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跗骨窦切口微创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并术后应用 酮咯酸氨丁三醇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徐龙

    目的:通过跗骨窦切口微创手术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术后辅助输注酮咯酸氨丁三醇减轻疼痛程度,观察研究分析其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在自2013年12月—2016年10月以来我院收治的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52例(52足)患者中,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研究组(26例,26足),一组对照组(26例,26足).研究组(26例,26足)采用跗骨窦切口皮螺钉内固定法治疗,对照组(26例,26足)采用常规外侧"L"切口钢板内固定法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跟骨宽度,跟骨长度,Bohler角及Gissane角的观察,术后两组临床效果对比予以讨论分析.所有患者均按照平均体重,常规输注酮咯酸氨丁三醇.结果:手术后的研究组采用跗骨窦切口微创治疗的患者的跟骨宽度,跟骨长度,Bohler角及Gissane角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采取常规"L"外切口内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手术后,研究组中没有术后并发症患者,对照组中有5例术后情况不理想,有切口并发症发生,总体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优良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x2=5.5319,P=0.0187).结论:跗骨窦切口微创术具有切口并发症少,固定牢固,对复位骨折治疗安全有效,是临床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效果良好的一种技术,值得推广.

  • 创伤性骨折患者早期镇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安明勋

    目的 对患有创伤性骨折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早期镇痛处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90例患有创伤性骨折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2组,平均每组45例.A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常规镇痛处理;B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早期镇痛处理.结果 B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出现由于镇痛药物所导致的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 对患有创伤性骨折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早期镇痛处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早期镇痛疗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

    作者:路东升;宏玉权;马丹丹;司马蕾;樊碧发

    目的:探讨早期镇痛疗法对复发性口腔溃疡(RAU)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口服万络,50mg/天;对照组口服替硝唑1.0g/天,观察镇痛疗法对溃疡愈合的影响.结果:治疗、对照组用药2天的痊愈率:治疗组为13.33%,对照组为0%,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对照组2天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10%,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天的痊愈率,镇痛治疗组为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对照组4天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0%,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早期镇痛疗法治疗RAU具有缓解持续顽固性疼痛、快速治愈口腔溃疡、改善进食状况的作用.

  • 早期镇痛在四肢骨折创伤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杨泳

    目的 探讨早期镇痛在四肢骨折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40例四肢骨折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未进行早期镇痛组)20例和观察组(早期镇痛组)20例,然后比较两组入院后不同时间VAS评分、肢体肿胀情况及干预前后血清疼痛相关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入院后12、48、72 h的VAS评分情况均好于对照组,肢体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血清疼痛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镇痛可有效改善四肢骨折患者的疼痛及肢体肿胀程度,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不适感均发挥积极的临床作用.

  • 收肌管置管神经阻滞对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镇痛和恢复的影响

    作者:曹哲

    目的 探究临床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恢复的过程中,应用收集管置管神经阻滞对早期镇痛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择期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和全身麻醉联合连续收肌管阻滞组(B组),每组40例,评价应用收集管置管神经阻滞术后镇痛及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术后6、12h的静息时VAS评分(RVAS),主动功能锻炼时VAS评分(AVAS)和被动功能锻炼时VAS评分(PVAS)均显著降低(P<0.05),而术后24、48h的静息和运动状态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关节主动屈曲角度(°)B组显著优于A组(P<0.05).且B组比A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和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连续收肌管阻滞有利于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镇痛和功能锻炼,可促进膝关节置换患者康复.

  • 早期镇痛在胫骨平台骨折创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施耀华

    目的:研究早期镇痛在胫骨平台骨折创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进行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不实施镇痛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镇痛。对比两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和小腿大周径。结果入院72 h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中0~3分患者所占比例为26.67%,小腿大周径为(30.24±2.65)cm,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镇痛应用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显著,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肿胀情况明显减轻。

  • 早期镇痛联合阶梯康复训练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评价

    作者:李明玉

    目的:探讨和评价早期镇痛联合阶梯康复训练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88例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根据住院顺序分为甲组(46例)和乙组(42例)。甲组患者进行早期镇痛联合阶梯康复训练,乙组患者进行镇痛和康复训练(未作固定安排)。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内膝关节屈伸范围以及疼痛和僵硬情况。结果甲组患者术后1d、1周、3个月膝关节屈伸范围分别为(64.35±5.32)°、(91.35±9.38)°、(111.35±10.28)°,乙组患者术后1 d、1周、3个月膝关节屈伸范围分别为(44.87±5.18)°、(78.25±7.78)°、(91.28±6.2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甲组患者疼痛发生率为2.17%,低于乙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甲组关节僵硬发生率为4.35%,低于乙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早期镇痛联合阶梯康复训练,明显改善了患者膝关节屈伸范围,减轻了患者疼痛感,并且减少了关节僵硬发生的风险,值得推广。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小儿疝气修复术的镇痛效果比较

