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个体化数字导航模板引导儿童髋部锁定加压接骨板置入的应用

    作者:郑朋飞;徐鹏;陈杰;楼跃;王黎明;姚庆强;唐凯

    目的 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技术制作的个体化手术导航模板实现儿童髋部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ediatric hip plate,LCP-PHP)精确置入的可行性.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需使用LCP-PHP治疗的8例患儿,4例股骨颈骨折,4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依据CT数据使用3D打印机打印个体化股骨近端模型,计算机辅助模拟骨折复位和LCP-PHP经颈螺钉置入过程,通过软件设计并打印出与股骨近端匹配的经颈螺钉置入导航模板,术前3D模型模拟手术验证可行后,术中在导航模板辅助下置人导针及LCP-PHP.结果 3D打印的个体化手术导航模板术中与股骨近端骨性标志均匹配良好,能够辅助2~3枚螺钉精确置入股骨颈,螺钉置入后经术中X线检查与术前设计基本一致.LCP-PHP置入的手术时间平均约为27.5 min,术中使用X线透视平均6.0次,较9例同期传统手术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X线片示股骨颈骨折复位良好,股骨近端内翻截骨角度合适,髋关节对股骨头的包容较好.应用导航模板辅助置入的LCP-PHP的进钉点、进钉方向、螺钉长度均与术前设计方案基本一致,螺钉未损伤骺板.术后随访6~12个月,股骨颈骨折处及股骨近端截骨处均愈合、无1例发生股骨头坏死、髋内翻或再脱位.按ratliff评价标准评价髋关节术后功能情况优4例,良4例.结论 3D打印个体化手术导航模板可以辅助LCP-PHP的精确置入,达到预期手术效果,减少医源性股骨颈骨骺及血供损伤,而且可以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患儿及手术操作人员的射线暴露,值得推广应用.

  •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髋臼形态学的三维CT研究

    作者:倪庆宾;王继孟;郭宗远;王恒冰;毕万利;王延宙;张敏刚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进行髋臼形态学的观察和三维髋臼指数的测量,探讨其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前、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56髋进行三维CT观察,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技术(SSD),研究髋臼缺损的类型并测量髋臼的三维髋臼指数.26髋采用带骨膜及软骨的髂骨移植髋臼成形术治疗,探讨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前术后的评价.结果56个髋臼的3DCT显示髋臼缺损类型包括轻微缺损11髋(19.6%)、中上缺损26髋(46.4%)、前上缺损14髋(25.0%)、全缺损5髋(8.9%).缺损类型与Dunn分型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r=0.21).术前,上髋臼指数的变化比前、后髋臼指数的变化明显,髋臼上下径与髋臼前后径之比大于1,髋臼形态呈椭圆形.其中,中上缺损26髋采用带骨膜及软骨的髂骨移植髋臼成形术治疗,术后随访6~18个月,3DCT显示髋臼缺损修复完整、髋臼形态趋于正常.结论3DCT能够更好地反映髋臼的形态、确定髋臼缺损的类型,为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术后疗效的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 多关节挛缩伴髋关节脱位、马蹄内翻足、先天性肌性斜颈、血管瘤一例

    作者:周璇;杜青;赵黎;蔡奇勋;陈珽;李海;刘亚坤;栾静芬;张树新

    患儿:男,2个月.出生后家长即发现其四肢屈曲畸形,头喜歪向右侧.生后50 d发现有颈中部肿块,2 m时来我院就诊.孕1产1,足月剖宫产,出生体重为2 700 g,Apgar评分10分,无窒息抢救史,家族史无特殊.母亲孕期有长时间电脑使用史,每天约8 h,喜坐.每天约坐16 h,产检发现羊水偏少.胎位为臀位,胎动正常,余无特殊.

