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吃几年激素,究竟会怎样
46岁的李女士去年查出患有类风湿关节炎,一直按医嘱服用激素类药物.近李女士从新闻上得知,有个小伙子吃了3年激素,导致患上了溃疡性结肠炎,没有力气说话,全身皮肤溃烂.听到这个消息,李女士顿时忐忑不安,她慌慌张张地来到医院向药师询问:“我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吃了一年的激素,究竟会怎么样?”
-
类风关:术前术后都应用药
类风湿关节炎(简称类风关)一直以来被老百姓称为"不死的癌症",常常被认为是无药可治的,但事实上,近年来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有重大进展,越来越多的新药问世,给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带来了福音.许多患者经过规范化治疗,关节达到不肿、不痛、不变形的效果,并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
类风湿关节炎首选非甾体类抗炎药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
患有类风湿多做手指操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疾病呈慢性过程.药物治疗对疾病的控制和患者的恢复固然重要.但是,由于该类疾病的特点,关节功能锻炼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缓解和关节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手段,对改善病人预后非常重要.锻炼可以增加肌力,保存关节的活动能力,防止关节挛缩、强直及肌肉萎缩.这一点是药物治疗所不能代替的.那么,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何时及如何进行功能锻炼呢?很多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锻炼问题上都存在误区,有的是绝对的卧床休息,有的则是拼命锻炼,二者都是不可取的.
-
类风湿:早治关键
我国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包括儿童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近千万人.国外早已把风湿病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而我国起步较晚,人们普遍缺乏风湿病的常识,漏诊、误诊和误治现象较为常见.为此,笔者根据长期从事此病研究和治疗的体验,谈谈如何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
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需要监测吗?
阿司匹林是人们熟知的解热镇痛以及消炎抗风湿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头痛、发热、肌肉痛、神经痛、风湿热以及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其副作用是抑制血小板的正常聚集反应、刺激胃黏膜,可能引起胃皮肤和黏膜出血.
-
局部刺络放血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2例临床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多关节的慢性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由于关节滑膜的炎性增生反应,导致患者受累关节的软骨损伤,骨质侵蚀.关节的僵硬、疼痛、肿胀是其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自2008年以来采用局部刺络放血治疗RA 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来氟米特(爱若华)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介导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器官移植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IgA肾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通常采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近年来通过对来氟米特的病理及临床研究发现,它应用于临床治疗IgA肾病疗效肯定,且副作用轻微,现报告如下.
-
其他风湿病被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49例临床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rheurmator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边缘角膜溃疡临床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为主要靶组织的慢性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女性,主要侵犯手足小关节,其他器官或组织如心、肺、神经系统、眼等方面均可受累.周边溃疡性角膜病变是类风湿关节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因角膜组织的迅速溶解造成角膜穿孔致使患者丧失视力.本文就我院诊治该病19例24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如下分析.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RA)修订的RA分类标准,即通过临床表现、X线检查以及血清类风湿因子(RF)的检测进行诊断,对于早期RA,临床表现和X线特征往往不典型,且RF的特异性较差,符合此分类标准的患者往往已出现骨关节破坏,丧失佳治疗时机,对于RF阴性的RA以及不典型RA也易导致误诊或漏诊.
-
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相关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RA )是一种累及多关节、甚至内脏器官的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其发病率为0.5%~1%[1]。在过去对R A的研究中,临床表现和类风湿因子(RF )始终是诊断 RA必不可少的条件,但随着对RA和RF研究的深入,发现RF虽然敏感性高,但特异性差[2],且相当部分 RA 临床表现不典型,给广大风湿科医师诊断带来了不小麻烦。因此,200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 )联合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不仅提出了RA新的诊断标准,并要求重视抗环瓜氨酸肽蛋白抗体(A C‐PA )在RA 诊断中的作用[3]。作为 ACPA 的典型代表,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 C V )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RA诊断中(尤其早期RA )特异性相当[4],但前者敏感性更高,与 RF相当。可能原因是 CCP 为人工合成,其相对分子质量比MCV小20倍,仅有1~2个抗原决定簇,而MCV具有45个可被瓜氨酸化的潜在抗原凹位。不仅如此,已有研究显示RF、抗CCP抗体与 RA 病情活动性指标DAS28[5][根据触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红细胞沉降率(ES R )、患者自我症状等评分评价RA活动性的有效指标]具有一定相关性[6],但很少有研究显示MCV与RA活跃性的关系。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 M C V 与28个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AS28)关系的研究,探讨MCV 在 RA活跃性中的作用,为广大专科医师判断RA活跃性方面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
-
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常见的以骶髂关节炎、肌腱端炎和脊柱炎为特点的慢性炎症性风湿疾病.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DMP,商品名:云克)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得一定疗效.本文观察99Tc-DMP治疗AS的临床疗效.
