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ABC情绪管理对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分析

    作者:夏莹莹

    目的 探讨ABC情绪管理对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负面情绪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90名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分为观察组(2016年7-12月,n=45例)与对照组(2016年1-6月,n=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制定ABC情绪管理法,分别于血透前、血透诱导结束时采用ABQ问卷和改良成人用应对方式量表评估两组情绪状态和应对方式.结果 (1)观察组ABQ问卷总分及担心、愤怒、焦虑、痛苦、绝望、恐惧、自责各因子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应对方式总分及家庭照护、治疗配合、乐观态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BC情绪管理法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负面情绪,是一种积极心理干预方法.

  • 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在老年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赖燕;陈桂松;黎妙玲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在老年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54.0%(P<0.05)。结论:对老年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应用护理程序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开展健康教育

    作者:赵硙;马连霞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程序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应用护理程序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全程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使患者掌握相关的疾病知识及自我护理的方法,从而积极配合治疗,预防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透析质量.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帮助其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其顺利过渡到维持性血液透析.

  • 不同培养方式对金线莲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作者:肖开前;赖荣才;林仁穗;吴国虹;郑伟榕;吴德峰

    目的:测定在不同培养条件下,金线莲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以确定人工种植的佳培养方式,为金线莲规模化种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改变光质、光照周期以及诱导期来调控金线莲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对总黄酮、槲皮素、异鼠李素和山柰酚的促成作用均表现为蓝光大于黄光,红光效果差;光照周期在14 h/d的时候其总黄酮、山柰酚、异鼠李素的含量均为高值;接种1个月后进行诱导,其总黄酮及3个黄酮苷元的含量高.结论:在金线莲组培过程中,接种1个月后采用蓝光诱导15d,光照周期为14 h/d,其总黄酮、槲皮素、异鼠李素和山柰酚的含量高.

  • 地佐辛对舒芬太尼诱发的全身麻醉诱导期呛咳反应的预防效果

    作者:赵陆红

    目的 探讨地佐辛预防舒芬太尼诱发的全身麻醉诱导期呛咳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不同的用药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52例实施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全身麻醉前给予地佐辛静脉注射)和对照组(26例,静脉滴注氯化钠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后呛咳发生情况及其严重程度,并对比两组患者呛咳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呛咳发生率(7.6%)显著低于对照组(65.4%),两组患者呛咳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呛咳前(P<0.05),但两组患者呛咳后上述指标水平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全身麻醉前给予适量地佐辛静脉注射可有效预防舒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安全性更高.

  • 针刺对全麻诱导期患者血液动力学及肺顺应性的影响

    作者:王勇;吴欣圆;王琼;刘旨莹;庄月容;马武华

    [目的]观察针刺对全身麻醉(全麻)诱导期患者血液动力学及肺顺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年龄18 ~ 65岁、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实施择期脊柱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针刺组在术前30 min给予2/15 Hz疏密波电针刺激患者双侧内关、曲池穴,刺激强度为电流0.5~1 mA,时间为30 min;对照组未给予电针刺激单纯经静脉全麻诱导.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血液动力学指标及肺通气相关指标.[结果](1)血液动力学方面:2组诱导后的心率、血压及心率与收缩压乘积(RPP)均较入室后基础值及诱导前明显下降(P<0.05),插管即刻、插管后2 min的心血管指标均较诱导后显著增高(P<0.05).2组插管后RPP值均较诱导后显著升高,但针刺组RPP增高持续的时间较对照组短,插管后10 min RPP值较对照组低(P<0.05).(2)肺通气方面:2组患者插管后插管即刻(T4)、气管插管后2 min(T5)、10 min(T6)、20 min(T7)气道平台压(pplat)没有明显变化;2组T4、T5、T6气道峰压(ppeak)没有明显变化,针刺组T7时间点ppeak较对照组及T4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2组T4、T5、T6动态肺顺应性(Cdyn)没有明显变化,对照组T7时间点Cdyn较T4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2组T4、T5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没有明显变化,对照组T6、T7时间点ETCO2较T4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结论]针刺双侧内关、曲池穴,可明显改善全麻诱导期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及肺通气相关指标.

