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EPO在脑缺血神经保护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龚葳;吉训明;何士大;罗玉敏

    EPO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4kDa的糖蛋白激素.天然生成的EPO分两种:α型和β型.α型含34%的糖类, β型含26%的糖类.两种类型在生物学特性、抗原性及临床应用效果上均相同.

  • 中国汉族人群中KIR分布规律及其在HLA相合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

    作者:窦立萍;达万明;赵丹丹;王畅;卢学春;康慧媛;闫蓓;汪菲菲;朱海燕;李红华;高春记;于力

    目的 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其对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亲缘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PCR序列特异性引物(SSP)分型技术检测HLA及KIR基因型.检测了150例汉族人群中KIR的基因型分布、74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受者对KIR及HLA基因型,并对45例接受HLA相合亲缘移植、非去除T细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KIR2DL1的基因分布频率为100%,KIR2DL2为20%,KIR2DL3为100%,KIR3DL1为95%.96%的供者携带与allo-HSCT关系密切的3组KIR受体.45例HLA相合亲缘供者中,36例患者KIR不合,占总人数的80%,其中35例患者KIR2DL1不合,1例KIR2DL2/2DL3不合,31例KIR3DL1不合.HLA相合亲缘供者移植患者中KIR2DL1不合组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细胞病(aGVHD)发生率(31%)明显低于KIR相合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急性髓性白血病中KIR及KIR2DL1不合组的aGVHD发生率(18%)明显低于KIR相合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淋巴系统疾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绝大多数中国北方汉族人群携带与allo-HSCT关系密切的3组KIR受体,HLA相合亲缘供者HSCT后供受者间KIR不合组aGVHD发生率明显下降.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亚群百分比及功能变化

    作者:李志赏;邵宗鸿;付蓉;王珺;李丽娟;张田;王化泉;吴玉红;阮二宝;宋嘉;瞿文;刘鸿;邢莉民;王晓明;梁勇;关晶;王国锦

    目的 分析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免疫抑制治疗(IST)前、后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占淋巴细胞百分比、功能变化及其与造血功能相关性,探讨NK细胞在S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10年4月至2010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12例初治(初治组)、30例IST后恢复(恢复组)的SAA患者的外周血NK细胞(CD3-CD56+/CD16+)及其亚群[CD3-CD56brightCD16-(CD56bright)、CD3-CD56dimCD16+(CD56dim)、CD3-CD56-CD16+]占淋巴细胞百分比、活化性受体(NKG2D和NKp46)、穿孔素、颗粒酶β表达,并与13名健康对照(对照组)比较;分析上述变化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ANC%)、淋巴细胞比例、网织红细胞计数及骨髓造血功能(增生程度、粒系百分比、红系百分比、巨核细胞数量、淋系百分比)的相关性.结果 (1)初治组NK细胞、CD56bright细胞百分比(10.30%±6.08%、0.11%)均显著低于恢复组(16.47%±8.29%、0.68%,P<0.05)和对照组(19.45%±6.88%、0.53%,均P<0.05);初治组CD56dim细胞百分比(9.62%±6.04%)明显低于对照组(18.21%±7.16%,P<0.05);恢复组CD3-CD56-CD16+细胞百分比(0.79%)显著高于初治组及对照组(0.37%、0.41%,均P<0.05).(2)初治组与恢复组NK细胞NKp46、穿孔素表达[初治组(88.23%、64.97%±21.61%),恢复组(82.97%、66.14%±20.73%)]显著高于对照组(40.99%、42.11%±27.25%,均P<0.05).(3)NK、CD56bright及CD3-CD56-CD16+细胞的百分比与SAA患者ANC%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3、0.609、0.468,均P<0.05),与骨髓粒系百分比呈正相关(r分别为0.357、0.517、0.434,均P<0.05);NK、CD56bright、CD56dim和CD3-CD56-CD16+细胞的百分比与SAA患者骨髓增生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455、0.412、0.404、0.451,均P<0.05),与骨髓淋系百分比呈负相关(r分别为-0.522、-0.435、-0.411、-0.547,均P<0.05);NK细胞NKG2D、NKp46、穿孔素、颗粒酶β表达与各造血指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SAA患者外周血NK细胞、CD56bright、CD56dim亚群占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及穿孔素途径增强可能引起免疫耐受被破坏、T细胞功能亢进而导致造血功能衰竭.

