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胸科手术麻醉中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的应用意义探究

    作者:孙景强;胡云峰;周学伟

    目的:探究老年胸科手术麻醉中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的应用意义。方法:择取90例实施胸科手术的老年患者,时间为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采取随机法把90例分成三组,即 A 组、B 组、C 组,每组例数均为30例,A 组麻醉中使用的瑞芬太尼靶浓度为4μg/L,B 组为6μg/L,C 组为8μg/L,对比分析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结果:经统计分析,T1时三组患者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明显低于 T0,C 组下降显著;A 组于 T2时各指标和 T0时比较明显要高,差异显著(P <0.05);A 组患者在 T3、T4时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比 T0时高,三组患者 T5时各指标明显比 T0时高。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老年胸科手术麻醉中联合6μg/L 瑞芬太尼和3μg/L 异丙酚,对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王建国:在理想与责任间抉择

    作者:戴廉

    1992年11月16日,是王建国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他的人生正迅疾而平稳地在成为心胸外科学科带头人的轨迹上行驶.其时,身为721医院胸心外科科主任的他已是航天系统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几年之间他带领团队做了400多例心血管手术,700多例胸科手术,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 协同护理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并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蔡丽琴;陆云;屈惠琴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对老年胸科手术术后并发认知功能障碍( POCD)的影响. 方法 将44例老年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2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分别于患者入院后1 d、手术后1 d、3 d、5 d、7 d采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 MMSE )进行测评,采用SPSS 19.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实验组术后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POCD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 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护理,可显著降低POCD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开胸患者术后芬太尼镇痛影响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郑玩华;丁三强;杨丹娜;陈仲群;程明华

    目的 观察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开胸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芬太尼用量的影响.方法 32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观察组于手术切皮前及关闭胸腔时分别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 mg.两组术毕均用芬太尼PCIA,镇痛配方为芬太尼10 μg/kg,氟哌利多5 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负荷剂量芬太尼1μg/kg,背景输注2 ml/h,PCA每次1 ml,锁定时间10 min.镇痛期间定时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结果 两组病人镇痛效果接近,VAS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24 h内芬太尼用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能明显减少PCIA芬太尼的用药量及不良反应.

  • 阿司匹林对老年患者胸科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徐学敏;刘伟;陈曦;何建斌;姚立农

    有研究表明术后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并发症是肺癌和食管癌导致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因素[1]。因此,如何改善老年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和长期预后具有积极意义。阿司匹林是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具有强效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已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和治疗。对于为预防血栓形成性心脑血管事件而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推荐至少在术前7天内停用阿司匹林。有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对急性肺损伤[2]和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有保护作用[3]。本文通过对110例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肺癌和食道癌患者术后观察,研究阿司匹林对老年胸科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 不同麻醉和术后镇痛方式对中老年胸科手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作者:周兴根

    理想的中老年外科术后镇痛药物镇痛迅速有效,血流动力学稳定,抑制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减轻循环系统的负荷,改善循环系统的功能[1];同时使患者的术后呼吸功能保持在较好水平,使因伤口疼痛所致的并发症减少[2].中老年胸科手术是强烈的应激源,内分泌反应可加重应激时的代谢紊乱,其显著特点为高血糖症.机体除血糖升高外,同时伴有糖耐量减低,形成胰岛素抵抗(IR)现象.在镇痛药物的选择中,舒芬太尼作为一种新型的阿片类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外科手术及术后镇痛[3,4].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麻醉和术后镇痛方式对中老年胸科手术后患者IR的影响.

  • 呼吸过滤器预防老年开胸手术后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顾福萍;何焕钟

    肺部感染在老年开胸手术后的所有并发症中占首位,达35%~50%[1].全身麻醉过程中,麻醉机的呼吸回路与患者气管插管后的上呼吸道直接接触,不可避免地被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原体所污染,呼气中的水分易在呼气螺纹导管中积聚,有助于细菌的生长[2].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胸科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利东;邓福谋;朱晓红;陈霞;孙静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胸科手术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开胸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试验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对照组).术后24、48 h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尺评价患者静息和咳嗽时疼痛评分,记录监护室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别在术前1d和术后第3、7天由同一实验者对患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神经精神功能评定.结果 试验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术后第3、7天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术后第7天较术后第3天POCD的发生明显减少,试验组两时间点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胸科非心脏手术可明显降低术后早期POCD的发生率.

