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功能监测在高危新生儿脑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段玉会;苏萍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高危新生儿的存活率显著增加,但新生儿脑损伤和后遗症的发生率并没有减少.因此,对高危新生儿进行脑功能监测,评价脑功能状态和脑损伤程度,早期发现脑损伤,及时干预,改善预后,评价转归,对于提高高危新生儿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高危新生儿早期干预的观察

    作者:宋亚非;王玉瑛;李春颖;王秀清

    对象:沈阳市内五个区10个儿保门诊,所辖地段1998年9月至2000年9月出生、具有各种高危因素的125例1个月新生儿,男73例、女52例.方法:以上125例婴儿全部符合全国高校教材第四版<妇产科学>新生儿高危因素标准.将125例高危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80例,对照组45例.两组婴儿在月龄、性别、出生体重、家庭经济收入、父母文化水平、高危因素构成、干预前体格检查、神经运动检查、Gesell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国内已标准化的法国Ameil-Tison 的1岁以内神经运动检查方法,共52项检查和Gesell的3岁以内小儿智能发育诊断方法,分别对运动、应物、言语、应人四个能区进行评价.干预计划参考北京协和医院儿科鲍秀兰教授0~3岁早期教育大纲、美国波特奇早期教育0~6岁早期教育方案,自行制定.干预组:召开家长培训会,讲解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小儿智能发育的基本知识,指导婴儿操及按摩,干预计划的具体做法:计划实施从满月开始,分别在出生后4、7、12个月复诊,检查干预效果并指导下一步干预计划,指导家长按计划训练婴儿.对照组:由家长进行正常的生活照顾,不参加家长培训,不提供干预计划,分别在小儿出生4、7、12个月复诊.检查其神经运动发育及智能发育情况.

  • 高危新生儿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倩;杨健;许克铭;刘莹;杨文民

    目的探讨高危新生儿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MNSE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高危新生儿及3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MNSEP测试,其中的30例高危儿在生后6个月及1岁时除进行MNSEP测试外,并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和智力评估.结果①高危新生儿组的中枢神经传导时间(CCT)明显长于正常新生儿(P<0.05),两组间周围神经传导时间(PCT)无明显差异(P>0.05);30例正常新生儿全部引出皮层波N20,36例高危儿58侧引出N20波,余14侧缺失.②对30例高危儿进行半年及1年神经系统检查,3次MNSEP测试结果均正常者8例,其智力及体格发育均正常;3次MNSEP持续异常者7例,均留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高危新生儿MNSEP异常主要表现为CCT延长或皮层波N20缺失或二者兼有之,MNSEP对高危新生儿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

    作者:

    当前我国新生儿急诊医学正在迅速发展,无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临床诊治过程中,还是在院前高危新生儿转运时,都急需制定一个国内统一的危重新生儿评估标准,为此,我们提出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内容包括两部分:(1)新生儿危重病例单项指标;(2)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讨论稿).此评分法已在国内几个NICU试行多年,并在中华医学会急诊学分会和儿科学分会组织的几次学术会议上进行了讨论和修改,现予公布,请广大儿科医师进行临床试用,以进一步检验其临床实用性.

  • 经颅脑超声对高危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董素梅

    目的:探讨采用颅脑超声检查对于早期诊断高危新生儿脑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出生的50例高危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早期颅脑超声的声像图特征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50例高危新生儿中超声检查发现脑损伤患儿有38例,占76.0%,其中缺氧缺血性脑病者18例,颅内出血13例,脑室扩张7例.结论:采用颅脑超声对高危新生儿进行脑损伤的早期筛查,具有方便检查、无创等优点,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 重症监护病房中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爱丽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中高危新生儿的听力筛查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该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高危新生儿135例(270耳)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正常新生儿135例(270耳)为对照组,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检测研究组新生儿,应用TEOAE检测对照组新生儿,初筛不通过则1个月后再次筛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TEOAE法筛查研究组初筛通过率为64.8% (175/270),对照组初筛通过率为96.3% (260/2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BR法初筛通过率为72.6% (196/270),与TEOAE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OAE初筛未通过95耳,复筛通过24耳,复筛通过率为25.3%,AABR法初筛未通过74耳,复筛通过70耳,复筛通过率为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质量<2 000 g、颅面畸形、胆红素脑病及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35分是听力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较低,出生体质量、颅面畸形、胆红素脑病及NBNA≤35分是听力障碍的危险因素.