  • 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的长期随访

    作者:李增炎;张英泽;林振福;闫金成

    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traumatic dislocation of the hip in children,TDHC)较为少见,文献报道[1].发生率在5%~10%,由于生长板强度小于关节囊及韧带的强度,所以产生成人脱位的外伤机制在儿童常导致骨骺损伤而非脱位,与成人不同的是儿童髋关节柔软性大,关节囊较松弛,轻微外伤可导致脱位,我院自1990~2001年共收治8例TDHC患儿,根据临床诊治体会,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 髋关节脱位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1例报告

    作者:朱尤彬;梁天业

    小儿髋关节脱位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少见,容易误诊.现就我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刘×,男性,6岁,患儿于1977年2月3日在马路上玩耍,不慎被汽车碰击右大腿,伤后2小时急诊送我院门诊,经抗休克后,以"右股骨骨折"入院.体检:右大腿肿胀、畸形、异常活动、肢体短缩3cm,同侧腹股沟部及阴囊区均有淤斑.

  •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常小丽;王毅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是小儿骨科常见的疾病、严重危害儿童健康.髋关节发育不良包括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及全脱位等病理类型.导致该病发病的常见因素包括:阳性家族史、性别、臀位生产、不正确的襁褓方式和母体激素水平等.但是具体病因尚不明确.本文从DDH的发病率、DDH的危险因素、激素对DDH的影响、DDH的易感基因4个方面综述了DDH的研究现状,从而进一步探讨DDH的发病因素.

  • 联合骨盆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作者:冯家钧;张旗涛;李万东;孙志杰

    采用联合骨盆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45例,效果满意,尤其对年龄较大的患儿手术效果好.经临床应用,证明这种术式具有Salter、Pemberton术各自优点之外,并能充分矫正髋臼指数,增加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恢复髋关节功能,手术效果显著.

  • 步态分析法评价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后的功能

    作者:徐宏文;李敬春;荀福兴;于凌佳;黎艺强;雍碧城

    目的 通过三维步态分析的生物力学方法评价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后的患儿步态功能.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2例(27侧)手术治疗的髋关节脱位患儿,年龄3~10岁,平均5.3岁;男9例,女13例.开放复位后18个月,应用美国mo-tion公司三维运动分析系统进行步态分析.每次测量要求至少有3个步长长度,步速恒定.将骨盆、髋、膝、踝关节共设置15个点,并连接成面,建成三维动态图像.结果 手术后骨盆、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活动与正常儿童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单侧患儿术后患侧骨盆高度较健侧低;骨盆前倾不足;患侧髋关节在术后屈曲不足,并且有明显外旋,术后双膝摆动相屈膝峰值降低;患侧足轻度内旋.术后在行走过程中三联截骨组骨盆较Pemberton截骨组与Salter截骨组显著下降;骨盆在Pemberton截骨组较Salter截骨组显著前倾和向患侧旋转;行走速度、步频、步长与正常儿童比较无明显差异.手术髋站立前中期伸髋力矩减小,产能减少.结论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开放手术后患儿的速度、步频、步长与正常儿童无差异.在整个步态周期中,术侧髋关节屈曲不足;在负重期患侧骨盆降低,骨盆降低程度三联截骨较pemberton截骨与salter截骨程度更大.

  • Steel骨盆三联截骨联合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疗效观察

    作者:柴家超;张敏刚;王继孟;李天友;王浩

    目的 评价Steel骨盆三联截骨联合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自2006年至2012年采用Steel骨盆三联截骨术联合其他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53例(67髋),其中50例(64髋)术中行股骨近端截骨,18例(24髋)同时行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手术时年龄7~16.5岁,平均10.2岁,其中男16例,女37例,双侧14例,单侧39例.按照Tonnis分级标准:Ⅰ级18髋,Ⅱ级31髋,Ⅲ级15髋,Ⅳ级3髋.所获得数据应用Spss Statistic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儿随访1.5~6.5年,平均3.3年.术前X线片显示:CEA平均-1.8°(-45°~25°),AI平均33.0°(20°~50°),AHI平均47.5%(0%~69%).后随访X线片显示:CEA平均为38.5°(25°~50°),较术前增大40.3°;AI平均为16.8°(5°~25°),较术前减小16.2°;AHI平均为88.2%(70%~100%),较术前增大40.7%;后随访的AI、CEA及AHI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参照Mckay评价标准进行评定:优36髋,良23髋,可6髋,差2髋,优良率88.1%.后随访时3髋新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根据Kalamchi and MacEwen评价标准进行评定:Ⅱ级2髋,Ⅲ级1髋.结论 Steel骨盆三联截骨联合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良好.

