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元回归光度法同时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和乙酰水杨酸

    作者:常春;屈清慧;郭琦

    目的:建立多元回归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方法样品用0.2 mol · L -1氢氧化钠水解乙酰水杨酸后,以pH 6.5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为溶剂,采用多元回归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236,272和283 nm。结果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和99.0%,RSD分别为2.4%和3.0%。结论样品测定结果与部颁标准法比较,其准确度和精密度无显著性差异,该法可同时准确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 下丘脑精氨酸加压素在乙酰水杨酸镇痛中的作用

    作者:李春霞;司军强;茹立强;胡道松;张志琴;王丽凤

    目的:利用大鼠福尔马林致痛模型,探索精氨酸加压素(AVP)的镇痛作用以及其在乙酰水杨酸(ASA)中枢镇痛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N组足背注射生理盐水,F组足背注射5%福尔马林,A组足背注射5%福尔马林后立即腹腔注射ASA.采用痛行为评分法观测大鼠的痛反应1小时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AVP的免疫反应性(AVP-ir),并进行图像半定量分析.结果:N组无明显疼痛反应,F组大鼠给药后迅速出现疼痛反应(缩腿,舔爪)(P<0.01),与F组比较,A组疼痛反应明显减轻(P<0.01);F组大鼠下丘脑视上核(S0N)内AVP-ir较N组增强,室旁核(PVN)与视交叉上核(SCN)内AVP-ir较N组均减弱;给予ASA后,SON与wN内AVP-ir较F组均减弱,SCN 内 AVP-ir较F组有所增强.结论:下丘脑SON、PVN、SCN神经元分泌的AVP可参与中枢镇痛,ASA镇痛作用可通过调节下丘脑核团中AVP的合成与释放来实现.

  • 如何正确应用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作者:周玉淑

    常用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有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双嘧达莫(潘生丁)、川芎嗪、羟乙基芦丁(维脑路通)等.

  • 误诊实例分析--疾病较为罕见(2)

    作者:张崇嘏

    [病例38] 患者女,68岁,农民.因两下肢瘫痪1个多月入院.2月前患者始感双脚趾尖寒冷、有时有刺痛感.以后日趋加重,逐渐向上发展,伴两下肢无力,走路跌跤,站立不稳.遂至当地卫生院就诊,诊断为"风湿痛", 给服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片及针灸治疗,未见疗效.病情更趋严重,发展至两下肢不能活动,没有知觉,瘫痪在床,又考虑"缺钙致骨质疏松症",加用钙片治疗,仍然无效.全身无力,卧床不起,昏睡终日.故来本院诊治,以"瘫痪原因待查"被收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平时生活艰苦,营养甚差.

  • 注射用纤溶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海默;张雅兰;许文叹

    目的 观察注射用纤溶酶与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福建晋江市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60例脑梗死患者(均发病后6h以上入院,不适合静脉溶栓)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静脉滴注纤溶酶200U加100mg阿司匹林口服1次/d,对照组仅口服相同剂量的阿司匹林,两组均常规口服20 mg阿托伐他汀1次/d,共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以及治疗1个月、6个月后的预后.结果 治疗组肢体瘫痪较对照组明显好转,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无明显病情加重病例.结论 注射用纤溶酶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HPLC法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对乙酰氨基酚、乙酰水杨酸及咖啡因的含量

    作者:李晓燕;冉晓静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对乙酰氨基酚、乙酰水杨酸及咖啡因的含量.方法:采用Lichrospher C18(5 μm,4.6 mm×250 mm)色谱柱,以甲醇-水-冰醋酸(40:60:0.3)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2 mm,柱温35℃.结果:对乙酰氨基酚线性范围为19.93~199.32μg·mL-1(r=0.9998),平均同收率(n=9)为99.2%;乙酰水杨酸线性范围为36.00~359.96 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n=9)为99.7%;咖啡因线性范围为4.90~49.04μ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n=9)为98.8%.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适用_丁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 HPLC法同时测定速克感冒胶囊中5种成分的含量

    作者:李向阳;王晓燕;李振国;屠万倩;张明雅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速克感冒胶囊中绿原酸、马来酸氯苯那敏、乙酰水杨酸、蒙花苷和次野鸢尾黄素..方法:采用Venusil XBP C18色谱柱(4.6 mm×250mm,5μm),以乙腈(A)-0.5%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327 nm(绿原酸)、260 nm(氯苯那敏)、276 nm(乙酰水杨酸)、334 nm(蒙花苷)和266nm(次野鸢尾黄素).结果:5种待测成分分离度良好,阴性无干扰;绿原酸、马来酸氯苯那敏、乙酰水杨酸、蒙花苷和次野鸢尾黄素进样量分别在0.078~0.388 μg(r=0.999 9)、0.196~0.978 μg(r=0.999 7)、4.066~20.332μg(r=0.999 9)、0.165~0.825 μg(r=-0.999 9)和0.048~0.238 μg(r=0.999 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8%、101.2%、96.8%、100.0%和101.3%,RSD分别为1.8%、2.4%、1.1%、1.9%和3.9%.3批样品中绿原酸、马来酸氯苯那敏、乙酰水杨酸、蒙花苷和次野鸢尾黄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88~1.00、2.05~2.20、110.02~116.00、2.18~2.45和0.06~0.10 mg,粒-1.结论:该方法可作为评价和监控速克感冒胶囊质量的方法.

  • 阿魏酸等五种酚类物质对DNA氧化损伤的影响

    作者:张俏忻;罗文鸿;李慧;林哲绚

    背景与目的: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研究阿魏酸、咖啡酸、香草酸、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五种酚类物质对DNA损伤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取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与不同浓度(0、50、100、500μmol/L)阿魏酸、咖啡酸、香草酸、阿司匹林、水杨酸五种酚类化合物于37℃下共同孵育30 min后用或不用H2O2于4℃下处理10 min,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对DNA损伤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分别用五种酚类化合物对淋巴细胞进行预处理后,经过H2O2处理,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彗星尾距都有不同程度的缩短,其中阿魏酸、香草酸的作用明显,并随着剂量的增加,尾距有减小的趋势(各浓度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咖啡酸、阿司匹林、水杨酸在浓度为500 μmol/L时,尾距较低浓度组(50、100 μmol/L)有所增加,以咖啡酸为显著.用500 μmol/L咖啡酸、阿司匹林、水杨酸与细胞共同孵育30 min后(未经H2O2处理),咖啡酸可以导致DNA的明显断裂损伤,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阿司匹林、水杨酸与对照组相比,其彗星尾距没有显著变化.结论:上述五种酚类物质均表现出了一定的保护DNA抗氧化活性,其中以咖啡酸保护DNA的作用弱,而且咖啡酸单独与细胞作用时,可以产生DNA断裂损伤;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在高浓度组其尾距较低浓度组又有所缩短,阿魏酸和香草酸抗氧化效果较好.

  • 阿司匹林:剂型不同,有何差异

    作者:陈婧;方建国

    “百年老药”阿司匹林作为医药史上的三大经典药物之一,阿司匹林已在临床应用百年,至今仍是世界上应用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和风湿病等.由于阿司匹林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还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是乙酰水杨酸,口服后在胃肠道被快速吸收,30 ~ 40分钟后在血液中达到浓度峰值,60分钟可起到明显的血小板抑制作用,血浆半衰期约为20分钟.阿司匹林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刺激,可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症状,甚至发生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严重时可并发消化道出血.

109 条记录 6/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