  • 全麻诱导期间两次发生严重过敏性休克1例

    作者:江帆;蓝雨雁;刘敬臣

    患者,女,53岁。因反复头痛3年,加重7 d于2014年10月14日入院,诊断:右侧大脑镰旁脑膜瘤,拟在全麻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患者既往无过敏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头孢呋辛钠皮试阴性。入室后开放静脉,行股静脉及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 BP 126/73 mmHg, HR 81次/min, SpO299%, RR 12次/min。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丙泊酚80 mg,维库溴铵6 mg,面罩加压辅助呼吸,3 min后肌松完善行气管插管。听诊两肺呼吸音清。行IPPV, VT 10 mL/kg, RR 12次/min,气道压力12 cmH2 O,PET CO232 mmHg。1%丙泊酚3μg/kg+0.001%瑞芬太尼3 ng/kg持续靶控输注维持麻醉。插管后5 min开始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1.5 g(溶于0.9%生理盐水100 mL中),5 min后HR由82次/min上升至128次/min,BP由121/91 mmHg下降至90/57 mmHg,予羟乙基淀粉6%HES130/0.4氯化钠注射液500 mL扩容,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肾上腺素0.1 mg,BP持续下降至50/23 mmHg, HR 上升至147次/min,气道压力由12 cmH2 O 逐渐升至23 cmH2 O,PET CO2为24 mmHg并逐渐下降。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全身皮肤潮红,呈象皮样水肿,眼结膜充血水肿,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哮鸣音和湿啰音,诊断过敏性休克。立即加速输液,肾上腺素0.2 mg静脉注射,共6次,甲强龙80 mg静脉注射,15 min后气道压降至12 cmH2 O, BP升至72/38 mmHg,静脉注射异丙嗪25 mg,葡萄糖酸钙1 g,5 min 后 BP 维持在105/66 mmHg,HR降至110次/min。血气分析提示呼吸性酸中毒、低钾和低钙,予对症处理。15 min 后皮肤过敏症状减轻, BP、HR维持在正常范围。放弃手术,转恢复室治疗,24 h后回访未见不良反应。

  • 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唐金清;潘佳美;韩明;窦雪娇;张红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50例,ASAⅡ~Ⅲ级,NYHAⅡ~Ⅲ级,年龄40~63岁,体重50~75 kg,随机双盲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对照组(C组). Dex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0 μg/kg,维持剂量0.5 μg/(kg·h)直至手术结束;C组患者泵注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患者在诱导期间心率低于50次/min时可给予阿托品0.5 mg,血压低于70/40 mmHg时停止给药,可酌情给予麻黄碱提升血压,必要时可重复给药.两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在55~65 时行气管插管,术中采用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分别在给药前(T1)、给药后10 min(T2)、插管即刻(T3)、插管后1 min(T4)、插管后5 min (T5)、插管后10 min(T6)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期血压、心率变化.结果 (1)两组患者诱导期HR变化:Dex组T2~T6时HR均明显较T1时点减慢(P<0.05);两组间同时点比较,Dex组T2、T3及T4心率明显低于C组(P<0.05). (2)两组患者诱导期SBP、DBP、MAP变化:C组 T5、T6时点SBP明显低于T1时点(P<0.05);两组T5、T6时点SBP、MAP明显低于T2时点(P<0.05). (3)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期血压、心率变化情况:Dex组患者发生心率下降的例数明显多于C组(P<0.05),而两组血压上升、血压下降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减慢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率,维持其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可能有利于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风险.