  •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左右双腔气管导管在胸科手术患者中应用对比

    作者:符少川;周期;林友才;谢海;李敏仙

    目的 了解纤维支气管镜(FOB)辅助下左右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的应用.方法 择期胸科手术患者64例分为右DLT组和左DLT组,应用听诊和FOB分别在平卧位和侧卧位进行定位,比较两组导管深度、导管错位率,气道压(Paw)、低氧血症、术肺膨胀、心律失常、升压药、升心率药应用情况及其处理方法.结果 平卧位听诊满意,而FOB检查发现错位率分别为右DLT组37.5% (9/24),左DLT组25.7%(9/31),改变体位后FOB检查仍有7例导管移位.左DLT组侧卧位后导管深度明显退出,与平卧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左DL组单肺通气时Paw明显高于右DLT组(P<0.05).两组术中心律失常率较高,右DLT组为50.0%,左DLT组为30.6%,无显著差异.术中低氧血症12例,术肺膨胀16例.结论 FOB可明显提高DLT插管到位率,同时容易发现术中低氧血症的原因.由于左肺通气Paw高于右肺,左单肺通气时应减少潮气量.

  • 胸外科手术患者疼痛处理对策

    作者:杨志广;林星宇;张鹏;刘韵鹏;史学良;王成祥;邵国光

    目的:探讨对于胸科手术疼痛应用不同镇痛方案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胸部手术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镇痛方法进行分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PCIA),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组(PCEA),术后间断静脉滴注曲马多组(Tramadol),术后间断静脉滴注非甾体抗炎药组(NSAIDs),椎旁阻滞组(PVB),肋间阻滞组(INB),必要时口服和肌注组(SOS),肋间阻滞+术后持续NSAIDs联合组(Hybrid )。应用视觉模糊分值法( VAS)和行为评定法测定术后当日到术后第5天疼痛评分差异性。结果将各组患者术后痛觉评分均值进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的用“>”表示,无统计学差异用“≈”表示,镇痛效果SOS>PVB≈INB >PCIA≈Tramadol≈NSAIDs>Hybrid>PCEA。结论镇痛效果好的是PCEA,其次是Hybrid组,单纯静脉给药(自控和非自控)有同样的镇痛效果,PCIA组镇痛效果差异性大。局部阻滞有效,但是因为时间短,总体镇痛效果不好,临时给药效果差。

    关键词: 疼痛 镇痛 胸科手术
  • 老年患者侧卧位术中双侧上肢无创血压与有创血压测量的对比

    作者:罗建军;孟根其其格;张毅

    目的 探讨胸科老年患者侧卧位术中双侧上肢无创动脉压与有创动脉压的一致性.方法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胸科择期于侧卧位进行手术的患者140例,麻醉诱导前后及术中同步监测非开胸侧上肢的无创血压和双侧上肢无创血压.根据侧卧位时有创收缩压值大小分为As组(收缩压<90 mmHg)、Bs组(90 mmHg≤收缩压<120 mmHg)、Cs组(120 mmHg≤收缩压<150 mmHg)、Ds组(收缩压≥150 mmHg),根据侧卧位时有创舒张压值分为Ad组(收缩压<50 mmHg)、Bd组(50 mmHg≤收缩压<70 mmHg)、Cd组(70 mmHg≤收缩压<90 mmHg)、Dd组(收缩压≥90 mmHg).对各组患者的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进行差异分析,并对有创动脉压与无创血压作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4组患者开胸侧无创血压和有创血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s组患者非开胸侧无创收缩压与有创收缩压以及Bd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s组患者非开胸侧无创收缩压与有创收缩压以及Bd组患者非开胸侧无创舒张压与有创舒张压的相关性好,相关系数分别为r =0.946(P <0.01)和r=0.912(P<0.01).结论 胸科侧卧位手术中非开胸侧较开胸侧的上肢无创血压与有创动脉压相关性更好,当收缩压为90~ 120 mmHg以及舒张压为50~70 mmHg时,非手术侧无创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可准确反映血压变化,但是高于或低于此范围时有创血压的监测更准确.

  • 手术后脑梗死36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林

    自2000年9月~2012年12月,我院共发生手术后脑梗死36例,现对其一般情况及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旨在为预防术后脑梗死的发生提供依据.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6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9例,年龄30 ~82岁,其中30 ~45岁2例,46~60岁3例,61~75岁12例,75岁以上19例.36例患者中胸科手术10例,骨科手术5例,神经外科手术12例,普外科手术4例,泌尿外科手术3例,妇产科手术2例.

