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成功后她却失眠了
莫小西已经是第三次来到我的诊室,她又失眠了."昨晚我睡得很早,大概八点半就睡下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头一沾到枕头,脑子就开始混乱起来,一个又一个念头像泉涌般冒了出来:明天上班要做些什么?是先做年度报表呢还是先写新年企划案?老板会先想看哪个呢?万一做得不好怎么办?老板不满意我怎么样去补救?万一老板不高兴扣我奖金怎么办?就这样我的思维跳跃式进行着,没有一点止步的迹象.
-
1949~1959硝烟中诞生
那10年,我们清理了废墟,夯实了基础,经济跳跃式的发展,建设奇迹捷报频传.新中国的青年欣喜地看刭了社会主义曙光照临到祖国的大地上,不计其数的青年建设者们摩拳擦掌地向光明灿烂的社会主义道路迈进.为此他们默默奉献、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在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进程中留下了无悔的青春印记.
-
机场发热筛查对SARS疫情控制的效果评价
2003年暴发的SARS疫情中,SARS在区域之间存在着远距离跳跃式的传播特点[1].提示我们,对于切断SARS疫情的异地传播,交通关口的防控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评价2003年4月1日至6月24日在交通关口实施的发热筛查对疫情控制的作用,我们选择广州市白云机场、首都国际机场、上海市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采用问卷调查,历史数据收集以及对民航总局相关部门领导进行访谈的方法,收集发热筛查相关资料,对其成本-效果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交通关口发热筛查措施的启动条件和完善途径.
-
国医大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之经验浅谈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变主要在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可形成糜烂、溃疡,原因不明的弥漫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多在直肠及乙状结肠,向上呈连续性非跳跃式蔓延,累及部分、大部分或全结肠.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呈慢性经过.精神刺激、劳累、饮食失调常为本病发病的诱因.临床有轻型、重型、爆发型,后两型较少见.
-
如何早期甄别高致病性禽流感A/H5N1病毒感染病例
高致病性禽流感A/H5N1病毒感染(简称人禽流感)是近几年来新发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对人类首例禽流感A/H5N1病毒感染病例的确诊,标志着禽流感A/H5N1病毒已冲破种属的界线,成功实现了向人类的"跳跃式"感染.截止到2009年2月27日,全球人禽流感病例共408例,死亡256例,病死率约为63%[1].
-
切忌忽冷忽热地跳跃式锻炼
美国农业部近日公布了新版饮食指南,并提出了新的饮食建议.新建议与过去相比,建议增加量大的食物是水果和蔬菜,必须每天吃5~13份(2.5~6.5杯).新建议更强调日常锻炼对预防慢性病和防癌的重要性.锻炼具体要求是:每天坚持至少30分钟的中强度锻炼可降低成人患慢性疾病的几率;成人每天坚持大约60分钟的中度到强度的锻炼,可控制体重的增加.
-
对传导阻滞的新认识
经典理论认为有髓神经传导是跳跃式的,假设髓鞘是高电阻的绝缘体,在郎飞结之间没有电活动通过膜内外.传导阻滞被认为是髓鞘绝缘性破坏,电流泄漏所致.活动电流通过钠离子通道在被兴奋的郎飞结处进入,它就向邻近的结流去造成其向外的电流,引起邻近结的兴奋.这个去极化过程使郎飞结处膜上的离子通道到达开放的阈值并驱动另一轮的电流进入.
-
跳跃式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两节段非连续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跳跃式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两节段非连续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效果情况.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7年5在我院进行跳跃式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两节段非连续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跳跃式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进行跳跃式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两节段非连续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改善率、节段性前凸角度、NDI评分及JOA评分.结果 观察组进行跳跃式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两节段非连续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改善率、节段性前凸角度、NDI评分及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两节段非连续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跳跃式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疾病的改善率,帮助患者恢复颈椎的生理弯曲度,改善患者的节段性前凸角度.
-
乳腺癌术后化疗的应用及评价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早期就可侵犯血管,发生远处器官的跳跃式转移,形成微转移灶(亚临床转移灶)[1].有人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Ⅰ~Ⅱ期病人术前骨髓微转移灶的发生率,并研究其与预后的关系,发现Ⅰ期病人骨髓微转移灶阳性率为23.0%,Ⅱ期为38.0%,腋下淋巴结转移LN(+)者达41.0%.
-
81例服毒自杀者的临床及心理分析
传统的观点认为自杀观念、自杀未遂、自杀身亡是一连续发展的过程,其实在临床实际观察中发现三个过程是跳跃式地组合.其中后两者给社会、家庭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在综合医院的急诊处理中自杀未遂的比例是自杀身亡的十倍甚至几十倍,而服毒自杀又是常见的表现[1~3].
-
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克罗恩病(Crohn)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多见于末段回肠和邻近结肠,但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呈节段性和跳跃式分布。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伴有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肝等肠外损害。发病年龄多在15-30岁,有终生复发倾向。[1]我科自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克罗恩病患者28例,经过积极治疗和有效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
靶向超声造影剂制备的方法学研究
靶向超声造影是目前超声造影的前沿性课题,随着超声造影剂在临床的不断应用与实践,使得超声诊断学与治疗学发生了跳跃式的前进[1].
