颅CT和甘露醇后腰穿测压的降颅压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方法将42例Glasgow<8分颅高压患儿分为经验性降颅压组(经验组)26例和联合头颅CT和甘露醇后腰穿测压组(新方案组)16例,比较两组的Glasgow评分、甘露醇用法、预后等.结果两组患儿的年龄、Glasgow评分、尿素氮、肌酐、平均动脉压、血钠、PCO2无明显差异,而两组甘露醇用法有显著性差异(x2=25.321,P<0.001),结果两组死亡、好转、恶化、发生脑疝病例数明显不同(y2=24.44,P<0.001).结论联合应用头颅CT和甘露醇后腰穿测压的降颅压方案简便易行而有效.

  • 干扰素诱发瑞氏综合征一例

    作者:樊继斌

    患儿,女,5岁.因发热、呕吐2h伴昏迷入院.1周前因寻常疣肌注干扰素100万IU(辽宁卫星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商品名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每瓶含100万单位,批号:20060907A).当时出现发热、厌食、恶心等,未作处理.入院当天又肌注干扰素100万IU.下午出现发热、频繁呕吐,随即昏迷,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T 39.7℃,昏迷状,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左眼睑皮肤散在出血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存在,颈无抵抗,肝右肋下3 cm,质中,脾未触及,双侧巴氏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压力180 mm H2O,蛋白、细胞均正常.头CT扫描未见异常.血糖5.6 mmol/L,血氨38μmol/L,ALT 76IU/L,AST 447 IU/L,TBIL 11.0μmol*L,DBIL 4.5 μmol/L,BUN 9.22 mmol/L,Cr 99.5 μmol/L,PT、APTT、TT均延长.给予止血,保肝、脱水治疗.第二天神志转清.复查血氨93.6 μmol/L,诊断为干扰素诱发瑞氏综合征.

  • 黏性威克斯菌致急性脑脊髓膜炎一例

    作者:罗世坚;李振东

    患者男性,25岁,因"发热、头痛伴呕吐18 d"于2005年10月18日入院.患者18 d前不明诱因发热,持续剧烈头痛,伴颈背痛和反复呕吐,体温38.0~39.4 ℃,当地医院按"脑膜脑炎"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吸毒史6年,静脉吸毒3年.2年前患"肺结核",治愈.查体:体温38.4 ℃,心、肺、腹未见异常;意识清晰,左眼外展受限,向左注视水平复视;颈强(+++),双下肢Rossolimo征、Kernig征、Brudzinski征和Lasegue征(+),全脊柱明显叩压痛.血尿粪常规正常;腰穿压力300 mm H2O(1 mm H2O=0.0098 kPa),脑脊液稍浑浊,白细胞12×106/L,多核细胞0.765,氯化物121 mmol/L,葡萄糖2.3 mmol/L,蛋白0.19 g/L;CT见左侧胼胝体膝部局灶性炎症改变;脑电图以两侧对称θ活动为主.静脉用哌拉西林+舒巴坦,合用四联抗痨,同时脱水等治疗5 d无效,换用头孢曲松+替硝唑+抗痨治疗,3 d后患者热退,头痛和颈背痛缓解,复查脑脊液好转,维持治疗.10 d后症状复现,查脑脊液压力400 mm H2O,浑浊,白细胞1600×106/L,多核0.836,改用头孢噻肟+抗痨7 d,症状持续加重,乃加用万古霉素静滴.其间复查血白细胞16.9×109/L,脑脊液白细胞6400×106/L,多核细胞0.93,潘氏试验(+++),葡萄糖0.1 mmol/L,蛋白3.09 g/L,4 d后患者昏迷,次日连续3次脑脊液培养报告发现黏性威克斯菌(Weeksella Virosa),对丁胺卡那霉素敏感.遂换药治疗,仍无效,7 d后死亡.

  • 神经白塞病三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赵贺玲;吕伟;郭洪伟;王晓玲;王树才;苏净;曹霞;曹秉振

    例1 男,25岁.因"发热、头痛8个月余,加重伴视力下降3个月"于2005年5月12日入院.2004年9月患者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40 ℃,于省立医院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见右侧额叶高信号区,诊断为"脑脓肿",治疗1个月症状消失,复查头颅MRI病灶消失.但患者仍头痛并伴有低热,体温37.1~38.0 ℃.2005年2月起患者双眼视力逐渐下降.既往有发作性口腔溃疡,后自愈;近4~5年反复出现阴囊溃疡,迁延不愈.2005年4月出现后颈部、双眶上缘红色丘疹,诊断为毛囊炎,2个月后自愈.查体:意识清楚,语言流利,左眼视力0.05,右眼视力0.10,双瞳孔等圆,直径约4 mm.口腔黏膜无溃疡,双侧阴囊各有一大小约1 cm的溃疡面.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其他检查无异常.血沉第1小时69 mm,血生化、可提取性核抗原(ENA)多肽抗体正常,结核菌素实验(-).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400 mm H2O(1 mm H2O=0.0098 kPa),生化检查正常.头颅MRI正常,磁共振血管成像(MRV)示左侧横窦未显影.皮肤针刺反应阳性.诊断为神经白塞病、颅内高压、静脉窦血栓形成.给予患者脱水、抗凝、激素、抗炎治疗.

  • 复发性多软骨炎一例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作者:王守春;张昱;马涤辉;冯加纯

    患者女性,62岁,因"偏瘫、失语半年,发作性抽搐伴胡言乱语4个月,加重5 h"于2005年11月20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因失语、右侧轻偏瘫于我院诊断为脑梗死,经治疗遗留不全运动性失语.近4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右侧面部及右上肢不自主抽动,每次持续数分钟到十几分钟,偶有意识障碍和舌咬伤.伴反复胡言乱语、烦躁、易激惹及妄想,哭闹无常,常捡回废品藏在家中,住院时怀疑有人偷其东西,几次夜间到其他患者床上摸索、翻找.近几个月有时饮水呛咳,曾发热1次(体温39.1 ℃),第2天体温恢复正常.发病以来先后5次被几家医院诊断为多发性脑梗死、癫(癎)、精神障碍待查,经对症治疗好转出院.发病间歇期有智力障碍,近记忆力减退明显.5个月前患带状疱疹,已治愈.多发性软骨炎病史2年,服用激素治疗,现已减量至口服泼尼松12.5 mg/d.查体不合作.血压正常,意识模糊,胡言乱语,挤眉弄眼,口角抽动.四肢活动自如,腱反射对称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无脑膜刺激征.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均正常.当时查脑电图示阵发性出现双侧高波幅尖慢波,以额、顶区为著.头部磁共振成像(MRI)示脑内散在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灶.经颅多普勒(TCD)检查颅内血管未见异常,颈动脉超声提示颈内动脉内膜略增厚.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120 mm H2O(1 mm H2O=0.0098 kPa),脑脊液无色透明,常规生化及细胞学检查无异常.入院后结合患者有多发性软骨炎病史,考虑患者的脑梗死、癫(癎)和精神症状均为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所致,临床诊断为"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在口服泼尼松12.5 mg/d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抗癫(癎)及对症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175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