    作者:范慧珍

    现在有充分证据表明,患儿由于发生更剧烈的免疫反应和缺乏中枢抑制因素,小儿术后更有可能经历较成人更痛苦的疼痛。小儿疝气修补术后早期切口疼痛会导致患儿烦躁哭闹,影响患儿术后恢复,同时使患儿父母焦虑,满意度降低。近年来,罗哌卡因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早期镇痛中应用增多,如何选择佳的罗哌卡因神经阻滞浓度。本文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镇痛的效果,探求小儿疝气修补术早期适宜的镇痛方案。

  • 酮咯酸氨丁三醇与地佐辛联合肌注用于模拟创伤早期镇痛临床研究

    作者:匡华勇;方凯凯;何绍明;周宁

    目的:观察肌注酮咯酸氨丁三醇、地佐辛及两者联合使用对于模拟创伤早期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择期在腰麻下行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酮咯酸氨丁三醇组(T组)、地佐辛和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组( L组)。术后待患者出现疼痛( VSA 5分)时,按分组予以肌肉注射各处理组药物,观察比较各组患者不同时点的静息和轻微活动时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追加使用镇痛药的用量和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PCIA)的次数、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等。结果在给药后2 h、4 h和6 h,T组的静息VAS评分、轻微活动时的VAS评分、追加使用镇痛药用量及PCIA次数方面,均多于D组和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D组给药后2 h和4 h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T组和L组(P<0.01),2 h内出现头晕的患者数高于T组和L组(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与地佐辛的联合组的总体评价优。酮咯酸氨丁三醇与地佐辛联合应用可能具有相加或协同的镇痛作用。

  • 腹横肌平面阻滞对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

    作者:王海振;赵国庆;李龙云;高明;李凯

    术后急、慢性疼痛是术后常见的症状。急性疼痛如未有效控制可转变为慢性术后疼痛(chronicpostsurgicalpain,CPSP)。术后慢性疼痛是指手术后反复发生、发展超过3个月,或者持续1个月以上的疼痛。大量报道指出大到体外循环等大手术,小至阑尾炎手术,都可发生CPSP,其发生率可在2%56%[1]。CPSP不同程度地干扰生理机能,给患者造成生理、心理上长远的困扰,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腹部手术的疼痛主要来自内脏和腹壁切口,以腹壁切口为剧,传统的硬膜外镇痛或静脉自控镇痛虽然镇痛效果确切,但存在术后过度镇静、恶心、呕吐、尿潴留甚至呼吸抑制等风险。近年来提出的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abdominisplaneblock,TAPB),具有生理机能影响小,并发症及禁忌症少,能显著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及增强术后镇痛效果[24]的优势,并且随着神经刺激仪及超声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腹部外科手术中。大量文献报道了TAP神经阻滞对术后早期镇痛疗效显著,然而,其与腹部CPSP关系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拟对CPSP及TAP阻滞的相关情况及已有文献作一综述,为临床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 对接受院前急救的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早期镇痛治疗的效果探究

    作者:陈小红;秦彪;杨毅

    目的:探讨对接受院前急救的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早期镇痛治疗的效果.方法:将近期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院前急救.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镇痛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其治疗前和治疗15 min后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结果:1)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5 min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均较低,其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均较高(P<0.05).结论:对接受院前急救的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早期镇痛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显著降低其呼吸频率和心率,增高其血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

  • 89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急诊室早期镇痛情况分析

    作者:宋胜文;赵佳莲;褚丽花;陆雅萍;肖淑媛;程宝莉

    目的 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急诊室早期使用镇痛剂的情况.方法 对2013年12月-2014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就诊,临床确诊为AAD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AAD以明显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发生率,患者入急诊室24 h内镇痛药使用率和镇痛药种类,以及入急诊室24~48 h仍存在疼痛的发生率.结果 89例患者中以明显疼痛(疼痛VAS评分>3分)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占84.3%(75/89).入急诊室24 h内,主诉有明显疼痛的患者镇痛药使用率为54.7%(41/75),其中强效镇痛药(包括哌替啶、吗啡和曲马多)的使用率仅为52.0%(39/75).入急诊室后24~48 h仍有53.9%(48/89)的患者疼痛VAS评分>3分.结论 对于AAD患者,急诊室早期救治时镇痛剂的使用仍然保守,如何为此类患者提供恰当充分的镇痛有待进一步规范.

  •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羟考酮镇痛对糖尿病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赵蕊;李海春;刘亚辉;袁丽;庞娜;李俊杰;马跃;吴家剑;刘飞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后应用羟考酮镇痛对糖尿病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80例,男53例,女27例,年龄28~65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手术结束前15 min,O 组静脉注射羟考酮0.07 mg/kg,F 组静脉注射芬太尼0.7μg/kg。分别在术晨(T1)、术后1 h(T2)、3 h(T3)抽取静脉血3 ml,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皮质醇(Cor)、胰岛素(Ins)和 C 肽(C-P)浓度。结果与 T1时比较,T2、T3时 O 组 Cor 浓度明显降低,C-P 浓度明显升高(P <0.05),F 组 Cor 浓度明显升高,C-P 明显降低(P <0.05),且 F 组 Cor 浓度明显高于 O 组,C-P 浓度明显低于 O 组(P <0.05);T2、T3时 F组 Ins 浓度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 O 组(P <0.05)。结论糖尿病患者 UPPP 术后羟考酮0.07 mg/kg 镇痛明显抑制了应激反应。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术前切口表面麻醉的效果

    作者:刘海林;张跃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作为局部麻醉药的复方制剂,常用于完整皮肤或黏膜表层麻醉.本研究观察将其用于手术切口表面麻醉对减轻切口刺激所致应激反应及术后早期镇痛的效果.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23~55岁,随机均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L组)和对照组(C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排除有利多卡因或丙胺卡因过敏史、过度肥胖者.L组在手术开始前2 h于4个切口处均匀涂布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5 g/支,北京紫光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001291),上盖密闭敷膜;C组切口表面不涂任何药物.

