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嵌合抗原受体技术免疫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晓军;赵海招;汤永民

    嵌合抗原受体(CAR)是单链抗体的可变区和T细胞信号分子的融合蛋白,它使T细胞可以通过非MHC限制性的方式识别特异性抗原,发挥杀伤作用.目前,CAR的信号域已从第一代的单一信号分子发展为包含CD28、4-1BB等共刺激分子的多信号结构域(第二、三代),在体内的存在时间及杀伤能力明显增强.利用靶向CD19和CD20的CAR修饰的T细胞进行过继输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临床试验表明第二代CAR的抗肿瘤能力较第一代CAR明显增强,对于复发及难治性B系肿瘤有一定的疗效.同时,CAR技术也正研究用于骨髓移植后的过继免疫治疗等领域.在治疗安全性方面,目前临床试验中大部分患者对CAR治疗耐受性良好,但学者们对CAR可能引起插入突变、脱靶效应和炎症反应等不良反应也不无忧虑.本文就CAR技术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作一综述.

  • CD19、CD56在急性髓系白血病RUNX1-RUNX1T1+突变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胡忠利;张凤;黄保军;潘少君

    目的:探讨急性非M3髓细胞性白血病(AML non-M3)患者骨髓RUNX1-RUNX1 T1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了解表达淋系抗原CD19、CD56的RUNX1-RUNX1 T1+的AML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对初次诱导缓解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检测200例初诊AML(non-M3)患者骨髓RUNX1-RUNX1 T1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ML的淋系抗原表达水平,分析初次诱导缓解率(CR1)和总生存率(OS)的关系;对照分析RUNX1-RUNX1 T1+患者中CD56+和CD56-以及CD19+和CD19-患者在CR1和OS的区别.结果:在RUNX1-RUNX1 T1+的AML患者中,初诊时CD56+患者具有较低的CR1 (P <0.05).CD19+患者CR1较CD19-患者高(P<0.05).CD56+患者的OS率显著低于CD56-患者(P<0.05).CD19+患者的OS与CD19-患者的OS率无显著差异.结论:RUNX1-RUNX1 T1+的AML患者中骨髓CD56+提示预后不良,CD19+仅与CR1相关,与OS无关.

  •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种特异性靶抗原的特征研究

    作者:林忠琨;张闰;葛峥;刘娟;吴雨洁;郭星;乔纯;仇海荣;李建勇

    本研究针对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抗体免疫治疗的主要4种特异性靶抗原(CD19、CD20、CD22和CD33),深入探究其临床和预后特征,探讨针对这些靶抗原的新型靶向药物应用于成人ALL治疗的临床依据和价值.对220例成人ALL患者采用四色流式细胞仪进行免疫表型分析,采用常规细胞遗传学、荧光原位杂交、实时定量PCR和巢式PCR扩增及DNA测序等技术进行细胞学和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指标检测.结果显示,CD19阳性(CD19+)组女性和60岁以上老年患者比例高于CD19阴性(CD19-)组(46.4% vs 23.4%,P=0.006)(14.4% vs.2.1%,P=0.022),CD19+伴CD33表达增高(47.8% vs.12.0%,P<0.01),遗传学高危组患者比例显著增高(55.8% vs.20.8%,P<0.01),Philadelphia染色体阳性(Ph+)发生率高(35.3% vs.7.9%)(P<0.01);CD20+组伴CD13+低于CD20-组(31.6% vs.67.1%,P<0.01),CD20+无显著预后意义;在B-ALL患者中,CD22+比CD22-组12月复发率增高(93.9% vs.57.1%,P<0.05);CD33+组ph+率显著增高(43.5% vs.19.4%,P<0.01),CD33+与ph+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0.261,P<0.01).结论:本研究对CD19、CD20、CD22和CD33这些特异性靶抗原特征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指导临床正确把握抗体免疫治疗的适应症和应用时机,使患者大程度获益.