-
骨桥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近年来对骨桥蛋白[1]的研究除了在肿瘤方面以外, 还发现其在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3].本研究通过检测骨桥蛋白在RA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RA 疾病活动、功能状态、骨侵蚀以及血清学自身抗体等指标的相关性, 探讨骨桥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
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 )是一种以关节破坏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疾病[1]。其治疗方案近年已日趋成熟,多种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和(或)细胞毒药物已应用于治疗RA ,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经2种或2种以上改善病情药物(DMARD)联合治疗6个月以上病情仍有活动,此类患者通常称为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e‐fractory rheumatoid arthritis ,RRA )。他克莫司(TAC)是一种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神经钙蛋白酶从而抑制 T 淋巴细胞免疫应答反应[2],具有免疫抑制的作用。以往的研究中,他克莫司主要应用于肾移植后及各种肾脏疾病。本文旨在探索他克莫司对于RRA患者的疗效。
-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边缘角膜溃疡临床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为主要靶组织的慢性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女性,主要侵犯手足小关节,其他器官或组织如心、肺、神经系统、眼等方面均可受累.周边溃疡性角膜病变是类风湿关节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因角膜组织的迅速溶解造成角膜穿孔致使患者丧失视力.本文就我院诊治该病19例24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如下分析.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发热症状浅识
发热是体温较正常升高的一种临床表现,也是类风湿关节炎常见症状之一.在很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程中都有以高热或持续发热,或长期低热或不规则间歇热等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的出现.
-
益气理顽汤联合西药治疗寒热错杂类风湿关节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理顽汤联合西药治疗寒热错杂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钙尔奇,0.6g/次,1次/d.对照组30例来氟米特,10mg/次,1次/d;醋氯芬酸,0.1mg/次,2次/d.治疗组30例益气理顽汤(黄芪30g,白术、鸡血藤、牛大力各20g,独活、海风藤、乌梢蛇、路路通、威灵仙、杜仲、桑寄生、当归、鸡内金、防风各15g,红花10g,全蝎3g),1剂/d,水煎250m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晨僵、MMP-3、CRP、ESR、RF、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MMP-3、CRP、ESR、RF、寒热错杂证候积分两组均有明显改善(P<0.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理顽汤联合西药治疗寒热错杂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白芍总苷及辨证分型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2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及辨证分型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方法]将20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辨证分为寒湿阻络、湿热阻络、痰瘀互结、寒热错杂4个证型.甲氨蝶呤,7.5mg/首次,增加2.5mg/次直至剂量为15mg/次为止,1次/w,口服;白芍总苷,0.6g/次,3次/d,口服.连续治疗9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临床指标(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疼痛评分(VAS)、生活质量评分(HAQ)、RF、CRP、ESR指标)、毒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68例,显效70例,有效38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88.00%.临床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VAS、HQA、RF、CRP、ESR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且湿热阻络型降低更明显(P<0.05).湿热阻络型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余三型(P<0.05).[结论]白芍总苷及辨证分型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春、秋分贴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00例
[目的]观察春、秋分贴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方法]对100例门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春、秋分贴敷(祛痹通络膏:杜仲、川乌、干姜、生南星、青风藤等;生姜汁糊状膏:青风藤、骨透草、红花、白芥子等).每年春、秋分当日取生姜汁糊膏置于祛痹通络膏剂(1cm×1cm×1cm)上(膏剂面积5cm2),中间加0.2g麝香,依据疾病选取穴位,将膏剂准确贴在穴位上,四周用胶布封好加以固定,避免流出.每次5~7贴,贴敷时间6~8h/次,无不适可增加时间,5d帖敷1次,春、秋分各贴敷3次,连续3年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3年),判定疗效.[结果]治愈17例,好转75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92.00%.[结论]春、秋分贴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有效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