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晚期中段食管癌应用后程与全程三维适形放疗的比较

    作者:鄂有国;曹德华;朱倩;钱月红;赵枫

    目的: 寻找一种适合中、晚期中段食管癌的疗效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经济且简便的放疗方法.方法: 将60例中、晚期中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一组采用全程三维适形放疗;另一组前半程常规放疗后半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对两种治疗方法的局部控制率、生存率等一系列相关指标进行随访、对比分析.结果: 除两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后程三维适形放疗组明显低于全程三维适形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两种方法的1~3年的病灶局部控制率、生存率以及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中、晚期中段食管癌的放疗而言,前程包及两侧锁骨上区的常规放疗加后程三维适形放疗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全程三维适形放疗,尤其适合于广大农村地区.

  • 恶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0例报告

    作者:刘俊;陈德玉;陈传生;游涛

    目的:评价恶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20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5个野照射,肿瘤单次周边剂量2~3 Gy,1次/d,5次/周,总剂量50~60 Gy.结果:有效率(CR+PR)80.0%,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5.0%、80.0%.无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结论:对于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将是一种有前途和潜力的治疗方法,有必要对其进行继续研究.

  • 三维适形放疗不同联合方式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对比研究

    作者:蔡君东;刘晶;曾淑超;崔燕利;李静海;王瑞芳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不同联合方式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生存率、毒副反应.方法:将90例经病理证实的未治疗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单纯放疗组、放化疗组、放化热疗组3组各30例,分别采用相应的联合方式治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评估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随访结束后评估远期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单纯放疗组为46.7%,放化疗组为63.3%,放化热疗组为86.7%,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1年生存率依次为50%、66.7%、86.7%,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放疗组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放化疗组及放化热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化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有效率和生存率进一步提高,毒副反应可耐受.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肝癌22例疗效分析

    作者:蔡晶;许昌韶;谢国栋;吴志军

    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3DCRT)治疗肝癌22例,以大体肿瘤体积(GTV)边缘适当外放5~10 mm作为计划靶体积(PTV),优选5~6个非共面适形固定野照射,以90%等剂量线计算剂量,单次剂量DT3.6~7 Gy/次,2~3次/周,总剂量DT35~42 Gy/5~10次,GTV中位值为61.2 cm3(19.4~136.2 cm3).结果:近期疗效CR、PR、NC、PD和有效率(CR+PR)分别为4.5%、54.5%、36.3%、4.5%和59.1%;1、2年生存率分别为45.4%和27.3%;急性放射性肝损伤中转氨酶升高18.2%,黄疸指数升高9.1%.认为3DCRT具有定位准确、计划精确、重复性强等优点,用于治疗原发性或≤2个转移灶的继发性肝癌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生存率.

  • 鼻咽癌三维适形放疗的初步观察

    作者:赵于天;许敏;章国芬;张福正;丁阳

    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治疗鼻咽癌15例.首程治疗8例,均为局部晚期患者;再程治疗7例.初程患者,缩野时针对鼻咽原发病灶采用适形放疗技术,照射10~40 Gy,鼻咽总量70~76 Gy.复发再程治疗患者采用全程适形,总量56~66 Gy.以CT图象为基础,结合MRI图象勾画靶区,大体肿瘤体积四周扩0.5~1.0 cm形成计划靶体积.设计5个共面或非共面野.根据靶区剂量适形度、DVH曲线、危及器官所受剂量进行常规与适形放疗计划的比较.结果显示,适形放疗90%等剂量曲线与靶区更适形,靶区外等剂量线迅速跌落;视交叉垂体区、腮腺区的受量明显减少;脑组织(不包括脑干)高剂量区的受量亦减少.由于无逆向设计及调强技术,在保护脑干、上段颈髓时适形放疗无明显优势.MRI在判别颅底骨质破坏、颅内受侵方面较CT优越.全组患者耐受性良好,未出现严重的口腔反应.近期疗效首程治疗100%(8/8),再程治疗86%(6/7).随访5~21个月,局控率100%,87%(13/15)的患者生存.提示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治疗鼻咽癌具有明显的剂量分布优势.用于局部晚期及复发鼻咽癌局部控制率较高.对远期疗效和放疗后毒副反应有待积累资料再作进一步评价.MRI在明确病变范围、诊断复发、辅助勾画靶区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 三维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联合PF方案诱导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万伟;于长华;宋亚颀;万一元

    目的 评估三维适形并后程加速超分割联合PF方案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病理证实的中晚期食管癌65例随机分为单放组33例和放化组32例;放疗均采用6/15MV-X线外照射.各组放疗前2/3疗程常规放疗1.8 Gy/次,5次/周,共40 Gy,后1/3疗程改用加速超分割治疗,1.5 Gy/次,2次/天,间隔6 h以上,全疗程总剂量70 Gy;放化组配合PF方案化疗,治疗结束后,按照食管癌诊治规范标准,比较两组疗效,第1、2、3年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 单放组CR 36.4%,PR 54.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9.4%、30.3%、24.2%;放化组CR 43.8%,PR 53.1%,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8.8%、56.3%、50.0%,两者近期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放化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单放组(P<0.05);局部毒副作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组全身毒副作用高于单放组(P<0.05).结论 三维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联合PF方案治疗能明显提高中晚期食管癌的1、2、3年生存率,且不增加局部毒副反应.

