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婴幼儿单侧唇裂104例修复治疗

    作者:赵全刚

    目的探讨millard 法修复婴幼儿单侧唇裂中的应用及优缺点.方法院采用millard 法Ⅰ或Ⅱ式,并同期修复红唇及鼻畸形.2002~2003年用微笑列车唇腭裂矫治项目,矫治了104例婴幼儿,年龄6mo~3a经6m~1a随访,患儿红唇丰满\痛快痕隐蔽,鼻畸形矫治效果良好.结论婴幼儿时唇组织较薄,采用millard 法易于修复唇裂,同期修复红唇及鼻翼,弥补了millard法在修复红唇及鼻翼方面的不足, 达到更理想美观.

  • 单侧Ⅲ°唇裂100例Millard法修复效果观察

    作者:熊贵发;鲍海;佘小明

    先天性单侧唇裂目前广为运用的修复术式是Millard法与Tennsion法[2].Millard法因切除组织少,鼻底封闭好能较好的纠正鼻小柱偏斜,术后瘢痕与人中嵴相似,唇弓形态好等特点被推广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充实和完善[3].作者在2000~2001年微笑列车活动中收治唇裂患者时,发现单侧Ⅲ°唇裂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唇高恢复不够或患侧鼻孔过小等缺点,总结经验后,对100例单侧Ⅲ°唇裂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双侧唇裂修复中唇珠成形的改进

    作者:赵桂香;罗洪

    唇裂修复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手术塑造一个接近正常外形和功能的唇形态,但往往修复后的上唇形态没有正常的上唇那样丰满生动.而双侧唇裂的修复更比单侧唇裂难度大.术后常常出现红唇凹陷及唇珠缺如等Ⅱ期遗留问题.我们自1989年至1999年在89例双侧唇裂修复手术中,利用前唇红唇粘膜瓣修复红唇中部及唇珠重建,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口轮匝肌重健术整复单侧唇裂107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绍光

    目的:采用口轮匝肌重健修复单侧唇裂手术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107例单纯性唇裂患儿施行口轮匝肌重健整复手术,并进行术后6mo随访观察.结果:104例效果满意,占972%.结论:口轮匝肌重健整复单侧唇裂是目前佳手术方法.

  • 24例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的二期整复

    作者:李玲

    目的:研究单侧唇裂手术后鼻畸形的二期整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住院部24例单侧唇裂手术后鼻畸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二期手术修复,观察记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24例患者在治疗后,鼻畸形情况均有改善,伤口愈合情况良好,总体畸形改善情况比较χ2=43.2400(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侧唇裂的发病机制较复杂,治疗时,根据患者鼻部的生理结构进行全方位的整复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手术修复

    作者:梁承亮;张翠翠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手术治疗的优化模式和增加手术效果稳定的措施。方法:对32例单侧唇裂鼻畸形的患者依畸形程度和分阶段进行相应手术治疗,术后对其鼻畸形的改善程度,是否复发及新畸形的产生进行跟踪随访。结果:32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术后治疗效果,鼻畸形明显改善,随访期间,16例患者的健患侧鼻的外形基本对称,疗效稳定。结论:鼻畸形的整复是唇腭裂外科治疗中的难点,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整复,应该遵循序列治疗的原则,视畸形严重程度分阶段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 Millard Ⅱ式对单侧唇裂伴鼻畸形改善情况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戴丽萍;李海如

    目的 对Millard Ⅱ式进行观察总结以推广用来常规用于矫正单侧唇裂.方法 总结观察我院自2007年11月至2012年11月所实施的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术160例的效果.结果 发现Millard Ⅱ式对唇部外形恢复、鼻小柱偏斜,鼻翼塌陷畸形的改善较好.结论 根据唇裂的特点,灵活选用Millard Ⅱ术式,可用来矫正绝大部分唇裂及其伴有的鼻畸形.

  • 单侧唇裂改良Millard术式探讨

    作者:张新华;柳新华

    目的:探讨改良Millard术式对单侧唇裂修复的效果.方法:对200例单侧唇裂运用改良Millard术式进行唇裂修复.结果:200例患者鼻小柱居中,鼻底部分组织闭合良好,有较完美的前鼻孔外观,两侧唇峰对称,良好地模拟了健侧人中嵴形态,唇弓清晰.除1例发生"C"瓣坏死,3例"C"瓣皮肤侧缝线滑脱外,其余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1-6个月不等,疗效满意.结论:改良Millard术式修复单侧唇裂效果良好,临床实用可行.

