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磁性附着体在下颌全口覆盖义齿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绍怀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在下颌全口覆盖义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进行下颌全口覆盖义齿修复的患者5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全口义齿修复。观察两组患者修复疗效以及牙周健康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义齿的固位功能、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美观度、舒适性等评分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达到9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咀嚼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咀嚼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后期随访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结论:利用磁性附着体进行下颌全口覆盖义齿的修复治疗,能有效提高覆盖义齿的固位力和咀嚼效率,同时能够有效保持修复效果及美观,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磁性附着体应用于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汪姸;段义峰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口腔修复治疗,采用磁性附着体进行治疗的患者38例,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咀嚼效率以及固位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粘固后患者对于舒适度、语音以及外观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不良反应率为7.9%。结论:在口腔修复治疗中应用磁性附着体,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咀嚼效率以及固位力,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与卡环式可摘局部义齿对比研究

    作者:朱银保;吴丽萍;吴小萍;陈奇

    目的:分析研究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与卡环式可摘局部义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科室接收的下颌Kennedy I类牙列缺损和余留牙较少的患者2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可摘局部义齿;观察组患者采取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并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基牙牙周健康情况给予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修复后,两组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并不十分理想,基牙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牙龈炎症,探诊容易出血,存在软垢附着,牙石量相对较少,牙周袋深度也有一定的增加,可是两组患者的牙周袋深度增加量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颌Kennedy I类牙列缺损和余留牙较少的患者采取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可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口腔修复中磁性附着体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会芳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中磁性附着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来我院行磁性附着体覆盖修复的牙缺损患者46例,于磁体粘固前、粘固后2周、粘固后4周,对患者义齿的固定力、咀嚼率及随访期间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粘固前患者的牙齿固定力及咀嚼率分别为(1.35±0.38)N和(0.32±0.11)%;粘固后2周分别为(4.15±0.38)N及(0.65±0.31)%;粘固后4周分别为(4.23±0.41)N及(0.73±0.36)%.粘固后2周及粘固后4周患者义齿的固定力及咀嚼率明显优于粘固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固后2周与粘固4周相比,患者义齿的固定力及咀嚼率的差异均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修复中使用磁性附着体的效果佳,临床应用价值高.

  • 磁性附着体在全口义齿及口腔临床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梁晖

    拔牙术后不可避免地发生牙槽骨的生理性吸收和进行性萎缩,其结果常影响以后义齿修复的效果.如义齿固位不佳、松动、不利咀嚼,义齿压迫牙龈粘膜,出现溃破、疼痛,甚至说话不畅,此外饮食后食物残渣嵌入义齿组织面,对口腔卫生不利,给患者带来不便.多年来,口腔医务工作者一直在寻找多种修补方法,力求增加义齿固位,但许多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缺陷而难以推广.磁性固位体附着体全口义齿是曙光医院口腔科近三年来用于临床,经过临床观察,对减少修复后并发症有良好的疗效.本文对30例修复患者使用磁性固位体全口义齿与无磁性固位体门诊患者进行对照,对磁性附着体全口义齿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总结.

  • Magfit磁性附着体义齿的修复体会

    作者:吴晓霞;史真;张宪梅;林升;安倩;苏玉兴

    对于牙列中缺失牙较多且余留牙多为残根、残冠者,或基牙临床冠较长、冠根比严重失调者,常规修复后常出现义齿固位不良或摘戴、咀嚼时对基牙的侧向扭力较人造成基牙的松动、脱落、折断等问题.采用磁性附着体修复,对基牙的侧向力小,并能提供良好的固位和支持,咀嚼效率明显提高[1],美观性得到改善,且制作简单,价格便宜[2].

  • 口腔磁性附着体在可摘活动义齿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儒壮;张瑜

    磁性附着体是通过设置在牙根或种植体上的衔铁和义齿基托组织面上的闭路磁体,两者形成磁引力从而产生固位力使得义齿获得固位和稳定的一种装置.早在20世纪50年代,铝镍钴合金已作为永磁体被埋入全口义齿磨牙区基托中,并使上下颌义齿中磁体同极相对,利用相同磁极间的斥力来增强义齿的固位,这是磁体在义齿中应用的早记录.到了70年代,钐钴磁体被用于义齿的固位,形成了一类新的附着体-磁性附着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口腔及颌面修复体中.随着磁性附着体研究的深入和临床技术的不断发展,磁性附着体临床应用有了长足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就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如下.

