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低分化腺癌合并印戒细胞癌睾丸转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余意;聂海波;胡卫列;张长征;赖晃文;陈晓东;吕军

    目的:探讨我院1例罕见胃印戒细胞癌睾丸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在睾丸转移瘤与原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收治1例睾丸肿瘤患者,1年前曾行胃贲门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提示低分化印戒细胞癌,术后未予以放化疗,此次外院睾丸穿刺活检病理报告为低分化腺癌浸润或转移,考虑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行患侧根治性睾丸切除术.结果:术中见睾丸略增大,约4 cm×3 cm×2 cm,质地硬,颜色呈淡红色,附睾大小、质地无异常.术后病理证实胃低分化腺癌合并印戒细胞癌转移.随访半年,临床症状好转.结论:胃印戒细胞癌睾丸转移非常罕见,特定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可以有助于诊断.

  • 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胡善彪;王荫槐;易路;廖忠厚;蔡仁中

    目的:探讨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特征.方法:报告1例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因间歇性肉眼血尿就诊,术前检查未找到任何膀胱外病灶,行膀胱全切除术+输尿管造瘘术.结果:术后病检报告为膀胱印戒细胞癌.患者术后转肿瘤科化疗,目前正在随访中.结论:原发性膀胱SRCC非常罕见,进展快、恶性程度高,局部浸润性生长,有早期扩散转移倾向,预后差.其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

  • 根治性膀胱全切治疗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1例报告及随访观察

    作者:邢继章;姚志勇;孙斌;周高标;洪泉;汪泽厚;郭和清

    目的:探讨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signet-ring carcinoma,SRCC)的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11月采用根治性膀胱全切加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治疗原发性膀胱SRCC患者1例,并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1个月,肛门括约肌控制功能满意,白天排尿粪6~8次,夜间3~4次,血生化正常.2014年2月门诊复查,患者生活自理,血生化指标正常,全身未发现肿瘤转移灶.结论:采用根治性膀胱全切加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治疗早期原发性膀胱SRCC可取得满意效果.

  • 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的诊治(附3例报告)

    作者:龚玉爱;郭宗华;李刚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PBSRCC)的诊治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3例PB-SR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3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均诊断为PBSRCC,分别于术后6~13个月死亡.结论:PBSRC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差.影像学检查及膀胱镜检的综合应用是诊断PBSRCC的主要方法.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 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1例

    作者:郭桂迎;修有成;王毅;张子健;孙士恒

    患者,男,62岁.因左肾区不适伴尿频、尿急、尿痛6个月,血尿10天,于2005年10月18日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左肾区无隆起,有压痛及叩击痛,双侧输尿管走形区无压痛,膀胱区压痛,肉眼可见血尿.辅助检查:尿液分析酸碱度为5HP,其余正常.尿结核杆菌培养阴性.腹部盆腔CT检查:左侧肾脏2.0 cm×2.0 cm低密度影,增强后无强化,CT值16 Hu;右侧肾脏密度减低,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腹腔内无腹水征.

  • 原发性前列腺印戒细胞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刚;成波

    目的:探讨原发性前列腺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前列腺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64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2年,肉眼血尿2个月入院治疗,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结果:术后病理检查为前列腺印戒细胞癌伴黏液腺癌及管状乳头状腺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PSA+,PAP+,CEA-.术后给予局部放射治疗,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原发性前列腺印戒细胞癌临床罕见,恶性程度高,易出现转移,需依赖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

  • 脐尿管癌一例

    作者:李萍;刘小波

    患者,男,39岁,因"尿频、尿急、尿痛,间歇性肉眼血尿4个月余"人院,入院后CT:膀胱顶壁占位改变,建议膀胱镜检;膀胱镜检见膀胱顶壁肿物,大小约4 cm×3 cm,表面见较多坏死物质附着,呈菜花样或滤泡状,活检回报为膀胱印戒细胞癌.进一步行盆腔MRI:膀胱顶壁向腔内突出占位性病灶,提示膀胱癌,并考虑病灶侵犯顶壁周围脂肪组织,向后累积膀胱三角,盆腔内多发淋巴结转移.行膀胱扩大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切除脐部组织及脐尿管,充分游离膀胱前壁、顶后壁,距离肿瘤5 mm用阻断钳夹闭膀胱、离断,完整切除肿瘤.清扫双侧髂血管周围及闭孔淋巴结组织.

