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镇痛泵在骨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贾红梅

    骨科术后患者由于骨折断端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及手术创伤,多数自感疼痛难忍.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利用"泵"的原理,由麻醉医师设定好程序,将镇痛药物源源不断地少量滴入或随机手动一次较大剂量滴入患者身体,以达到患者自控,持续地缓解疼痛,减轻痛苦的目的.我院2004年4月~2007年8月使用由德国Microjet公司制造的一次性PCA用于598例骨科术后患者,获得满意效果,现将临床资料介绍如下.

  • 术中静脉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对全髋置换术患者术后患者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

    作者:吴毅;徐辉;郭明炎;韩智晓;纪风涛

    目的:观察气管内全身麻醉下行全髋置换术患者,术中静脉应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选择择期在气管内全麻下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47~78岁,体重42~79 kg.患者随机分组法分为3组(n=20):C组(盐水对照组)、D1组(右美托咪定0.5 μg/kg组)和D2组(右美托咪定1μg/kg组),在手术结束前约1小时按分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右美托咪啶,术后镇痛使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24h.记录患者术后2h、2~6h、6~12h、12~24h芬太尼的用量;VAS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前、术后2h、6h、12h、24h时的疼痛程度;记录镇痛期间恶心呕吐、皮肤瘙瘁及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术后2h和术后2~6 h芬太尼用量D1组和D2组较C组减少(P<0.05),但D1组和D2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而术后6~12和12~24 h三组患者芬太尼用量无差异(P>0.05).术后2h、2~6 hVAS评分D1组和D2组较C组减少(P<0.05),而D1组和D2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6~12、12~24 h三组患者VAS评分无差异(P>0.05).与C组比较,D1组和D2组镇痛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余不良反应各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气管内全身麻醉下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术中静脉应用右美托咪啶可在术后6h内增强芬太尼镇痛的效果减少芬太尼的用量,但增大剂量效果并不增加而作用时间也不延长.

  • 癌痛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庄丽;张冠婕;范晓琳

    目的:调查与分析癌痛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的优缺点,做好护理工作。方法:抽取医院2012~2014年100例相关病例进行问卷式调查。结果:癌痛患者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控制疼痛起效快,镇痛效力强,操作简单,癌痛均得到良好地控制,提到了护理质量。

  • 右美托咪啶对腰椎融合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

    作者:蔡红苗;赵卫东;黄宇峰;吴德升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持续低剂量输注对腰椎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腰椎减压内固定术患者42名,年龄28~65岁,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啶+舒芬太尼组(试验组).舒芬太尼累计用量,Ramsay评分,术后1、4、8、12、24h两组自觉伤口疼痛的VAS评分,记录术后24h期间的不良反应和异常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但试验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而Ramsay镇静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12、24h舒芬太尼累积用量小于对照组(P<0.05),各减少20.0%和26.7%.试验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辅助舒芬太尼用于腰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安全有效,可以减少术后舒芬太尼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增加.

  • 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切除术后地佐辛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

    作者:徐尚军;陈东升;周国庆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子宫切除术后地佐辛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 方法 择期拟行经腹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年龄40岁~65岁,身高155 cm~170 cm,体重49 kg~75 kg,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地佐辛组(D组)、Dex和地佐辛组(DD组).DD组术毕前30 min缓慢静脉泵注(15 min)Dex 0.8 μg/kg,D组静脉给予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均在术毕前1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托烷司琼2 mg,手术结束后行地佐辛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地佐辛30 mg、托烷司琼8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50 ml,背景输注速率3 ml/h,自控给药剂量3 ml,锁定时间15 min.于术后4、8、24、48 h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iaual analogue scale,VAS)、镇静评分(ramsaysedation scores)、追加镇痛药例数、镇痛泵按压次数;记录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瘙痒、心动过缓、低血压和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发生情况. 结果 DD组术后4、8 h VAS评分[2(1~2)、2(1~2)]和镇痛泵按压次数[1(0~1)、0(0~1)]均低于同时点D组[3(2~3)、2(2~3)]和[1(1~2)、1(0~2)](P<0.05).DD组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3%、0%明显低于D组10%、3%(P<0.05). 结论 术毕前30 min缓慢静脉泵注(15 min)Dex 0.8 μg/kg可增强地佐辛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且副作用少.

