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漂浮电极导管结合体表心电图行床边紧急起搏治疗
自漂浮起搏电极于20世纪80年代发明以来,为床边准确植入电极、缩短抢救及手术时间提供了可能[1].本文总结我急救中心1999年3月~2001年6月,应用漂浮电极床边紧急临时起搏术,结合体表心电图行床边紧急起搏治疗危重病人26例,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全组76例中,男67例,女9例,年龄31~79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1例,包括单纯性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5次/min)7例,窦性静止、窦房传导阻滞(R-R间期>3.0 s)9例,窦性心动过缓伴莫氏Ⅰ型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Ⅱ度Ⅱ型AVB 20例,Ⅲ度AVB 5例,溶栓后再灌流损伤引起高度AVB 6例,双束支传导阻滞2例,暴发性心肌炎合并高度AVB 3例,重度颅脑损伤生命体征不平稳5例,病窦综合征4例,急性中毒9例,脑卒中1例,原因不明2例.以上患者均伴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其中4例有严重脑缺血的临床症状.
-
起搏电极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显像1例
患者男,57岁.VVI型起搏器植入术后8年.采用飞利浦公司Sonos 7500型超声显像仪.患者取左侧卧位,连接肢体导联心电图,常规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将探头置于心尖区,启动仪器的full volume功能键,嘱患者停止呼吸,进行图像采集,启动切割调节键对"金字塔"形图像依次进行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的切割,进行起搏电极的三维显像观察.
-
电极脱位,螺丝滑扣,未更换电极成功植入起搏器1例
在安置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过程中,电极植入常常必须符合起搏器植入参数和常规电极植入位置.但由于患者个体心腔内存在许多生理和病理学差异,导致这些条件不能同时满足,在安装过程中常会出现反复拆装电极和起搏器情况,尤其在心房起搏器植入过程中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因用力不当导致固定电极的螺丝滑扣,而必须更换植入电极和起搏器.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上述情况,在未更换起搏电极和起搏器情况下,成功植入.现将操作体会报告如下.
-
硅胶封闭感染性起搏电极残端法的疗效及安全性随访与评价
目的评价硅胶封闭感染性起搏电极残端的疗效、远期预后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998年以来因起搏器残留电极感染,经反复局部换药和全身抗感染治疗无效而实施硅胶封闭感染性起搏电极残端的12例住院患者进行疗效总结和随访资料分析.结果11例接受长期随访的患者未发现局部再感染、渗漏或心内膜炎等,患侧上肢活动自如,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硅胶封闭是治疗起搏电极残端引起囊袋感染、破溃的简便实用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及推广前景.
-
仅凭心电图判断起搏器功能障碍宜慎重
随着起搏工程技术的发展,目前的起搏器不仅满足了治疗心动过缓的需要,同时其功能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符合人体自身的生理变化。这些复杂的功能在体表心电图上可则表现出一些特殊的现象,且以传统的起搏概念无法解释,导致所谓“伪”异常心电图,甚至被误认为起搏、感知功能异常,并因此误行起搏电极重置或起搏器更换。因此,对心内科医生来说,必须了解和掌握各种起搏器的功能特点、算法及其在心电图上的表现形式,以便正确解读这些“异常”心电图,从中发现真正的起搏异常患者。临床常见的伪异常心电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穿刺胸廓外锁骨下静脉和腋静脉安置永久起搏器电极
目的评价穿刺胸廓外锁骨下静脉(ESV)和腋静脉安置永久起搏器电极的方法.1998年8月~2000年1月,共44例病人,男26例,女18例,年龄37~82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3例,Ⅱ°~Ⅲ°房室传导阻滞11例,其中双腔起搏器28例.方法 X线下,用18 G针,于锁骨下第一肋外2~3 cm进针,与水平面成45度,针头指向肋锁交界处锁骨下第一肋外缘至内缘间;若无回血,针头逐步向胸骨侧移动,范围2 cm;针头始终触及第一肋是保证穿刺安全和成功的标志.另采用HP 5500型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仪(CDFI)测定25例正常成人ESV和腋静脉内径和解剖位置,探查部位在右上胸第一肋和第一肋以下.结果 44例病人共穿刺47例次均成功,其中ESV 46例次和腋静脉1例次.每例穿刺次数1~5次,平均3次;进针深度2~4 cm,平均2.5 cm.经皮穿刺点距锁骨3~4 cm,针头入锁骨下静脉时距锁骨下0.5~1.5 cm.一例穿刺入锁骨下动脉,无其他并发症.CDFI测定ESV的走行在肋锁交界处第一肋上方,位置固定.结论本方法安全、成功率高,避免了锁骨下和头静脉的缺欠和并发症,适于安置各种起搏电极.CDFI可指导穿刺ESV.本法远期效果尚待长期观察.
