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玉顺子

    目的 介绍甲壳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结果 甲壳素具有抗菌抗感染、降脂、降血糖、抗肿瘤、抗凝血、抗辐射、保护肝脏等药理作用.结论 甲壳素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及其应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 甲壳素 药理作用
  •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中药制剂中应用及前景

    作者:张少文;彭智聪;梁永红;刘勇

    综述了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并对其应用和研究前景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 甲壳素导管引导面神经再生的研究

    作者:黄孝文;陶泽璋;崔永华;张平

    目的研究甲壳素导管对面神经再生的引导作用.方法用甲壳素导管套接修复兔面神经颊支10 mm缺损,分别于术后12和24周应用诱发电位仪及光镜、电镜观察再生神经电生理功能和组织形态、超微结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与自体神经移植对照组再生神经各项电生理和形态结构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可吸收性甲壳素神经导管能有效地引导面神经再生并恢复其功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作者:刘丽娟;梁敏;石善海;马世尧

    目的:综述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查阅资料总结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特性及临床应用.结果:理想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应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生物降解性、降解时间和药物释放速率可调性;无毒性、不引起炎症和突变反应;释药体系的安全性高,制备工艺简单,无污染等.结论:经过临床研究表明,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在医药学上的应用给治疗技术带来了巨大的进步,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在体内不会残留,已用于许多医药领域,如癌症治疗、免疫培养、基因载体、制造纳米材料、研制人工器官、医疗器械、药物控释、辅料等方面;及人体修复用材料、医用胶黏剂、人工皮肤(伤口覆膜)、引导性组织再生材料、新型的可降解注射药物传递系统、药物控释系统、基因治疗载体、纳米药物载体、中药澄清剂、药剂的辅料,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还可用于人造泪液、隐形眼镜清洗液、合成生化试剂,眼药水基剂等.

  • 甲壳素在药学中的应用

    作者:秦雪梅;白云娥;漆小梅

    甲壳素又名甲壳质、几丁质,是一种含氨基多糖的天然高分子物质,学名:(1-4)-2-乙酰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

  • 小儿清肺口服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作者:冯改霞;刘汉清;王兰花

    目的探讨小儿清肺口服液的佳澄清工艺.方法以口服液的澄明度、麻黄碱的含量、含固量为指标,比较一次醇沉法、二次醇沉法、甲壳素絮凝沉淀法、高速离心法等制备方法.结果甲壳素絮凝沉淀法较其他方法所得口服液澄明度好,稳定性好,有效成分含量相对也较高.结论甲壳素絮凝沉淀法作为小儿清肺口服液的澄清方法,简单易行,适于工业化生产.

  • 冷原子荧光法测定甲壳素中的痕量汞

    作者:翁棣

    研究了冷原子荧光法测定甲壳素中痕量汞的工作条件.样品风干后在2 mol/L HNO3-4 mol/L HCl体系中以V2O5为催化剂消解1 h,上清液中的汞被SnCl2还原后于253.7 nm用冷原子荧光法测定.在以10%SnCl2为还原剂时,线性范围0~2.0 ng/mL,r=0.9997,检出限为0.05 ng/mL,相对标准偏差2.5%,平均回收率在86.3%~110.0%,该法简便、快速、准确.

  • 香菊感冒颗粒甲壳素澄清工艺研究

    作者:钱坤;边嘉鸿;陆惠刚;沈钧

    目的:考察甲壳素用于香菊感冒颗粒水提浓缩清膏的澄清工艺并检测含量.方法:正交试验优选条件.分别检测自然澄清和甲壳素澄清后相对密度,总固体物含量,总糖含量,刺槐素含量.总糖使用乙醇沉淀并用苯酚硫酸水解,在490 nm波长检测;刺槐素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结果:甲壳素澄清前后相对密度,总固体物含量,总糖含量略有下降,但刺槐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香菊感冒颗粒甲壳素澄清能达到澄清效果,且澄清前后刺槐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 蜣螂药渣中甲壳素的脱色工艺研究

    作者:谭承佳;马家骅;张俊;辛超

    目的:为制备色泽白、黏度高的蜣螂壳聚糖,以蜣螂甲壳素为原料,探讨其脱色工艺条件.方法:首先考察脱色剂种类、H2O2浓度、pH值、固液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壳聚糖色泽和特性黏度的影响,继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H2 O2脱色工艺的参数.结果:蜣螂甲壳素脱色的佳工艺条件为:脱色剂H2O2浓度为15%、固液比1∶15、反应温度为45℃.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脱色效果好,可大限度保持壳聚糖的高黏度,使其有望成为结肠定位给药的新型载体.

