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液内溶血磷脂酸浓度与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的关系

    作者:孙永安;徐武华;徐俊;朱飞奇;都爱莲;郝红军;王燕华;伍期专

    目的 探讨血液内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浓度与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择TIA患者77例.根据血LPA液内浓度分为LPA增高组(>3.2μmol/L,49例)和LPA正常组(≤3.2 μmol/L,28例),用氯吡格雷75 mg/d进行治疗,随访1个月,观察TIA患者的发作频率以及发展成为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LPA增高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LPA浓度明显高于LPA正常组,LPA增高组患者治疗后LPA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经过1个月的氯吡格雷治疗,LPA增高组患者中,1个月内平均发作(1.53±0.34)次,共有8例发展成为脑梗死,发生率为16.3%,而LPA正常组患者中,1个月内平均发作(2.17±0.52)次,有7例发展成为脑梗死,发生率为25.0%.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高血浓度LPA的TIA患者疗效优于正常血浓度LPA的TIA患者.

  • 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组织因子变化的意义

    作者:拱忠影;臧大维;宋杨;卢轶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病变与血浆组织因子(TF)水平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TIA患者58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将不稳定性斑块的22例为A组,稳定性斑块的19例为B组,无斑块的17例为C组,用ELISA法测定3组患者血浆TF水平.53例完成3年随访,根据TF水平分为高水平组22例,低水平组31例,比较2组患者3年时脑卒中风险.结果 A组血浆TF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P<0.01),B组血浆TF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血浆TF水平与管腔狭窄率呈正相关(r=0.356,P<0.05);高水平组脑梗死发生率和反复TIA发作比例明显高于低水平组(P<0.05,P<0.01).结论 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血浆TF水平增高可预测脑梗死的发生,其可作为TIA患者预后评价指标.

  • 老年后循环缺血患者单侧椎动脉优势现象研究

    作者:王庆松;范进;陈林;王俊;向阳;刘艳

    目的 探讨单侧椎动脉优势现象在老年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PCI及老年前循环脑卒中患者229例,根据诊断分为老年PCI组(老年组)91例,中年PCI组(中年组)68例,老年前循环脑卒中患者(前循环组)70例.通过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对比检测一侧椎动脉优势现象分布差异,分析椎动脉优势与PCI的相互关联,及二者的优势比.结果 老年组椎动脉优势52例(57.1%),中年组26例(38.2%),前循环组22例(31.4%),老年组椎动脉优势现象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年组和前循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老年组有单侧椎动脉优势的危险较中年组和前循环组明显增高(OR=2.154,95%CI:1.134~4.091;OR=2.909,95%CI:1.513~5.592).结论 单侧椎动脉优势现象是老年PCI常见的血管变异,与老年PCI间存在明显关联.

  • 老年患者远期缺血性动脉血栓事件和死亡事件重要危险因素筛查

    作者:李晓利;范利;王强;曹剑;尹慧君;胡亦新;刘霖;马聪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发生缺血性动脉血栓事件和全因死亡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北京地区部队干休所614例年龄≥65岁患者,根据是否发生不良事件分为2组,不良事件组194例,无不良事件组420例,随访4.5~6.7(5.6±0.9)年,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法分析不良事件与多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614例患者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1.6%.与无不良事件组比较,不良事件组年龄、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史、慢性心功能不全比例及纤维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年龄(95%CI:1.02~1.07,P=0.00)、女性(95%CI:1.07~2.21,P=0.01)、冠心病(95%CI:1.20~2.42,P=0.00)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95%CI:1.17~2.63,P=0.00)以及高纤维蛋白原水平(95%CI:1.02~1.36,P=0.03)与不良事件具有相关性.结论 增龄、女性、高纤维蛋白原水平、冠心痛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是老年患者远期发生心血管事件不良事件与全因死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重视冠心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管理,关注老年高凝状态,对预防远期不良事件及全因死亡事件的发生极为重要.

