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特殊类型葡萄膜炎眼底荧光造影分析
白塞病和Vogt-小柳-原田(VKH)综合征是特殊类型的葡萄膜炎,多与全身免疫性疾病有关.眼底荧光造影[1](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作为一种眼底血管检查手段,对黄斑囊样水肿(CME)和各种类型的葡萄膜炎的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
-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眼底荧光造影中的具体表现及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在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检查中的具体表现,以及观察其在DR早期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80例(160眼)糖尿病患者为研究主体,对其行FFA检查,观察DR的分期情况,分析总结具体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80例(160眼)糖尿病患者经FFA检查诊断显示,其中138眼"正常眼底"、7眼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Ⅰ期、4眼为NPDRⅢ期、3眼NPDRⅢ期、8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Ⅳ期.经针对性治疗后,其眼部病变情况有良好控制效果,且视网膜的功能逐渐康复.结论:FFA的应用可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有无发生视网膜病变,且对诊断DR的具体分期及针对指导临床采取有效治疗对策具有重大的作用价值.
-
五苓散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疾病43例
目的 评价五苓散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中医药治疗中浆提供新的临床依据.方法 将86例符合中浆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釆用肌苷片口服治疗,治疗组釆用口服五苓散治疗.治疗2个月后进行综合疗效评定,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相关疗效指标和安全性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仅出现1例口苦患者,对照组患者无安全性问题.结论 五苓散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疾病,可以改善患者自觉症状,改善眼底情况,改善神经上皮层脱离情况,其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临床使用安全、方便,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五苓散 眼底荧光造影 中医药疗法 -
578.2nm铜蒸气激光对灰兔眼视网膜损伤阈值的研究
目的 确定脉宽20~40 ns,脉冲频率为6 kHz的578.2 nm铜蒸气激光对灰兔眼视网膜的损伤阈值,探讨影响该激光生物学效应的因素.方法 以青紫蓝灰兔(15只,30只眼)为实验对象,应用波长578.2 nm,脉宽20~40 ns的脉冲铜蒸气激光照射兔眼底视乳头下方的后极部,按照进入眼内的激光功率(total intraocular power,TIP)分为6组(15、30、45、60、75和90 mW),照光时间100 s,眼底光斑直径2 mm.于照光后1 h和24 h用检眼镜检查视网膜上的曝光点,用眼底照相机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并记录.计算检眼镜下视网膜损伤阈值(照光后1 h和24 h)和眼底荧光造影下视网膜损伤阈值(照光后24 h).结果 波长578.2 nm,频率为6 kHz的铜蒸气激光,在眼底光斑直径为2mm,照光时间为100 s的灰兔视网膜损伤阈值如下:检眼镜下照光后1 h的阈值为TIP=69.24 mW,眼底功率密度为1 805.97 mW/cm2;检眼镜下照光后24 h阈值为TIP=53.25 mW,眼底功率密度为1 388.92 mW/cm2;眼底荧光造影下照光后24 h的阈值为TIP=51.62 mW,眼底功率密度为1 346.26mW/cm2.结论 在照光时间相同和光斑大小不变的条件下,TIP是影响激光生物学效应的重要因素.在照光后24 h内,随着照光后时间延长,损伤逐渐加重.
-
26例葡萄膜炎眼底荧光造影临床特点研究
目的:,探析临床上葡萄膜炎患者眼底荧光造影的特点。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26例葡萄膜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眼底荧光造影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组26例40眼,大多数患者的视盘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荧光渗漏,其中,葡萄膜炎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为毛细血管渗漏,而VKE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荧光渗漏。结论:临床上在对葡萄膜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对患者进行FFA检查,将患者的眼底荧光造影特点作为基本依据,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在控制患者病情发展的同时,又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17例Stargardt病的眼底及眼底荧光造影特征
Stargardt病是一组双眼对称性进行性黄斑部营养不良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也有散发病例.现将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眼科门诊经过眼底及FFA检查确诊的Stargardt病患者17例(34只眼)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佳矫正视力及眼底检查,眼底彩照和FFA检查按常规操作进行.其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6~43岁,发病小年龄6岁,大年龄43岁,平均年龄23岁.17例患者均为双眼发病,视力下降发生在10岁以前的2例,11~20岁者7例,21~30岁者2例,31~40岁者6例.裂隙灯检查眼前节均正常,均无明确家族遗传病史.
