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 探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技巧、注意事项及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7例,均择期手术.结果 27例皮瓣均成活,随访3~24个月,外形无臃肿,弹性、质地良好,不影响穿鞋行走.结论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不损伤小腿主要动脉,皮瓣易成活,抗感染能力强.
-
前臂骨间前动脉背侧皮支皮瓣临床应用
以骨间后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报道较多[1].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骨间前动脉背侧皮支皮瓣逆行转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取得满意效果.
-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在腕部电烧伤中的应用
电力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意外造成电烧伤的患者日益增多,尤其是腕部电烧伤.腕部电烧伤后因皮肤、肌腱、神经、血管、骨等组织损伤,治疗不当易造成手部严重功能障碍,甚至截肢.为大限度恢复功能和保留肢体,我科自2005~2009年以来采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治疗腕部电烧伤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的应用
颈面部外露处如有瘢痕畸形不但影响局部功能,引起周围器官移位变形,还严重损毁容貌.因此,修复时不仅需要机能,更应尽力恢复其原来的外观.1993年起,我们应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1]修复颈面部瘢痕畸形23例,疗效基本良好.1手术方法于胸锁关节旁约7.7cm、锁骨上1.8cm处,用多普勒探测仪探出血管行径并标记之,按需要面积和形状设计皮瓣.从皮瓣远端切开深筋膜,在其深面剥离至锁骨区后,仔细解剖防止损伤血管蒂.形成岛状皮瓣时,血管束周应保留有较多软组织.因需要面积较大,对4例皮瓣用扩张器进行预扩张后[2]修复同侧面颈部.
-
小腿外侧腓动脉皮支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以腓动脉皮支血管为蒂的小腿外侧皮瓣吻合血管游离移植的解剖学与临床应用.方法解剖20具40侧成人尸体小腿,测量小腿外侧腓动脉皮支的有关数据.多普勒血管仪测定30侧成人活体小腿外侧腓动脉皮支血管穿出点.临床行21例小腿外侧腓动脉皮支皮瓣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手术.结果40侧小腿共观察到皮支140支,每侧1~7支不等,平均3.5支,其中一侧只有1支高位皮支.皮支的穿出点大多(76%)在腓骨头凸点下方7~21 cm范围.每侧粗的皮支动脉外径平均为(1.8±0.4)mm(1.4~2.9 mm),两条伴行静脉外径平均(3.0±0.5)mm和(2.4±0.4)mm.30侧活体小腿共测到小腿外侧皮支血管穿出点145个,平均每侧4.8个.临床切取皮瓣大小5.0 cm×3.5 cm~28 cm×11cm,21块皮瓣均成活.结论小腿外侧皮瓣由不同数目的腓动脉皮支供养,其主皮支能满足显微外科吻合血管的要求.以皮支血管为蒂的小腿外侧游离皮瓣移植,比以腓血管为蒂创伤小、操作简单、血运重建符合生理.
-
扩张的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在放射溃疡修复的应用
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是近10余年新发现的一个轴型皮瓣,是修复面颈部缺损的理想供区,经过临床实践仍有一些不足,笔者采取皮瓣下埋置扩张器,将经扩张后的皮瓣转移修复颈、肩部放射溃疡切除后缺损的修复,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
掌背动脉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2002年4月-2007年2月,我们应用掌背动脉皮支皮瓣修复2~5指近、中节皮肤缺损22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1.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20例,女2例;年龄18~52岁,平均27岁.
-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临床体会
我院自1995年开展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转移修复创面以来,共完成2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掌背动脉皮支皮瓣串联筋膜蒂皮瓣修复环指皮肤缺损一例
患者男,21岁.2008年5月1日,因高温机器压砸伤致左环指疼痛、流血、离断约30 min入院.急诊行左环指清创,多段离断指短缩再植术.术后5 d逐渐出现环指中节指背皮肤及末节再植指体坏死;术后2周见中节指背约3.5 cm×2.0cm皮肤缺损,部分伸肌腱外露,末节指端约2.0 cm×1.5 cm皮肤缺损,指骨残端外露、部分坏死.诊断:左环指热压多段离断伤术后中、末节部分皮肤坏死.再次行左环指中、末节扩创,逆行第三掌背动脉皮支皮瓣串联筋膜蒂皮瓣转移修复中、末节创面.
