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附240例分析)

    作者:罗容珍;梁小曼;宗永生;钟碧玲;吴秋良;何洁华;林素暇

    目的探讨经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鼻咽癌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收集确诊为鼻咽癌患者2 610例病理资料,复查病历记录及活检切片.结果 240例局部复发性鼻咽癌占9.2%(240/2 610),男女比率为5.32∶1(202/38),较2 370例未经治疗的鼻咽癌者男女之比(2.98∶1,1 775/595)为高.在有确诊到复发间隔记录的237例中,平均间隔期为3年10个月.<1年内复发48例(20.3%),1~<5年内复发141例(59.5%),5~<10年内复发29例(12.2%),>10年才复发19例(8.0%).与2 370例未经治疗的鼻咽癌相比,角化性鳞状细胞癌在局部复发性鼻咽癌中所占的百分率以及分化型非角化性癌在非角化性癌中所占的百分率分别为10.0%与2.3%和18.7%与8.9%,均有显著增高(P<0.001).结论 (1)鼻咽癌经放疗后局部复发多发生在5年内.(2)相当一部分局部复发性鼻咽癌在局部复发时,癌细胞的鳞化程度要较原发时为高.

  • 人鼻咽癌细胞裸鼠体内演进中bcl-2、p53及c-erbB-2表达与EB病毒LMP1的关系

    作者:张钦明;陈燕;陈小毅;孙宁;唐泽立;李飞虹;蔡琼珍

    目的研究EB病毒LMP1在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裸鼠体内演进中的作用及与bcl-2、p53及c-erbB-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将表达EB病毒LMP1的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及对照阴性细胞移植于裸鼠体内,然后将移植瘤细胞再移入裸鼠建立第二代移植瘤,如此传至第三代,分别观察移植瘤的成瘤和生长的变化,以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移植瘤细胞bcl-2、p53及c-erbB-2蛋白表达.结果表达LMP1的鼻咽癌细胞原代移植成瘤率达75.0%,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平均潜伏期及体内倍增时间分别为29.6±7.7天和2.81±0.13天,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表达LMP1的鼻咽癌细胞(C1L)各代移植瘤的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应的各代细胞的表达(P<0.01);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有显著下降趋势,对照组细胞bcl-2蛋白表达则呈峰值变化;各细胞系体内移植瘤细胞的p53及c-erbB-2蛋白表达的变化趋势较为相似,即各细胞系不同代间p53表达的阳性率有显著下降趋势,c-erbB-2蛋白表达阳性率有显著上升趋势.表达LMP1的鼻咽癌各代移植瘤细胞的p53及c-erbB-2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应的各代(P<0.01).结论LMP1使鼻咽癌细胞的生长能力增强,在癌细胞的演进中使其向去分化方向发展,这种作用可能通过bcl-2表达的替代通路,并使p53的积聚、活性受抑制和c-erbB-2蛋白表达增高来实现促进细胞增殖,在鼻咽癌细胞演进过程中可能起重要协同作用.

  • 鼻咽癌病理学诊断进展

    作者:宗永生

    近十年来,鼻咽癌病理学诊断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将其中较新颖和实用的内容介绍如下.

  • 鼻咽癌患者黏膜组织中CyclinD1和p16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韦妹艳;陈辉;段智;许奇美;汪砥

    [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中CyclinD1和p16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未经放化疗治疗的70例NPC患者以及同期送检的55例慢性炎症患者鼻咽黏膜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其组织中CyclinD1和p16蛋白表达,PCR检测p16基因缺失情况.[结果]NPC肿瘤组织中CyclinD1蛋白的免疫组化评分及表达阳性率高于慢性炎症组织,而p16蛋白的免疫组化评分及表达阳性率低于慢性炎症组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等级TN分期及临床分期的患者CyclinD1表达阳性率高于低等级TN分期及临床分期的患者的阳性率,而p16表达阳性率低于低等级TN分期及临床分期的患者的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PC组患者p16基因缺失发生率(34.3%)高于慢性炎症组患者缺失发生率(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PC组织中CyclinD1高表达、p16基因缺失及p16低表达与NPC的发生以及预后具有密切关系.