  •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受体NKG2D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曾小辉;沙卫红;李瑜元;聂玉强;黎庆宁;梁培智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受体NKG2D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20例原发性肝癌、23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20例慢性乙型肝炎及20名健康者的外周血NK细胞数量及其NKG2D的表达情况,并用酶标仪检测各组样本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NK细胞杀伤率、NK细胞NKG2D的表达率(中位数)、NKG2D+NK细胞数(中位数)、NK细胞中NKG2D的表达水平(中位数)及NK细胞数[(25±7)%、6%、0.7×107/L、15、(1.1±0.6)×108/L]均明显低于正常组[(63±7)%、36%、8.3×107/L、116、(27±1.1)×108/L]和乙肝组[(41±8)%、16%、2.8×107/L,49、(1.9±1.1)×108/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肝硬化组[(29±10)%、7%、0.6×107/L、29、(1.5±1.2)×108/L]比较也略低,但只有NK细胞NKG2D的表达水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K细胞的活性与NK细胞数、NK细胞NKG2D的表达率、NKG2D+NK细胞数、NK细胞NKG2D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657、0.770、0.927、0.734,均P<0.01).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及其细胞表面NKG2D的表达明显降低,NKG2D的表达与NK细胞的活性密切相关,提高NK细胞表面NKG2D的表达水平可为原发性肝癌的过继免疫治疗开创新的思路.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NK细胞数量及功能

    作者:张玉娇;瞿文;刘惠;王一浩;刘春燕;李丽娟;王化泉;付蓉;邢莉民;邵宗鸿

    目的 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自然杀伤(NK)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住院的初诊ITP患者34例,完全缓解ITP患者32例及健康志愿者30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NK细胞及其亚群比例,NK细胞表面分子激活性受体NKp44、抑制性受体NKG2A及CD16,胞质蛋白穿孔素及颗粒酶β的表达水平,并将其与ITP患者的免疫状态及血小板水平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1)NK细胞及其亚群占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NK细胞:初诊组(10.99%±4.89%)及完全缓解组(9.73%±6.75%)低于对照组(14.67%±7.24%) (P =0.023、0.003);Bright亚群:初诊组(0.48%±0.23%)及完全缓解组(0.41%±0.33%)低于对照组(0.64%±0.32%)(P=0.037、0.002);Dim亚群:初诊组(10.16%±5.02%)及完全缓解组(8.07%±5.74%)低于对照组(14.16% ±7.19%) (P =0.009、0.007).(2)各亚群占NK细胞的比例:Bright亚群:初诊组(6.48%±4.33%)高于对照组(4.21%±2.70%)(P=0.020);Dim亚群:初诊组(93.51%±4.33%)低于对照组(95.79%±2.70%)(P=0.020).(3)激活性受体NKp44:初诊组低于完全缓解组及对照组[0.28%(0.95%)比0.61%(2.05%)、0.92%(0.90%),P=0.047、0.048];抑制性受体NKG2A:初诊组高于对照组(42.34%±23.86%比29.25%±12.83%,P=0.009);CD16:初诊组低于对照组(93.51% ±4.33%比95.79%±2.70%,P=0.020).(4)穿孔素:初诊组低于对照组[87.52% (25.29%)比91.55%(8.29%),P=0.025];颗粒酶β 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NK细胞与外周血杀伤T细胞(CD3+ CD8+)、B1细胞(CD5+ CD19+)呈负相关(r=-0.387、-0.273,P=0.012、0.028),与外周血辅助/杀伤T细胞比值(CD3+ CD4 +/CD3+ CD8+)、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r=0.358、0.314,P=0.028、0.011).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量下降,发育障碍、功能降低,对自身反应性T、B细胞的抑制不足导致疾病的发生.