  • 预测高危新生儿罹患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洪菲;赵金华;徐明

    目的 探讨早期预测高危新生儿罹患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风险率.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该院儿科存在高危因素的136例足月新生儿为样本进行分析,生后6h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R)、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颅压监测、脐动脉血气分析、血神经组织蛋白质S-100B及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其预测HIE发生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总符合率及约登指数.结果 脐动脉血pH检测灵敏度及阴性预测率高,但特异度及漏诊率低,头颅MRI及aEEG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率高,同时误诊率低(均P<0.05);血神经组织蛋白质S-100B总符合率及约登指数高(P<0.05).结论血神经组织蛋白质S-100B早期预测HIE发生的意义大,同时辅助进行脐动脉血pH、头颅MRI、aEEG及FVEP检查,可早期发现并进行干预.

  • 357例高危新生儿相关因素及并发症分析

    作者:马芳莲;周萍;张月芳;雪洁;景晓红

    目的 研究高危新生儿的高危因素及诱导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357例高危新生儿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高危因素构成比,高危新生儿并发症及其与窒息、胎龄及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 高危新生儿中母亲因素占16.32%,新生儿因素占71.87%,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因素占11.81%.母亲因素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为主要原因,高危新生儿并发症与窒息、早产紧密相关,窒息组与无窒息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1,P<0.05),窒息是高危新生儿脑损伤并发症的首要因素;早产儿与足月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0,P<0.05);而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体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 =2.35,P>0.05).结论 做好妊娠指导,早期发现、及时干预高危妊娠,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新生儿预后.

  • 2241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作者:冷燕芳;蒯烨滨;韩新;陶可伟

    目的:了解常州市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及相关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 241例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新生儿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t evoked otoacoustie emission,TEOAE)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0 ~ 42天进行复筛,复筛两次未通过者于月龄满3个月时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进行确诊.结果:初筛通过率为68.41%,复筛通过率为87.15%,正常儿童听力障碍发生率为0.13%,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为1.34%.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和早产儿为高危因素前3位.结论:高危新生儿是听力障碍的高发人群,因此应加强高危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工作,以便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早期干预管理模式对高危新生儿体格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作者:林华仙;姜舟

    目的 评估应用医院-家庭早期干预管理模式对高危新生儿体格、神经行为发育状况及对患儿家属的影响,为高危儿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入住NICU的高危新生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高危新生儿家长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院-家庭早期干预模式.分别于干预12、24个月评估高危新生儿生长发育状况,检测肌张力,用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评估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评估高危儿家属干预认知、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高危儿12个月体质量为(10.58±0.94) kg高于对照组高危儿的(9.83±0.87) 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和24个月后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分别为(95.48±7.29)分、(106.33±9.90)分和(97.58±7.97)分、(108.49±10.28)分,均高于对照组高危儿的(90.32±7.08)分、(100.24±9.71)分和(91.13±8.11)分、(102.75±10.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肌张力异常4例(10.0%)低于对照组高危儿的10例(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认知水平、依从性和满意度分别为(88.26±9.07)分、(92.39±9.41)分和(95.40±8.33)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70.63±9.14)分、(74.56±9.30)分和(80.21 ±8.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医院-家庭早期干预管理模式对高危新生儿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体格及智能发育,提高了高危儿家长早期干预认知水平、随访依从性和满意度,对于促进高危儿智力发育及防治智力低下具有重要意义.

  • 高危新生儿血糖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杨穗华;张淑娟;姜秀文

    对321例高危新生儿的血糖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危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病率占高危儿总数的88.16%,尤其是早产低体重新生儿,低血糖对新生儿的危害应引起人们的重视.连续监测血糖可以发现婴儿异常,及早采取补救措施,对高危新生儿是十分必要的监测手段.

  • 早期干预对高危新生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预后的影响分析

    作者:黄蕴;赵映敏;孔德娟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新生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预后的影响.方法:2008年8月~2011年2月该院经治的60例高危新生儿采取有效的早期干预治疗,观察患儿的NBNA、DQ改善情况,和既往有详细资料记载的未采取有效早期干预的70例高危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在有关NBNA评分对比情况中,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的组内、治疗后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关两组患儿治疗后3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DQ比较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新生儿进行有效的早期干预可以很好地改善患儿的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情况,使患儿脑瘫、智力低下等情况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并推广.