  •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56和CD19表达与染色本核型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邱荃;朱平;王茫桔;吕旭珍;董玉君;孙玉华;王莉红;张英;卜定方

    目的:探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瘤细胞表面CD56和CD19表达与染色体核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2011年-2015年的126例初诊MM患者,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免疫表型,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细胞遗传学异常,用骨髓涂片检查异常浆细胞骨髓浸润程度,结合病史分析MM细胞新出现的特殊标记与染色体核型及预后的关系.结果:①126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骨髓浆细胞中位数为0.24(0.01-0.97);116例检测了骨髓瘤免疫表型的患者中,骨髓浆细胞中位数为0.25(0.01-0.97);其中CD19 阳性者骨髓浆细胞中位数为0.11(0.01-0.53),CD19阴性者骨髓浆细胞中位数为0.26(0.01-0.97),CD19阳性者骨髓中浆细胞浸润比例较阴性者显著降低(P =0.036).②116例检测了骨髓瘤免疫表型的患者中,骨髓瘤细胞表面出现CD19,CD20,CD56和CD117等表达,其中CD56阳性者61.21% (71/116),CD56阴性者38.79% (45/116);CD56阳性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较阴性者明显延长(PFS:37.50月 vs 18.40月,P=0.036;OS:53.00月vs 31.00月,P=0.016);③CD19阳性者16.38% (19/116),CD19阴性者83.62% (97/116);CD19阳性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与阴性者相比无显著差异;④CD19阳性患者中CD117阳性率42.11% (8/19),CD19阴性患者中CD117阳性率18.57% (18/97),CD19表达与CD117表达呈正相关趋势.⑤67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了FISH检测,其中8例核型正常(11.94%),59例出现异常核型(88.06%);异常核型以IgH重排为主,出现47例(70.15%),其他异常核型包括lq21+、del(13q14)、del(13q14.3)、del(17pl3),分别出现37例(55.22%)、31例(46.27%)、33例(49.25%)、13例(19.40%).CD19阳性者与CD19阴性者相比,不良核型lq21+、del(13q14.3)发生率显著降低(lq21+:33.33% vs 61.54%,P=0.016;del(13q14.3):33.33% vs 53.85%,P=0.043).结论:CD56阳性的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好于CD56阴性者.CD19阴性的多发性骨髓瘤更易出现不良核型及骨髓浸润,但未统计出预后差异.

  • 急性白血病细胞CD19和CD20表达比较

    作者:宁铂涛;汤永民;陈英虎;沈红强;钱柏芹

    本研究目的是观察CD19和CD20在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中的表达与分布,为急性B系白血病靶向分子的选择提供合理依据.采用27个荧光直标单克隆抗体及CD45/SSC双参数设门多色流式细胞术对321例AL细胞进行免疫诊断和分型,并对CD19和CD20在各种类型AL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16例B系ALL病例中,CD19持续稳定表达,其阳性率(115/116,99.1%)明显高于CD20(33/116,28.4%,P=0.001);在17例含B系成分的混合型白血病(acute mixed lineage leukemia,AMLL)细胞中,前者的阳性率也明显高于CD20(P<0.01),而在29例T细胞系ALL和7例T/My HAL细胞中,两者均无表达;在15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中,CD19和CD20阳性率均很低,分别为7.2%和2.0%;CD19和CD20在B-ALL及B/My AMLL组中的荧光强度差别有显著性(t=20.68,P<0.001);CD19和CD20的特异性分别为92.3%(132/143)和92.7%(38/41),敏感性分别为99.2%(132/133)和28.6%(38/133),前者敏感性明显高于后者(X2=144.018,P=0.001).结论:CD19在B细胞系细胞的各分化阶段上持续稳定表达,反应谱比CD20宽,特异性及敏感性均高,尤其是其敏感性显著高于后者.这提示CD19抗原分子可能成为治疗B系ALL的佳靶点.

  • 胞浆CD79a和其它B系相关抗原在急性白血病细胞表达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敬宇;吕涛;杨敬慈;潘崚;罗建民;杨琳;姚丽;董作仁;徐世荣

    为了比较胞浆CD79a(CyCD79a)与包括胞浆CD22(CyCD22)、CD19、CD20和CD10等其它4种常用B系相关抗原在各种急性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情况并寻找针对急性前体B淋巴细胞白血病(pB-ALL)的敏感和特异的免疫学标志,对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的221例成人和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资料及常规细胞形态学和酶细胞化学染色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另外,还对其中的45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13例怀疑存在AML1/ETO和CBFβ/MYH11等融合基因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和/或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发现,对于pB-ALL来说,在这5种常用的B系抗原中,CyCD79a的敏感性高,而CyCD22的特异性好.CyCD79a在全部58例pB-ALL中的表达率为100%,而CyCD22在全部147例AML和15例急性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pT-ALL)中则无1例表达,即在非pB-ALL的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率为0%.结论:联合检测CyCD79a和CyCD22是诊断pB-ALL的合适的免疫学指标,能够准确地将pB-ALL与AML,和pT-ALL相鉴别.