  • 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杨博;周波;孙中义;靳风烁

    目的:探讨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分析2例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分别于确诊后1、4个月死亡。结论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是一类恶性程度很高且组织类型少见的膀胱肿瘤,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治疗上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总体预后不良。

  • 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1例报告并文献分析

    作者:杨佳佳;张贤生

    患者,男,47岁,2012年9月因"间断性肉眼血尿半月余"入院.患者入院半月前于劳累后出现血尿,不伴尿频、尿急、尿痛,未予特殊治疗后自行缓解,2 d后再次出现血尿,当地医院B超示膀胱占位.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

  •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记忆性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研究

    作者:赵敬柱;张汝鹏;于津浦;李慧;于文文;任秀宝

    我们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胃癌患者外周血记忆性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探讨胃癌患者记忆性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变化及意义.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2009年6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27例,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53.6±8.7)岁.组织学类型:低分化腺癌12例,高、中分化腺癌7例,印戒细胞癌4例,黏液腺癌4例.临床分期:Ⅰ期7例,Ⅱ期4例,Ⅲ期14例,Ⅳ2例.择健康志愿者3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0名,女10名,年龄(55.4±7.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在胃印戒细胞癌中的表达

    作者:赵瑞华;姜文静;张伟杰;周亚楠;宗红

    目的 观察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在胃印戒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探讨ALK融合基因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搜集177例我院病理检查确诊的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法观察ALK蛋白的表达.随后,针对ALK蛋白阳性的病理标本,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验证其ALK基因重排.结果 IHC显示177例胃印戒细胞癌中4例(2.3%)ALK蛋白表达阳性.4例ALK蛋白表达阳性的患者FISH检测均为阳性.结论 IHC及FISH为检测胃印戒细胞癌ALK表达的可靠方法,ALK阳性的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性可能更强,确诊时淋巴结阳性率高,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多为阴性.

  • ER、PR和pS2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元杰;汪圣毅;钱结胜;肖蔚

    本研究旨在探讨pS2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和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大肠癌患者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6~82岁,中位年龄58.2岁.按组织学类型分为:管状腺癌41例,粘液腺癌5例,印戒细胞癌3例,乳头状腺癌1例.按大体类型分:隆起型20例,溃疡型24例,浸润型4例,胶样型2例.按中国抗癌协会分期,A期10例,B期16例,C期19例,D期5例.按部位分:升结肠10例,横结肠6例,降结肠1例,乙状结肠7例,直肠26例.

  • 胃印戒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研究

    作者:石晓燕;王润洁;刘超英

    目的 通过对比胃印戒和非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胃印戒细胞癌的病理特征.方法 对110例胃印戒细胞癌(SRC)及同期326例非印戒细胞癌(NSRC)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印戒细胞癌组患者男女比例(1.4∶1)明显小于非印戒细胞癌组(2.5∶1)(P<0.01);印戒细胞癌组患者发病年龄<60岁的比例(43.6%)明显高于非印戒细胞癌组(30.9%)(P<0.05);在Ⅰ期胃癌患者,胃印戒细胞癌患者所占比为31.4%,而Ⅰ期以上印戒细胞癌患者在所有晚期胃癌患者中所占比为23.3%(P<0.05);印戒细胞癌组中肿瘤浸润深度达T1以上者(70%)低于非印戒细胞癌组(86.9%)(P<0.001);而两组在肿瘤发生部位、淋巴结转移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印戒细胞癌好发于年轻女性,早期发生率较高且浸润到黏膜下层速度较慢.

  • 角淋巴结转移性印戒细胞癌一例报告

    作者:王新娟;陶学金

    病例报告患者,女,62岁.左颌下肿块10 d,无疼痛等不适.体检:心肺腹无特殊异常.专科检查:双侧颌面部不对称,左颌下近下颌角处触及一肿物,质韧,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活动度可,无压痛等不适.

