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率与丙型肝炎及丙肝肝硬化关系研究

    作者:袁宇慧;程辉

    目的 研究外周血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与丙型肝炎及丙肝肝硬化的关系,以辅助监测丙型肝炎病情进展,指导临床治疗策略制定.方法 选取健康对照组患者30例,丙型肝炎组患者36例,丙肝肝硬化组患者77例,检测3组外周血血小板和淋巴细胞计数并计算PLR,对比3组间PLR水平差异;采用Child-Pugh评分系统,对丙肝肝硬化组77例患者进行评分分级,分析PLR水平同Child-Pugh评分相关性.结果 (1)丙型肝炎组(95±35)和丙肝肝硬化组(79±28)患者的PLR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17±28)(P<0.05);(2)在丙肝肝硬化患者中,随着Child-Pugh评分升高,PLR水平降低,两者具有线性相关性(|r| =0.41,P<0.05).结论 PLR水平降低同丙型肝炎和丙肝肝硬化患者病情进展密切相关;PLR同丙肝肝硬化患者Child-Pugh评分负相关,可用于辅助预测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损伤情况,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对临床治疗策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 健康体检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作者:邹泽阳;裴京明;李振

    目的:了解本区内健康体检人群丙型肝炎感染情况,为本区内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来本中心体检的2076健康体检人口血清中HCV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抗-HCV阳性11人,阳性率为0.53%.结论:丙型肝炎感染情况常见且多从事食品行业,早发现、早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手术室护士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自我防护

    作者:田彬;杨红梅;任晓琴

    血源性传播疾病是指一类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进行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有:HBV(乙型肝炎)、丙型肝炎(HCV)、艾滋病(HIV)、梅毒、疟疾等.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近年来,艾滋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手术室护士的工作与一般科室护理工作有所不同,工作中接触多的就是患者的血液、体液等,使手术室护士成为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如何应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严重危害,进行自我防护,将职业危害降到低,已成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伴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自我防护做得好与否,不仅关系到手术室护士自身健康,而且与医院控制院内感染密切相关.

  • 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任成俭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2b(IFNα-2b)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的疗效.方法 122CHC随机分为2组:A组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B组IFNα-2b.疗程24wk,治疗结束后随访24wk.结果 A组的终末病毒学应答(ETVR)率、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终末生化应答率、持续生化应答率分别为75.8%、58.1%、83.9%、74.2%,B组分别为31.7%、13.3%、36.7%、16.7%.A组与B组ETVR率、SVR率、终末生化应答率、持续生化应答率经χ2检验,P值均小于0.01,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CHC明显优于单独使用IFNα-2b.

  • 医学检验人员职业性危害与防护

    作者:莫九生

    由于医院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检验人员常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中,在采集标本、检验操作、处理医疗废物等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个人防护,就容易造成职业损伤,而影响身心健康.例如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可引起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20余种疾病,各种消毒液、检验试剂等对人体都有一定的危害.近年来,医务人员的职业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避免或减少危害,保障检验人员身体健康,检验人员应通过学习,接受更多的教育,对各种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并在工作中加强防护.

  • 甲型肝炎并发肝外损害11例误诊分析

    作者:徐艳云

    病毒性肝炎并发肝外损害以乙、丙型肝炎较常见,甲型肝炎报道较少,我科自1988~2001年发现甲型肝炎并发肝外损害11例,现报导如下.

  • 不同肝炎背景对小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慧锴;崔云龙;周洪渊;张倜;孔大陆;宋天强;李强

    目的:分析小肝癌合并HBV与HCV感染的临床病理因素间差别,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对小肝癌的外科治疗策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413例行手术根治切除治疗的小肝癌(≤3cm)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四组:HCV感染组(n=75)、HBV感染组(n=251)、HCV+HBV感染组(n=33)和无感染组(n=54)、对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比较其他组而言,HCV感染组年龄偏大、术前血小板水平及白蛋白低,凝血酶原时间长,丙氨酸转氨酶及总胆红素高,并且HCV感染组诊断时多结节型比例较高。和其他组相比,HCV感染组肝硬化程度严重,肿瘤细胞分化低,更易发生血管侵犯。在随访过程中,HCV感染组肝内复发率高,且复发类型常为多结节型。结论小肝癌合并HCV感染患者在诊断时往往肝硬化严重并且多结节型肝癌常见。预后统计分析发现影响小肝癌预后的因素为:HCV感染、血管侵犯和肿瘤多发。

