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皮下注射密盖息加局部神经阻滞治疗Sudeck骨萎缩
Sudeck骨萎缩是一种由于外伤导致的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又称创伤后骨萎缩.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较困难.近年来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脊柱外科采用局麻药物在发病关节作环形阻滞封闭,同时使用密钙息皮下注射治疗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颈椎后旁神经阻滞时意外抽出脑脊液2例
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是一种常用微创穿刺技术,借助影像学技术或凭借解剖定位,用注射器穿刺至各神经节、根、干或小关节处注入局麻药物等,达到消炎、止痛及调节神经功能的目的[1].但在神经阻滞穿刺过程中有可能穿刺不到位或位置偏差以及解剖结构变异等情况,尤其是颈部,稍有失误可危及生命,因此不可忽视.本文就我科l周内发生2例颈后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时穿刺后回抽出脑脊液病例予以报告,引以为戒.
-
两种局麻药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糖尿病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探讨
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常用激素、神经营养药、扩血管药、理疗、针灸、按摩等等,也行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糖尿病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由于激素应用受限.其他针灸、药物等治疗疗程长,恢复慢,我们选用两种时效不同的局麻药物行SGB治疗急性糖尿病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
痔疮术后患者仕泰栓深部纳肛止痛的方法
痔疮手术后,肛门疼痛多发生在当天局部麻醉5h后,部分患者疼痛持续2~3d,且以19:00~24:00为剧烈.其原因主要由于痔疮手术时,局部病变组织被切除,缝合后存在损伤性刺激,加之长效局麻药物的作用也逐渐消失.
-
复方阿替卡因在老年口腔治疗中的应用
无痛治疗疾病的概念在口腔治疗过程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合理的应用局部麻醉技术是目前解除病人治疗时疼痛的有效方法,传统的局麻方法和局麻药物由于起效慢、麻醉不全、进针距离过长、非治疗区域出现过度麻木等缺陷,使得无痛治疗技术难以在老年病人中得到普遍的开展.近年来我科使用复方阿替卡因(Articaine)作为口腔治疗的局部麻醉剂,用于老年人拔牙、补牙及基牙预备等治疗前麻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女患者导尿术前应用局麻药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镇痛药物在导尿术前应用的临床分析.方法 采取随机和自愿的原则.研究对象为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入住本院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 利用疼痛量表等分析手段在一些临床手术前使用镇痛药物时分析患者的感受情况从而确定局麻药物使用的可行性.结论 为了尽量缓解女患者的在导尿术中的不适,应用局麻镇痛药物.
-
局部麻醉药物对干槽症的影响
干槽症是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患者感觉拔牙创局部剧烈疼痛,并放射至同侧面部及头部。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对于干槽症的种种诱因和有关因素目前已有所认识。我们在十年前使用的局麻药物是2%普鲁卡因加肾上腺素(浓度为1:200,000)。目前使用的是2%利多卡因。我们观察到使用不同的局麻药物发生干槽症的病例数有所不同。我们将临床观察的情况加以总结,以说明局麻药物对干槽症的影响。
-
斯康杜尼用于下颌前磨牙区局部浸润麻醉效果观察
在治疗口腔疾病中采用无痛技术越来越被临床所重视.盐酸甲哌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斯康杜尼)是近年来逐步应用于口腔临床中的进口局麻药物.为了解和比较其局麻镇痛效果,作者对同一个体采用不同的麻醉药物浸润麻醉或阻滞麻醉拔除下颌前磨牙并进行对比,观察斯康杜尼在下颌前磨牙区局部浸润麻醉的效果.
-
不同温度局麻药物对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影响作用
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的局麻药对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或附件手术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T35组、T30组、T25组和T20组.硬膜外分别注入温度为35、30、25和20℃的局麻药.观察并分析麻醉后寒战的发生率、寒战的严重程度、寒战的发生时间及术中体温的变化等情况.结果 T35组和T30组的寒战发生率约为10%,T25组为30%,T20组为40%,T25组、T30组与T25组和T20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0.01).结论 硬膜外麻醉时用温度大于30'C的局麻药,可有效地降低寒战的发生率.
-
局麻药物浸润注射法用于ICU压疮高危患者Ⅰ、Ⅱ期压疮防治的临床研究
目的: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压疮的方法,降低ICU压疮高危患者压疮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方法:将压疮高危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包括:(1)在床边设立明显标识.(2)有效减压.(3)在皮肤护理中应用赛肤润.(4)根据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营养支持.(5)有效的大小便管理.(6)对于Ⅰ、Ⅱ期压疮的护理采用湿性愈合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集束干预策略的基础上应用局麻药物局部浸润注射.结果:试验组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局麻药物局部浸润注射可达到预防及治疗I、Ⅱ期压疮的作用.