  • 普瑞巴林对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作者:许培阳;岳云;时蓉;吴志云;王云

    目的 评价普瑞巴林对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分组、安慰剂对照研究方法,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者30例,年龄19岁~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普瑞巴林组(P组)和对照组(C组).患者麻醉前30 min,P组口服普瑞巴林胶囊75 mg,C组口服自制面粉胶囊.两组患者常规麻醉诱导,术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按需追加肌松药维持麻醉.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并于术后2、4、8、12、20、24h等时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静息痛和咳嗽痛的程度.记录术后2、4、8、12、20、24h等时点PCIA有效次数和总次数,及术后镇痛药液累计耗量;记录术后副作用的发生情况. 结果 30例患者均完成试验.与术后2h时比较,两组术后4、8、12、20、24h PCIA有效次数和总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P组术后各时点静息痛VAS评分[(5.3±0.5)、(4.5±0.6)、(3.7±0.6)、(2.5±0.8)、(1.4±0.5)、(0.8±0.4)]和咳嗽痛VAS评分[(7.3±0.6)、(6.5±0.7)、(5.5±0.5)、(4.6±0.8)、(3.3±0.5)、(2.9±0.4)]均低于C组[(6.3±0.7)、(5.8±0.6)、(4.9±0.5)、(4.3±0.6)、(2.5±0.7)、(1.9±0.3)]和[(8.1±0.5)、(7.7±0.5)、(7.0±0.4)、(6.3±0.6)、(4.5±0.6)、(3.9±0.5)](P<0.05),术后各时点PCIA有效次数[(2.0±0.4)、(3.3±0.7)、(3.9±1.1)、(3.9±1.1)、(3.9±1.1)、(3.9±1.1)]和总次数[(2.5±0.7)、(3.9±1.0)、(4.5±1.4)、(4.5±1.4)、(4.5±1±4)、(4.5±1.4)]降低,镇痛药液耗量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副作用仅表现为恶心和呕吐,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前口服普瑞巴林75mg可提高患者术后静脉镇痛效果,减少镇痛药用量,且副作用少,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 自控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作者:周愚;王蔚;黄宏辉;张宁;王辉;乔瑞冬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使用电子止吐仪自控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80例,随机均分为刺激组(T 组)和对照组(C 组)。T 组患者自麻醉诱导5 min 前至术后24 h 接受持续经皮电刺激一侧内关穴,C 组患者同样在一侧腕部佩戴电子止吐仪,但不做穴位电刺激。术后2、6、12、24 h 随访,记录两组患者恶心和呕吐发生率及需要使用止吐药的比例。结果 T 组术后6、12和24 h 恶心发生率及术后6、24 h 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 C 组(P <0.05)。结论使用电子止吐仪经皮电刺激内关穴可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早期和晚期 PONV 发生率。

  • 疼痛联系护士在术后使用镇痛泵患者中的作用

    作者:黄亚青;张红

    术后疼痛可能是病人一生中经历为严重的疼痛[1],是围手术期病人主要担心的问题之一.尽管近几年患者自控镇痛技术广泛开展,使得术后镇痛效果有了显著的改善,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不满意.我院自2010年3月起对术后镇痛进行了规范化的管理,特别对使用镇痛泵的手术患者进行了全程护理干预,设立疼痛联系护士岗位,取得良好效果.

  • 极低浓度左旋布比卡因潜伏期分娩镇痛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方韬;廖俊锋;鄂大清;余俞斌;丁洁羽

    目的 探讨极低浓度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潜伏期分娩镇痛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证和产道异常的产妇,排除原发性宫缩乏力、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等,随机分为两组.潜伏期镇痛组(镇痛组):宫口开张1~3 cm产妇疼痛难忍要求镇痛时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药物为0.05%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2 ug/ml;常规处理组(常规组):仅进行心理安慰和暗示.观察产程各阶段的镇痛效果、运动阻滞、产程进展、分娩结局、缩宫素使用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镇痛组各产程均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缩宫素使用提前,使用量增加,潜伏期延长但在正常时间内,与常规组相比第二产程缩短,剖宫产率和产钳助产率下降,新生儿Apgar评分理想.结论 极低浓度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潜伏期硬膜外自控镇痛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静脉或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比较(附80例报告)

    作者:姚杨城;陈景明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男性常见的疾病,虽然其治疗方法很多,但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手术仍为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术后由于手术创伤、前列腺窝内气囊牵引压迫及常规膀胱冲洗等因素刺激,常出现切口疼痛、膀胱痉挛性收缩痛等症状,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而且易引起出血、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术后恢复.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07年7月对80例接受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于术后采用患者自控连续静脉镇痛(PCIA)或患者自控连续硬膜外镇痛(PCEA),并将两种方法的临床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 术后不同镇痛方法对胸-腰椎内固定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