  • 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作者:周凤娟;辛勇

    目的 探索适形放射治疗提高进展期胰腺癌局部肿瘤靶区剂量以及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照射的可能性.方法 27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分常规放疗30 Gy/15次/3周后,加适形放疗肿瘤靶区剂量5 Gy/次,总剂量25~35 Gy/2周.结果 27例均完成治疗计划,23例以疼痛为主的患者中,17例疼痛完全消失.结论 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三维适形放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获得确切的姑息止痛作用,无严重的放射治疗毒性反应.

  • 脊柱转移性肿瘤三种放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作者:殷海涛;高山宝;刘宝瑞

    目的 比较不同放疗技术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10例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制定普通外照射及适形、调强放疗计划,处方剂量均为40 Gy/20 f,比较三种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差别.结果 适形、调强放疗计划相比普通放疗计划,能显著提高靶区的适形度(P<0.01);而适形和调强计赳对靶区的适形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形放疗计划较普通外照射及调强放疗计划能明显提高靶区剂量的均匀性(P<0.01),调强放疗计划对提高靶区剂量的均匀性较普通外照射并没有优势(P>0.05).脊髓所受的剂量在调强放疗计划中低,普通外照射计划其次,适形放疗计划较高(P<0.01).结论 对于部分椎体转移性肿瘤、预计生存时间较长者可以选用调强放疗计划来提高椎体局部剂量以加强镇痛效果和控制肿瘤.

  • 三种放疗技术在椎体转移瘤治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比较

    作者:葛小林;孙新臣;曹远东;洪梅;马珺;李益坤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放疗技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10例椎体转移瘤患者,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分别为每例患者设计3种治疗计划,即常规放疗(CRT)、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对CRT要求参考点达到处方剂量40Gy,对3DCRT和IMRT要求95%的等剂量线(38Gy)包括整个计划靶体积(PTV).根据等剂量曲线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3种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及危险器官受量的差异.结果 IMRT的靶区适形度指数、均匀性指数较其他两种计划好,同时减少了脊髓、小肠和心脏受照的大剂量;3种计划的处方剂量覆盖大体肿瘤体积(GTV)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和3DCRT可以提高靶区体积内的均匀度和适形度,在保护脊髓、小肠和心脏方面较CRT具有明显优势,以IMRT佳.对部分椎体转移瘤患者实施IMRT是佳选择.

  • 保乳术后调强放疗和部分乳腺照射

    作者:杜向慧;郑远达

    保留乳房治疗作为早期乳腺癌重要的治疗选择手段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共识.近年来,随着乳腺癌患者对治疗后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放疗技术进展更多地着眼于改善乳房长期的美观效果、降低心肺等重要器官的放射损伤.临床上在开展的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技术,具有靶区剂量更均匀、心肺损伤更少等剂量学优点,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简单的二维治疗.在选择性患者中以"部分乳腺照射"来代替全乳放疗,也是近年来挑战传统放疗模式的重要趋势.

  •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疗效分析

    作者:蔡鹏;王建国;杨士勇;彭冰;胡丽君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对36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2002AJCC分期,本组36例患者均为Ⅲ期.全组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其中单纯放疗20例,同步放化疗16例.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9.2月,1年总生存率为22.7%;原发灶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4例,无进展(SD)20例,总有效率(CR+PR+SD)为69.4%(25/36),临床获益率47.2%(17/36).不良反应主要是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消化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Ⅰ~Ⅱ级消化道反应占71.2%,Ⅲ级为3.6%;血液系统反应以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为主,Ⅰ、Ⅱ级19例,占52.8%,Ⅲ级3例(均为同步化疗者),占8.3%,经对症处理后患者均能按计划完成治疗.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毒副反应低,可获得较好的局控率和生存率,加同步化疗有提高生存率趋势.