  • RetroNectin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自然杀伤细胞增殖和活性的影响

    作者:李新;邓琦;李青;茫烈;李玉明

    目的 观察重组人纤维连接片段(RetroNectin)包被培养对自然杀伤(NK)细胞体外增殖和杀伤活性的影响,以期获得扩增效率和活性更为理想的免疫活性细胞.方法 选取2008年7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7例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完全缓解后单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采用25、50 μg/ml的RetroNectin包被及传统方法培养获得NK,检测各组NK细胞增殖、表型、上清液细胞因子含量、细胞表面CD25和NK细胞的活化型受体NKG2D的表达、增殖的凋亡以及对自体急性白血病(AL)细胞的杀伤活性情况.结果 培养13 d RetroNectin 50 μg/ml组NK细胞计数高于25μg/ml 组[ (79±16) ×106比(51 ±9) ×106,P<0.05];二者均高于传统方法的对照组[(37±11) ×106,均P<0.05].各组细胞免疫表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个包被组培养上清液白细胞介素(IL)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分泌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个包被组NK细胞CD25表达均高于对照组(38.2%±4.1%和37.5%±5.1%比24.2%±5.8%);NKG2D表达亦均高于对照组(81.6%±17.9%和85.7%±20.1%比63.6%±21.9%);G1期细胞低于对照组(50%±10%和49%±11%比71%±15%),而S期细胞高于对照组(36%±14%和37%±8%比19%±10%)(均P <0.05);两个包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个包被组细胞周期调节基因p21、p27的表达下降.两个包被组细胞凋亡率均低于对照组(10.7%±2.1%和9.4%±3.1%比29.6%±10.3%);NK细胞对自体AL细胞的杀伤活性(效靶比20:1)均高于对照组(82%±21%和80%±18%比61%±14%)(均P<0.05);两个包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troNectin包被技术应用于NK细胞体外培养可获得增殖率和活性更高的免疫活性细胞,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培养方法.

  • 可溶性组织相容白细胞抗原诱导自然杀伤细胞和T细胞耐受作用的研究

    作者:房崇芸;吴雄文;梁智辉;陈浩;韩军艳;黄亚非;龚非力

    目的探讨可溶性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HLA-G1)对自然杀伤细胞(NK)、T细胞的致耐作用.方法借助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表达可溶性HLA-G1的真核表达质粒;把重组质粒转染入宿主细胞LCL721.221,表达可溶性HLA-G1并借助免疫亲和层析技术纯化可溶性HLA-G1蛋白;探讨可溶性HLA-G1分子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对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T细胞增殖的影响,对活化T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可溶性HLA-G1能够有效抑制NK细胞的杀伤活性;能够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T细胞的增殖;能够促进活化T细胞发生凋亡.可溶性HLA-G1对NK、T细胞的上述作用无HLA限制性.结论可溶性HLA-G1为一种免疫致耐分子.

  • 蜕膜自然杀伤细胞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及募集机制的研究

    作者:吴霞;李大金;袁敏敏;朱影;王明雁

    目的研究早孕期人蜕膜自然杀伤(NK)细胞趋化因子受体谱的表达及其特异性募集的机制.方法收集早孕期蜕膜组织,免疫磁珠分选CD56brightCD16-NK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D56brightCD16-NK细胞中18种趋化因子受体的转录水平,筛选出高表达的趋化因子受体(即CXCR4及CXCR3).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CXCR4特异性配体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在早孕胎盘的定位表达;ELISA检测早孕滋养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DF-1α的浓度水平.趋化试验研究重组人SDF-1α(rhSDF-1α)及滋养细胞培养上清液对蜕膜CD56brightCD16-NK细胞的趋化作用.结果人蜕膜CD56brightCD16-NK细胞可转录多种趋化因子受体,其中CXCR4及CXCR3 mRNA呈高水平表达.人早孕期滋养细胞表达趋化因子SDF-1;原代培养的滋养细胞可自发分泌SDF-1α,培养60 h后上清液中SDF-1α的浓度达385 ng/L±91 ng/L.rhSDF-1α及滋养细胞培养上清液对蜕膜CD56brightCD16-NK细胞具有显著趋化作用.当rhSDF-1α为10 μg/L时趋化至Transwell下室中的细胞可达总细胞数的22.9%±4.3%.结论人早孕期蜕膜CD56brightCD16-NK细胞高水平转录CXCR4,而滋养细胞则表达并分泌CXCR4的配体SDF-1.SDF-1趋化、募集CD56brightCD16-NK细胞至蜕膜局部,从而有助于形成蜕膜独特的免疫微环境,并维持母-胎免疫耐受.

