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为儿童常用抗癫痫药物之一,是一种不含芳香环又不含氮原子广谱抗癫痫药.丙戊酸钠对各型癫痫发作均有效,特别对失神小发作、强直一阵挛发作和肌阵挛发作疗效显著,常作为儿童治疗失神小发作的首选药物,患者需长期服药,VPA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是50~100 mg/L,癫痫患者口服后吸收及代谢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疗效和不良反应与服药剂量相关性较差,但与血药浓度相关性较高[1].
-
风险管理对于提高VPA置管患者安全的效果研究
分析了风险管理和常规护理对维护120例消化内科VPA置管患者安全的应用效果,包括风险管理组(60例)和常规护理组(60例)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置管留置时间、患者对VPA置管和VPA相关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护士对于维护VPA置管患者安全的护理行为对比。研究显示,护理风险管理能明显减低VPA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VPA置管留置时间,能显著提高患者对VPA置管和VPA相关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改善护理人员维护VPA置管患者安全的护理行为。建议将VPA的风险管理应用到护理工作中,提高VPA置管的患者安全。
-
丙戊酸钠对成年癫痫患者血脂代谢及甲状腺功能影响
癫痫是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癫痫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1]).抗癫痫药丙戊酸钠(VPA)引起血脂异常的机制不明确~([2-3]).本研究检测癫痫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和甲状腺功能,探讨临床意义.
-
丙戊酸钠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丧失,纹状体多巴胺含量下降,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丙戊酸钠(Valproate, VPA)是临床上作为治疗双相精神障碍的主要药物.
-
关注抗癫(癎)药物的标签外用药
抗癫(癎)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是一批由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的控制癫(癎)发作的药物.临床使用的AEDs包括传统的AEDs和80年代以后上市的多种新型AEDs.临床常用的传统AEDs包括苯巴比妥(PB)、丙戊酸钠(VPA)、卡马西平(CZB)、苯妥英钠(PHT)、氯硝西泮(CZP)等,以上几种传统的AEDs在说明书中均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
-
丙戊酸钠增加Hela细胞放射增敏性及其机制的探讨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功能异常被证实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直接相关.通过对HDAC功能的抑制可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丙戊酸钠(VPA)是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物,近发现其属于HDAC抑制剂[1].本研究选择VPA作为HDAC抑制剂的代表,来观察VPA能否增加Hda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并探讨其机制,为临床上治疗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
丙戊酸钠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记忆损害的干预效应
观察丙戊酸钠(VPA)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记忆功能的影响.材料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质量160~180 g(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42只,简单随机抽样,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分为酒精模型组、VPA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4只.
-
乳腺癌化疗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相关并发症的研究
目的研究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5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访1年以上或直至VPA拆除,观察VPA植入与首次使用的间隔时间对VPA相关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VPA并发症总的发生率为19.2%(24/125),7例患者因并发症提前拆除VPA。影响并发症的主要因素为VPA植入与首次使用的间隔时间。间隔时间为0~3d 时,并发症发生率为26.9%(0~3d,P<0.05);间隔时间为4~7d、7d以上时,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3.2%、14.3%(4~7d与7d以上,P>0.05)。结论为了减少VPA相关并发症,建议好在VPA植入3天后再开始使用。
-
乳腺癌患者对 PICC 和静脉输液港满意度的比较与研究
目的:责任护士通过随访使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完全置入式静脉输液港(VPa)的乳腺癌化疗患者对化疗满意度的对比,为临床筛选更优质静脉化疗途径提供依据。方法将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 Picc 组和 VPa组,Picc 组采用 Picc 静脉化疗途径,VPa 组采用 VPa 静脉化疗途径,对化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问卷调查,主要分析静脉血栓形成、静脉炎、局部感染、导管移位、有无并发症、生活质量和费用等。采用本土化后的维多利亚患者满意度监测工具(VPsM)进行满意度测定。结果 VPa 组总体平均满意度(4.85±0.5)分,总体服务指数为(85.8±12.3)分,Picc 组总体平均满意度为(4.2±0.5)分,总体服务指数为(73.3±9.6)分。结论应根据患者各自不同条件选择合适的化疗途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VPa 可作为提高患者满意度、服务质量的首选静脉化疗途径。
-
VPA和SAHA对内膜癌细胞凋亡和E-cad基因表达影响
目的:观察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HDACIs)丙戊酸(VPA)和软木酰苯胺氧肟酸(SAHA)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RL-952和HEC-1-B增殖过程中,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以及E-cad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以VPA和SAHA作用于内膜癌细胞,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对细胞增殖进行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周期变化和凋亡诱导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内E-cad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VPA和SAHA作用HEC-1-B和RL-952细胞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生长抑制率明显增加,VPA为6.77%~93.25%和3.24%~89.25%.SAHA为5.61%~97-36%和2.56%~87.85%(P<0.01);随着VPA和SAHA作用时间的延长(24~96h).HEC-1-B和RL-952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增加,VPA为42.41%~82.74%和36.17%~71.05%,SAHA为43.15%~82.09%和40.38%~85.93%(P<0.01).RL-952和HEC-1-B细胞在VPA和SAHA作用后能增加在G0/G1期比例(60.24%/65.23%和64.46%/67.36%,P<0.01),诱导肿瘤细胞凋亡(26.83%/15.86%和16.02%,11.48%,P<0.01),出现特征性凋亡形态特征.VPA和SAHA作用后RL-952和HEC-1-B细胞E-cad mRNA表达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PA和SAHA可有效地抑制内膜癌RL-952和HEC-1-B细胞增殖,有细胞周期阻滞和诱导凋亡作用,对E-cad基因有明显的上调作用.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enous port access,VPA)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是一种可以完全植入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可用于各种高浓度化疗药物、肠外营养液的输注及输血、血样的采集等,可以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难度,防止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并且患者日常生活不受限制,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国外1982年开始将VPA用于临床,国内尚未广泛开展.我院于2009年7月引进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通过对患者的精心护理,确保了各项治疗的顺利完成,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乳腺癌病人留置PICC与VPA化疗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在乳腺癌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乳腺癌病人,PICC组和VPA组各50例,分别统计置管成功率、术中置管率、留置时间、并发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VPA组和PICC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分别为100%和96%,总置管成功率均为100% (P>0.05);VPA组和PICC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和6% (P>0.05);VPA组和PICC组留置时间1年以上的病人比例分别为60%和6%(P<0.001);VPA组术中置管30例,而PICC组为0例.生活质量评分B级以上病人,VPA组和PICC组分别为90%和60% (P<0.001);VPA组和PICC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和74% (P<0.05).[结论]VPA是乳腺癌病人静脉输液更为理想的静脉通路,特别是年老体弱、维护不便、长期用药和转移复发等病人.