-
小腿皮支动脉皮瓣修复踝足部皮肤严重缺损
目的 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和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部皮肤严重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1999年7月至2007年6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和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32例.结果 32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与受区均得到一期愈合,随访6个月~2年,效果良好.结论 对足部皮肤缺损的治疗应根据创伤程度和血管蒂长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和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对足部皮肤缺损的治疗,手术简便、安全,成活率高,是比较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的一种治疗方法.
-
22例足部皮肤严重缺损的皮瓣修复治疗
目的观察应用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和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部皮肤严重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修复足部皮肤损伤22例,其中14例应用小腿逆行岛状皮瓣、8例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结果22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与受区切口均得到一期愈合,随访6个月~2年,效果良好.结论修复足部皮肤缺损应根据创伤程度和血管蒂长度选择不同的皮瓣.应用小腿逆行岛状皮瓣和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手术简便、安全,成活率高,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适合于修复手部创面,临床应用较为广泛[1].2004年以来,笔者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掌、背、腕及虎口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术后即刻恢复了手腕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外观并消除了创面,手术效果满意.
-
尺动脉腕下行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研究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也叫做尺背侧筋膜皮瓣,位于手臂前臂尺侧的背面[1].该处的损伤在手术中存在很大的风险,主要原因在于游离皮瓣的血管蒂短小,内径细小对于修复手部的皮肤缺损的难度较高.目前创新型的手术治疗手段采用尺动脉腕上皮支和下行支皮瓣修复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笔者对16例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皮支瓣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6例手部软组织缺损
1989年张高孟[1]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于临床.范启申[2]用此皮瓣修复手部创面25例均获得良好效果.1996年我院采用此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6例,皮瓣完全成活,手部功能恢复.现报告如下.
-
小腿内侧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小腿中下段及踝部软组织少,血运差,严重损伤常导致贴骨疤痕、皮肤缺损、骨裸露、感染,造成修复上的困难.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开发多种皮瓣,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5].自1999~2005年,作者应用小腿内侧皮支皮瓣局部转移手术治疗小腿皮肤缺损1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治疗手外伤
手部严重外伤极易造成骨骼、关节、肌腱、神经、血管外露,后期瘢痕切除松解后所遗留创面修复方法较多.腹部带蒂皮瓣及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存在着手术繁琐,时间长,坏死、感染风险大等问题.近十年来,多家报道应用前臂逆行岛状皮瓣,效果满意[1~6].我科自1996年以来,采用尺动脉腕上皮支为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创伤13例,手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游离微型鱼际皮支皮瓣移植修复手指掌侧创面1例报告
患者男,48岁,因左小指刀割伤疼痛流血3 h于2009年6月11日入院.患者于3 h前不慎割伤左小指,疼痛流血.体格检查:左小指中、远节尺掌侧组织缺损约1.5 cm×2.0 cm,尺侧指固有动脉、指神经缺损约1 cm,骨质外露.在同手鱼际部设计桡动脉掌浅支的皮支供血,微型皮支皮瓣,游离后移植修复创面.
-
游离(足母)趾腓侧皮支皮瓣修复手指创面1例报告
患者男,18岁,因右中指挤压伤,疼痛流血4h于2013年4月29日入院.查体见右中指末节指骨及甲床部分缺损,创面大小约1.5 cm×1.5 cm.在左足(足母)趾腓侧设计(足母)趾腓侧动脉皮支供血的微型皮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手术方法:受区清创后,解剖游离出双侧指固有动脉,保留末节指动脉弓及小分支,末节指掌侧正中解剖出皮下浅静脉,指神经终末支修剪后备用.
-
小腿内侧螺旋形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小腿中下段较圆形的软组织缺损,应用小腿内侧皮支皮瓣逆行转移覆盖,有时在缺损的内上角形成一个裸露死角,皮瓣旋转角度较大时在蒂部容易形成"猫耳征".而且,供区创面有时较难缝合.自1994年以来,我们设计出一个较长条形皮瓣,做成螺旋形覆盖缺损,试治5例,收到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
掌背动脉远端皮支皮瓣在手指深度烧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掌背动脉远端皮支皮瓣修复手指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2~4掌背动脉远端皮支皮瓣修复26例患者31个深度烧伤手指创面.结果 除1例皮瓣远端尖部出现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和功能满意.结论 掌背动脉远端皮支皮瓣操作简单,外形和功能良好,是修复手指深度烧伤创面的良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