-
荧光素钠过敏病人的护理体会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技术为眼底病诊断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所用染料为20%荧光素钠,静脉注射的荧光素已高度提纯,排出药物杂质引起反应的可能,但仍有少数人对荧光素发生过敏反应.做好细致的询问解释工作,精心护理,严格制度,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2008年10月~2009年9月我院共进行眼底荧光造影1171例,仅42例发生轻度过敏反应,无重症病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球后注射误注入球内致盲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34岁,因右眼红、痛1周,在外院就诊,诊断为"右眼葡萄膜炎",并给予相应治疗,其中包括隔日一次球后注射庆大霉素0.3ml+~0.4ml+地塞米松0.3ml+2%利多卡因0.2ml.当第三次行右眼球后注射时,患者自感剧烈疼痛,主述眼前出现针尖并出现涌泉样液流,即刻无光感.2小时后患者来我院就诊,检查所见:右眼无光感,瞳孔中等散大,屈光间质无改变,视网膜苍白、水肿、小片状出血,黄斑区略呈樱桃红色,血管明显变细.眼底荧光造影示右眼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给予血管扩张药及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口服维生素.次日患者自述颞上方可见月牙状亮区,4天后完全失明.经多处会诊确诊为庆大霉素中毒性视网膜病变,虽用多种治疗方法未能挽回视力.
-
视网膜震荡与挫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视网膜震荡与挫伤的病理和诊断,分析其预后.方法:对31例视网膜震荡与挫伤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进行讨论.结果:视网膜震荡较轻,预后较好,而视网膜挫伤则预后差.结论:视网膜震荡视网膜血管没有受损,毛细血管灌注正常,预后好;视网膜挫伤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大,预后差.
关键词: 视网膜震荡 视网膜挫伤 眼底荧光造影 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儿童型Hallervorden-Spatz病二例
Hallervorden-Spatz病(HSD)是一种罕见的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要表现的遗传性神经变性病,现将我们诊断的2例儿童型HSD报告如下.例1 女,17岁,因进行性视力下降、行走不稳和智能减退8年入院.患者于9岁时出现双眼视力减退、行走不稳,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以至于2年后不能继续学业,且行为幼稚,近2年已不能生活自理.体查:神清,智力相当于10岁儿童,剪刀步,构音障碍,双眼视力仅有光感,视盘色稍淡,边缘清楚;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增高,双侧髌阵挛、踝阵挛阳性,双侧Hoffman征(+),双侧Babinski征(+),感觉检查正常,共济运动检查因肌张力过高而未能完成.既往体健,否认家族史.辅助检查:血尿常规和血液生化正常,血清铜蓝蛋白(-)骨髓涂片正常,眼科查K-F环阴性,眼底荧光造影提示视网膜色素变性,头颅CT正常,头颅MRI报告双侧基底节区和中脑对称性等T1、短T2信号(图1).临床诊断:Hallervorden-Spatz病.
-
先天性卵黄样黄斑变性一例
患者,男,10岁,双眼视力下降2月.曾在当地卫生院治疗,但诊断不详,用营养神经及扩张血管治疗无效,转到我院治疗.无全身其它伴随症状.全身体征检查正常,眼部检查:双眼视力0.2,不能矫正;双眼前节(-),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射存在;双眼眼底见黄斑部有一境界鲜明,圆形或椭圆形囊样变性病灶,内容物为均匀一致的黄色物质如卵黄样,大约3~4PD(见图1,2).眼底荧光造影:黄斑色素上皮层,神经上皮层及脉络膜血管层均有广泛萎缩,可见大片荧光遮蔽(见图3,4).视野检查双眼有中心暗点.诊断:卵黄样黄斑病变.建议到上级医院试行激光治疗.本例报告家族中无同样发病史.