  • 转录因子PAX5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张蓓;帖利军;叶启东;顾龙君;汤静燕;袁向亮;沈立松

    为了观察了解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中转录因子PAX5的表达特性,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测定了6个血液肿瘤细胞株以及6例正常儿童、58例初发和4例复发急性白血病儿童(其中包括39例B-ALL,10例T-ALL和13例AML)骨髓细胞中PAX5和CD19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Namalwa(B细胞系)细胞株中,PAX5和CD19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35%和2.52%;而在T-和髓系细胞株中几乎不表达.在临床样本中B-ALL组比T-ALL组和AML组的PAX5 mRNA表达高(P=0.029和P=0.013).T-ALL组和AML组的PAX5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而T-ALL组与AML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在B-ALL患儿中,PAX5 mRNA表达的个体差异很大.此外还发现,初发治疗前组和复发组的B-ALL患儿PAX5 mRNA表达高于化疗完全缓解组(P=0.011和P=0.006).由于在CD19基因的启动子上有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的结合位点,研究发现在B-ALL中PAX5表达水平与同样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的CD19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运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在B-ALL的临床标本中检测和定量PAX5基因的表达.研究中发现部分B-ALL中PAX5 mRNA表达明显升高,因此它可将其作为进一步研究B-ALL发病机理的另一个切入点.

  • 抗CD19 CAR-T对K562CD19+肿瘤细胞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研究

    作者:高鹏;李玉霞;贾凡;扈江伟;乔雪辉;王炜;凌焱;陈惠鹏

    目的 构建表达抗 CD19 分子的嵌合抗原受体,制备抗CD19 CAR-T 细胞,研究其对 CD19 表型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和杀伤效果.方法 通过分子克隆方法,构建能够自剪切 EGFP 荧光报告的抗 CD19 CAR 分子,将其重组到慢病毒载体中并包装获得慢病毒.通过慢病毒递送的方式,将抗 CD19 CAR 过表达于 primary-T 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确认表达后,通过ELISA 检测 CAR-T 细胞 IL-2 分泌情况,后用 LDH 释放法评价靶向杀伤作用.结果 成功获得抗 CD19 CAR 的慢病毒递送载体;流式细胞术表明 CAR 分子在 T 细胞表面高效稳定表达;ELISA结果显示 CAR-T 细胞在靶细胞刺激下 IL-2 分泌水平显著升高(P < 0.01);LDH 结果显示 CAR-T 细胞特异性杀伤 CD19 表型细胞,且杀伤效果在 E:T = 10:1 时达到50% 以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成功获取了具有靶向 CD19 表型细胞的 CAR-T 细胞,能高效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

