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E2F-1在胃癌组织中的突变、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肖强;徐君毅;谢玉波

    随着研究的深入,E2F-1成为肿瘤基因研究领域中极具争议的一个基因.一方面,E2F-1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发挥癌基因的作用,例如:E2F-1过度表达可以诱导大鼠胚胎成纤维母细胞转变成肿瘤细胞[1];另一方面,E2F-1基因缺失小鼠的肿瘤发生率明显增加,如生殖道肉瘤、肺腺瘤和淋巴瘤等,提示E2F-1具有抑癌基因的作用[2].本实验旨在观察E2F-1在胃癌中的基因突变、表达情况以及E2F-1过表达对MKN-45胃腺癌细胞株的影响,探讨E2F-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

  • p16基因和地塞米松对人胶质瘤细胞的影响

    作者:高宜录;刘梅;刘道坤;顾晓松;杜子威

    p16基因是一个多种肿瘤抑制基因,也是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的抑制因子,它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并在人类多种肿瘤中有缺失和突变.在胶质瘤中仅纯合缺失就高达90%[1].为了研究外源性p16基因对胶质瘤的影响,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逆转录-PCR(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确定了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 p16基因缺失并将人p16基因cDNA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转染SHG-44,观察外源性p16基因对胶质瘤细胞的作用,探讨地塞米松对转染p16基因肿瘤细胞有无更为明显的促分化作用.

  • RNA干预研究及其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峰;刘晔;刘三光;谢绍建;李冬斌;李荣琴;蔡建辉

    近年来研究表明,一些小的双链RNA(dsRNA)通过特异性结合互补链,可以高效、特异的阻断体内特定基因表达,促使mRNA降解,诱使细胞表现出特定基因缺失的表型,称为RNA干预(RNAi).它是体内抵御外在感染的一种重要保护机制,可以作为简单、有效的代替基因敲除的遗传工具.RNAi正在彻底改变基因组学领域的研究步伐,因而被Science杂志在2001年至2003年连续3年评为十大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

  • 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p16基因缺失突变的研究

    作者:杨志伟;郑新民;胡礼泉;李世文

    目的 探讨p16基因在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改变。 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PCR)和多聚酶链-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对3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p16基因的缺失、突变进行分析。 结果 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p16基因缺失率为18.42%,未观察到突变。缺失、突变率明显低于培养的膀胱癌细胞系。 结论 肿瘤细胞自原体转入培养环境的适应阶段p16基因缺失或突变可能有助于肿瘤细胞的增殖,在膀胱肿瘤细胞传代中起有重要作用。

  • 星形细胞瘤PTEN基因突变或缺失与血管形成的关系

    作者:王锐;杨卫忠;石松生

    目的研究星形细胞瘤PTEN基因功能状态及其与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电泳分析(PCR-SSCP)结合银染技术和双重PCR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10例脑膜瘤和62例星形细胞瘤PTEN基因第5外显子点突变与基因缺失情况;选用CD34作为肿瘤微血管标记物,测定星形细胞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星形细胞瘤PTEN基因点突变率和缺失率分别为11.29%(7/62)和41.94%(26/62);PTEN基因缺失和突变在不同分级星形细胞瘤间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1).MVD与PTEN基因异常改变呈显著正相关(r=0.701,P<0.001).结论 PTEN基因缺失和/或突变可能在星形细胞瘤恶性进展和血管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 小儿先天畸形重点实验室小儿横纹肌肉瘤p16基因缺失及突变的研究

    作者:高红;张志波;李欣芳;于明;肖福大

    目的探讨小儿横纹肌肉瘤p16基因缺失及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控制模板DNA量的银染PCR-SSCP技术检测18例小儿横纹肌肉瘤手术切除标本中p16基因第1外显子.结果 18例中有7例发生纯合性缺失,其纯合缺失率为38.8%(7/18);1例发生突变,缺失,突变率为44.3%.结论 p16基因的纯合性缺失是p16基因失活的主要机制,在小儿横纹肌肉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肾癌中p16基因状态的研究

    作者:杜鹃;王琼书;贾汝汉

    目的研究肾癌中p16基因状态与肾癌的关系.方法用PCR技术检测MTS1/p16基因在肾癌中的外显子缺失及第一外显子异常甲基化.结果 33例癌组织中7例发生基因缺失,10例发生甲基化,未发现基因缺失与甲基化同时存在的病例,p16基因缺失与肾癌组织学分级严重程度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甲基化集中在分期早,分化好的病例.结论 1.p16基因缺失是晚期事件,与预后有关;2.p16基因甲基化可能是肾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 恶性淋巴瘤中MTS1/p16基因的缺失

