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剂量可乐定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新型局部麻醉药罗哌卡因毒性低于布比卡因,麻醉镇痛作用也弱于同等浓度的布比卡因.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乐定(clonidine)可增强或延长局部麻醉药椎管内麻醉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可乐定复合罗哌卡因(ropivacaine)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应.
-
缓释促性腺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真性性早熟临床观察
真性性早熟即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的提前启动,下丘脑促性腺释放激素(GnRH)的脉冲频率及幅度的增加,促使性腺激素及性腺类固醇激素的分泌达青春期水平,引起第二性征的发育以及骨成熟和生长速度的加快.由于骨骺的提早闭合使终身高受损而身材矮小.促性腺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缓释剂是多年来国外治疗CPP的佳首选药物,国内亦开始应用.本文报道15例女性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试用该类制剂的临床效应观察.
-
米力农与卡维地洛联用对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可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力衰竭的症状,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由于40%以上的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副作用[1],致心力衰竭恶化,所以其应用于严重心力衰竭受到了限制.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米力农可改善心力衰竭症状,对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可产生持续的正性肌力作用[2].本实验旨在观察间断应用米力农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联用卡维地洛后的临床效应.
-
染色体变异与生殖异常的关系
目的 探讨染色体变异与生殖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1,856例来诊的生殖异常患者的行染色体检查,其中对D/G组染色体着丝粒区(cen)和随体区增加(ps+)、副缢痕区增加(qh+)、9号染色体的臂间倒位(inv9)、Y长臂的增加(大Y或Yqh+)和减少(小Y或Yqh-)等染色体变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56例患者检出染色体变异96例,检出率为5.2%;其中具有临床表现的共66例,占68.8%.各种类型染色体变异检出例数和检出率、具有临床表现的例数和构成比分别为:大Y32例、检出率1.7%,具有临床表现22例、构成比33.8%;小Y12例、检出率0.6%,具有临床表现10例、构成比15.4%;inv(9)17例、检出率0.92%,具有临床表现12例、构成比18.5%;ps+19例、检出率1.0%,具有临床表现13例、构成比20.0%;qh+增加16例、检出率0. 9%,具有临床表现9例、构成比13.8%.结论 染色体变异与生殖异常的关系密切.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不同身体质量指数(BMI)儿童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并比较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不同身体质量指数(BMI)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评价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 、 肺功能改善情况,评价不同身体质量指数(BMI)与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儿童哮喘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初诊哮喘患儿共90例,按照不同体质指数(BMI)分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 、 肥胖组.3组患儿治疗1个月 、3个月6个月后,采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问卷评价3组患儿哮喘控制情况,并检测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 第1秒用力1呼气容积(FEV1)、 用力呼气25% 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FEF25)、 用力呼气50% 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FEF50)、 用力呼气75% 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结果 :1.正常体重组患儿有效率60%,超重儿组23.33%,肥胖儿童组16.67%.2.正常体重组儿童症状控制率81.50%,超重儿组76.20%,肥胖儿童组53.30%.3.三组治疗1个月 、 治疗3个月 、 治疗6个月后正常体重组 、 超重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 第1秒用力1呼气容积(FEV1)、 用力呼气25% 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FEF25)、 用力呼气50% 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FEF50)、 用力呼气75% 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有显著升高,同时其也显著高于同期肥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影响哮喘患儿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哮喘患儿随着BMI升高,患儿对布地奈德+特布他林的治疗效果逐渐降低,肺功能改善情况逐渐降低.
-
浅谈心理护理的临床效应
总结探讨心里因素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心理护理的临床效应 ;又详细论述了糖尿病患者,术前病人特殊心理反应及应对措施后又讲解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及必备素质.