关键词: 胸廓外锁骨下静脉 腋静脉 起搏电极 彩色超声多谱勒血流显像 -
永久性起搏电极残端感染的硅胶包埋治疗
目的寻找不拔除电极而治疗永久起搏器残端电极及囊腔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硅胶包埋,试用秦明公司提供的医用硅胶包埋更换后的且反复发生感染的永久起搏器电极残端.结果 16例更换永久起搏电极伴感染的残端电极应用硅胶包埋法治疗后随访3至24个月均未发生感染.结论硅胶包埋永久起搏器残端电极是治疗其引起感染的有效方法.
-
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电极体会
目的 总结经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植入起搏电极体会.方法 总结4例PLSVC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患者出院前及出院后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了解起搏器工作状态.结果 4例患者术前均常规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冠状静脉窦开口扩大,提示PLSVC存在可能.第1例患者因术前发现PLSVC可能,首先穿刺右侧锁骨下静脉;造影显示右上腔静脉缺如,右侧锁骨下静脉汇入PLSVC.第2、3例患者因双腔起搏器植入前反复出现心动过缓相关症状,在术前经右侧锁骨下静脉植入临时起搏器,术中造影显示PLSVC与右侧上腔静脉无交通.第4例患者在置入导丝时直接经PLSVC进入右心房.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常规行起搏器程控并调整起搏器出厂设置参数,此后每6 ~12个月行起搏器程控,程控时测量心房电极和心室电极的起搏阈值、感知和阻抗,均在满意范围.第1例患者两次随访时心律均为窦性心律,心房电极感知大于2 mV,起搏阈值小于1V,阻抗小于1000 Ω.结论 PLSVC能够顺利完成起搏电极植入.
-
双上腔静脉并右上腔静脉狭窄一例
患者,女,60岁,因阵发心慌半年,一过性意识不清5小时于1999年10月30日入院.心电图示Ⅲ°房室传导阻滞,拟行VVI起搏治疗.术中穿刺右侧锁骨下静脉,进导引钢丝,透视下多次试入右心室,于上腔静脉入房口上遇阻力,导丝偶能入右心室.遂退出导丝,注射造影剂,发现上腔静脉入房口上方有造影剂滞留现象,呈细线状流入右心房.考虑病人无上腔静脉阻塞征,遂穿刺左侧锁骨下静脉,注射造影剂,发现造影剂自冠状窦注入右心房.确认病人为双上腔静脉后于左侧送入起搏电极,因电极过短(58cm),于右室瓣下固定电极,测量起搏参数良好,遂植入起搏器,送入监护病房,嘱卧床72小时.术后1周内未出现并发症,患者康复出院.正常的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左右侧第1肋胸关节后方汇合而成,垂直下降至第3胸肋关节下缘处注入右心房.近几年,临床上通过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
-
心室起搏电极移位至右心房起搏功能正常一例
患者女性,83岁,1995年6月因胸闷,心前区不适伴晕厥入院,确诊为"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月21日置入SSI型永久心脏起搏器.起搏电极位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阈值0.6伏,脉冲宽度0.5 ms,起搏频率72次/分,R波振幅5.3 V,感知2.4 mV.
-
主动电极与被动电极在右心室起搏应用中的参数对比
目的:评价主动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临床疗效和稳定性。方法110例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随机分为主动电极组60例和被动电极组50例,主动电极组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被动电极组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比较两组植入前后心电图QRS波时限及电极植入即刻及随访过程中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结果两组术后QRS波时限均较术前显著延长(P<0.01),组间差异显著(P<0.01)。主动电极组在术后即刻起搏阈值较被动电极组高,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在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测试起搏阈值、R波感知及阻抗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的起搏应用可行而稳定。
-
二维超声心动图在心内电生理检查中的应用研究(摘要)
七十年代就有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TTE)引导右心室起搏电极置放的报道,但应用TTE引导进行心内电生理的报道尚少.