-
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吲哚青绿造影特征
目的 通过分析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患者的脉络膜血管造影特点,探究其发病机理.方法 应用海德堡造影系统HRA2对41例41只眼急性CSC进行FFA和ICGA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8例急性CSC患者在ICGA早期于FFA渗漏点处见局限性脉络膜充盈缺损,其周围脉络膜静脉扩张,中晚期可见渗漏.3例CSC患者FFA检查未见渗漏点,但ICGA仍可见活动性渗漏.结论 ICGA对于研究急性CSC患者脉络膜的异常循环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眼底荧光造影 吲哚青绿造影 -
以球后视神经炎为首诊的枕叶视皮质微小梗死一例
患者男性,57岁.因自觉左眼视物不清2个月余,于2011年4月6日来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患者不伴眼球转动痛、头痛、恶心及呕吐,无感觉、运动及意识障碍.既往糖尿病病史2年,否认吸烟史,右眼20余年前曾受钝挫伤致黄斑裂孔.外院颅脑CT检查结果回报未见异常,视野检查示左眼中心暗点,与生理盲点相连(图1).眼底荧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示视盘视网膜血管充盈时间大致正常,双眼视网膜可见点状高荧光(微血管瘤),右眼黄斑区中心凹可见圆形透见荧光,考虑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右眼黄斑裂孔.患者于我院门诊诊断为“左眼球后视神经炎?”,口服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病情无缓解,于2011年4月继续静脉输液治疗.
-
糖尿病患者脂蛋白(a)浓度与视网膜脑变的关系
本文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P(a)浓度变化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Ⅱ型糖尿病患者50例,男27,女23例,平均年龄62岁,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包括单纯型和增生型)据眼底镜检查和眼底荧光造影结果诊断.健康对照组均系我院职工20名,体检已排除糖尿病、心、肝、肾、脑等疾病.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眼底血管造影特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和主要的致盲原因,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DR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DR同时还可伴发其他多种眼底疾病,如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动脉阻塞等,引起严重的视力障碍.总结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确诊的238例DR者中,合并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25例(30眼)的眼底荧光造影(FFA)图像特征,报告如下.
-
眼底荧光造影的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了患者126例(181眼)的眼底荧光造影的护理配合。方法收集患者126例(181眼),给于全程护理,并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处理。结果1例(1眼)高血压择期再预约,1例一过性恶心呕吐,1例过敏性皮炎,均及时给了对症治疗和护理,125例(180眼)顺利完成检查。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配合措施能使患者更好地接受和配合检查,顺利地完成检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预防安全隐患,保障护理安全。
-
止血祛瘀明目片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止血祛瘀明目片对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给予止血祛瘀明目片及复合维生素、能量制剂治疗.随访3月,观察视力及眼底出血水肿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视力提高显效占43.3%(13/30),好转占50.0%(15/30),无效占6.7%(2/30).结论 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给予止血祛瘀明目片治疗,出血吸收好,能改善视功能.
-
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对筛检糖尿病眼底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在糖尿病眼底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以眼底镜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该院收治的78例(156眼)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病变筛查,依DR分期标准对筛查出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分期,并以此为基础给予患者治疗指导。结果眼底荧光造影对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检出率显(82.50%)著高于眼底镜下检查(67.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DR分期I期47眼(30.1%)。 II期29眼(18.6%),III期25眼(16.0%),IV期17眼(10.9%),V期7眼(4.5%),VI期3眼(1.9%)。结论以眼底荧光造影筛查糖尿病眼底病变检出率高,可作为指导眼底病变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在临床推广使用。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造影的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造影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6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对其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和护理。观察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60例患者在造影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均成功造影。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时,首先要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该项检查,然后要加强医护患三方的配合,护理人员要做好眼底血管造影的护理,以保证造影的安全顺利进行。
-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眼底荧光造影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130例。采用常规眼部检查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眼底检查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