  • 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sIL-2R、IL-6和TNF-α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作者:孙秀英;李琳;季海生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用酶联SP一步法检测T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sIL-2R、IL-6和 TNF-α水平,并将体检正常者30人做正常对照.结果:32例丙肝患者CD4+/CD8+,sIL-2R(u/ml),IL-6(ng/L)和TNF-α(ng/L)结果分别为:1.04±0.22、629.5±240.7、289.7±75.8、0.92±0.5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功能处于紊乱状态.

  • 丙肝肝硬化的临床治疗与观察

    作者:田启红;孙鸿

    目的:研究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6例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方法与效果。结果:56例患者接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有48例(39例代偿期和9例失代偿期)患者完成疗程,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C-Ⅳ)及HCV RNA病毒载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根据病情所处阶段应用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方案进行抗病毒治疗丙肝肝硬化可保护或改善肝功能、抑制HCV病毒复制、延缓肝纤维化进程。

  • 研究延续护理对丙型肝炎患者健康状况和依从性的应用效果

    作者:余燕

    目的 在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中采用延续护理,并研究和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的研究对象是该院的134例被诊断为丙型肝炎的患者,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地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延续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经过护理干预6个月后,采用健康评价量表以及患者日常自我管理量表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及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各部分数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评价量表各部分得分与干预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健康评价量表得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自我管理问卷各项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药物使用的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提倡.

  • 丙型肝炎传播途径分析

    作者:孙明忠;范天利;张希东

    目的:为了提高人们对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认识.方法: 对住院丙型肝炎病人随机抽出62例进行了传播途径分析.结果 : 17例有输血、血浆或人血白蛋白等血制品史,占27.3%;2例病人母亲抗HCV阳性,占3.23%;2例病人有丙肝病人密切接触,占3.23%;1例为血液透析科医生,占1.61%;一例有吸毒史,占1.61%;2例病人的父亲母亲患肝癌去世(未查是否患丙肝),占3.23%;其余病人未追问出有明显的危险因素.结论: 丙型肝炎是以输血或血制品和静脉穿刺等血源性传播途径为主,另外还有母婴传播、密切接触和职业暴露等途径.

  • 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分析

    作者:星相华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方法,从而促进丙型肝炎患者诊断水平的提升.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98例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49例),采取不同的检验方式.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检测后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测后的阳性率均为100%(P>0.05).结论:对丙型肝炎患者使用胶体金法进行疾病的检验工作,拥有着操作快捷、耗时短、无需使用辅助设备进行检测.并且使用胶体金法对患者进行检测,检验费用低,有利于帮助患者减小经济方面的负担,可单独测定丙型肝炎病毒,值得推广.

  • 不同检验方法应用于丙型肝炎检验中的临床效果对比

    作者:张国俊

    目的 :探讨不同检验方法应用于丙型肝炎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丙型肝炎患者60例进行研究,均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收治,采集所有患者的血液后采用胶体金法、酶联免疫法以及电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液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三种检验结果阳性率以及检验时间比较发现,胶体金法检验出现阳性反应的患者58例,阳性率为96.67%;酶联免疫法检验出现阳性反应的患者49例,阳性率为81.67%;电化学发光法检验出现阳性反应的患者52例,阳性率为86.67%;三种检验阳性率之间有差异,且胶体金法检验时间明显低于酶联免疫法以及电化学发光法,P<0.05.结论 :胶体金法、酶联免疫法以及电化学发光法均为检验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但胶体金法更加便捷,可将检验结果更加直观的呈现出来,可将其作为检验丙型肝炎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及肝功能的关系

    作者:刘瑶瑶;王琦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55例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清25-羟维生素D3、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对其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肝功能不同分级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显示,肝功能分级越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越低(P<0.05);肝纤维化不同分期水平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显示,肝纤维化分期越低,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越低(P<0.05).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呈负相关性(r分别为0.725、0.756,P<0.05).结论:丙型肝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下降与肝纤维化加重、肝功能下降相关.