  • 关节镜辅助治疗婴幼儿难复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短期观察

    作者:丁仰坤;李祁伟;张立军;李连永;刘振江;史立伟;王恩波;吉士俊;赵群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治疗婴幼儿难复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r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优缺点和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4月至2010年9月,应用关节镜辅助治疗难复性婴幼儿DDH患儿15例16髋,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中阻碍髋关节复位的因素.采用改良McKay评分标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估.应用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臼头指数(acetabular head index,AHI),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AVN),Severin方法分级等指标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123 min,出血平均4.8ml.妨碍髋关节复位的因素有:髋臼窝内增生的软组织、粗大的圆韧带,髋臼横韧带和内翻关节盂唇.所有患儿均获得成功复位.术后患儿均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6~59个月).近期随访的6例患儿临床功能结果,优3髋,良1髋,可1髋,差1髋.近4岁以上的8髋,其中4髋(50%)为Severin分级为优良.16髋中有7髋(43.8%)出现AVN迹象,Kalamchi-MacEwenⅠ型6髋,Ⅱ型1髋.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治疗难复性婴幼儿DDH,手术安全创伤小,出血少,能够成功获得髋关节复位.但术后AVN可能与改良蛙式膏固定有关,关节液压力可能对股骨头血运产生影响,术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可能与未进行髋臼截骨有关.

  •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家系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研究

    作者:王隼;焦勤;周在威;吴静;范玲燕;陈梦婕;王一臣;马峰;应灏;赵利华

    目的 对一个三代四人发病的DDH家系进行研究,以期发现与DDH发病相关的致病基因或易感基因.方法 对一个三代四人发病的DDH家系中的3个DDH患者和2个健康成员的血液样本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Sanger测序验证分析获得的致病候选变异在其他可获得血液样本的家系成员中突变情况.结果 外显子测序结果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发现有2个基因可能与DDH的发病有关:①骨形成蛋白2诱导激酶基因(bone morphogenic proteins-2-inducible kinase gene,BMP2K)中存在的改变蛋白修改功能的多核苷酸缺失/插入突变(c.1432_1440delCAGCAGCAG,p.Gln478_480del或c.1440_1441insCAG,p.Gln480ins),该突变位于第4号染色体第11外显子.②前列腺素F2α受体基因(prostaglandin F2α receptor,PTGFR)中存在的终止密码子突变(c.C922T,p.R308X),该突变位于第1号染色体PTGFR基因的第2/4外显子.DDH患者和具有潜在突变携带可能的正常母亲血液样本中均有BMP2K和PTGFR突变,而作为对照的正常姐姐的血液样本中没有BMP2K和PTGFR突变.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显示,家系中的全部4例DDH患者(100%)和有血缘关系的12例正常家系成员中的3例(25%)存在BMP2K基因的杂合突变和PTGFR的终止密码子突变,而8例无血缘关系的正常家系成员无BMP2K基因和PTGFR基因突变.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BMP2K基因的杂合突变和PTGFR的终止密码子突变可能是导致该家系DDH发病的致病基因或易感基因.结合家系的宝贵遗传信息和二代测序的高效、高通量技术是发现与DDH发病相关的致病位点的有效途径.