  • 蜣螂药渣中壳聚糖的回收与初步表征

    作者:马家骅;谭承佳;邓霞;辛超;张植

    目的:以蜣螂提取多肽后的药渣为原料提取壳聚糖,并对其进行表征,探索昆虫类中药药渣综合利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甲壳素与壳聚糖的制备工艺,并采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等检测手段对壳聚糖进行表征.结果:筛选得到壳聚糖的较佳制备工艺条件:脱矿物质用1.3 mol/L HC1,以固液比1∶30,预先在80℃下加热0.5h,然后室温条件下浸泡12 h;脱蛋白质和脂质用4 mol/L NaOH,以固液比1∶30,在90℃条件下处理6h;脱色用3%的高锰酸钾溶液,以固液比1∶10,在室温下处理0.5h,再用2%草酸溶液,以固液比1∶20,在70℃水浴中处理15 min;脱乙酰基用14 mol/L NaOH,以固液比1∶30,在110℃条件下处理5h.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且初步表明从蜣螂药渣中制备的壳聚糖优于市售虾壳聚糖,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 聚乳酸复合材料降解过程中降解速率及pH值的研究

    作者:牟善松;屠美;覃百花;汤顺清

    本文用溶液法将聚乳酸和甲壳素进行复合,以改善聚乳酸的降解性,制备一种具有适宜降解速率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结果显示,当PLA/CS为1:0.4时,PLA/CS复合材料的降解失重百分率为小;同时,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失重百分率逐渐上升;纯聚乳酸在降解4周后pH值下降得很快,而复合材料在整个降解过程中的pH值一直很稳定,在6.5左右.由此表明,甲壳素可改善PLA的降解速率,且在降解过程中,PLA/CS复合材料的pH值非常接近生理盐水的pH值.

  • 左旋聚乳酸-甲壳素共混材料体外降解的形态学观察

    作者:申晓青;李少萍

    目的 从形态学的角度观察加入甲壳素后,左旋聚乳酸-甲壳素共混材料降解方式的变化.方法 将左旋聚乳酸-甲壳素共混材料制成条板状,以单纯聚乳酸条板为对照,材料浸泡于磷酸缓冲液中,分别于第4、8、12、24、32、44周随机各取3条行大体形态和扫描电镜下截面的微观形态观察,评价甲壳素在体外条件下对左旋聚乳酸降解方式的影响.结果 单纯聚乳酸条板表现为简单水解的降解过程,而左旋聚乳酸-甲壳素共混材料除此之外,还见有自条板上逐渐分离出颗粒状材料.结论 甲壳素的加入改变了左旋聚乳酸简单水解的降解方式.

  • 聚乳酸-甲壳素接骨板的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作者:李毅;李少萍

    目的 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对聚乳酸-甲壳素接骨板的细胞毒性进行研究,为临床应用作前期准备.方法 分别采用间接接触法(MTT法)和直接接触法评价聚乳酸-甲壳素接骨板的细胞毒性.MTT法:采用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在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聚乳酸-甲壳素接骨板浸提液(0、50%和100%),于接种后第2、4、7天通过MTT法显色,在酶标仪45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计算相对增殖率,对聚乳酸-甲壳素接骨板的细胞毒性进行评价;直接接触法:将体外培养的L929细胞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为常规培养的L929细胞,实验组为L929细胞与聚乳酸-甲壳素接骨板共培养,逐日用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发生的变化,评价聚乳酸-甲壳素接骨板的细胞毒性.结果 随道时间推移,不同浓度的聚乳酸-甲壳素接骨板浸提液对L929细胞增殖均有促进作用(P<0.01),在第2、4、7天各浓度之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提示L929细胞增殖与聚乳酸-甲壳素接骨板浸提液的浓度无明显相关;L929细胞在聚乳酸-甲壳素接骨板表面粘附生长,随时间推移,粘附细胞数量增加,细胞数量及形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评分聚乳酸-甲壳素接骨板的细胞毒性为0级.结论 聚乳酸-甲壳素接骨板无明显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细胞相容性,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可吸收骨折内固定材料.

  • 聚乳酸/甲壳素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动物安全性评价

    作者:牟善松;马安德;屠美;李立华;周长忍

    目的通过聚乳酸/甲壳素的复合,制备一种具有较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采用溶液法将两种材料进行复合,待溶剂挥发后成型.对此材料进行动物实验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过敏实验结果显示,动物对复合材料浸提液反应与阴性对照没有明显区别,除阳性对照的豚鼠外,均未出现刺激反应;热原实验结果显示,在每种材料初试的3只新西兰白兔中,体温升高均在0.2℃以下,并且体温升高总度数在1.0℃以下,符合热源实验的评价标准.全身急性毒性实验显示,兔子在注射浸提液后,没有任何不安、焦躁或其它萎靡不振等不健康行为.结论 聚乳酸/甲壳素复合材料在生物学评价实验中符合评价标准,可用作组织工程支架体的基质材料.