  • 宁海县围产儿死亡回顾分析

    作者:施春亚;徐婉飞

    近4年来,宁海县围产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特别是2003年开展产前筛查后,7 d内新生儿死亡率明显下降.今后要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必须认真做好围产保健、产前诊断及高危新生儿监护,加强对乡镇妇幼保健人员的培训,提高孕产妇的自我监测能力,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 1 056例高危新生儿调查结果分析

    作者:涂琳;罗华英;张菊玲;孟群;胡华东;周小芬

    目的:探讨高危儿的发生率和高危因素的构成比例.方法:以我院2003年2月1日~8月31日出生的1 98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高危儿发生率及其高危因素构成比.结果:高危儿发生率为53.2%,前5位高危因素依次为剖宫产、母亲主(被)动吸烟、脐带绕颈、羊水混浊、高胆红素血症.产前高危因素占58.0%,产时高危因素占27.4%,产后高危因素占14.6%.结论:为减少高危新生儿的发生率,应产、儿科合作,加强围产期保健与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高危因素的认识.

  • 早期护理干预对经剖宫产高危新生儿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志娥

    高危新生儿是指有危急症状的新生儿或有各种潜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包括产时和产后有高危因素影响的新生儿,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伤残率[1].高危儿不仅直接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还影响着千万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其发生尤其受到关注,如能早期进行健康干预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对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的意义,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高危新生儿静脉与肠道营养的时机选择

    作者:林观尚;吴俊峰

    目的:探讨高危新生儿静脉与肠道营养的时机选择。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高危新生儿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静脉营养联合肠道营养,同时以2005年5月~2009年1月间收治的80例采取肠道营养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愈率为92.50%,对照组为68.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为(9.67±2.21)d,对照组为(14.76±3.45)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患儿的呕吐、腹胀、窒息、呼吸暂停、原发病加重发生率分别为13.75%、10.00%、2.50%、1.25%、3.75%,对照组分别为35.00%、26.25%、15.00%、11.25%、16.25%,观察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高危新生儿采取静脉营养结合肠道营养疗效显著,能有效避免因完全肠道营养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高危新生儿低血糖102例临床分析

    作者:唐文新;孙红梅;李芳华

    目的探讨引进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为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存在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256例进行血糖监测.结果检出低血糖102例,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且无特异性,常见疾病为窒息45例(44.1%),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32例(31.4%),母亲患糖尿病11例(10.8%),感染10例(9.8%),硬肿症4例(3.9%).结论对于有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要监测血糖,及时发现,及时纠正,避免低血糖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 重症监护室中高危新生儿的听力检测研究

    作者:胡劲涛;谢宗德;陈平洋;曹甜;吴丽元;贺晓日;王涛;薄涛;刘嘉

    目的 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的情况,探讨与听力障碍发生有关的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NICU中高危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者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行听觉脑干反应(ABR)确诊检查;选取普通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结果 检测NICU中172例高危新生儿,初筛异常62例,占36%;复筛62例,异常10例,占16.1%;3~4月龄时行ABR检查,确诊听力障碍5例,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为2.91%.对照组检查普通肺炎患儿52例,初筛异常3例,占5.8%;3例复筛全部通过.结论 NICU中高危新生儿是听力障碍发生的高危人群,缺氧缺血性脑病、先天性CMV感染、新生儿败血症是发生听力障碍的危险因素.对高危新生儿应进行随访.

  • 早期教育对高危新生儿智力发育影响分析

    作者:陈小莉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对高危新生儿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高危新生儿,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干预组采用早期教育进行智力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通过CDCC婴幼儿发育量表对两组患儿进行智商发育检测和对比。结果在智力发育( MDI )、心理发育( PDI )、神经测定(NBNA)评分上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综合干预对高危新生儿智能发育有一定的促进效果。

  • 高危新生儿166例护理体会

    作者:刘凤茹;杨玉欣;王志敏

    目的 精心护理高危新生儿可以降低脑损伤的发生率. 方法 对166例高危新生儿异常者给予早期干预及护理指导. 结论 高危新生儿的护理,是儿科护士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多数高危儿在精心护理下,可减轻脑损伤的发生及程度.

    关键词: 高危新生儿 护理
279 条记录 6/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