  • 磁共振多技术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丽;邵广瑞;纪宇;赵宁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三维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3D-TOF MRA)和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TIA的患者53例为病例组,同期另选3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入选者均行MRI常规扫描(T1 WI、T2 WI、T2 FLAIR)、DWI、3D-TOF MRA和3D-ASL扫描.根据扫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3例入选者DWI序列均未见高信号显示,3D-TOF MRA、3D-ASL及两者联合诊断TIA准确性分别为63.4%、71.1%、88.0%;敏感性分别为49.1%、58.5%、83.0%;特异性分别为90.0%、93.3%、96.7%.3D-TOF MRA与3D-ASL联合检查准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均明显高于两者单独检查(P<0.05).病例组中,3D-TOF MRA阳性+ASL阳性的患者13例(24.5%);3D-TOF MRA阳性+3D-ASL阴性患者13例(24.5%);MRA阴性+ASL阳性的患者18例(34.0%);3D-TOFMRA阴性+3D-ASL阴性的患者9例(17.0%).结论 3D-ASL、3D-TOF MRA和DWI检查方法各具优缺点,可从不同方面反映脑的特征,将三者联合应用可更好确诊TIA,追踪病情改变,应该作为TIA诊断的常规扫描序列.

  • ABCD2评分联合责任血管易损斑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发生脑梗死的评估

    作者:徐辉;方岩;张莹;周海云;王遂山

    目的 探讨ABCD2评分联合责任血管易损斑块筛查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短期内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TIA患者126例,以第7天为终点事件时间,将患者分为脑梗死组30例和非脑梗死组96例.根据ABCD2评分分为低危患者40例(0~3分)和中高危患者86例(4~7分).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CT血管成像结果筛查责任血管,分为易损斑块患者79例和非易损斑块患者47例,比较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之间危险因素和ABCD2评分,分析中高危人群(ABCD2评分≥4分)易损斑块在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的差异.结果 脑梗死组ABCD2评分≥4分和责任血管易损斑块比例明显高于非脑梗死组(46.7% vs 20.8%,90.0% vs 54.2%,P<0.01);当ABCD2评分≥4分时,易损斑块患者7d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易损斑块患者(83.3% vs 8.0%,P<0.01).结论 ABCD2评分结合责任血管易损斑块筛查能提高短期内TIA患者脑梗死的预见风险.

  • 缺血性脑卒中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状况调查

    作者:王力;张茁

    目的 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控制及降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影响降压药物使用的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1~12月连续收住我院神经内科病房的住院且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总计740例,将360例复发性脑卒中纳入分析,高血压314例(87.2%),糖尿病142例,对入选患者血压控制及降血压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314例高血压患者中,血压达标率为28.3%;142例糖尿病患者中,血压达标率为9.2%.314例高血压患者,服用任1种抗高血压药物248例,药物治疗率79.0%,有21.0%未服用任何降压药物.2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饮酒、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与降压药物治疗有关(P<0.05).冠心病(OR=0.275,95%CI:0.094~0.804,P=0.018)及服用抗血小板药物(OR=0.547,95%CI:0.310~0.966,P=0.038)是影响患者降压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与指南要求存在差距,伴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更不理想,应加强脑卒中患者血压控制.

  • 社区脑卒中及其高危人群失眠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筛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杜宁;刘彦飞;张轩;陈书丽;刘蕾;曾瑞;程焱;薛蓉

    目的 观察社区脑卒中及其高危人群失眠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高风险的发生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015年2月对天津市大张庄村和劝业场社区3500例本市户籍常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选择脑卒中及其高危人群信息完整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阿森斯失眠量表测评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失眠组241例和无失眠组380例.采用Stop-Bang量表测评将研究对象又分为OSA高风险组410例和OSA低风险组211例.结果 筛查结果显示,失眠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7.40±9.14)分 vs (29.38±4.45)分,P=0.000]、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8.32±10.95)分 vs (30.07±6.18)分,P=0.000]显著高于无失眠组.社区脑卒中及其高危人群失眠发生率为38.8%,OSA高风险率为66.0%.logistic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饮酒,SDS评分、SAS评分是影响失眠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体质量指数、颈围、高血压、心脏病是影响OSA高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 社区脑卒中及其高危人群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饮酒及焦虑抑郁状态对失眠的发生产生显著影响,而男性、肥胖、颈围、高血压及心脏病与OSA高风险相关,对社区脑卒中及其高危人群早期进行上述因素的筛查,有助于脑卒中一、二级预防.