  • 原发性肺印戒细胞癌5例 CT 特征分析

    作者:李振辉;董兴祥;高德培;王关顺;杨光军;张大福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印戒细胞癌的 CT 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5例原发性肺印戒细胞癌的 CT 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5例原发性肺印戒细胞癌均为周围型肺癌,病灶边界清楚,分叶状。平扫 CT值(31.3±5.9)HU,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其中3例增强后见低密度未强化区,4例有双肺转移,3例有淋巴结转移,均未合并肺不张及胸腔积液。结论:原发性肺印戒细胞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有一定的 CT 特征,确诊仍需依赖病理学检查。

  • 胃癌术后胆道梗阻并吻合口梗阻的介入性处理一例

    作者:谢宗贵;丁云;刘汝勤;邓力

    患者男性,50岁.于1995年9月诊断为进展期胃窦癌(印戒细胞癌)并行姑息性胃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1996年5月出现间断呕吐,皮肤巩膜黄染,行CT检查示胰头区略增大,肝内胆管明显扩张;钡餐检查示吻合口变窄,但钡剂能较顺利进入吻合口远端.患者于1996年6月25日入我院治疗.完善各项检查后于7月2日行经皮穿刺胆道外引流术,胆道造影示肝内胆管、肝总管明显扩张,胆总管下端呈鼠尾状狭窄,并见弧形压迹.可见造影剂经十二指肠乳头入肠腔.

  • 胃印戒细胞癌的增强CT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周金金;关文华;强军;臧志娜;史展;陈殿森

    目的 探讨胃印戒细胞癌(SRCC)的增强CT表现及其与非印戒细胞癌(NSRC)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9例SRCC与43例NSRC患者的临床及增强CT资料,对两组病例影像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结果 SRCC组原发肿瘤以胃下1/3为主,NSRC组以胃上1/3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69,P=0.009< 0.05);SRCC组Borrmann分型以Ⅲ型为主,NSRC组以Ⅱ型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69,P=0.001);SRCC组肿瘤区胃壁平均厚度大于NSR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8,P=0.079 >0.05);SRCC组动脉期CT净增值低于NSR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8,P=0.003),但门静脉期及延迟期CT净增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RCC组峰值期相以延迟期为主,NSRC组以门静脉期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624,P=0.000),但两组间的强化幅度、强化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RCC在增强CT上的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青年人胃癌233例临床、内镜、病理分析

    作者:杨斌;杨洪坤;韩继超

    青年人胃癌发病率虽较低,但误诊漏诊率较高。本文对我院1990~1997年经胃镜和病理活检证实的青年人胃癌25例,结合近年文献报道的208例共233例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旨在探讨其特征,提高早期诊断率。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男109例,女124例,男女之比为0.88:1,年龄15~35岁,其中31~35岁者142例(60.9%)。从出现症状或上腹痛的性质规律改变及症状加重到确诊,平均12.5个月。病程4小时~10年。 二、临床表现: 上腹部疼痛192例(82.4%),呕吐109例(46.8%),反酸94例(40.3%),纳差116例(49.8%),上消化道出血96例(41.2%),消瘦或体重下降92例(39.5%),上腹部压痛64例(27.5%),贫血62例(26.6%),腹部包块14例(6.0%),吞咽困难19例(8.2%),腹水6例(2.6%)。 三、胃镜检查资料: 本组青年人胃癌中,按Borrmann分类,以溃疡型(Ⅱ型)、溃疡浸润型(Ⅲ型)多见,共143例(61.4%),误诊为胃溃疡30例、复合性溃疡3例、慢性胃炎8例、幽门梗阻2例,漏诊3例,漏误诊率为19.7%。 四、病理资料: 1.肿瘤部位:胃窦癌120例,胃体癌51例,胃底贲门癌30例,胃角癌25例,全胃癌5例,吻合口癌2例。 2.组织学类型:低分化腺癌121例,中分化腺癌52例,高分化腺癌6例,未分化癌33例,印戒细胞癌19例,硬癌2例,以低分化腺癌居多(51.9%)。讨论 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文献论述不尽相同,但较为一致的认识:病程短,进展快;早期症状隐匿,无特异性,常与胃炎、消化性溃疡混淆而致漏误诊;女性往往多于男性;预后差。其预后差的主要原因:①其生物学行为恶性程度高,分化差。本组患者低分化腺癌121例,印戒细胞癌19例,硬癌2例共142例(60.9%);②多数患者确诊较晚。本组患者从出现症状到确诊平均12.5个月,一旦确诊,已属晚期。 青年人胃癌病变范围多较广泛,大体形态呈溃疡型者多,其次为浸润型,值得注意的是,在内镜下部分胃癌特别是早期胃癌,可呈现与良性溃疡相似的改变,由于患者年轻,易被误诊为良性溃疡。本组30例(12.9%),胃镜下误诊为胃溃疡,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此外,胃癌与十二指肠溃疡并存虽少见,但亦不容忽视,本组有3例误诊为复合性溃疡。