  • 吸毒人群与普通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调查分析

    作者:崔金兰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丙肝感染率的高发情况,对吸毒人员严格控制管理,控制丙肝的传播.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结果:866例普通人群中阳性病例21例,感染率2.42%;267例吸毒人群中阳性病例91例,感染率34.08%.结论:吸毒人群丙肝感染率高,与普通人群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吸毒人群丙肝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为控制丙肝的传播,应加强对吸毒人员的管理.

  • 丙型肝炎研究概况

    作者:邵景东;王胜富

    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HCV感染呈全球分布,各地区的HCV基因型存在一定的差异.HCV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种族的人群中均可发病.中国丙肝抗体阳性患者近四千万,感染率约为32%.成人感染HCV后比感染乙肝病毒更容易转化为慢性肝炎,经过十年至三十年的感染,丙肝就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每年约有三十万人死于肝硬化和肝癌,因此中国丙型肝炎的流行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传染病学与寄生虫学分会联合制订,中国第一部<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于近日正式颁布.

  • 丙型肝炎患者延续护理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郭长菊

    目的 观察丙型肝炎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护理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5年4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116例丙型肝炎患者为对象,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均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58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出院后予以院外延续护理,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遵医嘱增减药物、按时按量用药、定时复查等方面依从率均高于常规组,且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对比P<0.05.结论 对丙型肝炎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不同检验方法应用于丙型肝炎检验中的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张淑红

    目的 探究分析不同检验方法在丙型肝炎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例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然后分别用不同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对比不同检验方法检验的准确率.结果 不同的检验方法应用于丙型肝炎检验中得出的结果存在差异,有的检验方法更加直观、操作更加的简便,可以将这种方法作为首选的检验方法,但是有的方法在检验的过程中更加困难,数据表现不直观.

  • 易被忽视的血清HCV-RNA阴性丙型肝炎的诊治

    作者:陈仕珠;韩永战;姚茹;任雪莲

    目的 研究血清HCV-RNA阴性慢性丙型肝炎(CHC)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2004-02/2008-02连续收治的血清HCV-RNA阴性CHC患者12例,平均年龄41.1岁.11例有创伤或手术史,10例血清抗-HCV检查阳性至少3次,另2例阴性(此前曾有过阳性).血清ALT、AST持续或反复升高6mo以上.头5例肝穿活检见HCV-RNA,炎症活动度为Ⅱ度4例,Ⅲ度1例.排除其它肝病.所有患者均子干扰素α300万u,im,1次/2d;利巴韦林900mg/d,分次口服,前11例疗程48wk、后1例24 wk后随访.结果 10例治疗48wk,1例治疗36wk自行停药,1例完成24wk治疗.所有患者血清ALT和AST均于4wk内降至正常.1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扰素副反应,均未影响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10-48mo所有患者血清ALT和AST均正常,HCV-RNA及抗-HCV无变化.结论 有创伤/手术史,血清抗-HCV阳性或以前曾有过阳性,HCV-RNA阴性、ALT、AST持续或反复异常超过6mo当考虑血清HCV-RNA阴性CHC诊断,排除其它肝病及/或肝组织检测到HCV-RNA时当诊断血清HCV-RNA阴性CHC并积极抗病毒治疗,对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反应良好.

  • 经血途径传播慢性丙型肝炎病人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马丽丽

    目的探讨体检发现并诊断为丙型肝炎病人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62例病人进行书面问卷调查并分析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和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等.结果62例病人都有接受输血、血制品以及血液透析治疗的病史.60例的HCV-RNA几何均数为105copies/mL.慢性肝炎轻度有19例(30.6%),中度有25例(40.3%),重度有18例(29.0%),3例伴有肝硬化.结论75%无自觉症状的丙型肝炎病人其肝功能受损比较明显,对接受过输血、使用血制品或是进行透析治疗的高危病人有必要进行抗-HCV的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1964 条记录 98/99 页 « 12...91929394959697989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