-
克罗恩病的观察与护理
克罗恩病(Crohn病)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胃肠道的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多见于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但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临床以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可伴有发热、营养障碍等全身表现以及关节、眼、口腔黏膜、肝等肠外损害.起病大多隐匿,从发病至确诊需要数月至数年,呈慢性、长短不等的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有终身复发倾向;少数病例急性起病,可表现为急腹症,酷似急性阑尾炎或肠梗阻.本病在欧美多见,且有增多趋势,我国发病率不高,但并非罕见.现将我科2004年9月-2006年10月收治的5例克罗恩病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克罗恩病的护理体会
克罗恩病(CD)是一种原因不十分清楚的胃肠道慢性炎症肉芽性疾病.病变多见于末段回肠与邻近结肠,但从口腔至肛门各段的消化道均可受累,常呈节段性分布或跳跃式分布.病程长,反复发作,重者迁延不愈,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细致周密的护理十分重要.
-
克罗恩病24例CT诊断价值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1].病变多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可累及消化道任何部位,以末端回肠及其邻近结肠多见,可伴皮肤、眼部及关节等部位的肠外改变.起病隐袭,病程常为慢性,反复发作,多见于青年人.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4例克罗恩病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探讨克罗恩病的CT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
-
房室结双径路文氏现象伴"跨越性"P波的房室传导
1临床资料患者男,71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房率94次/分,P-P间期0.64S,房室传导呈文氏现象,传导比例为4:3,文氏周期中第一个P-R间期0.32S,第二个P-R新间期0.60S,呈跳跃式增长,增量为0.28S.QRS时间0.13S,V1呈M型,心电轴+99°.
-
克隆恩氏病的护理
克隆恩氏病,也叫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原因不明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可发生于消化道(自口腔至肛门)的任何部位,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但以末段回肠和右半结肠多见。临床上以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可伴有发热、贫血、营养障碍以及关节、皮肤、眼、口腔粘膜、肝脏等肠外损害。本病有终生复发倾向,重症患者迁延不愈,预后不良。[1]发病年龄多在15-30岁,但首次发作可出现在任何年龄组,男女患病近似。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国内较欧美少见。近十年来临床上已较前多见。
-
跳跃式Centerpiece内固定在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跳跃式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在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颈后路C3~C7单开门跳跃式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并获得完整随访的老年患者52侧,其中男44例,女8例;年龄60~79岁,平均(68.3±5.9)岁。术前、术后1 w及6个月行日本矫形协会(JOA)评分;手术前后行颈椎X线片、CT及MRI检查,以评价术前与术后6个月颈椎Cobb角、术前与术后1 w全节段椎管矢状径大小( CT横断面上测量),钛板固定节段和非固定节段在术后1 w及术后6个月的椎管矢状径大小及门轴骨愈合情况。结果术中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8~29个月,平均16个月,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术前 JOA评分为(9.7±2.5)分,术后1 w为(13.2±1.6)分,改善率为(51.5±15.7)%。术前颈椎Cobb角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w全节段椎管矢状径较术前显著扩大(P<0.01),钛板固定节段和非固定节段的椎管矢状径大小在术后6个月较术后1 w略有缩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CT检查见门轴均达骨性愈合,而MRI见颈椎管扩大满意,脊髓受压基本解除。结论颈后路单开门跳跃式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是治疗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简单、安全且相对经济的方法,早期疗效较满意。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跳跃式 Centerpiece 内固定 -
成髓鞘转录因子对Schwann细胞成髓鞘的影响
脊椎动物周围神经的绝大多数Schwann cells(SCs)起源于胚胎时期神经管背侧的神经嵴细胞[1],包绕或包裹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轴突形成有髓或无髓神经纤维.除此之外,SCs还能够分泌大量的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元存活密切相关;SCs还参与朗飞氏结的形成[2],是跳跃式传导的结构基础.
-
快径路文氏现象显示慢径路传导
患者男性,15岁.因开学军训站立过久感胸闷、头晕就诊.1周前患上呼吸道感染.听诊:心肺无异常.心律齐,BP 112/65mmHg,心率75次/分,呼吸16次/分,X线透视未见异常,超声心动描记术无异常.心电图(图1)示:P波规律出现,P-R间期0.20s,P波时限0.10s,QRS波时限0.08s,QT间期0.36s,于长Ⅱ导联可见P-R间期呈0.16s、0.18s、0.21s、0.22s、0.26s逐渐延长,而后呈跳跃延长达0.32s,且持续出现.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房室结双径路.快径路文氏现象后转慢径路传导.进一步做食管调搏电生理检查,以S1~S2程控期前收缩刺激调搏法,于S1~S2为690ms时可见S2-R间期跳跃式延长达0.40s.证实其为房室结双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