  • 大鼠全脑缺血后脑内特异性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酶1时空表达特点的研究

    作者:张运周;陈卫碧;高岱全;刘刚;宿英英

    目的:探讨大鼠全脑缺血损伤前后脑内是否存在特异性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酶1(LSD1)及其时间、空间分布规律。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126只,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各63只制作短暂性全脑缺血模型,大鼠按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处死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56只(1、6、12 h ,1、3、7、14、30 d),每个时间点7只,对照组7只。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 ,观察大鼠LSD1在各脑区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结果一致显示,LSD1在缺血前散在分布各脑区,主要分布于海马及前额区皮质。实验组缺血再灌注后1 h LSD1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明显增高,于6 h达到小高峰,随后缓慢下降,至缺血再灌注后12 h达低点,但齿状回区及CA1区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缺血再灌注12 h后,不同脑区表现出各自的时间分布特点:齿状回区1 d、海马CA1区3 d及前额区7 d LSD1第2高峰分别为[(13492.7±639.6)个 vs (614.1±126.6)个,(2371.1±403.2)个 vs (119.3±22.6)个,(1874.7±78.1)个 v s (97.4±15.8)个,P<0.01],随后缓慢下降,直至30 d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正常状态下,LSD1即存在于大鼠海马齿状回区、CA1区及前额区,并在缺血性脑损伤后呈现不同的时间变化特点。从空间分布、时间变化特点推测,LSD1可能在脑损伤后诸多调节通路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 氯吡格雷抵抗与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李好好;石晶;王回;汪孟然;吴凌;邢怀美;闫中瑞

    氯吡格雷属于第二代噻吩吡啶类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 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及外周动脉疾病等的二级预防推荐用药.以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为主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ACS患者经PCI后及神经血管支架置人术后患者的主要治疗药物.同时也被研究证实,氯吡格雷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再狭窄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等不良事件的发生.虽然氯吡格雷对于大多数患者是安全而有效的,但仍有4%~30%的患者不能从氯吡格雷治疗中获益[1].氯毗格雷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复发的绝对风险仍然较高,这种现象称为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 sistance,CR).

  • 阵发性心房颤动与脑卒中研究进展

    作者:南京;杨水祥

    心房颤动(房颤)导致的栓塞事件中85%是脑卒中口[1].研究表明,阵发性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生率与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相当口[2].房颤患者脑卒中较非房颤相关脑卒中,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严重[3].根据美国2014 AHA/ACC/美国心律协会房颤管理指南,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是健康人群的5倍,年龄越大,脑卒中风险越大,房颤相关脑卒中较非房颤相关脑卒中严重,其30 d内病死率较不合并房颤患者增加27%~S7%,致残率增加了1倍,并且1年内病死率和复发率是后者的2倍.我们就阵发性房颤与脑卒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脑卒中风险评估研究的进展

    作者:王春霞;徐艳国;赵仁亮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美国每年有20万~50万患者被诊断为TIA[1].研究表明,虽然TIA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是短暂的,但TIA后的脑卒中风险较高,7 d内脑卒中发生率为8%~10.5%,90 d内为10.5%~14.6%,其中约有半数发生在TIA后初的2 d内[2-4].TIA远高于急性脑梗死早期脑卒中复发的风险(30 d内约1.5%)[5].TIA是脑梗死的预警症状,有12%~30%的脑卒中患者之前发生过TIA,其中17%发生于脑卒中当天,43%发生于脑卒中前1周内[6-8].Rothwell等[9]研究显示,对发病24 h内的TIA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可以将90 d内的脑卒中风险降低80%.因此,迅速准确的对TIA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尽早识别脑卒中高危人群,并给予积极诊治,对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 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万龙;胡韶山