  • 小檗碱对鼻咽癌细胞株 CEN-2凋亡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罗彪;候双雁;梁谨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鼻咽癌细胞凋亡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收集鼻咽癌细胞株CEN‐2培养,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分为6组。A组:空白对照,不做处理;B组:仅单纯2 Gy剂量射线照射,培养24 h;C组:20μg/mL (C1)、40μg/mL (C2)小檗碱药物干预,作用48 h;D组:药物+射线照射干预,根据药物浓度不同分为20μg/mL小檗碱组(D1),40μg/mL小檗碱组(D2),用法同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指数并比较。【结果】D1组、D2组G1期细胞比例少于B组,其差异有显著性( P<0.05);D组G2、S期细胞比例增加,药物浓度增加后上述变化更明显,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浓度高小檗碱作用细胞凋亡指数高(P<0.05),且D组凋亡指数显著高于C组(P<0.05),但B组与C1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檗碱联合射线照射干预,可促进鼻咽癌细胞CNE‐2的凋亡,增强放射敏感性。

  • 干细胞标记物CD133及CK19在鼻咽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付汐;卢国英;李志辉;范小明

    【目的】探讨CD133、CK19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2例鼻咽癌及20例正常对照组中CD133、CK19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CD133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在原发癌与转移癌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01);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型及是否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均无统计学差异。CK19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与正常组织无明显差异,但在原发癌组与转移癌组之间、伴和不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之间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1)。【结论】CD133可能在诱导鼻咽癌转移方面起重要作用,可作为鼻咽癌干细胞较特异的表面标记物;CK19表达与肿瘤转移有关,但不宜作为鼻咽癌干细胞特异标记物。

  • 鼻咽癌中VEGF-C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

    作者:厉浩;彭绍华;杨剑锋;谢平平;陈晨;刘保安

    [目的]通过podoplanin对鼻咽癌中淋巴管进行标记,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VEGF-C、podoplanin抗体对60例鼻咽癌和10例无肿瘤、形态基本正常的鼻咽部黏膜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鼻咽癌中VEGF-C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VEGF-C和肿瘤淋巴结转移分期明显相关(r=0.382,P=0.003),同时和肿瘤的临床分期也密切相关(r=0.305,P=0.018).肿瘤中淋巴管的数目和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分期明显相关(r=0.406,P=0.003),并且淋巴管的数目和肿瘤中VEGF-C的表达明显相关(r=0.471,P=0.001).[结论]VEGF-C的高表达引起肿瘤淋巴管生成增多,促进鼻咽癌更广泛的淋巴结转移.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鼻咽癌的侵袭性的关系

    作者:冯海燕;黄光武;唐安洲;徐志文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9,MMP-2,9)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2(tissue inhibitors of the MMP-1,2,TIMP-1,2)与鼻咽癌侵袭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鼻咽癌组织及16例鼻咽炎组织中MMP-2,MMP-9,TIMP-1,TIMP-2的表达.结果鼻咽癌与鼻咽炎两组病人TIMP-1,TIMP-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鼻咽癌原发灶T分期的发展,TIMP-1有增加的趋势.结论 TIMP-1可以作为监测鼻咽癌侵袭的参数之一.

  • p53、MDM2对鼻咽癌活检标本印片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雪萍;肖健云;王承龙

    目的探讨鼻咽癌活检标本印片检测p53、MDM2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7例鼻咽癌活检标本印片p53、MDM2表达.结果①NPC初诊及复发组p53、MDM2阳性表达率与鼻咽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NPC复发组与初诊组比较,MDM2单阳与MDM2、p53联合表达阳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咽癌活检标本印片检测p53、MDM2,具有诊断、预测复发等临床意义;p53、MDM2的相互作用在鼻咽癌的复发中可能起着调控作用.

  • 鼻咽癌微血管异常的观察研究

    作者:张湘民;郭洁波;甘嘉裕;李宁炜;江广理

    目的观察研究鼻咽癌微血管异常的特征。方法应用接触式显微内窥镜配合特别装配的数字视频图像系统,对活体鼻咽癌病灶及癌旁粘膜表面微血管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绝大多数鼻咽癌病灶表面存在具特征性的微血管异常,即微血管增生、曲张、迂回扭曲、管径粗细不均、浅表脆弱、易出血。通过对126例鼻咽癌病人及1154例其它鼻咽病变和正常对照组的检查结果分析,将微血管异常程度分为4级,鼻咽癌病灶微血管异常3级者为85%,2级为12%,1级为3%;鼻咽炎病人3级为0,2级为8%,1级为82%,0级为10%;正常对照者1级42%,0级58%。鼻咽囊肿及鼻咽血管纤维瘤等病例也有不同程度的微血管扩张或曲张,但不如鼻咽癌典型。结论微血管增生异常是鼻咽癌具有特征性的一项病理与临床表现,可作为显微内窥镜早期诊断鼻咽癌的观察指标之一。

  •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灶B超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学锋;卫光宇;黄国森;蒋军;林力;刘冬生