-
抗抑郁药物及其研究方法的进展
抑郁症的防治已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重视.通过查阅国内外近年来有关文献结合相关的研究成果,对抗抑郁药物,尤其是天然药物的提取物、活性成分及中药复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类综述;并就药物研究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动物模型)的进展情况作了总结,将实验研究方法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对其一致性、不足之处、临床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
-
针刺治疗亚急性原发性高血压病30例
高血压亚急症是高血压病程中的一种特殊的临床现象,指血压显著升高(≥180/120mmHg),但不伴靶器官的损害,美国"高血压预防、诊断、评价与治疗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1])认为,本病病情危重,病因复杂,如不及把血压控制到安全水平,则可导致严重的靶器官损害,甚至危及生命.高血压亚急症目前治疗以口服降压药为主,但存在疗效不稳定、剂量不容易控制等问题.以活血散风、平肝降逆为法则的针刺疗法,是石学敏院士的重要临证经验之一,我们将之用于治疗高血压亚急症获得显著的的临床效应,现报道如下.
-
子宫切除病人手术前后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子宫是女性生殖器中的一个重要器官,许多学者认为子宫切除前后应对妇女生理、心理方面的情况给予关注,术前消极的心理反应会干扰病人术中的身心适应,影响术后的恢复,因此,对病人术前的状态采取相应的对策及健康教育,消除因手术而造成的悲伤、烦燥不安或忧郁等情绪反应,以利于手术成功及恢复,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现对2004年6月-2005年6月100例全子宫切除术病人作了观察,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和临床效应报告如下.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的异同性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的共同点有:(1)都是通过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来实现其临床效应的.ACEI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使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生成降低;而ARB则是通过阻止AngⅡ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结合,从而拮抗了AngⅡ的作用.(2)两者均能发挥良好的降压作用,作用效果大致相仿.(3)两者均能通过阻断全身循环和局部的RAAS作用,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扩血管,抗增殖的活性因子,抑制缩血管促增殖的活性因子,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防止或延缓甚至逆转动脉硬化的进程.(4)两者均有良好的靶器官保护作用,可以防止和逆转左室肥厚(LVH)以及心力衰竭(HF)的发生.不仅可以通过降压减轻高血压早期的肾脏缺血性损伤,而且可以对抗AngⅡ诱导的肾小球出球动脉收缩所致的"三高"状态,保护肾功能.(5)两者对代谢均无不良作用,尚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6)均有良好的抗HF作用.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表明,在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中ARB优于ACEI,或ARB必须与ACEI联用的价值.但ACEI是治疗CHF的基石,也是治疗CHF的首选药物.
-
面(鼻)罩压力支持加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生理效应
临床研究显示,无创正压通气(NIPPV)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慢性呼吸衰竭(以下简称呼衰)加重期的换气功能及呼吸方式.本研究通过观察面(鼻)罩压力支持通气(PSV)加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治疗COPD患者慢性呼衰加重期的临床效应及生理效应,探讨如何选择适当的面(鼻)罩PSV水平,为临床合理应用NIPPV提供试验及理论依据.
-
美国重症肌无力基金会关于重症肌无力临床试验的建议
由美国重症肌无力基金会(MGFA)的医学科学建议委员会(MSAB)组成工作组,于2010年在美国和2011年在意大利召开专家共识会议讨论重症肌无力(MG)临床试验的问题,与会代表包括来自美国和欧洲的神经科医生、统计学家、企业界代表、MG患者以及MGFA和欧洲重症肌无力协会的平民代表.会议总结以往的MG临床试验存在的问题包括:(1)大多数试验入组患者的病情发展较预期明显缓慢;(2)单独使用泼尼松改善肌无力症状的疗效可能比预期明显,所以较难发现联用免疫抑制剂而产生的疗效;(3)为减少激素剂量,大多数的临床试验时间过短,难以发现疗效;(4)入组标准太窄,在结果推广时会产生困难;(5)预后指标不够敏感或定义的太窄以至于无法发现重要的临床效应.
-
碳酸锂与丙戊酸钠联合应用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心境稳定剂联合抗精神病药是针对大多数躁狂发作治疗的即定方案,即便如此联合治疗,也难以使一定比例的患者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在很多国家的双相障碍的治疗指南中,都提到了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应用的问题,其中碳酸锂与丙戊酸钠的联合为常见[1].这样的联合在临床效应、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的相互影响如何,已引起专科医生的关注,故十分有必要对此加以分析及评价.