    关键词: 改良 单侧唇裂 修复
  • “红线”理念在单侧唇裂唇红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冯晓东;李伟;汤晓雨

    目的:探讨“红线”理念在单侧唇裂唇红整复中的应用.方法:在完成单侧唇裂上唇裂隙整复后,采用红唇三角瓣法修复唇红,观察术后效果.结果:562例单侧唇裂唇红患者,修复后51 1例效果满意,形态满意率91%.结论:用该法整复单侧唇裂唇红可获得满意效果,可供各种单侧唇裂术式参考.

  • 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临床修复体会

    作者:张莉;程新德;朱云琳;马红丽;杜金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制定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临床分类的评分标准,根据鼻畸形程度评分标准进行分类(分为轻、中、重度),分别给予不同的手术方式并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0例不同程度畸形的唇裂鼻畸形患者采取个体化手术方式,术后无鼻尖皮肤的坏死,愈合良好。术后鼻翼塌陷、鼻孔形态、鼻小柱偏曲短小及通气等情况均有所改善,治疗优良率达100%。结论: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采用不同的、个体化的修复方式,可达到较理想的修复效果。

  • 鼻唇松解联合软骨移植和假体置入治疗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

    作者:谢义德;詹明坤;郭志辉;周亚宽;黄拔瑞;李铭;陈小松;江成鸿

    目的:探索一种效果良好的唇裂Ⅱ期鼻畸形手术方法.方法:通过广泛地松解、大翼软骨悬吊和耳甲软骨移植技术来使错位组织复位,并加强发育不良鼻软骨的支持作用及假体移植抬高鼻翼基部.结果:本组46例唇裂Ⅱ期鼻畸形患者通过上述方法进行手术矫正获得良好效果.结论:广泛彻底的松解、大翼软骨悬吊联合软骨移植加强大翼软骨支持作用及假体移植抬高鼻翼基部是确保唇裂Ⅱ期鼻畸形手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健.

  • 利用鼻底双旋转皮瓣修复单侧唇裂继发鼻底畸形

    作者:潘葵;陈兵

    唇裂是先天性颌面发育畸形,累及唇鼻皮肤、粘膜、肌肉、软骨和骨,大部分早期已实行唇裂修补,但由于手术方法、解剖构造异常等诸多原因继发畸形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绝大多数需要再做一次或几次整复,以使其鼻唇接近或达到正常形态.日本学者Onizuka将小三角瓣法与旋转推进法结合,重建眉峰和唇弓形态结果满意.

  • 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孔过小畸形的矫正

    作者:陈波;尹宁北;宋涛;李海东

    目的:探索一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孔过小畸形的手术矫正技术.方法:选择2008年1月~ 2011年11月在我院因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孔过小畸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例.在相对鼻孔较大的健侧设计蒂在鼻小柱下的皮瓣,将皮瓣向患侧旋转,用于扩大患侧鼻孔,同时可矫正患者鼻孔过小伴发的鼻小柱向患侧偏斜畸形.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此种手术方法修复后鼻外形明显改善,两侧鼻孔大小基本对称,鼻小柱居中,效果满意.结论:鼻小柱下健侧皮瓣旋转开大患侧鼻孔是一种有效矫正唇裂术后继发鼻孔过小畸形的方法.

  • 鼻侧Medpor假体置入矫正单侧唇裂术后患侧上颌骨发育不足

    作者:施泽宏;李平松;周羽

    目的:探讨鼻侧Medpor假体置入治疗单侧唇裂术后患侧上颌骨发育不足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8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6例单侧唇裂术后患侧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患者,根据其解剖特点,选择Medpor假体置入来矫正患侧上颌骨发育不足,进行总结以评价其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所有患者3~6个月,切口瘢痕不明显,并发症少,患侧上颌骨发育不足得到矫正,患侧鼻翼塌陷畸形矫正良好,术后未见感染及假体外露.结论:畸形矫正的关键是以病理解剖为基础,大程度地恢复其正常解剖位置及关系,鼻侧Medpor假体置入可以充分矫正唇裂术后患侧上颌骨发育不足,患侧鼻翼塌陷畸形得到矫正,效果稳定.