  • IL-13和CD86对9HTE细胞株和哮喘患儿PBMC表达CD86水平的影响

    作者:杨洁;朱晓萍;王莉佳;符州;杨锡强

    目的了解IL-13和CD86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anti-CD86 McAb治疗哮喘的机理. 方法随机选择门诊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30例,正常健康儿童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用rhIL-13、TNF-α和rhIL-13+TNF-α干预9HTE人气道上皮细胞株和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用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FCM)检测9HTE人气道上皮细胞株表达CD86的百分率、PBMC中CD14+细胞表达CD86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及脂多糖(LPS)刺激后PBMC中CD19+CD86+双阳性细胞百分率. 结果 (1)分别用TNF-α、rhIL-13和TNF-α+rhIL-13干预9HTE细胞株后CD86的表达,三组之间表达的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hIL-13+anti-CD86 McAb干预9HTE细胞株后,9HTE细胞表达CD86水平较其他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哮喘组中的空白组、IL-13组、TNF-α组、TNF-α+IL-13组及anti-CD86组的CD14+CD86+的平均荧光强度和CD19+CD86+百分率均较相应的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TNF-α+IL-13干预后,CD14+CD86+的平均荧光强度和CD19+CD86+百分率较对应的空白组、IL-13组和TNF-α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anti-CD86 McAb干预后,CD14+CD86+的平均荧光强度和CD19+CD86+百分率较对应的其他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IL-13可诱导9HTE细胞株、PBMC中的CD14+细胞和CD19+细胞表达CD86;anti-CD86 McAb可阻断9HTE细胞株、PBMC中的CD14+细胞和CD19+细胞表达CD86.提示IL-13和CD86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anti-CD86 McAb治疗哮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CD19、CD27和 CD38标记的 B 淋巴细胞亚群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张智贤;何秋莹;方伟祯;鲍蕴文;曾华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静止B细胞、记忆B细胞和浆母细胞)的分布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疾病活动指数(DAS28)积分将66例RA患者分为RA活动组和RA缓解组,并设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研究对象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分析B淋巴细胞不同亚群与患者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RA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CD19平均荧光强度( MFI)、记忆B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静止B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 P<0.05);RA活动组浆母细胞百分比与正常对照相比明显升高(P<0.05);RA活动组与RA缓解组相比,浆母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2)RA患者的浆母细胞百分比与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数以及关节肿胀指数呈正相关(P<0.05)。(3)RA患者的CD19平均荧光强度与ESR呈正相关,浆母细胞百分比与CRP、抗CCP呈正相关(P<0.05)。(4)RA患者的浆母细胞百分比与DAS28呈正相关(R2=0.343,P<0.01)。结论B淋巴细胞亚群在不同的RA分期中存在不同的分布,并与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相关指标有相关性,提示B淋巴细胞在RA的疾病进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HIV/AIDS的免疫学指标与病毒载量的分层分析

    作者:张世玺

    目的 探讨病毒载量与CD8/CD25、CD8/CD38、CD8/CD95、CD14、CD19、CD56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用相应的抗体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结果 CD8/CD38、CD8/CD25、CD14、CD19在低层病毒载量(<1000 copies/ml)低于高层病毒载量(>1000 copies/ml),有在统计学意义(P<0.05);CD56、CD8/CD95在低层病毒载量(<1000 copies/ml)高于高层病毒载量(>1000 copies/ml),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8/CD38、CD8/CD25、CD14、CD19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性,CD56、CD8/CD95与病毒载量呈负相关性.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黄群;林镝;殷敏;谢利生;程雷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外周血CD19+ B淋巴细胞与睡眠呼吸障碍相关参数的关系.方法 OSAS患儿45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中、重度病例组各15例,对照组为非OSAS儿童1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19+ B淋巴细胞,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该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其与氧减指数(ODI)的关系.结果 OSAS组和对照组的CD19+ B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8.38±5.42)%和(14.07±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P=0.0047).轻、中、重度病例组的CD19+ B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5.47±3.09)%、(16.87±5.36)%和(22.80±4.6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2,P=0.000).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重度病例组的CD19+ B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轻度病例组(q=8.73,P=0.000)、中度病例组(q=5.93,P=0.000)和对照组(q=7.93,P=0.000),而轻、中度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9+ B淋巴细胞百分率与ODI呈正相关(r=0.507,P=0.000).结论 重度OSAS患儿外周血CD19+ B淋巴细胞数目增加,提示体液免疫可能因缺氧而代偿性增强.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在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柏露;张乐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难治和复发是导致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难治复发患者远期生存率<10%。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 T细胞)是通过基因修饰的方法获得的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特定抗原的特异性T细胞。近年来,可特异性识别B细胞表面抗原CD19的CAR T细胞在针对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试验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疗效。文章综述了抗CD19 CAR T细胞在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 IL-10+CD19+调节性B淋巴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作者:龚燕萍;张红星;赵超;崔燕红;熊怀民;仲人前;蒋廷旺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IL-10+ CD19+调节性B淋巴细胞(Breg)的表达及其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 1年6月-2012年10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2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31例和健康对照25名.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含CpG序列的寡脱氧核苷酸CpG ODN 2006和佛波醇酯(PMA)体外作用后,流式细胞术分析IL-10+ CD19+ Breg、CD4+ CD25high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表达及其相关性,ELISA分析培养上清IL-10水平.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两组间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两组连续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 CHB组外周血Breg[1.28% (1.05% ~2.20%)]高于AHB组[0.87%(0.55%~1.22%)]和HCs组[0.89%(0.51%~1.37%)](P值分别为0.001和0.006),AHB和HC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9).CpG ODN 2006和PMA作用后CHB组Breg[14.30%(10.70%~16.70%)]较AHB组[10.30% (7.05% ~ 13.30%)]和HCs组[10.40% (6.85% ~12.60%)]显著升高(P值分别为0.003和0.001);CHB组Treg[5.80% (4.20% ~9.10%)]较AHB组[4.05%(2.53%~5.40%)]和HCs组[4.50%(2.55%~5.50%)]也显著增高(P值分别为<0.001和0.005).AHB和HCs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reg:P=0.796;Treg:P=0.227).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CHB组Breg与Treg存在正相关关系(r=0.50,p=0.004),而AHB和HCs组无此相关性(r=-0.15,P=0.462;r=0.09,P=0.669).CHB组IL-10表达高于AHB和HCs组(P<0.001).AHB和HC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1),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CHB组IL-10与Breg存在正相关关系(r=0.409,P=0.005).结论 B淋巴细胞Breg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表达升高,Breg可能通过IL-10的分泌在HBV慢性感染过程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CD19、CD20表达的临床研究