  • 三代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全麻诱导期对循环和BIS的影响

    作者:宋文琴;陈林穆;慈爱字

    目的 比较气管插管和三代喉罩(PLMA)在全麻诱导期对HR、SBP和BIS的影响,评价三代喉罩在全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全麻术患者120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术,观察组采用置入三代喉罩法.记录患者诱导前(T1)、诱导后(T2)、插管(或置入喉罩)后(T3)、插管(或置入喉罩)后1min(T4)、插管(或置入喉罩)后3 min(T5)的SBP、BIS和HR,评价三代喉罩在全麻术中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T3、T4时点的BIS分别为(48±7)、(47±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3、T4、T5时点的SBP分别为(106±10) mmHg、(105±9)mmHg和(104±9) 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3、T4、T5时刻的HR分别为(68±9)次/min、(68±7)次/min、(66±7)次/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气管插管术相比,在全麻术中使用三代喉罩可以有效保持患者循环系统稳定,避免中枢神经兴奋性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甲氧明联合阿托品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志泽

    目的 探讨甲氧明联合阿托品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94例择期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以甲氧明联合阿托品作为全麻诱导剂,对照组按照常规诱导,以麻醉诱导前和诱导后的平均血压(舒张压和收缩压)和心率作为判断指标评价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诱导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诱导后三项指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氧明联合阿托品可以很好地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低血压和心率减缓现象,使得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可以作为临床应用的参考.

  • 浓氯化钠封管液在诱导期无肝素透析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邓少娟;欧爱平;林毅容;苏卫东;陈小丽;邓玉英

    目的 比较浓氯化钠(10%氯化钠,又称高张盐水)与传统封管液在诱导期透析患者无肝素透析后对出血风险的影响,探讨更合理的无肝素透析后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方案.方法 将64例以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诱导期透析血管通路的无肝素透析患者按年份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透析结束后使用1:3的肝素盐水(1562.5 U/ml)封管液,观察组32例透析结束后使用浓氯化钠封管液.测定封管后2、4h凝血指标,监测出血情况、导管回抽通畅情况、感染情况等.结果 对照组在封管后2h的凝血功能指标[血浆纤维蛋白原(FIB)、PT-INR]均超过观察组(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PT)与观察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浓氯化钠封管液应用于以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诱导期透析血管通路的无肝素透析患者,能显著减少透析后的出血并发症,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血透诱导期患者的护理

    作者:宋涛;彭桂芳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进行性、严重的代谢紊乱及其他器官损害所组成的临床症候群.因此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前已经历了长期的疾病折磨,身体已十分虚弱,情绪也悲观到极点.此时需要患者转为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容易产生心理障碍:一是认为病情恶化,生存的希望不大.二是对血液透析治疗本身认识不足所致的恐惧感.三是对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感觉困难.我们通过对15例透析诱导期患者的护理体会到: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强化心理护理的效果,而心理护理是患者顺利度过诱导期的一个必要.

  • 全麻诱导期顺式苯黄酸阿曲库铵过敏1例

    作者:吕航宇;李金柱;陈永学;李书河

    患者女,40岁,55 kg,临床诊断为宫颈癌,拟行子宫全切+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既往体健,无手术和麻醉史,无呼吸道感染,无心血管疾病史,术前一般情况良好,术前30 min病房肌注阿托品0.5 mg,咪达唑仑3 mg,无异常反应.入室后患者仍感紧张,给芬太尼0.05 mg缓慢静脉滴注镇痛镇静,15 min内未见异常反应.行静脉快诱导推注顺苯黄酸阿曲库铵10 mg,推注完毕后,正准备静脉推注丙泊酚,发现患者胸前出现大片荨麻疹,并迅速出现全身潮红,血压70/40 mmHg,心率140次/min,意识逐渐不清,呼吸困难,双肺布满哮鸣音,患者气道阻力骤增,紧闭面罩不进气,SpO2进行性下降.

  • 无辅助呼吸下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对腹腔镜宫外孕手术术后呕吐的影响

    作者:夏东云;潘国秋;舒敬华;邱国美

    诱导期无辅助呼吸下气管插管的方法早已得到许多学者的肯定,我科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也多次应用,获得了肯定的效果.在实践中我们还观察到其与腹腔镜宫外孕手术术后呕吐有一定的关系.