  • CAD/CAM磁性固位分体式上颌骨赝复体修复的护理配合

    作者:唐超;姜志敏;陈书人;杜兵

    目的:探讨CAD/CAM磁性固位分体式上颌骨赝复体修复中的专科护理.方法:口腔修复专科护士配合医生对2例单侧上颌骨缺损的赝复体修复的进行专科护理.2例患者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快速成型技术制作硅橡胶阻塞嚣,再通过临床硅胶印模制作活动支架义齿,并利用磁性附着体将两者连接.戴入阻塞嚣及活动义齿,检查其就位、固位和稳定情况;通过口内含水、低头鼓漱的方法检测口鼻腔封闭性;利用分光光度法对附着体安放前后咀嚼效率进行比较.结果: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快速成型技术制作的硅橡胶阻塞器与口腔和鼻腔组织密贴,固位良好;安置磁性附着体的活动支架义齿与阻塞嚣贴合,就位顺利,固位和稳定性良好;口鼻腔封闭检查戴入义齿后无水从鼻腔流出.咀嚼效率测试两例患者在附着体安放后咀嚼效率都有显著提高.结论:CAD/CAM磁性固位分体式上颌骨履复体修复过程中患者的心理护理、阻塞嚣戴入及养护护理及义齿制作、试戴护理是取得满意的修复效果的重要环节.

  • 软磁合金与4 种齿科合金间电偶腐蚀的浸泡实验研究

    作者:潘景光;赵铱民;苏方;吴国峰

    目的:评价铁铬钼软磁合金与4 种口腔常用合金在模拟口腔环境中的电偶腐蚀性能.方法:Fe-16Cr-2Mo软磁合金分别与钛75合金、TA2型纯钛、Co-Cr合金、Ni-Cr烤瓷合金组成的4 组电偶对在人工唾液中浸泡6 个月后,以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每组电偶对浸泡液中溶出的金属离子浓度.结果: 4组电偶对中析出的离子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铁铬钼软磁合金在口腔环境中与牙科常用合金间可以认为不会有电偶腐蚀发生.

  • 磁性附着体模拟静磁场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致突变性的研究

    作者:杨凌;巢永烈;杜莉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静磁场是否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具有致突变作用.方法: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分别进行12.5、125、250 mT静磁场持续加载4 d,另设无外加静磁场作用的阴性和阳性对照组,采用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对各组细胞分别进行染色体和DNA损伤检测.结果:各磁场剂量组细胞微核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其彗星细胞拖尾率和尾长亦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现设定条件下,磁性附着体静磁场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染色体和DNA无明显损伤作用.

  • 两种磁性附着体固位的种植全口覆盖义齿光弹应力分析

    作者:白石柱;赵铱民;张铁;邹石泉

    目的:评价在种植全口覆盖义齿中应用缓冲型磁性附着体来缓冲咀嚼压力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下颌种植全口覆盖义齿的修复中,采用2种不同的磁性附着体即缓冲型与非缓冲型磁性附着体作为固位体,利用光弹应力分析法比较单侧垂直和斜向加载时支持组织内的生物力学特征.结果:加载后,与普通型磁性附着体相比,应用缓冲型磁性附着体使种植体周围应力减小,但牙槽嵴区应力增加,同时能够将应力传导至加载对侧.结论:缓冲型磁性附着体用于种植全口覆盖义齿,具有明显的应力缓冲作用,能使种植体周围的应力减小,应力在支持组织中分布更均匀,利于种植体骨界面的健康.

  • 激光焊接式衔铁与铸接式衔铁的性能比较

    作者:姜志清;赵铱民;何永富;吴国锋

    目的:比较不同处理方式对衔铁性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磁性附着体提供参考.方法:Z-3型磁性附着体18只随机分为3组.以钴铬合金作为覆盖牙根的支撑板根帽合金高温铸接衔铁1组,Nd:YAG激光焊接衔铁1组,另1组衔铁不作处理.利用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3组磁性附着体的固位力,采用粗糙度仪测量3组衔铁表面光洁度,并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应用激光焊接式衔铁与应用铸接式衔铁的磁性附着体固位力无差别,但比衔铁未作处理的磁性附着体的固位力略小.铸接式衔铁表面在粗糙度仪下可见点状缺陷,表面光洁度低于激光焊接式衔铁表面光洁度.结论:采用激光焊接与铸接方式制作钉帽衔铁能够满足临床应用磁性附着体要求.

  • 衔铁可卸式磁性附着体的研制及对MRI影响的对比研究

    作者:林丽红;赵铱民;白石柱;邓再喜;刘满生;赵海涛

    目的:解决磁性附着体应用对MRI的影响.方法:开发衔铁可卸式磁性附着体,比较几种形式衔铁对MRI的影响程度及不同MRI扫描方式对钛片所造成的伪影大小.结果:①几种形式衔铁对MRI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预成钉帽状衔铁、钴铬合金铸接的衔铁、贵金属合金铸接的衔铁、钛桩可卸式衔铁、钛桩(拆卸盘状衔铁及中心螺丝后).②可卸式衔铁拆下盘状衔铁及中心螺丝后,钛桩对MRI影像几乎没有影响.③标准SE序列拍摄钛片时所造成伪影小.结论:衔铁可卸式磁性附着体解决了对MRI的伪影问题,尤其适用于头颅及颜面部肿瘤切除后需要长期追踪观察的患者.