  •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新判定方法的初步探讨

    作者:贾国强;王恩波;Allieu Kamara;史立伟;张立军

    目的 探讨术中髋关节造影结合再脱位角对2岁以内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患儿治疗的影响及新判定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53例(56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相关资料.髋关节脱位程度按国际髋关节发育不良协会(International Hip Dysplasia Institute,IHDI)提出的IHDI分型标准分型:Ⅱ型6髋,Ⅲ型27髋,Ⅳ型23髋.按Bowen造影标准判断手术方式,其中行闭合复位25例26髋(闭合复位组),闭合复位失败行单纯切开复位28例30髋(切开复位组).尝试采用再脱位角≤35°、股骨头位于盂唇外缘下方及“安全带征”阳性的新DDH闭合复位成功判定方法与Bowen标准进行一致性检验,判断其临床可行性,并应用Salter标准判断有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scular necrosis,AVN).结果 闭合复位组24髋(92.3%)“安全带征”阳性且股骨头位于盂唇外缘下方,再脱位角为18.4°±14.0°;1髋盂唇严重内翻,1髋“安全带征”阴性.切开复位组28髋(93.3%)符合切开复位标准,再脱位角为46.7°±13,4°,其中26髋再脱位角≥35°,2髋“安全带征”阴性;另2髋符合闭合复位新判定方法,复位成功.新方法与Bowen标准一致性检验结果Kappa值小为0.858(P<0.01),组内小ICC值为0.867(P<0.001).随访超过一年的39髋中,有4髋(10.3%)股骨头坏死.随访超过2年的16例患儿中,有2例(12.5%)患儿在MRI上出现股骨头密度不均,但股骨头形态尚未出现改变;9例(56.3%)患儿出现盂唇软骨复合体密度不均,全部患儿盂唇呈现持续内翻状态.结论 2岁以内患儿新闭合复位成功定性判定方法更有利于术中迅速判断手术方案,可行性佳.

  • Dega截骨术治疗学龄前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帅;张敏刚;李天友;徐跃;葛军涛;王继孟

    目的 分析Dega截骨术治疗学龄前(1.5~6岁)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的疗效,总结髋臼成形术的个性化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行Dega截骨术治疗的28例(34髋)学龄前DDH患儿的临床资料.本组术时平均年龄(28±10)个月(18~65个月).34髋均为完全脱位,根据术前X线片上假臼形态分为4组.A组3例3髋,曾行保守治疗,无明显假臼形成;B组7例7髋,未行保守治疗,无明显假臼形成;C组6例9髋,假臼形成明显,压迫侵蚀真臼;D组12例15髋,真假臼广泛融合(融合臼).分析手术前、后髋关节形态变化、功能改善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AVN)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67±14)个月(48~9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儿平均年龄(95±15)个月(73~126个月).平均髋臼指数由45°±6°(32°~57°)改善至10°±7°(-6°~27°);平均Reimer指数由0.95±0.12(0.53~1.00)改善至0.15±0.11(-0.20~0.42);平均中心边缘角术前均视为0,术后为23°±7°(11°~43°),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375、26.253和-18.781,P均<0.01).术前34髋Shenton线均不连续,随访时31髋恢复连续性,2髋仍中断,1髋反向不连续.根据改良Severin影像学分类,Ⅰ类20髋、Ⅱ类12髋、Ⅲ类2髋,优良率为94%(32髋/34髋).根据Kalamchi & MacEwen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型,Ⅱ型9髋,余25髋无坏死,坏死率为26%(9髋/34髋).根据改良McKay临床功能分级,优29髋、良4髋、可1髋,优良率为97%(33髋/34髋).A、C组行高水平Dega截骨术的5髋均未发生AVN,行低水平Dega截骨术的7髋中5髋(71%)发生AVN,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AVN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B、D组行高水平Dega截骨术的3髋均发生AVN,行低水平Dega截骨术的19髋中仅1髋(5%)发生AVN,比较两种术式的AVN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 Dega截骨术治疗学龄前儿童DDH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高水平Dega截骨术铰链位置高、截骨远端下压幅度小,适用于矫正保守治疗后的残留髋臼发育不良和假臼形成明显的患儿;低水平Dega截骨术铰链位置低,下压幅度大,适用于真臼或融合臼的矫正.获取满意的覆盖并打造头臼匹配性包容是髋臼成形术的基本要求,个性化治疗DDH必须针对不同的髋臼形态选择相应术式;不同截骨术各有适用范围,不应混用.