-
普鲁卡因的临床应用
普鲁卡因不仅是局麻药物之一,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应用广泛.临床主要用于神经官能症、瘙痒症、胃肠绞痛、肾血管痉挛、妊娠晚期中毒征、支气管哮喘、运动性血红蛋白尿症、.偏瘫及老年性疾病[1].本文综述如下.
-
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麻醉及术后镇痛
罗哌卡因是一新型单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物,毒性小及感觉运动阻滞分离是其显著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区域阻滞麻醉.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麻醉报道不多,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月采用罗哌卡因实施小儿骶管麻醉,现报道如下.
-
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是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其特点是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病情反复发作,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人们在不断研究其发病机理同时,也在逐渐探索其治疗手段.利多卡因是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局麻药物及抗心率失常药物.近年来,利多卡因是否对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已引起临床关注.本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1例术中利多卡因致特异质反应的急救
特异质反应是指极少剂量的局麻药物引起严重的毒性反应者.局麻药物特异质反应是及其罕见的病情,主要是由患者体质的特异性所致,首次用药即可发生,没有致敏过程[1],且难以预防.本文将我院抢救的1例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而致特异质反应的急救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
过敏性休克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
过敏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它发病突然,难以预见,且危及生命,尤其是药物过敏性休克,常常是导致医疗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常见的引起过敏的药物有抗生素、血清抗毒素、局麻药物或解热镇痛剂.其现行诊断依据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确切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其尸检病理表现[1]为急性喉头水肿、肺水肿、脑水肿及肝、脾、肾、肺及胃肠粘膜等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组织增生明显,均无特异性改变.这些因素常使一些医疗纠纷久拖不决.
-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对复方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含量的影响
复方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是由雅安三九药业开发的一种新型长效局麻止痛药,平均镇痛时间长达144h,具有目前已上市的所有局麻药物无可比拟的长效麻醉效果.可以有效地解除患者痛苦,减少术后疼痛和护理.
-
碧兰麻在口腔科的应用
在口腔牙齿治疗中疼痛造成患者非常大的心理负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疼痛又影响口腔科医生的治疗操作,进一步影响牙齿的治疗效果.中外专家一直在研究牙齿治疗的无痛疗法.我们在口腔临床中应用新型局麻药物碧兰麻注射液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450例70岁以上老年拔牙患者的麻药选用
目的探讨老年人拔牙手术时麻药选用问题.方法本组资料共收集450岁70岁以上老年人,拔牙术中随机采用不同麻醉药物,观察不同类型麻醉药物的麻醉持续时间;用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从注入麻醉药至拔牙术结束时该时距内的心率变化,比较分析采用不同麻醉药物的临床反应.结果 0.5%布比卡因麻醉药麻醉持续时间长;含与不含1∶10万肾上腺素的0.5%布比卡因麻醉药麻醉持续时间不存在显著差异;选用不含肾上腺素的麻醉药物的225例老年患者中,仅3例出现室性早搏.结论高龄患者拔牙术中的局麻药物应首选不含肾上腺素的布比卡因.
-
缩宫素过敏样反应一例
患者女,28岁,维吾尔族.足月妊娠胎儿宫内窘迫,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和手术史.术前查体及各项辅助检查均正常.入室血压140/80mmHg,心率95次/分.于硬膜外L1~2间隙置管,局麻药物为2%利多卡因,麻醉效果佳.手术取出胎儿后,予子宫体注入缩宫素10 U,又从莫非氏管滴入10 U,以促进子宫收缩和产后止血.约1 min后,患者出现胸闷不适、呼吸困难、恶心,两肺可闻及哮鸣音.血压100/50 mmHg,心率135次/分.立即给予面罩吸氧,静注地塞米松20 mg、异丙嚷25mg.
-
椎管内应用芬太尼所致瘙痒及其治疗
椎管内麻醉指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使该神经根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根据注入位置不同,分为蛛网膜下腔麻醉(脊麻/腰麻)、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骶管阻滞麻醉。椎管内应用芬太尼具有节段性镇痛,减少局麻药使用剂量,延长局麻药物作用时间的特点,是常用的术中及术后镇痛方式。但椎管内应用芬太尼后瘙痒的发生率极高,为57%~100%[1,2],在妊娠患者瘙痒的发生率可高达79%~100%[1,3]。椎管内应用芬太尼引发瘙痒的阈值较低,鞘内分别注射20、25和35μg 芬太尼时瘙痒发生率均为100%[4,5],提示在20~35μg 这一区间内,瘙痒发生率与芬太尼剂量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