    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灶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1例初发和复发的鼻咽癌病人在放疗前、后均进行颈淋巴结临床触诊和B超检查,记录颈淋巴结肿大的有无、大小等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92例初发病人,经B超检查后导致临床分期变化的有14例( 3.6%).触诊双侧颈N0和单侧颈N0的假阴性率分别为 28.2%和 25.5%.鼻咽和颈同时复发的14例病人中,触诊漏诊率为 21.4%.单纯颈复发的32例病人中,触诊误诊率为 12.5%.在颈淋巴结融合成团的33例病人中,触诊误诊率为 51.5%.在超重或肥胖的31例病人中,颈部大淋巴结的大小触诊与B超检查相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0.01);放疗结束时,颈淋巴结全消与残留的情况,触诊与B超检查相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B超扫描较临床触诊检查鼻咽癌病人颈淋巴结准确性更高,对临床分期、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 鼻咽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姜武忠;伍海军;廖遇平;戴幼艺;刘海峰;张静;卢景琛;朱红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表达与鼻咽癌(NPC)临床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1992~1994年收治的经病理明确诊断、完成全程根治性放疗、随访5年以上的115例NPC放射治疗前活检标本(经病理证实均为低分化鳞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urvivin基因蛋白在NP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Survivin的表达与NPC分期、放疗敏感性、生存率、转移和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 NPC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8.7%.Survivin的表达活性与鼻咽癌的颈淋巴结转移、放疗敏感性、3年和5年生存率及复发倾向有密切关系.结论 Survivin高表达对判断病变进展、预测放疗敏感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出现趋势、生存率及转移复发有指导意义.

  • 组织微阵列研究eIF4E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黄东海;田勇泉;肖健云;赵素萍;马丽娟;章华

    目的研究eIF4E在鼻咽癌及其癌旁组织和鼻咽上皮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自行研制的组织微阵列,结合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IF4E在鼻咽癌及其癌旁上皮组织和鼻咽上皮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eIF4E在鼻咽上皮组织、癌旁上皮组织和鼻咽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0%(58/95)、84.6%(77/91)和87.3%(199/228),鼻咽癌和癌旁上皮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鼻咽上皮组织(P<0.01),鼻咽癌和癌旁上皮组织两者阳性表达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eIF4E的表达与鼻咽癌的转移和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放疗是否耐受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 eIF4E在鼻咽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eIF4E可作为预测鼻咽癌放疗是否耐受的分子指标之一.

  • EB病毒基因BARF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蒋卫红;肖健云;赵素萍

    目的 EB病毒与鼻咽癌(特别是低分化鳞癌)密切相关.BARF1基因是EBV裂解期中的早期基因,本研究通过检测BARF1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希望能进一步揭示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及致癌的可能机制.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47例鼻咽低分化鳞癌病人分别取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相对正常鼻咽黏膜和 13例其他头颈部恶性肿瘤癌组织及8例正常人鼻咽黏膜组织(均证实有EB病毒潜伏感染),采用巢式-PCR技术检测BARF1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鼻咽癌组织BARF1基因表达率为 91.5%(43/47),其中39例相对强表达,4例弱表达;癌旁组织BARF1基因表达率为 46.8%(22/47),其中11例相对强表达,11例弱表达;相对正常黏膜BARF1基因表达率为 6.4%(3/47),3例均为弱表达;携带EB病毒的其他头颈部恶性肿瘤组织、正常人鼻咽黏膜组织均未检测到BARF1基因表达.结论从相对正常鼻咽黏膜到癌旁组织再到鼻咽癌组织BARF1基因的表达趋势为从不表达到表达,从弱表达到强表达.说明EB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生确实存在密切相关性;提示启动BARF1基因的表达有可能是EB病毒致鼻咽癌的重要条件之一.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傅江涛;赵碧芬;胡向荣;欧阳露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细胞增殖、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24例正常鼻咽黏膜上皮及60例鼻咽癌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鼻咽癌组织中呈异质性表达,其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P<0.05),且表达情况与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存在相关性.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估鼻咽癌细胞增殖状态、颈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病人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 叶酸受体在鼻咽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与意义

    作者:张宏征;谢民强;李仲汉;郭灵

    目的 研究人鼻咽癌组织和细胞株中叶酸受体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肿瘤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关系,为进一步研发叶酸受体靶向抗鼻咽癌药物载体奠定基础.方法 分别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细胞荧光法观察20例鼻咽癌组织和体外培养的HNE1、HNE2,CNE1,CNE2,SUNE1,5-8F等6株鼻咽癌细胞株表达叶酸受体的情况,分析鼻咽癌组织叶酸受体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鼻咽癌组织叶酸受体阳性表达率为85%(17/20),正常鼻咽黏膜组织中无叶酸受体表达(0/8).鼻咽癌叶酸受体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等因素无相关性,在非角化鳞癌和鼻咽未分化癌两种病理类型中无明显差异,但临床分期Ⅲ~Ⅳ期的病例阳性表达高于Ⅱ期以下的病例.HNE1细胞株叶酸受体表达阳性,其余5株细胞为阴性.结论 鼻咽癌组织广泛高表达叶酸受体,这为开发针对鼻咽癌的叶酸受体靶向药物奠定了基础.