  • 舒芬太尼与曲马多术后早期镇痛效果的比较

    作者:周岱鹏;任铭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与曲马多单次静脉给药用于腹部手术术后病人早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0.15μg/Jg;曲马多组(T组):曲马多1.5mg/kg+氟哌利多1mg.记录VAS评分、镇静评分、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1小时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S、T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3分,镇痛满意;S组T4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T组(P<0.05),其它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循环稳定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镇静效果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小时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单次注射舒芬太尼0.15μg/kg、曲马多1.5mg/kg+氟哌利多1mg均具有明显的早期镇痛效果,均可减轻全麻患者术毕拔管期间的心血管反应,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少.

  • 髂筋膜腔隙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镇痛效果观察

    作者:孙华琴;吕晨;方向明;邹建玲;厉驹

    近年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nthroplasty,TKA)病例迅速增加,但此类手术损伤大且术后需早期活动,早期康复锻炼[1],故术后疼痛是一个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目前提倡多模式镇痛,其中周围神经阻滞是常用联合方式之一,本文将单次髂筋膜腔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 ,FICB)用于TKA术后早期镇痛,旨在探讨其效果和安全性.

  • 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地佐辛用于创伤骨折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作者:苏永俊;陈江湖

    目的 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地佐辛及二者联合给药用于创伤骨折后早期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急性创伤下肢骨折后需要镇痛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酮咯酸氨丁三醇组(T组)、地佐辛组(D组)及二者联合组(TD组),每组30例,分别为各组患者静脉缓慢推注酮咯酸氨丁三醇1mg·kg-1(T组)、地佐辛0.1mg·kg-1(D组)及酮咯酸氨丁三醇0.5mg·kg-1+地佐辛0.05mg·kg-1(TD组)进行镇痛.评估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观察各组不良反应等.结果 给药后三组患者各时点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D组嗜睡、头晕(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T组和TD组(P<0.05).结论 创伤骨折后此三种给药方案均能有效缓解疼痛,但联合用药组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总体评价更优,适合创伤后早期或院前镇痛使用.

  • 羟考酮与地佐辛对全麻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早期镇痛效果的对比研究

    作者:吴立文

    目的 探讨羟考酮与地佐辛对全麻下肺叶切除患者早期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行全麻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98例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使用的镇痛药物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地佐辛进行镇痛,观察组患者使用羟考酮进行镇痛.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镇静评分(Ramsay Sedation Score,Ramsay)、舒适度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但观察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amsay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观察组0.5h、1h、2h Ramsay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h、24h两组Ramsay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CS组内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各时间点BCS得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头晕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羟考酮对全麻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镇痛效果与舒适度均明显优于地佐辛,但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地佐辛.

  • 自制复方利多卡因药卷用于痔上黏膜环切术后早期镇痛

    作者:刘展慧;黄卓筠;艾桂珍;麦勤玲;梁洁连;胡旭东;廖健南

    目的 探讨自制复方利多卡因药卷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后早期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的186例患者随机分成利多卡因组(91例)和对照组(95例).利多卡因组于术后即采用自制复方利多卡因药卷填塞于肛管,并于术后第1天早晨换药时追加1次;对照组术后直接用明胶海绵填塞于肛管.比较两组术后肛门伤口24 h内疼痛程度、肛门坠胀感、第1次排便时疼痛感及镇痛药使用率.结果 利多卡因组术后24 h内肛门伤口疼痛、肛门坠胀感及第1次排便时疼痛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24 h内镇痛药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自制复方利多卡因药卷用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后早期镇痛,效果较好,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镇痛药的使用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早期镇痛对急腹症诊疗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曹亿;朱颉;于萌蕾;罗自通

    目的:探讨早期镇痛对急腹症诊疗准确性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database、CBM、CNKI、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关于早期镇痛对急腹症诊治影响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3-09-30.按纳入排除标准再由两人独立进行RCT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后再应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急腹症的腹部体格检查上,纳入7个随机对照研究,镇痛组381名患者,对照组350名患者,结果显示应用镇痛药并没有增加腹部体格检查的风险性,其相对危险度(RR)为0.90[95%CI(0.80,1.02)].在急腹症疾病诊断的敏感性上,纳入9个随机对照研究,镇痛组574名患者,对照组520名患者,结果同样显示应用镇痛药没有增加诊断准确性的风险性,其RR为1.03[95%CI(0.90,1.08)].结论:早期镇痛对于急腹症的体格检查及疾病的诊疗上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