  • 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的护理要点

    作者:杨巍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70例在我院就诊行诱导期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尿毒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对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并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 每日血液透析在尿毒症患者透析诱导期中的效果研究

    作者:梁海梅;马瑛;赵洁;龚立峰

    目的:探讨每日血液透析在尿毒症患者透析诱导期中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82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透析方法,每周3~4次,观察组采取每日透析方法,每周透析7次,比较两组治疗前1d和治疗后14d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以及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HCO3-、钾、钠、氯、钙、镁等血液生化指标水平;比较两组失衡综合征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两组透析前、后钠、钾、氯、钙、镁、HCO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血液透析14d后,两组尿素氮、血清肌酐、MA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日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析前、后APACHEⅡ评分、HR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SCL-90量表中的睡眠障碍、头痛、恶心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尿毒症诱导期的患者,每日血液透析较传统透析有更多的临床优势,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稳定和更加舒适的临床治疗方案.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病人诱导期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叶凤青;黄中华;刘燕洁;宁加娟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诱导方法对老年人诱导期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以便在临床中选择适合老年人的麻醉诱导方法.方法选择20例老年人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硬膜外麻醉加全麻诱导,对照组为单纯全麻诱导,用Engle-4 000型多功能监护仪分别于麻醉前、麻醉诱导时、插管时,插管后15分钟监测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于插管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实验组上述指标上升不明显.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诱导用于老年人诱导插管循环功能稳定,是一比较理想的麻醉诱导方法.

  • 血液滤过对诱导期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娟;黄爱芳;吴卓媚;刘君;向兰

    目的 探讨血液滤过对诱导期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影响.方法 诱导期尿毒症患者65例,随机分为血液滤过组33例及诱导透析组32例,分别进行血液滤过及诱导透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天、第7天时的肾功能指标[24 h尿量、残余肾尿素清除率、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酸(UA)水平]、舒适度指标[疼痛积分(V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积分、舒适度分级评分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及低血压、心律失常、失衡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肾功能指标:两组患者尿BUN、24 h尿量及残余肾尿素清除率水平均随时间延长而逐步降低(均P<0.05),两组患者的UA、SCr、血BUN水平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但治疗后3 d、7 d的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血液滤过组尿BUN、尿量、残余肾尿素清除率水平均高于诱导透析组(均P<0.05),但两组间UA、SCr及血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舒适度指标:两组患者的VRS积分、PSQI、SCL-90积分、舒适度分级评分及MAP水平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均P<0.05),治疗后3 d、7 d,两组VRS积分、SCL-90积分、舒适度分级评分及MA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而PSQI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血液滤过组VRS积分、SCL-90积分、舒适度分级评分及MAP水平均低于诱导透析组,PSQI高于诱导透析组(均P<0.05).(3)并发症:血液滤过组的失衡综合征、低血压、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低于诱导透析组(均P<0.05).结论 在诱导期行血液滤过治疗对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骨不连几种外科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选择

    作者:林树体

    长期以来,自体骨移植是治疗骨不连的重要方法,但其愈合过程需经历炎性反应期、再血管化期、骨诱导期、骨引导期和骨塑形期五个基本过程[1].植骨大多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吸收或不可能被完全替代,加上骨不连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如何固定、修复骨缺损,短缩骨愈合时间,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是骨科医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记忆合金内固定器、带锁髓内钉技术及带血供量瓣、骨膜移植等几种方法在骨不连临床治疗中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分别介绍下如.

  • 艾滋病感染者手术的麻醉观察

    作者:邓友明;张维峰;殷国平;廖建梅;王佳;张春明;卓九五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在艾滋病感染者手术中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取22例实施全身麻醉的艾滋病感染者,通过对麻醉诱导期、维持期、拔管期的相关指标观察,与同期实施全身麻醉的22例非艾滋病感染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麻醉诱导期丙泊酚、舒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的用药量按每公斤体重计算,维持期的用药量则按公斤体重时间计算,两组的丙泊酚、舒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的用药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过程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观察组2例,对照组3例)和拔管时间[观察组(15.54±4.24) min,对照组(15.00±4.08) 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在无症状期接受外科手术时,其对全身麻醉的耐受力与普通患者并无差异,艾滋病感染患者对全身麻醉的耐受性与其是否合并其他合并症和艾滋病发展的程度有关,与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无关。

241 条记录 10/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