-
无导线心脏起搏
自1958年人工心脏起搏器问世后,其各种功能都发生了瞩目的发展,然而掣肘起搏器应用的并发症却仍然较多,其中经静脉植入式电极导线带来的问题是其主要原因,资料表明:起搏器植入10年内约21%的电极导线发生了故障,这给一定比例的患者增加了痛苦,甚至危及了生命.即使在追求心室再同步化治疗的时代,经静脉置入式电极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如:受冠状静脉窦先天发育的影响,左心室起搏电极不能进入冠状窦或不易到达理想的起搏部位;为此,人们一直在探寻无电极导线起搏技术.
-
现代三维影像学技术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ardiac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在高达40%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疗效甚微,这可能与左室不同步的病因、严重程度、心肌瘢痕组织的数量和部位以及左室电极的置入部位有关.如何选择合适的患者和合理地放置起搏电极,一直是心衰治疗的难题.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护理
恶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均是发生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主要原因,且多发生在院外,约占心源性猝死的87%[1]。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及时识别并有效终止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降低SCD的发生率,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现已成为临床预防恶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终的目的是降低死亡率,已成为SCD一二级预防的有效方法[2]。
1手术过程及参数设置
1.1手术过程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或头静脉切开,送右心室电极至右室心尖部,送右心房起搏电极至右心房心耳,行冠状静脉窦造影后送左心室起搏电极至冠状静脉侧支或侧后支。各部位起搏电极到位稳定后测起搏阈值、感知灵敏度和阻抗。再进行ICD转复VF能力测试,给患者适当镇静,将体外除颤仪设置为备用状态。通过程控仪直接控制,刺激心脏,采用T波上电击诱发室颤,以20J的能量除颤均一次成功。ICD参数设置:根据患者病史、心律失常特征和心功能状态来程控设置ICD参数。程控设置VT和VF两种识别类型。VT的识别频率为(150±5)次/分,VF多为出厂值设置(195±5)次/分。对于血液动力稳定VT先给予3次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未能转复心律则电击(Shock)治疗。对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快频率VT(>180次/分)或VF,一旦识别则立即电击治疗,各项数值调好后正确连接ICD发生器。 -
右心室起搏电极使膈肌痉挛的认识和处理
-
永久起搏器电极断离并与右心室粘连一例处理经验
患者女,58岁.9年前行VVI起搏器置入术,置入翼状起搏电极.术后定期随访,2004年失访.2006年8月2日因心悸、头晕来我院,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41次/min,未见起搏器心律,X线胸片示起搏电极断裂,电极在右心房及右心室盘成环形.透视见起搏电极于锁骨与第一肋交叉处断裂,其两端位置固定,与心脏同步搏动,考虑与室壁粘连.
-
对食管电极起搏位置与心房起搏阈值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食管电极起搏位置与心房起搏阈值关系.方法 对12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食管心房调搏(TEAP)检查,分别于心房上区、心房区,心房下区测量心房起搏阈值,然后对检查结果 对比分析.结果 心房起搏阈值在11~25V范围内,3个部位(心房上区、心房区、心房下区)有效起搏率分别为35.20%(44/125).97.60%(122/125)与96.00%(120/125);但别作用发生率心房上区(咳嗽68.80%)与心房下区(膈肌痉孪26.40%)明王高于心房区(分别为8.00%与0.00%).结论 心房起搏阈值与食管电极起搏位置明显相关,食管心房调搏时食管电极的位置以心房区优.
-
1例11岁患者心外膜永久起搏器置入术的护理
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而永久起搏器的置入使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各房室腔的再同步化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对抢救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质量起了重要的作用.起搏器植入通常情况下是经心脏介入手术放置起搏电极于心内膜,而经心外科手术植入心外膜起搏器较少.我科成功为1例11岁患者安装心外膜永久起搏器,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普通起搏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
经静脉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是对严重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心脏停搏等情况所进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抢救措施[1,2].大多在X线透视下放置临时起搏电极,但在患者病情危重、不宜搬动的情况下,经床旁盲插临时起搏电极,能及时抢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我院自1996年8月至2002年1月,在非X线、心电图指导下,以左锁骨下静脉为穿刺径路,使用普通起搏电极,共为32例患者实施了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