    作者:胡明品;李兴旺;连庆泉;陈玲阳;毛方敏

    目的 观察胸-腰椎内固定术后不同镇痛方法对其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经后路内固定胸-腰椎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静脉镇痛组(PCIA组)、椎板减压硬膜外镇痛组(PCEA1组)和椎板不减压硬膜外镇痛组(PCEA2组),每组30例.分别于术后4,8,12,24,36,48 h记录视觉模拟(VAS)评分、吗啡用量、镇静程度、不良反应和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结果 术后36 h内PCEA2组VAS评分低于PCIA组和PCEA1组(P<0.05),术后24 h以内PCIA组镇静评分高于PCEA1组和PCEA2组患者(P<0.05),术后48 h之内PCIA组吗啡用量高于PCEA1组和PCEA2组(P<0.01);PCIA组恶心、呕吐、瘙痒发生率均明显高于PCEA1组和PCEA2组(P<0.05);结论椎板不减压患者PCEA镇痛效果佳,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

  • 不同浓度布托啡诺在骨科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的效果比较

    作者:喻红辉;罗爱林;周碧云;陈映红;田玉科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在骨科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合理使用方法.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骨科手术患者100例,根据镇痛的药物不同随机分为4组,每组25例,即A组(芬太尼20 μg·mL-1)、B1组(布托啡诺0.1 mg·mL-1)、B2组(布托啡诺0.2 mg·mL-1)和B3组(布托啡诺0.4 mg·mL-1).患者入麻醉恢复室后接上镇痛泵,参数设置:负荷量2 mL,指令剂量2 mL,无背景输注,锁定时间10 min.评估PCIA后0,1,4,8,12和24 h患者疼痛评分和镇静评分,并记录各时间点的呼吸频率、血压、心事、指脉搏血氧饱和度、按压次数、镇痛药消耗量.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PCIA后1和4 h,B1组VAS评分高于B2和B3组(P<0.05);并且在镇痛后5次评估中,B1组VAS>3分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B3分组镇静评分在镇痛开始后高于其他各组,并且在1 h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镇静过度(SS≥3)的发生率(21%)也高于其他各组,但差异无显著性.A组搔痒发生率12.5%,其他组患者均无搔痒发生;并且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减少;A、B1、B2和B3组患者术后满意度优良率为88%,80%,92%和92%.结论 在骨科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中,0.2 mg·mL-1布托啡诺能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相关不良反应较少.

  • 罗哌卡因配伍曲马多或芬太尼在开胸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比较性研究

    作者:喻红辉;罗爱林;田玉科

    目的 比较低浓度罗哌卡因配伍等效剂量的曲马多或芬太尼在胸科手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 60例ASAⅠ-Ⅱ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R组(0.15%罗哌卡因溶液),RF组(0.15%罗哌卡因和3μg/ml芬太尼混合液)和RT组(0.15%罗哌卡因和3 mg/ml曲马多混合液),每组20例.缝合皮肤时开始硬膜外镇痛,参数设置:负荷量5 ml,背景输注量2 ml/h,指令剂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患者术后72 h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用力肺活量、按压次数和镇痛药消耗量.记录患者并发症并询问患者满意度.结果 RT组和RF组罗哌卡因的消耗量和按压次数明显少于R组;RF组术后1 h和4 h按压总次数与有效按压次数的比值大于RT组;术后4 h的静息和运动VAS评分,RT组优于R组和RF组,并且用力肺活量也较其它两组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恶心呕吐的发生率,R组<RF组<RT组,分别为15%、25%和40%,RT组有30%的患者需要使用药物控制症状,而RF组和R组只有10%和5%.结论 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曲马多在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中,能很好缓解疼痛,对肺功能的影响较低,并且更有利于术后早期的物理治疗.