    作者:夏光明;郑雅文;李钢;吕衍文;肖展翅;刘秋梅

    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B淋巴细胞CD19和CD20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用单克隆抗体定量测定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同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19、CD20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成组设计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CD19和CD20在淋巴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B淋巴细胞CD19、CD20的表达上调,可能参与急性脑梗死后的炎症和免疫反应.

  • 婴儿麻疹急性期免疫状态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仕勇;罗晓明;李小兵;包云光;徐瑞龙;胡丽萍;王凯旋;应爱娟

    目的 探讨婴儿麻疹急性期的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和CD19+T细胞改变及其发病机制,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5例麻疹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NK和CD19+T细胞,并与对照组和儿童麻疹组比较.结果 (1)婴儿麻疹急性期淋巴细胞绝对数明显减少,但亚群中CD3+、CD4+T细胞未见减少;(2)婴儿麻疹感染急性期CD19+T细胞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儿童麻疹感染急性期[(14.67±8.70)%vs(24.18±6.72)%vs(24.02±8.83)%](P<0.01).结论 婴儿期麻疹感染时,CD3+、CD4+T细胞抑制不明显,CD19+T细胞受到严重的抑制.

  • 2E8-Genistein免疫毒素靶向杀伤Nalm-6白血病细胞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陈英虎;汤永民;沈红强;宋华;杨世隆;石淑文;钱柏芹;徐卫群;宁铂涛

    目的 观察2E8(自制鼠抗人CD19新单克降抗体)-4',5',7-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Gen)免疫毒素(2E8-Gen)体外靶向杀伤Nalm-6细胞作用及其机制,为靶向治疗B细胞系自血病、淋巴瘤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细胞形态观察、台盼蓝拒染法、细胞生长曲线比较、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结果作用24 h,2E8-Gen对Nalm-6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浓度在20~100 nmol/L 9个观测点的细胞存活率[从20 nmol/L时的(71.8±7.9)%逐步降到100 nmol/L时的(16.6±12.9)%,n=3]与对照组[(100±13.9)%]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浓度在80 nmol/L以上杀伤作用显著加强;100 nmol/L 2E8-Gen在24、48、72 h对Nalm-6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2%、84%、94%,呈时间依赖关系.100 nmo/L浓度2E8-Gen组的Nalm-6细胞生长曲线与空白组、PBS组和相同浓度的纯2E8组的Nalm-6细胞生长曲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2.15,P=2.15×10-7),但后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1,P=0.29);而100 nmol/L 2E8-Gen对CD19阴性的Molt-3细胞的生长曲线与空白组相比无明显影响(F=0.34,P=0.59).24 h 100 nmol/L 2E8-Gen组早期凋亡Nalm-6细胞阳性率[(33.45±8.77)%]明显高于对照组[(10.44±1.28)%,t=-4.39,P=0.001].结论 2E8-Gen对有CD19抗原表达的Nalm-6细胞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杀伤作用,并呈时间依赖关系,浓度在80 nmol/L以上杀伤作用显著加强,凋亡机制参与了该杀伤作用.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淋巴细胞及其活化状况的研究