  • 程序化护理对胸外科患者手术前后咯痰效果的影响

    作者:孟晓莉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前后咯痰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对65例肺癌肺切除患者的术前咯痰宣教、指导咯痰方法;手术后采取有效咳痰的护理措施.结果:手术前后患者咳嗽、排痰有效.结论:程序化护理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前后咯痰有效,对保证手术成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胸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道灵;贾桂芳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身麻醉用于胸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72例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n=36)和对照组(B组n=36).A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的方法,B组仅用全身麻醉.结果:A组整个麻醉过程中HR、Bp稳定,术中全身麻醉用量小,拔管及时,患者苏醒快,且便于术后硬膜外腔镇痛.结论:联合麻醉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循环稳定,麻醉平稳,全身麻醉用药量少,术毕清醒快、拔管早、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胸科手术中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易永华;姚博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胸科手术中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48例择期行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SF组和IF组,每组各24例.SF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0.5~1.5 μg/(kg·h)联合丙泊酚3~5 mg/(kg·h)静脉持续泵注,IF组给予异氟醚吸入联合芬太尼1~2μg间断静脉注射.麻醉过程中密切监测HR、SBP以及SpO2.结果:两组T1与T0比较HR均有所下降,组间相比,IF组T2~T5的HR值高于SF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组T3较T0的SBP值有所下降,IF组T1较T0的SBP值有所下降,组间相比IF组T2~T4的SBP值高于SF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4与T0的SpO2比较均有所升高,组间相比IF组T3的SpO2值高于SF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组拔管时间为(14.2±7.6) min,略多于IF组的(12.9±7.2)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组苏醒配合评级,配合率为95.8%,IF组配合率为91.7%,组间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持续泵注麻醉疗效稳定,起效快,拔管时间短,且术后苏醒配合率高.同时,可以减少镇静药物的用量,降低呼吸抑制,能够满足多种手术的需要,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体外循环在胸科手术大血管破裂中的应用

    作者:冯正义;吉冰洋;孙桂民;朱俊明;陈兴杰

    1999年3~6月,我们在体外循环技术支持下,对3例纵膈肿瘤手术中大血管破裂进行了成功的修补,现报告如下.

  • 胸科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手术分析

    作者:

    目的:探讨胸科手术中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以及在术中血压(BP)、心率(HR)的变化,术后的恢复情况,验证其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30例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Ⅰ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的方法,Ⅱ组仅用全麻.结果:两组病例麻醉效果满意,全麻药用量Ⅰ组明显少于Ⅱ组,术毕至拔气管时间Ⅱ组比Ⅰ组延长,拔管后烦躁、躁动、疼痛的发生率Ⅰ组比Ⅱ组明显减少.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循环稳定,麻醉平稳,术毕清醒快、并发症少.术后镇痛有利于胸科术后病人咳嗽咯痰.

  • 复方利多卡因乳胶在双腔气管插管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林伟雄;曾志文;林跃华;张岳农

    目的:研究复方利多卡因乳胶对双腔气管插管不良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择期需行双腔气管插管的胸科手术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全麻诱导前双腔气管导管套囊至头端涂抹无菌生理盐水;观察组,30例,全麻诱导前双腔气管导管套囊至头端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胶。记录麻醉诱导前( T1)、气管插入后3 min( T2)、拔管前1 min( T3)、拔管后3 min( T4)的平均动脉压( MAP)以及心率( HR)变化。记录患者术后呛咳、咽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T1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T2、T3、T4时间点MAP、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呛咳、咽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胶能有效减少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和拔管时的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能减少术后呛咳和咽痛发生率。

  • 改良侧卧位托手架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郑佳林;温霞;陈文局

    目的 评价在胸科手术中予以改良侧卧位托手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样本为我院胸科收治的胸部手术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行侧卧位胸部手术,样本选取时间段为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期间,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42例予以改良侧卧位托手架安置体位的患者为改良组,而另42例予以传统侧卧位托手架安置体位的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安置效果进行比照和评价.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改良组患者体位安置时间明显缩短,上肢不适率、皮肤压伤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胸科手术中予以改良侧卧位托手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体位安置时间,提升患者上肢舒适度,使患者具有良好的腋神经功能、呼吸功能,使得手术野清晰显露,提升手术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

  •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胸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时丽霞;牛彦军;李效微;黄晶莹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胸科手术的麻醉效果,以及在术中血压(Bp)、心率(HR)的变化、术后的恢复情况,验证其对术后通气功能的影响及麻醉的安全性.方法 60例老年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n=30)和对照组(Ⅱ组n=30),Ⅰ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方法,Ⅱ组仅用全麻.结果两组病例麻醉效果满意,令麻药用量Ⅰ组比Ⅱ组明显减少,术毕至拔气管导管时间Ⅱ组比Ⅰ组延长,拔管后烦躁、躁动、疼痛的发生率Ⅰ组明显少于Ⅱ组,术后30 minⅠ组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Ⅱ组.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循环稳定,麻醉平稳,术毕清醒快,并发症少,有利于老年病人剖胸手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其麻醉效果及安全性优于单纯全麻.

347 条记录 7/18 页 « 12...45678910...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