  • 膝关节镜手术后关节腔内应用不同药物镇痛作用的比较

    作者:董源洪;佘守章;许学兵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手术后关节腔内应用不同药物镇痛作用的差异.方法 6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四组(n=15),术后向关节腔内注入不同的药物.B组:0.25%的布比卡因;M1组:1 mg吗啡;M5组:5 mg吗啡;BM组:0.25%的布比卡因和1 mg吗啡.术后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记录术后第2、4、8、16、24小时患者屈膝关节90°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PCEA总按数、实进数和副作用.结果在2 h,各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在4、8 h,B和BM组VAS评分小于M1和M5组;在16、24 h,M1、M5和BM组VAS评分小于B组.各组各时点PCEA总按数和实进数无统计学差异.M5组有1例恶心,无其它副作用.结论膝关节镜手术后关节腔内注入0 25%的布比卡因和1 mg吗啡,其镇痛效果优于二者单独应用.

  • 喷他佐辛硬膜外不同模式PCA对剖宫产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

    作者:王喜连;佘守章;谢晓青

    比较0.1%喷他佐辛配伍0.2%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不同模式病人自控镇痛(PCA)用于剖宫产术后病人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80例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成P1,P2,P3P4组(n=20),均采用0.1%喷他佐辛配伍0.2%左旋布比卡因的LCP模式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各组负荷剂量(LD)均为5ml,其中P1,P2,P3组持续输注剂量(CI)为1 ml,PCA追加剂量(Bolus)分别为2 ml,3 ml,4 ml;而P4组CI(2 ml)+Bolus(2 ml).分别记录开启PCA泵后各时段PCA泵的按压次数(D1)和实际有效次数(D2)及各时点伤口疼痛和子宫收缩痛的VAS评分;记录PCA期间患者对PCA的综合满意度评分及副作用.结果 24 h硬膜外喷他佐辛的用量分别为P1组(45.8±11.4)mg、P2组(47.2±12.8)mg、P3组(47.8±11.6)mg、P4组(57.2±4.3)mg;静息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4组术后各时点动态VAS评分、子宫收缩VAS评分及按压次数明显少于P1、P2、P3组(P<0.05);P1与P2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分别为3例(15%),1例(5%);无一例出现瘙痒及镇静过度等副作用.结论使用0.1%喷他佐辛配伍0.2%左旋布比卡因行PCEA,采用LCP模式(LD 5 ml+CI 2ml+Bolus 2 ml)用于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副作用发生率较低.

  • 喷他佐辛对经腹子宫全切除术后患者PCA效应的影响

    作者:赵昭;佘守章;谢晓青

    目的 研究硬膜外持续输注0.2%左旋布比卡因期间喷他佐辛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CA)的临床效应和副作用,并与吗啡作比较.方法 择期经腹子宫全切除患者60例(ASA Ⅰ~Ⅱ级),分为3组(P1组、P2组和M组),每组20例,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相似.3组均采用双泵法行双盲对照观察,其中A泵为硬膜外持续输注0.2%左旋布比卡因4 ml/h;P1组和P2组以喷他佐辛静脉PCA强化,P1组B泵采取负荷剂量+PCA模式(LP模式),P2组采取PCA模式;M组B泵以吗啡静脉PCA强化,采取PCA模式.观察术后1,2,4,6,8,12,16,18,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Ramesay镇静评分、术后运动神经阻滞恢复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和患者对PCA综合满意度评分,记录术后0~1 h、~2 h、~4 h、~6 h、~8 h、~12 h、~16 h、~20 h、~24 h等各时间段PCA泵的按压次数(D1)与实际进入次数(D2)和肛门排气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24h硬膜外左旋布比卡因的使用剂量均为192 mg;P1组、P2组与M组患者中未按压PCA泵的患者分别为6例(30%)、2例(10%)和2例(10%);3组24 h静脉用药量分别为喷他佐辛(20.25±13.05)mg、(17.9±13.9)mg、吗啡(4.7±3.5)mg;在整个PCA期间,恶心呕吐P1组有1例(5.0%),P2组为O,M组3例(15.0%);皮肤轻度瘙痒M组有1例(5.0%)、P1组和P2组为O;在各时间段,3组镇痛效应相似,而P1组的按压次数明显少于P2组和M组.结论 在0.2%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持续输注(4 ml/h)的基础上,喷他佐辛静脉PCA和吗啡一样,均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副作用发生率较低,采取LP模式可以减少患者的按压次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静脉PCA喷他佐辛与吗啡的用药量的比例约为4:1.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硬膜外自控法分娩镇痛的比较