  • 分期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双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海冰;叶文松;徐璐杰;李立;朱伟玮;郑泽峰;徐建仙

    目的 探讨分期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双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诊断为双侧DDH患儿19例(38髋)的临床资料.手法方法均采用分期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及股骨短缩或旋转截骨术,测量术前、术后第1天及末次随访时患儿髋臼指数.依据年龄将其分为<3.5岁组(14例28髋)和>3.5岁组(5例10髋),术后采用McKay髋关节功能评级和Severin髋关节影像学评级评价治疗效果,比较不同年龄组治疗效果的差异,分析股骨头坏死及双髋术后“不一致”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2.8年.手术间隔时间3~9个月,平均6.2个月.术前平均髋臼指数为37.4°±4.8°,术后第1天为21.3°±3.5°,末次随访时为16.4°±2.9°.末次随访时,Mckay髋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为71.1%(27髋/38髋),Severin影像学评定优良率为92.1%(35髋/38髋).<3.5岁组髋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为85.7%(24髋/28髋),>3.5岁组为30%(3髋/10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5岁组Severin影像学评定优良率为92.8%(26髋/28髋),>3.5岁组为90%(9髋/10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术后共发生股骨头坏死11髋(28.9%),发生术后双髋“不一致”9例(47.3%).结论 分期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双侧DD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获得较好的髋关节功能和影像学评级,年龄<3.5岁患儿较年龄>3.5岁患儿术后能获得更好的髋关节功能,双髋术后“不一致”是其特殊并发症,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 3DCT辅助Dega截骨术治疗脑瘫患儿髋关节脱位的短期疗效分析

    作者:刘帅;张敏刚;李天友;武翔宇;王继孟

    目的 通过3DCT模拟手术预测治疗效果,探讨Dega截骨术在脑瘫患儿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和短期疗效.方法 收治8例发生髋关节脱位的脑瘫患儿共11髋,其中4髋半脱位,7髋完全脱位;手术时平均年龄为7岁8个月,术前均行骨盆-双股骨全长3DCT扫描并模拟手术,据此行Dega截骨术;评价手术前后肢体功能、步态的改善和髋关节发育状况;评价术后髋臼覆盖的变化和头臼的形态学匹配.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手术时Y形软骨未闭的7例9髋,髋臼指数(AI)术前(38±7)°,术后(12±6)°,平均减少26°;手术时Y形软骨闭合的1例2髋,Sharp角术前平均(51±1)°,术后(45±2)°,平均减少6°;所有患儿中心边缘角(CEA)术前(-9±18)°,术后(20±6)°,平均增加29°;股骨头偏移百分比(MP)术前(63±22)%,术后(19±6)%,平均改善44%;手术前后AI、CEA和M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所有患儿Shenton线均不连续,术后均恢复连续性.根据改良Severin影像学分类,Ⅰ型4髋(36%)为优,Ⅱ型5髋(45%)为良,Ⅲ型2髋(18%)为可,优良率82%.手术时Y形软骨未闭合的7例9髋头臼形态匹配良好,关节包容满意;手术时Y形软骨已闭合的1例2髋头臼匹配良好无半脱位,但残留关节包容不良.术前GMFCS分级Ⅱ、Ⅲ、Ⅳ级各2、3、3例,术后评级Ⅰ、Ⅱ、Ⅲ级各1、4、3例.其中1例手术前后均为Ⅲ级,但其髋关节术前伸直、外展受限明显,术后活动范围已接近正常;1例手术前后均为Ⅱ级,但髋关节活动较前好转,跛行改善明显,步态趋于稳定.全部8例11髋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满意,步态均较术前稳定.结论 3DCT可以直接观察脑瘫患儿髋关节脱位的骨性病理改变并模拟手术以指导截骨操作,以之辅助Dega截骨术治疗Y形软骨闭合前的脑瘫患儿髋关节脱位,短期效果良好,影像学及关节功能均改善满意;但用于Y形软骨闭合后的病例,尚需充足的数据以评价其疗效.