    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已成为动脉狭窄复发脑卒中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1-2].然而,再狭窄是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并且与相应脑动脉供血区域的脑卒中发病显著相关[3].研究显示,重度脑血管狭窄患者即使规范应用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治疗,2年内同侧脑卒中累计复发率高达38.2%[4-5].既往的临床研究发现,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中位随访期再狭窄的概率为30%[6].自膨式支架的再狭窄率更高[7-8].因此,对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虽然支架置入术后通过服用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以及针对性地控制高危因素来预防再狭窄,但是远期再狭窄的发生率仍然很高.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ABCD2评分与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叶子明;刘莹;秦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脑梗死重要的预警信号[1].其发生率在TIA后1周内达12%,3个月内高达10%~20%[2].有效预测TIA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指导临床分层治疗显得尤为重要[3].Johnston等于2007年提出ABCD2评分,已被AHA/ASA推荐用于评估TIA的预后及预测TIA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该评分提高了对TIA后脑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明显改善了TIA预后及降低TIA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4].由于该评分未结合影像学结果,患者若已存在缺血病灶或脑动脉狭窄,单独使用ABCD2评分预测TIA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则其准确性可能会降低.因此,ABCD2评分结合影像学检查将会进一步提高其预测价值.

  • 脑淀粉样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毛积分;马春梅;罗社文

    脑淀粉样血管病(CAA)作为老年人非外伤、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个重要病因引起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其临床主要表现有精神症状、进行性智能减退、合并多发性、复发性脑叶出血.我们就近年CAA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CAA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CAA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已提出若干有关β淀粉样蛋白来源的假说,并发现诸多与CAA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危险因素.其中载脂蛋白E及中性粒细胞组织蛋白酶G的释放是CAA发病的可能机制.另外,与脂质代谢相关的病理机制可能与CAA的发展相关.

  • 颈动脉狭窄行支架置入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志明;徐格林;刘新峰

    脑卒中是当今世界上第3位常见疾病之一,而且脑卒中可导致永久性残疾.严重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关系密切.大规模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已证实,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阿司匹林较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症状性或非症状性重度颈动脉狭窄,能够更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和死亡的发生.美国近年来的心脏病协会指南推荐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50%或非症状性颈动脉狭窄≥60%的患者行CEA治疗[1].CEA已经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

  • 后循环缺血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琳佳;刘文宏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的发病率约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20%[1].同前循环缺血相比,两者在临床表现,评估方法及管理措施等方面的差别常常给临床医师造成了极大的挑战,我们结合近5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对PCI的解剖、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管理方面进行综述,并着重探讨新的治疗进展,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管理PCI提供依据.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戚晓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常见的疾患,但近年来对其概念有一些争议,而且在病因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影像之关系等诸方面有较大进展.故此,将近年有关这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 远隔缺血后处理脑保护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卫娟;孟然

    2013年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脑卒中已跃居我国人口死因首位,其中79%为缺血性脑卒中.因此,启动内源性保护机制的物理治疗方法在脑卒中领域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新热点,尤其是远隔缺血处理——即通过给予身体非重要器官短暂的、非损伤性缺血干预,从而调动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以减轻身体重要器官的缺血损伤.鉴于临床可行性和脑卒中不可预测性,远隔缺血后处理更具临床转化价值.在此结合近来的国内外文献对远隔缺血后处理脑保护的概念、方法、临床应用、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樊宇;李月春;王宝军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病48 h内发生脑卒中风险达到5.3%,其中有21%发生死亡,>20%的患者在3个月内发生脑卒中.而且,TIA患者发生主要血管事件的危险持续存在,准确评估TIA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成为近研究的热点.因为TIA患者临床症状、危险因素、病理基础各不相同,所以通过临床评分预测脑卒中风险的方法不够准确.近,通过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研究对TIA的病理、生理学提供了新认识.研究表明,TIA患者中,21%~68%表现为DWI阳性,50% DWI阳性病灶持续存在,且DWI阳性患者发生脑卒中风险明显高于DWI阴性患者[1].此研究结果对传统TIA定义提出了挑战,并促成以组织学为基础的新定义产生.

639 条记录 6/32 页 « 12345678...313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