-
PICC与VPA在血液肿瘤患儿化疗中的应用比较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enous port access,VPA)是近几年临床上常用的深静脉置管技术[1~5].二者都可将各种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为血液肿瘤患儿化疗开辟了理想的静脉通道,解除了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二者亦存在不同的并发症[6~9].
-
VPA对OA处理的SH-SY5Y细胞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丙戊酸钠(VPA)对冈田酸(0A)处理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系(SH-SY5Y)细胞中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MTT观察OA对SH-SY5Y细胞活力的影响,制备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细胞模型;Westernblot检测OA及VPA对Thr231位点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显示,当OA浓度大于40 nmoL/L时,细胞活力受到明显抑制,而低于此浓度的OA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不明显;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H-SY5Y细胞经OA(40 nmol/L,12 h)处理后,Tau蛋白磷酸化的水平明显增加,给予VPA(10 mmol/L)作用12 h后,Tau蛋白磷酸化的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VPA可以抑制OA处理的SH-SY5Y细胞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
有效吸痰的护理体会
总结吸痰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方面的临床价值及相应的护理体会.
-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监测丙戊酸血药浓度的结果分析
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是治疗癫痫的一线药物,具有疗效高,安全性好,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少等药效特点.但是,VPA的药动学和药效学个体差异很大,剂量难以掌握,给药剂量和血药浓度相关性不稳定,而毒性反应与血药浓度相关[1].为控制癫痫发作,大限度地发挥疗效和避免不良反应,对其血药浓度实施监测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2-3].本文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检测VPA血药浓度,并对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现报道如下.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患儿及家属的心理问题分析与护理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CVPAS),是一种埋藏在皮下长期留置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液、营养及支持治疗,输血及血样采集[1].通过使用无损伤针穿刺输液港即可建立输液通道,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难度,是白血病患儿静脉输液的永久性通道[2].本文总结使用VPA患儿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植入式输液港1例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系统脱落的护理体会
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液、营养支持治疗、输血、血样采集等,其优点是可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和难度,同时可将各种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防止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是肿瘤患者静脉输液的永久性通道.对我科2006年5月至2009年8月的61例VPA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总结.61例留置VPA患者共出现问题13例次,以无法抽回血为主占11.3%,各个部位肿胀也是留置VPA应用中的常见问题.2009年8月,我科收治1例出现VPA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系急诊在局麻下行右下肺动脉异物取出术,术程顺利,术后安返病房,未诉特殊不适.
-
不同剂型的丙戊酸钠配伍托吡酯治疗儿童癫痫的探讨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单药及丙戊酸钠和托吡酯(TMP)联合用药治疗儿童癫痫时VPA的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和药物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13年6月间我院癫痫患儿单用VPA及VPA联用TMP治疗癫痫的病例,对VPA的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及患儿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血药浓度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179例单用VPA的患儿中VPA血药浓度低于50μg/ml的有127例,其中已控制+基本控制的有95例(74.80%),无效的有32例(25.20%),在50-100μg/ml 之间的有52例,其中已控制+基本控制的有37例(71.15%),无效的有15例(28.85%),不良反应例数分别为10例(5.59%);69例VPA联用TMP 的患儿中VPA的血药浓度低于50μg/ml的有46例(66.7%),其中已控制+基本控制的有34例(73.9%),无效的有12例(26.09%)。在50-100μg/ml之间的有23例,其中已控制+基本控制的有17例(73.92%),无效的有6例(26.08%),不良反应例数分别为4例(5.80%)。结论当VPA与TMP联用时,与单用VPA相比,VPA的血药浓度对两组之间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
-
静脉输液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静脉输液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随着医学发展,静脉输液技术有了阶梯式发展,从传统静脉输液发展到外周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再到深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CVC)及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是近年来临床静脉输液的新技术,大大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