-
细胞色素P450酶2C19基因多态性与艾司西酞普兰临床效应的关系
目的 研究细胞色素P450酶2C19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艾司西酞普兰临床效应的关系.方法 用DNA微阵列芯片法分析108例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汉族抑郁症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并分为3组代谢型;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药物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 108例患者中,CYP2C19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wt (68.52%),m1 (24.07%),m2 (7.41%).共计105例患者完成为期6周的抗抑郁治疗.除治疗6周末,强代谢组的纯合子与杂合子间的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94)外,其余各时间点,3组代谢型HAMD评分及减分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早期,弱代谢组的TESS评分较其余2组均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期,3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艾司西酞普兰的临床效应密切相关.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酶2C19 基因多态性 艾司西酞普兰 临床效应 -
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应
目的:分析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82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实验组给予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治疗8周,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82.9%)(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的方法更有利于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
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小剂量罗红霉素长期治疗对COPD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动脉血气及AECOPD的影响,并评价其在稳定期COPD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近3年在本院门诊治疗的II~III级稳定期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仅用基础治疗(包括吸氧、化痰、平喘),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罗红霉素150 mg,1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年.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病情程度及基础治疗方面上均无明显差异;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痰量分级、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FEV-1)及血气指标(PaO2、PaCO2)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AECOPD次数及住院人次数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长期应用小剂量罗红霉素可以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可减少COPD急性发作的次数、频率;小剂量罗红霉素副作用少,治疗方便,费用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好,小剂量罗红霉素长期治疗有可能成为治疗COPD的有效手段.
-
精神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
目的:对精神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TDM)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从TDM的历史、临床意义、测定方法、药物与TDM的关系、成本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评价.结果:一些精神药物如氟哌啶醇、氟奋乃静、碳酸锂、多塞平、米帕明、地昔帕明、去甲替林、氯氮平的药效关系及治疗窗已经确定,临床中应进行TDM.奥氮平和利培酮在临床中推荐使用TDM.结论:精神药物的TDM对临床有积极的意义,但临床实施尚有待加强,随着药动学-药效学等的发展,更多的精神药物的TDM将被证实.
-
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前,仅在美国就有470万人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而且病人一旦发生心力衰竭,仅25%的男性和38%的女性活过五年.在美国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人数从1970年的13万人上升至1988年的26.7万人.现已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传统药物如利尿剂和洋地黄或肼苯哒嗪和硝酸异山梨醇联用能显著改善轻、中、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并延长其存活时间.尽管传统观点认为β-阻滞剂禁用于心力衰竭的病人,但是,近来研究证明:β-阻滞剂可产生有益的血液动力学和临床效应.本研究目的是探讨美托洛尔是否增强ACEI作用,而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
赖诺普利氢氯噻嗪在中老年性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赖诺普利氢氯噻嗪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轻中度中老年高血压患者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给予赖诺普利氢氯噻嗪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在服用药物后的舒张压及收缩压数值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23/24),高于对照组75% (18/2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发生轻度不良反应3例和5例,观察组及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治疗轻中度老年高血压中赖诺普利氢氯噻嗪片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高.
-
米非司酮与妇科疾病
米非司酮又名RU486、息隐、含珠停等,它是一种受体水平甾体类激素拮抗药,与黄体酮受体的结合力比黄体酮强6~8倍,使黄体酮丧失生物活性,而达到撤退黄体酮的临床效应.所以,在临床上初主要应用于终止早孕、引产、事后紧急避孕等,并已取得了良好效果[1].近年来研究发现,米非司酮还可与下丘脑、垂体生殖调节区域神经元的孕激素受体结合,并以剂量依赖方式启动下丘脑-垂体轴(HPA),大剂量时同时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较小剂量时只作用于垂体.在雌激素存在的情况下,它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作用于垂体,抑制促性腺素释放素(GnRH)诱导的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分泌进而抑制排卵.另外,它还可能经促进卵巢抑制素分泌而抑制FSH分泌,抑制卵泡的发育和延迟排卵,降低雌激素、孕激素的表达.这些理论为米非司酮对妇科激素依赖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思路和依据,本文综述其在妇科疾病应用方面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