  • 1575例胃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王海艳;许春伟;邵云;张博;邰艳红;李晓兵;徐建明;吴世凯;李虎城

    目的:根据WHO(2010版)消化系统胃肿瘤分类标准,探讨分析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胃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11月至2015年3月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1 575例胃肿瘤,并复习其临床资料、HE及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按WHO(2010版)分类标准进行病理诊断及分类.结果:1 575例胃肿瘤中,多数为男性患者(1 048例),约占66.54%,女性患者527例,约占33.46%.胃良性肿瘤25例(1.59%)、上皮内瘤变553例(35.11%)、胃癌893例(56.70%)、神经内分泌肿瘤24例(1.52%)、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3例(0.19%)、淋巴瘤20例(1.27%)、间叶性肿瘤47例(2.98%)、纤维上皮性肿瘤1例(腺肌瘤0.06%)、继发性肿瘤9例(0.57%).胃癌中,管状腺癌明显居多(640例),占上皮性恶性肿瘤的71.67%,其次为混合癌(209例),占上皮性恶性肿瘤的23.40%.胃癌中分子亚型分类HER2 FISH阳性表达的有53例,阴性表达的有586例,未做检测的有254例,总体阳性率为8.29%.结论:胃部肿瘤种类多样,其中胃癌的发病率占明显优势,但其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使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因此内窥镜检查对于胃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尤为重要,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 BorrmannⅣ型胃癌生物学行为特点及预后

    作者:高洪宇

    目的:分析BorrmannⅣ型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118例BorrmannⅣ型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治疗和随访资料。结果:95例手术切除患者,中分化腺癌15例,低分化56例(低分化腺癌40例、粘液性腺癌11例、印戒细胞癌5例)、混合型24例(低分化腺癌伴粘液腺癌10例、低分化腺癌伴印戒细胞癌9例、粘液腺癌伴印戒细胞癌5例)。肿瘤浸润深度:肿瘤侵及浆膜外者53例,侵及浆膜层者28例,侵及深肌层14例。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的95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pN1(1-6枚)者31例,pN2(7-15枚)者35例,pN3(大于15枚)者29例。肿瘤大小:肿瘤≤5 cm者23例,肿瘤5~10 cm者42例,肿瘤≥10 cm者30例。58例行根治性手术患者平均生存期为28.9个月,37例非根治性手术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1.6个月,23例行开复探查术和胃肠吻合术患者平均生存期为6.1个月。根治手术患者1,2,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7.3%,57.6%,36.5%,13.5%姑息切除患者为40.6%,6.2%,0,(P=0.002)。结论:BorrmannⅣ型胃癌易侵出浆膜,腹膜转移及复发是影响其根治切除及生存期的主要原因,所以腹腔内游离癌细胞的处理尤为重要,有文献报道术中大量低渗蒸馏水冲洗及腹腔内温热治疗、化疗、免疫治疗结合术后辅助化疗等综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但BorrmannⅣ型胃癌就诊时多已是进展期,手术切除率低,所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应用X线、胃镜、CT、B型超声、超声胃镜等检查提高早期诊断率,及早进行手术治疗,加强术后复查才是提高生存期的有效措施。患者6.1个月。根治手术患者1,2,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7.3%,57.6%,36.5%,13.5%姑息切除患者为40.6%,6.2%,0,(P=0.002)。

230 条记录 9/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