  • 联合应用神经营养因子和人工神经导管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魏海刚;李蜀光;邱雅;张佩华;陈玉婷;陈蕾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神经营养因子Neurturin和以甲壳素涂层的聚丙交脂-乙交脂共聚物(PGLA)神经导管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成年雄性新西兰兔24只,制作兔双侧面神经下颊支缺损模型.以右侧面神经为实验组,用甲壳素涂层后PGLA制成神经导管桥接缺损神经,并向神经导管的管腔注入神经营养因子Neurturin 30 μl;以左侧面神经为对照组,行翻转自体神经修复.术后观察实验动物双侧面部的运动情况,行双侧面神经电生理检查,分别于术后5、10、14周处死8只动物,观察神经再生室的解剖形态,取再生神经近、远段制作环氧树脂包埋半超薄切片,甲苯胺蓝染色,电镜观察再生神经的生长情况.结果:术后5周,实验组动物17%静止时有下唇口轮匝肌轻微运动,神经电位未引出,切断导管可见有明显的再生神经纤维沿导管内壁生长;对照组83%有轻微的口轮匝肌运动,移植段神经干表面水肿,有纤维样组织形成.术后10周,两组均可见明显口轮匝肌运动,神经断端间均有神经纤维连接,其中对照组纤维较韧,外有瘢痕组织包裹.术后14周,实验组可见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粗大,分布均匀,面肌联带运动较少,而对照组同期再生神经有髓纤维较多,但近段部分神经纤维髓鞘呈空泡样变性及脱髓鞘改变,远段再生神经束较少,且面肌联带运动较多.两组术后5、10周的面神经传导速度、再生神经有髓纤维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神经营养因子Neurturin及以甲壳素涂层的PGLA神经导管修复面神经缺损,再生神经质量优于自体神经修复.

  • 阿司匹林壳聚糖缓释片的试制

    作者:杨红梅;葛为公;文灿丽;陈壮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化产物,具有制备简单、来源丰富、可生物降解的特点及很强的亲水性[1].可在酸性介质中膨胀形成胶体黏稠物质而阻滞药物扩散及溶出,由此可制成缓释片、缓释丸剂等[2],是一种新型药物制剂辅料.普通的阿司匹林片,在体内水解成水杨酸后对胃肠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制成缓释片后,药物缓慢释出,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其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3].本文对壳聚糖用于制备阿斯匹林缓释片进行了研究.

  • 甲壳质及其衍生物在医药上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贵岑

    甲壳质又叫甲壳素、几丁质、壳多糖,化学名为(1.4)—2—乙酰胺基—2—脱氧—D—葡聚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是一种线型的高分子多糖(1),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大量存在于海洋节肢动物(虾、蟹)的甲壳中,自然界每年由生物合成的甲壳质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甲壳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碱水溶液,化学性质相当稳定(2)。由于其分子中乙酰胺基的存在,分子间形成很强的氢键,降低了溶解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 几丁质酶在医学真菌学中的研究现状

    作者:杨仁祥

    要探讨几丁质酶(chitinase),首先不得不提及几丁质(chitin).几丁质又称甲壳素,化学名称为(1,4)-2-乙酰基-2-脱氧-β-D-葡糖胺多聚体,英文缩写为(GlcNAc)n,几丁质脱乙酰基后即为几丁糖(chitosan).几丁质在地球上的含量非常#富,仅次于纤维素,而它又具有比纤维素更加丰富的功能性质.

  • 壳聚糖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概况

    作者:蒋刚彪;张余;刘慧;方羽生

    甲壳素(Chitin,又名甲壳质、几丁质)是一种自然界中生物合成的氨基多糖,主要存在于蟹、虾以及昆虫的外壳中,其分子结构与纤维素类似.由于甲壳素分子中存在乙酰胺基,分子间形成很强的氢键,因此不溶于水和普通有机溶剂,这种难溶性特点使其应用受限.

  • 感冒舒颗粒澄清工艺研究

    作者:狄永良

    目的 考察甲壳素对感冒舒颗粒水提浓缩清膏的澄清效果并检测含量.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优选佳澄清工艺条件,分别检测自然沉降法和甲壳素澄清法澄清后供试品的相对密度、总固体物含量.结果 甲壳素澄清后相对密度、总固体物含量略有下降,但差异不大.结论 对于感冒舒颗粒,甲壳素有较好的澄清效果.

146 条记录 6/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