    作者:罗晓明;周馥英;周永列;王欣欣;邱莲女

    目的研究EB病毒(EBV)感染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急性期B淋巴细胞及其活化状况,以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2例IM急性期、恢复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CD19、CD23+/CD19+表达,配对比较并与21例相同年龄健康儿童组成的对照组比较.同时记录患儿的发热时间.结果 (1)IM急性期CD19[(5.63±2.91)%,(387±178)/mm3]CD19+/CD23+[( 2.45±1.87)%,(160±99)/mm3]恢复期CD19[(12.49±5.70)%,(428±156)/mm3]CD19+/CD23+[(5.05±2.79)%,(172±78)/mm3],均较对照组CD19[(16.20±2.80)%,(545±150)/mm3]CD19+/CD23+[(7.08±2.78)%,(249±136)/mm3]低(P<0.01或0.05).病程越早,下降越明显.(2)IM急性期与恢复期的CD19、CD23+/CD19+表达均成正相关(P<0.01);急性期和恢复期CD19与CD23+/CD19+表达均成正相关(P<0.01).(3)发热时间与CD23、CD23+/CD19+表达成负相关(P<0.01).结论 (1)在IM急性期,B淋巴细胞及其活化受到明显抑制,随着病情恢复而减轻;累及越显著、恢复越慢,同时症状越重.(2)CD19、CD23+/CD19+表达水平对于儿童IM的诊断及严重程度的预测有一定的价值.

  • 急性白血病细胞中CD19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陈英虎;汤永民;沈红强;宋华;杨世隆;石淑文;钱柏芹;徐卫群;宁铂涛

    目的观察CD19在儿童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与分布,为白血病的诊断、鉴别以及导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7个荧光直标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及CD45/SSC双参数设门多色流式细胞术对210例儿童 AL细胞进行免疫诊断和分型,并对CD19在各种类型AL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9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病例中,CD19 的阳性率(99%,92/93) 明显高于B细胞系其他相关抗原的阳性率,如CD10(88%,82/93,P= 0.003) 、CD20(25%,23/93,P= 0.001)和CD22 (60%,56/93,P= 0.001);CD19在9例含B系成分的杂合型白血病(hybrid acute leukemia, HAL)中全部表达,而在24例T细胞系ALL和5例T/My(髓)HAL上均无表达;在7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仅5例(6%)CD19阳性,明显低于它在B系ALL中的阳性率(99%,P= 0.001). 结论 CD19对B系ALL细胞的特异性较好,敏感性高,在B细胞系各个分化阶段持续稳定表达,是诊断B系ALL较为可靠的表面标记,也可作为导向治疗B系ALL的理想靶点.

  • 利妥昔单抗治疗激素依赖肾病综合征患儿五例

    作者:黄建萍;都娟;王硕;肖丽丽;赵晓艳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RTX)治疗激素依赖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疗效.方法 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激素依赖且仅对加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有效、但减量后仍然复发的患儿5例(男3例,女2例)为研究对象.停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激素改为足量应用,一般状况改善后,给予RTX 375 mg/m2,每周1次,共3次为一疗程;尿蛋白转阴后5d,激素改为隔日2 mg/kg,以后每2周减5 mg,直至停药.用药期间定期监测,当外周血CD19+B细胞≥3%时再补充1次RTX,用法同前.观察患儿尿蛋白转阴情况、维持缓解时间、激素及环孢素副作用改善的情况、循环CD19+B细胞水平变化及RTX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5例患儿于开始第1次RTX治疗后2~7d尿蛋白转阴.治疗前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比例为7.8% ~13.0%,第1疗程RTX治疗后均下降至0,随访第6~8月时开始回升,当第7~10个月上升至3.3% ~6.1%时,再次给予1次RTX,CD19+B淋巴细胞再次降为0,其中2例(例3、例1)患儿于第16、17个月时CD19+B淋巴细胞再次回升,并于第17、18个月回升至4.16%、4.17%时分别再次给予1次RTX,后CD19+B淋巴细胞再次降至0.目前5例患儿尿蛋白持续阴性,维持缓解12 ~20个月.RTX输注过程中与随访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激素和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的副作用如柯兴貌、齿龈增生等基本消失.结论 对于激素依赖且仅对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有效、但减量后仍然复发的肾病综合征患儿,在首次RTX治疗后,通过定期监测CD19+B淋巴细胞水平补充RTX,可以使患儿摆脱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维持缓解状态.

94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