    作者:黄毓;秦雪;闭慎金;黄天衡

    目的 研究MTS1/p16基因在恶性淋巴瘤中的变化.方法 采用多重PCR检测34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和15例健康人体外周血DNA的p16gene Exon2纯合子缺失.结果 34例NHL中有4例有p16gene Exon2纯合子缺失.结论 MTS1/P16gene变异可能在非何杰金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表现与基因表型的关联

    作者:季苏琼;李悦;王琼;孟丽娟;卜碧涛

    目的:分析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的基因突变特点,探讨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基因型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DMD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基因特点.结果:患者多表现为肢体无力、走路姿势异常,发育迟缓,部分患者伴智力下降,心脏功能减退等.多重链接探针依赖扩增技术发现基因检测无异常4例(7.69%),DMD基因缺失40例(76.9%),重复8例(15.3%).基因突变发生在外显子45~55 22例(40.74%),2~19区域10例(19.23%).48例基因异常患者中,符合阅读框架原则42例(87.5%).结论:基因缺失的大小与临床症状的关系不大,病情严重程度关键取决于突变是否会破坏阅读框结构.基因突变越接近5'端对智力的影响越轻,越接近3'端对智力的影响越重.

  • 老龄大鼠氨基苷类抗生素耳毒易感与线粒体DNA片段缺失

    作者:刘俊;孔维佳;刘维荣;刘贞荣

    目的:分析大鼠内耳组织线粒体DNA(mtDNA)片段缺失与氨基苷类抗生素(AmAn)致聋的对应关系,探讨线粒体DNA片段缺失在老年大鼠AmAn耳毒易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30只按月龄分为A组(老龄鼠,>24个月龄)和B组(4个月龄鼠),每组15只;均连续腹腔注射卡那霉素(KM),每日500 mg/kg,共10 d.用药前、后测试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大鼠内耳组织mtDNA4834缺失片段进行检测.结果:①A,B组大鼠用KM前、后,ABR反应阈提高,阈移均值分别为:(42.08±8.59)dB peS-PL,(12.71±4.42)dB peSPL,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A组大鼠有10只存在mtDNA4834缺失,其中检测到mtDNA4834缺失的10只大鼠和未检测到此缺失的5只大鼠,阈移均值分别为(45.00±7.67)dB peS-PL,(33.33±4.08)dB peSPL,两者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组大鼠未发现此片段缺失.结论:老龄大鼠内耳组织存在mtDNA片段缺失,且此片段缺失可能增加其对AmAn耳毒作用的敏感性.

  • 线粒体DNA大片段缺失与老年性聋的关系

    作者:刘俊;孔维佳;刘贞荣

    目的:探讨内耳组织线粒体DNA(mt DNA)大片段缺失与老年性聋发病的关系.方法:取Wistar大鼠按年龄分为A组(青年鼠,4月龄)和B组(老年鼠,>24月龄),每组15只.测试听性脑干反应(ABR),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大鼠内耳膜迷路组织mtDNA 4834 bp缺失片段进行检测.结果:A、B组大鼠ABR反应阈均值分别为:(40.00±4.66)dB peSPL、(64.79±10.88)dB peSPL,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大鼠内耳组织mtDNA检测发现:A组大鼠未检测到4834 bp缺失;B组大鼠有9只存在4834 bp缺失.结论:老年大鼠内耳膜迷路组织存在mtDNA片段缺失,这种缺失与老年性聋有关,可能是引起老年性聋的原因之一.

  • 职业性噪声性聋与mtDNA缺失关系的探讨

    作者:王越;张家颖;韩宇丹;李玉兰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缺失在噪声性聋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在265名从事噪声作业的青年工人中,根据纯音听阈测试结果,分为语频听力损失组和语频听力正常组,其中自愿进入研究的语频听力损失组(A组)25人,双耳言语频率(500、1 000、2 000 Hz)听阈均值≥26 dB HL;在语频听力正常人群中随机抽取27人作为语频听力正常组(B组),两组分别抽取外周血,提取白细胞DNA,应用PCR方法检测mtDNA4977缺失情况.结果 A组mtDNA4977缺失检出率20%(5/25),B组mtDNA4977缺失检出率为0(0/27),A组mtDNA4977缺失检出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mtDNA4977缺失可能在噪声性聋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慢性氟中毒大鼠内耳组织线粒体DNA缺失的实验研究