  • 膨体聚四氟乙烯在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整复术中的应用

    作者:马力;任冲;马海欢

    目的:探讨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在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中的利用及效果分析.方法:取鼻正中蝶形切口加双侧鼻翼缘切口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加强型补片辅助下矫正鼻尖歪斜、鼻翼塌陷、低鼻畸形;依据Ⅰ期手术所遗留的上唇瘢痕切口行鼻基底和患侧鼻翼基底部填充术.结果: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加强型补片为66例患者行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整复术.术后随访6个月~6年,满意者61例,占92.4%,不满意5例,占7.6%,5例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感染,将ePTFE假体取出.结论:膨体聚四氟乙烯为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整复术中治疗鼻尖鼻翼等畸形和面中部塌陷提供了较为理想的软组织替代材料,术后效果满意.

  • 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整复方法的探讨

    作者:吕道志;余夏妍;陈安

    先天性单侧唇裂者在婴幼儿时期行唇裂修补术同期行鼻畸形矫正的,绝大多数患儿到青少年时期遗留鼻畸形,需要Ⅱ期鼻整复术.我科利用自身鼻部局部组织的方法对59例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进行美容修复,取得满意的效果.

  • 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综合矫正临床研究

    作者:吕道志;陈安;玉丽建;覃毅

    目的:探讨耳甲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矫正方法.方法:切取小块耳甲软骨,修整折叠后植入鼻小柱内,重建外鼻下端的鼻小柱支架结构,并在鼻小柱基部及患侧鼻翼外侧基部皮下及肌肉层之间进行悬吊,同时对鼻皱褶进行“Z”字改形术,纠正鼻小柱和鼻翼的畸形.结果:43例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鼻前庭皮肤无坏死,切口无感染及裂开;随访2年,满意36例,基本满意5例,不满意2例.结论:耳甲软骨移植修复对鼻翼塌陷有良好的支持作用,可以有效地矫正唇裂术后鼻畸形.

  • 婴幼儿先天性唇裂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韦清蓉

    唇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唇畸形,不仅对容貌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患儿的生长发育.因此,无论是单侧唇裂还是双侧唇裂,外科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虽然手术方法不尽相同,但是,护理的优劣则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败.我们通过对37例唇裂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加强术前术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伤口护理、唇弓减张护理等,从而保证了手术的成功,医患双方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Millard Ⅱ式对单侧唇裂伴鼻畸形改善情况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刘丰;李健;张波;杨汉林

    目的:对Millard Ⅱ式进行观察总结以推广用来常规用于矫正单侧唇裂.方法:总结观察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所实施的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术60例的效果.结果发现Millard Ⅱ式对唇部外形恢复、鼻小柱偏斜,鼻翼塌陷畸形的改善较好.结论:根据唇裂的特点,灵活选用MillardⅡ术式,可用来矫正绝大部份唇裂及其伴有的鼻畸形.

  • 单侧唇裂患儿行改良Mohler法修复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倪进兵

    目的:探讨改良Mohler法修复单侧唇裂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就诊的70例单侧唇裂患儿,年龄3~17个月,平均(7.5±2.2)个月,均接受改良Mohler法修复,术后由颌面外科资深医师评估手术修复美观效果,并测量手术前后裂隙两侧唇长、唇高、人中嵴高度、鼻小柱基底等唇鼻外观形态参数.结果:70例单侧唇裂患儿均成功完成改良Mohler术,术后愈合较好,未出现感染、裂开等并发症.一期修复效果优良率为92.86%,双侧唇高/宽/长度、鼻底宽度、鼻孔大小等协调对称,5例修复欠佳者行二期修复,唇鼻形态逐渐恢复正常;术前健患侧唇长、唇高、鼻底宽度、鼻小柱高度、人中嵴高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拆线测量,健、患侧上述唇鼻外观形态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Mohler法能有效修复单侧唇裂患儿的唇鼻外观形态,可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方案.

230 条记录 10/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