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肿瘤型人工关节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原发恶性骨肿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是造成这一年龄段人群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因素。近二十年来,保肢已经逐渐成为原发肢体恶性骨肿瘤的主要手术方式。所谓保肢手术是指在彻底切除肢体肿瘤的前提下保留患者肢体及功能,是相对于截肢而言的一种新的治疗理念。恶性骨肿瘤瘤段截除后进行肢体功能的重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主要的重建方法是使用人工关节假体来恢复骨骼的连续性及关节功能。
-
肢体原发恶性骨肿瘤髓腔侵袭范围的术前评估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外科技术、影像技术及化疗的进展,保肢术逐渐成为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的首选方法.成功的保肢术必须依靠新辅助化疗以及准确的术前肿瘤范围评估,通常应包括骨内髓腔范围和骨外软组织范围两个方面.术前对髓腔侵袭范围的评估尤其重要,决定了保肢术中的截骨平面.用于术前髓腔侵袭范围评估的方法主要有X线片、核素扫描、CT及MRI等,各种检查手段的使用对于正确评估髓腔病变范围起到了重要作用.
-
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的原则及问题
保肢手术已成为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的经典方法.保肢治疗的目的是不但要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且要保存良好的肢体功能.保肢手术的第一个目的是避免局部复发,第二个目的是尽可能多地保留功能.治疗格言为:"肿瘤第一,功能第二".国内近20年来骨肿瘤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新辅助化疗的概念、广泛性切除的原则和方法已在国内得到广泛推广,恶性骨肿瘤的生存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就全国范围内来讲,恶性骨肿瘤的治疗仍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广泛性切除的原则和外科技巧掌握不熟;(2)化疗不规范;(3)重建方式的选择不合理;(4)缺乏长期随访.
-
肩部肿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成人肱骨上段是原发恶性骨肿瘤好发的部位之一,也是转移癌的好发部位[1-3]。约95%的肩胛带肿瘤可以施行保肢术,用假体重建肱骨上段的骨缺损[4-6]。恶性骨肿瘤的治疗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新辅助化疗及广泛性切除的理念已得到广泛推广。保肢手术已成为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的经典方法。新辅助化疗能早期消灭微小转移灶并能缩小原发肿瘤,有利于随后的保肢治疗,还可能通过评估肿瘤对化疗的反应,提供体内化疗敏感性试验的信息。
-
负瘤骨灭活再植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附九例报告)
1991年4月至1996年8月,作者在术前术后大剂量化疗的配合下,开展了负瘤骨截灭活再植术的临床研究,保肢治疗恶生骨肿瘤9例,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分析如下.
-
冷冻外科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的护理对策
液氮冷冻治疗骨肿瘤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而系统用于治疗骨恶性肿瘤不多.我科从1983年开始,采用瘤骨液氮浸泡法治疗原发性肢体骨恶性肿瘤54例,经平均五年随访,获得了良好的肿瘤局部控制效果,保留了肢体及其功能.现就有关冷冻治疗肢体恶性肿瘤的特殊护理进行讨论.
-
体外灭活再植保肢术和人工假体置换术在肢体恶性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观察体外灭活再植保肢术与人工假体置换术在肢体恶性骨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需要手术治疗的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体外灭活再植保肢术,对照组进行人工假体置换术。采用Enneking评分评估术后优良率,采用Karnofsky评分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另外,观察术后2组患者并发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优良率为82.86%,对照组术后优良率为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Karnofsky评分为(58.26±21.65),对照组术后Karnofsky 评分为(47.77±2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11.43%、5.71%,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14.29%、8.5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灭活再植保肢术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优良率明显高于人工假体置换术,且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而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值得推广。
-
肢体恶性骨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肢体恶性骨肿瘤是一组死亡率较高的疾病,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组织生物工程学的发展,其治疗方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保肢综合治疗的发展,明显提高了恶性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并且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本文从传统的截肢术到新辅助化疗支持下的保肢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靶向治疗等方面作一个系统的综述,对肢体恶性骨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后装机对肢体恶性骨肿瘤的治疗
1临床资料本组14例,男性4例,女性10例.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0.5岁.发病部位:股骨下端5例、腓骨头3例,胫骨上端2例,桡骨远端1例,肱骨上端2例、下端1例.随访时间长8年,短5月,例存活8年,9例存活5年,2例因转移部位3年内死亡,1例失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