    作者:陶学勇;陈乾美;耿勇;李皓琳;刘敏;翟性友

    目的 探讨慢性氟中毒大鼠内耳组织线粒体DNA(mtDNA)片段缺失突变和听力损失的机制.方法 60只大鼠按喂饲不同含氟比例玉米分为对照组(氟含量0.92 mg/kg)、低氟组(氟含量35.1mg/kg)和高氟组(氟含量105.0mg/kg),每组20只,饲养6个月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畸变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反应幅值,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大鼠内耳组织mtDNA缺失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与低氟组、高氟组8 kHz DPOAE反应幅值分别为28.72±4.22、24.22±3.12、20.01±2.06 dB SPL,高氟组、低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0.5、1、2、4 kHz DPOAE幅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内耳组织中mtDNA4834缺失发生率(耳蜗5%,蜗核10%)明显低于高氟组(耳蜗90%,蜗核70%)及低氟组(耳蜗75%,蜗核60%)(P<0.01).结论 慢性氟中毒可导致高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其机制可能与慢性氟中毒大鼠内耳组织mtDNA4834缺失突变有关.

  • 抑癌基因PTEN在腮腺粘液表皮样癌中的突变与缺失

    作者:李春艳;张茹慧;王军军;欧阳红生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腮腺粘液表皮样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克隆、基因测序的方法来分析腮腺粘液表皮样癌及正常腺体组织中PTEN基因第5、6、8外显子有无突变及缺失.结果:通过对PTEN基因3个外显子的克隆测序,均未发现有突变及缺失.结论:初步推断,在DNA水平抑癌基因PTEN在腮腺粘液表皮样癌的发生过程中不起作用.

  • P16基因缺失与化疗敏感性关系的探讨

    作者:翟晓波;顾海晴;陈志东;沈炜明

    凋亡或程序性细胞死亡是许多抗癌药物的主要效应机制[1].野生型P53基因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可控制癌细胞的增生,并可诱导癌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即凋亡.已有学者通过实验证实当癌细胞中存在P53基因突变或缺失时,抗癌药耐药性显著增加[2.3].

  • 人脑胶质瘤P73等位基因缺失及转录水平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爱冰;袁先厚;潘惠锦

    目的:探讨P73等位基因缺失及转录水平是否与胶质瘤发生有关.方法:运用DNA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在56例胶质瘤/正常组织标本对中进行P73等位基因杂合子的鉴定并确定胶质瘤中P73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率;运用半定量RT-PCR分析P73-mRNA在胶质瘤中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胶质瘤中P73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率为14.3%;胶质瘤与正常对照中P73-mRNA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别.结论:人脑胶质瘤的发生可能与P73基因异常无关.

  • DNA甲基化与肿瘤

    作者:翟亮;王丹

    表观遗传学恶性肿瘤的发生涉及多种基因功能的异常,导致异常的除了以往我们研究得很多的基因突变、基因缺失等遗传改变外,近年来表观遗传学成为了研究热点.1999年Jones等在Nature L撰文"Cancer epigenetics comes of age",表明肿瘤研究进入了新的时期.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改变,并且此种变化在发育和细胞增殖过程中能稳定传递[2].

  • 不同重复序列缺失的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转染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与β-极低密度脂蛋白的结合效应

    作者:郭红亮;刘志国;田俊;冯宁;屈伸

    为了探索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配体结合域中8个重复序列在结合脂蛋白中的作用,利用基因缺失诱变的方法,构建了不同重复序列缺失的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缺失突变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各重组体转移至体外培养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到外源基因的表达.转染细胞与DiI标记的β-极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实验发现:重复序列1,2缺失的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结合β-极低密度脂蛋白的能力明显降低.为进一步研究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 DAZ基因家族与男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杰;叶炯贤;崔林;李贤新

    据WTO调查显示正常育龄夫妇中约10%~15%患有不孕症,由男性因素引起的不育约占50%.近年来的研究发现Y染色体长臂无精症因子(azoospermla factor,AZF)的微缺失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病因.其中DAZ(the deleted in azoespermia)基因为AZFc区的候补基因,和DAZL(deleted in azoospermia-like)、BOULE同属于DAZ基因家族,其编码的蛋白均为RNA结合蛋白,含有高度保守的RNA结合域(RNA binding domain,RBM)和DAZ重复(DAZ repeat)序列,且均在生殖细胞中特异表达,参与调节生殖细胞的发育和分化.本文旨在对DAZ基因家族成员的生理功能以及与男性不育的关系作一综述.

  • Y染色体微缺失诊断不育症研究进展

    作者:唐智国

    目前男性不育发生率越来越高,通过研究发现,Y染色体微缺失是男性遗传不育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对Y染色体微缺失的诊断男性不育的研究发展迅速,方法繁多,Y染色体微缺失是男性不育研究新热点.

396 条记录 15/20 页 « 12...1213141516171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