    作者:方曼菁;佘守章

    目的比较0.1%罗哌卡因(Rop) 或0.1%布比卡因(Bup) 与芬太尼(Fen) 分娩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临床效应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足月初产妇(ASA Ⅰ~Ⅱ级)300例随机分为3组, A组(n=100)用0.1% Rop+Fen 1.5 μg/ml,以LCP模式行PCEA;B组(n=100)用0.1% Bup+Fen 1.5 μg/ml,以LCP模式行PCEA; C组(对照组)阴道自然分娩,未镇痛者;观察镇痛效应及对产程、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3组镇痛质量分数为A组≈B组>C组(P<0.01),镇痛起效时间A,B组分别为(7.5±2.6) min 和(8.6±3.1) min (P>0.05); 镇痛期间Bromage运动阻滞及下肢麻木活动障碍情况为A组≈C组<B组 (P<0.01);产妇满意率为A组>B组>C组(P<0.01).A,B组比C组活跃期明显缩短(P<0.05);阴道自娩率A组≈B组>C组(P<0.05); 新生儿窒息率C组高于A,B两组(P>0.05);宫缩、胎心、使用缩宫素及出血量情况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0.1%罗哌卡因或0.1%布比卡因辅以小剂量芬太尼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好,对运动神经阻滞轻,不影响产程及新生儿,产妇满意度高,且以0.1%罗哌卡因加芬太尼LCP模式行PCEA方法更佳.

  • PCA分娩镇痛新方法

    作者:姚尚龙

    分娩疼痛是人类常见的疼痛,亦是大部分妇女一生中所遇的剧烈的疼痛.有统计资料表明约80%的初产妇认为分娩时宫缩痛难以忍受.由于疼痛难忍,烦躁及大声喊叫影响休息及增加体力消耗,并影响子宫收缩,易造成产妇衰竭和难产.部分产妇因担心剧烈疼痛而选择剖宫产,从而使剖宫产率增加.从1847年英国医师John Snow用氯仿为Victoria女王实施第1例分娩镇痛以来,临床上进行了各种方法和药物的研究,如全身给予镇静或镇痛药物方法、全身麻醉法、局部神经阻滞法和椎管内间断推注镇痛法等.但由于分娩镇痛效果不确定,方法较繁琐,易产生产妇低血压和对胎儿呼吸抑制等一些副作用,因此,在临床上未能推广应用.随着PCA和新药罗哌卡因(ropivacaine)的临床应用,大大减少了分娩镇痛中对产妇、胎儿及产力的不良影响,提高了分娩镇痛效果,使分娩疼痛治疗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分娩镇痛越来越受到产科医师、麻醉医师及患者的高度重视,成为临床重要的疼痛治疗手段.目前,患者自控椎管内阻滞是较为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 腰-硬联合麻醉后罗哌卡因硬膜外持续输注加PCEA方法安全性的评估

    作者:董源洪;佘守章;钟伟;许立新;刘焕仪

    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后罗哌卡因硬膜外持续输注加吗啡PCA方法的安全性.方法选择阴式全宫切除术的患者75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A,B组(n各为25),选择腰-硬联合麻醉(CSEA);C组(n=25),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CEA).3组术毕均保留硬膜外导管,回病房开启PCA泵,行PCEA,双盲对照观察.其中A,C组采用单泵,镇痛液为0.2%罗哌卡因(Rop)+0.01%吗啡(Mor),以LCP模式给药,负荷剂量(5 ml)+持续剂量(1 ml /h)+PCA剂量(1 ml/次),锁定时间10 min,4 h限量为12 ml.B组采用双泵给药,一泵镇痛液为0.2% Rop,用持续输注模式给药(4 ml/h),另一泵镇痛液同A,B组,仅用PCA模式给药,Bolus剂量为1 ml/次,锁定时间10 min.结果各组各时点VAS评分基本相似,B组患者舒适评分有所改善.另外,3组患者术后4 h均无运动阻滞.B组罗哌卡因的用量显著大于A,C组(P<0.01);B组吗啡的用量显著小于A,C组(P<0.01).副作用:恶心呕吐、瘙痒、嗜睡等B组明显减少;术后各组无呼吸抑制和术后头痛现象.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后罗哌卡因硬膜外持续输注加PCA用于阴式全宫切除术后镇痛是安全、有效的.

  • 椎管内患者自控镇痛研究新进展

    作者:佘守章

    椎管内镇痛在临床疼痛治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椎管内镇痛的效应如何?与采用的药物和方法不同密切相关.佘守章,男,54岁,教授,主任医师,麻醉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攻方向:疼痛治疗与重症监测治疗.

56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