  •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三维适形放疗临床分析

    作者:姚晖;曹伟;杨志刚;王芸;李莉;章骏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三维适形放疗疗效、放射损伤及美容效果.[方法]80例患者分为44例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和36例行保乳术后放疗.应用直线加速器6MV X线照射,处方剂量50Gy,保乳治疗组对瘤床追加6~9MeV电子线16Gy.[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改良根治组无局部复发41例(93%),无远处转移41例(93%),死亡1例;保乳治疗组无局部复发35例(97%),无远处转移35例(97%),无死亡.改良根治组中发生Ⅱ级以上放射性皮炎32例,放射性肺炎12例,患侧上肢水肿10例:保乳治疗组发生Ⅱ级以上放射性皮炎6例,放射性肺炎2例,患侧上肢水肿1例(P=0.01).保乳治疗组放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美容效果达优良者分别为88.9%、91.6%和94.4%.[结论]保乳术后三维适形放疗组疗效与改良根治组疗效基本相同,美容效果优于改良根治组,放疗损伤显著低于改良根治组.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肝门胆管细胞癌

    作者:沈洁;金璋

    目的:探讨肝门胆管细胞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1年11月至2004年11月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明确诊断不能手术或术后残留复发的肝门胆管细胞癌患者21例,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术后观察随访临床症状、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疗程,腹痛症状在二个月内基本缓解,缓解率为80.9%(17/21),三个月内黄疸减轻占66.7%(14/21),影像学上肿块缩小(局控率)15例,占71.4%,结论:肝门胆管细胞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一种安全、无创、近期疗效好的治疗方法,极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 胃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焕龙;胡挺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应用于胃癌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胃癌术后高危患者实施三维适形放疗.处方剂量PTV为45~50Gy,每次分割1.8~2.0Gy.治疗计划采用3~5个共面适形照射野,射线采用直线加速器的6MVX线照射.剂量参考线为90%等剂量曲线.在放疗开始的当天同步进行多西他赛化疗,剂量20mg/m<'2>静脉注射,每周1次,共4次.放疗副反应采用RTOG标准.结果 1年生存率为90%;2年生存率为66.7%;3年生存率为50.0%.中位生存期34.2个月,中位无复发生存期23.8个月.76.67%的患者出现急性胃肠道副反应,其中1级占64.3%,2级占28.6%,3级占7.1%.56.67%的患者出现白细胞下降,其中1级占57.9%,2级占31.6%,3级占10.5%.局部复发率20.0%,区域复发率56.67%,远处转移率36.67%.结论 胃癌术后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总生存率,毒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应用.

  • 低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8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作者:卢健

    目的探讨低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对28例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Ⅱa~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Primus M型直线加速器及全身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计划系统,单次剂量3~6Gy,总剂量48~60Gy.按RTOG和WHO标准观察近期疗效与放疗反应.结果28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近期疗效:CR5例,PR15例,NC6例,PD2例,总有效率71.4%,1年生存率75.0%.无严重的放射治疗并发症发生.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局控率,减轻放疗毒副反应.

  •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唐冬梅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伴随社会老龄化,环境污染和吸烟人数增加,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数的80%.

  • 立体定向放疗应用于中央型肺癌的剂量学研究

    作者:杨有文;张海亮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3-DCRT)与调强放疗(IMRT)两种技术下对中央型肺癌进行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6例中央型肺癌患者分别采取3-DCRT 与 IMRT 方法设计 SBRT 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相关参数。结果3-DCRT 与 IMRT 计划的 Dmean、Dmax、Dmin 及 HI 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3-DCRT 计划的 CI 差于 IMRT 计划(P <0.01);3-DCRT 与 IMRT 计划的肺各项指标、脊髓 Dmean、心脏 V40、食管 Dmean、食管 V55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 SBRT 应用于中央型肺癌满足剂量学要求,相对于3-DCRT,IMRT 在早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 SBRT 并不具明显剂量学优势。

  • 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

    作者:杨伟萍;梁世雄;韦长元;丁战钤;李航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前后肝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23例原发性肝患者行3DCRT前后肝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研究.结果 周边及内部彩色血流信号显著减少,部分消失.血流速度均有所降低,其中收缩期峰值流速周边、内部均显著降低(P<0.05).内部舒张期低流速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 CDFI是观察原发性肝癌3DCRT前后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肺癌脑转移40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林宇;李建成;王捷忠;钱飞宇;陈明强;陈俊强

    目的 探讨全脑放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治疗疗效.方法 40例NSCLC脑转移患者接受全脑放疗(WBRT)30~40 Gy后行3DCRT治疗,放疗结束后行脑部CT或MRI评定疗效.结果 全组40例均按计划完成脑部放疗.治疗后全组总有效率为82.3%,全组治疗前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3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中位生存期8.9个月,1年生存率28.0%.结论 全脑放疗联合3DCRT治疗有较高局控率,值得推广.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在78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郑华;林勤

    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肿瘤的75%~80%[1],并且在就诊的患者中约70%~80%患者因病灶不适合手术或有手术禁忌而无法接受手术治疗,这些患者大多需要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多年来,NSCLC根治性放射治疗的5年生存率约为13%,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若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则有望提高生存率.要提高NSCLC放射治疗的局部控制率,必须改进放射治疗技术[2].

320 条记录 10/16 页 « 12...78910111213...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