  • 髋脱位莎氏术后影像学与功能评价的相关性

    作者:刘坚林;赵黎;胡玲珑;赵大航;沈品泉;王晓林;陆美玲;陈瑾瑛;赵艳君

    目的 通过评价儿童髋关节脱位莎氏手术复位后影像学改变与临床功能评价的相关性,探索髋关节发育不良术后后遗发育不良的表现和关节功能之间的联系,对患儿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什么样的髋关节后遗表现才需要进一步治疗的问题.方法 收集1994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因髋关节脱位在我院行开放复位,改良Zahradnicek手术,并接受随访的17例患儿,共26个髋关节,其中双侧髋关节病例9例,右侧髋关节病例4例,左侧髋关节病例4例.随访时间为12~20年,平均为15.6年.拍摄骨盆X线正位片,记录和评估Sharp角,外侧CE角,Shenton线连续性,髋臼深度和骨关节炎.按Harris评分评估记录患儿关节功能.采用Spearman检验评估髋关节残余发育不良畸形与骨关节炎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检验评估髋关节残余发育不良畸形与临床功能Harris评分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检验评估骨关节炎与临床功能Harris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髋关节残余发育不良畸形与骨关节炎之间无相关性(R=0.360 0,P=0.155 8);髋关节残余发育不良畸形与临床功能Harris评分之间无相关性(R=-0.066 5,P=0.799 9);骨关节炎与临床功能Harris评分之间有相关性(R=-0.612 1,P=0.009 0).结论 髋关节脱位复位术后中期随访结果,髋关节残余发育不良的严重程度并不决定关节功能的好坏,这一时期功能差的关节一般是其他原因导致的.但如影像学伴有骨关节炎表现时,关节功能是受影响的.医生除需要根据影像学改变决定治疗方案外,还需考虑对患儿的综合评估.

  • 18个月到3岁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初次开放复位股骨截骨与不截骨近期疗效的比较研究

    作者:何金鹏;梅海波;徐宏文;郭跃明;唐盛平;蒋飞;陈顺有;李进;邵景范

    目的 探讨股骨是否截骨对1 8个月~3岁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开放复位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有无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国内8家单位行开放复位手术治疗的18个月~3岁的67例DDH患儿中,股骨截骨组(41例)与股骨不截骨组(26例)的近期疗效有无差异,评估术后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变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AVN)率及髋关节再脱位率有无差异.结果 股骨截骨组41例,平均年龄(2.27±0.46)岁;术后2年内复查X线发生AVN 5例,均为Bucholz-Ogden Ⅰ型,发生髋关节再脱位3例.股骨不截骨组26例,平均年龄(1.99±0.38)岁;术后2年内复查X线发生AVN 3例,均为Bucholz-Ogden Ⅰ型,发生髋关节再脱位1例.其他并发症有医源性骨折1例,为截骨组患儿;髋关节僵硬1例,为股骨不截骨组患儿;跛行6例,股骨截骨组3例、不截骨组3例.两组间术前AI、年龄、性别构成及脱位程度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截骨组开放复位术后复查AI平均(20.57±6.89)度,股骨不截骨组为(24.21±7.20)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1年及2年A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顾性研究提示18个月~3岁DDH患儿行开放复位手术时股骨是否截骨对于术后AI的改善情况、近期AVN及髋关节再脱位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18个月~3岁DDH儿童行开放复位手术时推荐不常规应用股骨截骨术以减少手术创伤,但应综合术中复位难易情况考虑.