  • 磁性附着体和球帽式附着体固位力的体外疲劳耐久性研究

    作者:刘凌宜;姜婷;冯海兰

    目的:研究根上附着体在长期使用后固位力的变化.方法:将磁性附着体(Magfit EX-600),半精密球帽式附着体(Bedent)和精密球帽式附着体(Dalbo-classics)各5枚固定在冷热循环疲劳实验机上进行疲劳试验,每摘戴1 000次测量1次固位力,共测量10次.结果:经摘戴10 000次后,磁性附着体由平均初始固位力(3.85±0.107)N,衰减3.38%;半精密球帽式附着体由平均初始固位力(14.10±0.144)N,衰减90.06%;精密球帽式附着体南初始固位力(11.95±0.082)N,衰减74.56%.结论:磁性附着体初始固位力小于另2种附着体,但10年内比较稳定.球帽式附着体初始固位力较大,但衰减也较快.

  • 磁性附着体在可摘义齿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邱子劲;李珣

    在可摘局部或全口义齿修复时,利用口内的残根、松动牙、倾斜牙等设置磁性附着体形成覆盖义齿,减少或取消卡环的设计,保存牙根,维持牙槽嵴的丰满度,可显著增加义齿的固位、稳定、咀嚼、美观和舒适性能,其制作程序并不复杂,值得临床上推广。本文作者为7 位患者制作了10 件修复体,其中2 例塑料半口、8件局部可摘义齿,现将其制作方法和临床效果介绍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MAGFIT EX600 W、400 W 磁性附着体(包括磁石和不锈钢支撑板,日本爱知制钢株式会社);金钯中熔合金(日本GC);常规义齿修复材料。

  • 制作磁性附着体义齿的临床体会

    作者:越野;候晓冲;王宝成;何惠明

    因磁性附着体美观,固位力强,能使用于口腔条件较差的情况,对基牙产生侧向力小,利于对基牙的保护; 临床和技工操作简单,义齿的摘戴和清洗方便;价格较其他附着体便宜,临床使用磁性附着体义齿有增多的趋势.笔者根据近几年磁性附着体义齿制作实践,就容易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以供同仁参考.

  • 磁性附着体可摘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作者:郝裕一;李霞;常浩波;薛红升

    磁性附着体作为修复中的一种特殊固位装置,我们对5例特殊牙列缺损患者进行了修复.这些病例用常规可摘义齿修复固位困难或无法固位,采用磁性附着体可摘义齿修复后,获得了满意效果.

  • 磁性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咬合力分布对基牙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

    作者:窦晨云;辛海涛;丰帆;吴玉禄;刁晓鸥;叶晓兰

    目的:分析磁性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COD)咬合力分布与基牙牙周组织健康的关系.方法:选择基牙固位的磁性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修复1~2年后的患者14例(16个基牙),检查基牙牙周情况,用T-scaJⅢ测定义齿咬合力分布,并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12例患者(14个基牙)牙周探诊(GBI、PD)无明显异常,基牙无明显松动,但牙槽骨密度下降,单侧固位的义齿基牙牙槽骨密度下降更明显;义齿前牙区咬合力高于后牙区(P<0.05);单侧固位的义齿,基牙及基牙侧咬合力均高于对侧(P<0.05),双侧固位的义齿左右侧咬合力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基牙承担的咬合力与牙槽骨密度的下降相关,而与牙槽骨丧失无明确关系.结论:义齿使用一定时间后咬合力分布不均衡,基牙承担较大咬合力会造成基牙牙槽骨密度下降.

  • 磁性附着体在活动义齿修复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作者:杨锋

    目的 对活动义齿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70例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牙列大部缺损患者,对其实施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对患者应用磁性附着体前后的咀嚼效果、固位力改善持况以及应用磁性附着体3年君的情况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 对比应用磁性附着体前,应用磁性附着体后的咀嚼效率与固位力等均得到显著提升,且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患者龈缘炎、义齿折裂以及游离端基牙远中骨吸收具有较高发生率.结论 研究表明,在活动义齿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磁性附着体的应用

    作者:李啟红

    目的 分析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磁性附着体的应用体会.方法 对30例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患者采用磁性附着体进行修复,并进行24个月的随访.结果 本组患者用磁性附着体义齿24个月后,其牙龈指数、牙用探诊深度及牙齿松动度与戴用之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修复后的固位及稳定、语言功能及美现性感到满意,2例患者对咀嚼功能感到不满意,2例患者对义齿的舒适度感到不满意,另有10例患者对修复价格感到不满意.结论 磁性附着体的应用为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修复效果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381 条记录 18/20 页 « 12...1213141516171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