  • 益气解毒方对鼻咽癌细胞迁徙运动潜能的影响及其与细胞骨架蛋白系统表达活性的关系

    作者:尚云峰;田道法;Yang PC

    目的 探讨益气解毒方对CNE2Z鼻咽癌细胞迁徙运动潜能的影响及其与细胞骨架蛋白系统表达活性的关系.方法 以正常大鼠血浆为空白对照,以益气解毒方大鼠血浆为干预因素,采用划痕法评价含药血浆对靶细胞CNE2Z鼻咽癌细胞迁徙运动潜能的影响,以扫描电镜观察干预前后靶细胞伪足形态特征,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β-tubulin、F-actin、p-Ezrin、Rac1表达活性,RT-PCR法检测p-Ezrin mRNA转录活性,评价靶细胞迁徙运动潜能变化与细胞骨架蛋白系统表达活性的关系及其对益气解毒方干预作用的反应性.结果 益气解毒方对CNE2Z鼻咽细胞的迁徙运动潜能显示抑制效应,在IC50浓度时,迁徙距离为(25.80 ±8.07) μm,抑制率为46.59%;靶细胞表现伪足变短小,伸展长度变短;β-tubulin、F-actin、p-Ezrin、Rac-1蛋白表达受抑制,图像灰度值分别为(0.857±0.059,0.900±0.040,0.812±0.050,0.785±0.022),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zrin mRNA表达水平呈现同样变化趋势.结论 益气解毒方对CNE2Z细胞的迁徙运动潜能发挥抑制效应,伴随以靶细胞骨架蛋白系统生物活性的降低,细胞伪足伸展抑制.

  • 中晚期鼻咽癌患者CD4+CD25+T调节细胞及相关调节因子水平的免疫病理意义

    作者:江志超;唐发清;田道法;李梅芳

    目的 探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比例及转录因子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3,Foxp3)和血清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IL-10水平的免疫病理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FCM)、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ELISA方法检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CD25+T调节细胞比例、Foxp3转录活性和血清TGF-β1、IL-10表达水平,并与健康人相应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其免疫病理意义.结果 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CD4+ CD25+T调节细胞比例[(4.23±0.53)%vs(2.65±0.31)%,t=8.60,P<0.01]、Foxp3转录活性(3.699±0.309 vs 1.109±0.146,t’=31.08,P<0.05)、TGF-β1[(645.56±39.61) pg/ml vs(488.82±36.91)pg/ml,t =10.27,P<0.01]及IL-10[(1.27±0.21)pg/ml vs (0.68±0.08) pg/ml,t’=10.61,P<0.05]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结论 CD4+CD25+T调节细胞、转录因子Foxp3和细胞因子TGF-β1、IL-10共同构成一个正反馈体系,促进了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肿瘤微环境中免疫耐受现象的发展及免疫逃逸的发生过程.

  • 鼻咽癌组织中淋巴管生成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张英耀;许之娜;翟瑞华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中淋巴管生成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对60例鼻咽癌组织进行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l(LYVE-1)染色,对LYVE-1标记的新生淋巴管进行计数,分析淋巴管密度(LVD)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LYVE-1标记的新生淋巴管主要位于肿瘤的边缘,LYVE-1标记的LVD在鼻咽癌组织中明显高于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14.24±5.69 vs8.15±5.18,P<0.05).而在转移的淋巴结中LVD与鼻咽癌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12±6.89 vs 14.24±5.69,P>0.05).鼻咽癌低分化组的LVD高于中分化组,中分化组的LVD高于高分化组;Ⅰ-Ⅱ期组的LVD显著低于Ⅲ-Ⅳ期;淋巴结转移组的LVD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均P<0.05).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LYVE-1标记的LVD主要位于肿瘤的边缘,淋巴管生成在鼻咽癌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xCT在鼻咽癌细胞体外迁移侵袭中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李亚菲;王成昆;彭波;谷依学;贺智敏

    目的 观察xCT基因对鼻咽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寻其可能机制.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xCT在鼻咽癌高转移性细胞5-8F与低转移性6-10B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建立过表达xCT的6-10B细胞和敲低xCT的5-8F细胞,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观察干预xCT对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表达的改变.结果 鼻咽癌高转移性细胞5-8F中xCT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高于低转移性6-10B细胞;外源性过表达xCT增强6-10B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xCT表达沉默或功能抑制能降低5-8F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5-8F细胞中MMP1的表达明显高于6-10B细胞,且其表达水平与xCT呈正相关.结论 xCT与鼻咽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xCT能增强NPC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xCT可能通过上调MMP1来介导NPC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转移.

64 条记录 3/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