  •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术后残留髋臼发育不良手术指证及时机的回顾性多中心研究

    作者:徐宏文;梅海波;郭跃明;唐盛平;沈先涛;邵景范;李进;李敬春

    目的 分析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闭合复位后残留髋臼发育不良指数变化的特点,探讨DDH闭合复位的佳干预时间及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4年7月间7家医院277例DDH闭合复位后残留髋臼发育不良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变化.结果 277例患儿中,男34例,女243例.闭合复位后18个月残留AI异常(髋臼发育不良)相关风险因素为:闭合时年龄、闭合复位术前的AI.统计DDH患儿行闭合复位前、后不同时间点AI,其在逐渐减小,且在闭合复位1年内下降快,2~4年后AI下降基本稳定.手术干预组(22例)术后1年AI为(18.8±1.1)度,与术前(30.6±0.9)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保守治疗组(255例)复位后3年平均AI为(26.7±4.5)度与手术干预组干预后1年平均AI(18.2±1.6)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保守治疗组复位后4年平均AI为(24.9±5.3)度与手术干预组干预后2年平均AI(14.8±2.3)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闭合复位后残留髋臼发育不良的风险因素为闭合复位时的年龄、闭合复位术前的AI.手术干预的近期效果较保守治疗好.在DDH在闭合复位2~4年后,如仍存在髋臼发育不良,AI>23度,应考虑进行手术干预治疗.

  • Graf Ⅱ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409例不同干预后转归的回顾性多中心研究

    作者:黄济煌;孙客;唐盛平;徐宏文;梅海波;康晓鹏;沈先涛;李明;蒋飞

    目的 比较3种干预方式(蛙式抱、Pavlik挽具,宽尿不湿及屈髋外展被动操)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 GrafⅡ型患儿的疗效,探讨超声随访与X线随访的关系.方法多中心、观察性临床研究,纳入中国7个城市7家儿童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409例Graf Ⅱ型DDH患儿的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干预方式、诊治经过、影像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评估3种不同干预方式对Graf Ⅱa型DDH患儿的转归.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Pavlik挽具及非Pavlik挽具(蛙式抱、宽尿不湿以及屈髋外展被动操)对Graf Ⅱb型DDH患儿的转归.采用配对四格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超声检查发现异常的阳性率和X线检查的差异.结果 409例中,男124例,女285例;Graf Ⅱa型292例,Ⅱb型102例,Ⅱc型14例,Ⅱd型1例.Graf Ⅱa型DDH患儿分别采用3种干预方式干预后,正常转归时间分别为:Pavlik挽具,平均38 d;宽尿不湿及屈髋外展被动操,平均46 d;蛙式抱,平均5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22,P=0.0001).Graf Ⅱb型DDH患儿采用Pavlik挽具与非Pavlik挽具干预正常转归时间分别为32 d和4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66,P=0.001).超声检查和X线随访检查发现异常结果的阳性率分别为9.05%(18/199)和0.50%(1/1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106,P=0.09).结论 Graf Ⅱ型DDH均能用Pavlik挽具治愈.对Graf Ⅱa型、Ⅱb型DDH患儿,Pavlik挽具干预与宽尿不湿及屈髋外展被动操干预、单纯蛙式抱干预比较,治愈所需时间短.所有409例临床随访均未发现髋关节异常;超声是随访评价Graf Ⅱ型DDH患儿有效的工具.

  • 股骨干骨折漏诊同侧髋关节损伤6例分析

    作者:杨明方;曾跃林;胡罗建

    股骨干骨折并同侧髋关节损伤,临床少见.我院近年来收治此类患者12例,漏诊6例.现就6例漏诊病例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6~49岁,均为车祸损伤.其中股骨干骨折并同侧髋关节脱位2例,并同侧髋臼粉碎性骨折及髋关节脱位2例,并同侧股骨颈骨折2例.1例在牵引治疗1周后床边照片复查时偶然发现同侧髋关节脱位(图1),1例在入院3天后诉同髋关节痛照片检查发现髋臼骨折(图2).

444 条记录 15/23 页 « 12...12131415161718...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