  • 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在脐带血移植治疗白血病中的作用

    作者:张弦;刘开彦;陆道培

    目的 探讨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在脐带血移植中的作用.方法 总结23例脐带血移植治疗白血病病例,应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基因分型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和脐带血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C等位基因分型和KIR基因分型,随访其植活率和长期生存率,分析KIR对脐带血移植的影响和产生的作用.结果 通过检测发现KIR基因在23位供者中的表达呈现多态性.在17例髓性白血病组中,如果供受双方KIR抑制性受体与其配体HLA-C不匹配,其植活率和长期生存率高于匹配组(64% vs 50%,73% vs 50%),且复发率降低(9% vs 16%).如果患者HLA-Cw1或HLA-Cw2亚群缺失,其移植后的植活率和长期生存率长于HLA-Cw1/Cw2双表达组(65% vs 50%,70% vs 50%).HLA-Cw8(+)对于预后的影响与不含Cw8组并无明显区别.KIR2DL2与KIR2DS2呈连锁表达,供者中其双表达共4例移植病例全部长期无病生存.结论 KIR及其配体HLA-C对脐带血移植治疗白血病起到重要作用.供受双方KIR/HLA-C不匹配组,患者HLA-Cw1或HLA-Cw2亚群缺失组,供者KIR2DL2与KIR2DS2双表达组提示预后好.

  • 交通警察唾液溶菌酶和尿铅含量调查

    作者:边荣江;董华;耿文革

    交通警察与汽车废气密切接触,其职业危害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探讨汽车废气对交通警察的职业危害,我们于2003年9-12月选择淄博市张店区在城区各路口值勤的交警为观察组,共63名;对照组选自淄博市中心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共60名.两组在年龄构成、经济生活水平、健康状况等方面大致相同.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免疫 天然
  • 石棉和人造矿物纤维诱导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敏;张幸

    石棉是一种天然无机结晶状矿物纤维,耐热、耐火、耐酸碱,接触石棉可导致石棉肺、支气管肺癌和恶性间皮瘤.

  • 连云港市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水平研究

    作者:张浦龄

    [目的]调查连云港市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水平.[方法]依据<建筑材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 6566-86)调查本市195个建筑材料样品γ照射量率水平.[结果]γ照射量率砖、瓦高,天然石材花岗岩比大理石γ照射量率高,不同品种花岗岩间γ照射量率存在差异显著性.对30个建筑材料样品进行了核素分析,从单个核素的平均水平来看以A(40K)、A(232Tn)变化因子较大.[结论]所调查建筑材料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均值比我国传统建筑材料比活度的代表值低.建筑材料样品内外照射指数均小于1,满足国家建材标准.

    关键词: 建材 天然 放射性
  • 九例脾脏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与免疫表型分析

    作者:李征;刘卫平;唐源;蒋莉莉;张文燕;毕成峰;李甘地

    目的 探讨脾脏T细胞和NK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病理诊断.方法 复习9例脾脏T细胞和NK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进行免疫表型检测、EBER原位杂交及TCR-γ基因重排检测.选用抗体有CD45RO、CD3e、CD3、CD4、CD8、CD56、TIA-1、Granzyme B、CD30、Ki-67和CD20.结果 本组9例患者中,4例为肝脾T细胞淋巴瘤,4例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1例为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7例有随访资料,5例死亡(2例肝脾T细胞淋巴瘤,2例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和1例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生存时间为1~10个月.2例存活,1例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2月余),1例为肝脾T细胞淋巴瘤(14月余).结论 脾脏T及NK细胞肿瘤是一组少见的具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异质性淋巴瘤,均呈侵袭性临床过程,预后差.该类肿瘤的病理诊断须结合临床、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基因重排检测进行.

  •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NK细胞相关免疫负调控的研究

    作者:张玉娇;瞿文;刘惠;王一浩;刘春燕;李丽娟;王化泉;付蓉;邢莉民;邵宗鸿

    目的 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10、TGF-β的变化.方法 以22例初诊ITP患者(初诊组)、20例治疗后完全缓解ITP患者(完全缓解组)为研究对象,以2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IFN-γ及IL-10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CD3 CD56+)及其Bright亚群(CD3-CD56brightCD16-)、Dim亚群(CD3-CD56dimCD16+)水平;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NK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FN-γ、IL-10、TGF-p基因mRNA的表达,并将以上测得结果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初诊组ITP患者血清IFN-γ浓度[(653.0±221.6)ng/L]高于完全缓解组[(484.4±219.5)ng/L]和对照组[(390.9±253.5)ng/L] (P值分别为0.022、0.001),血清IL-10浓度低于对照组[(52.09±26.66)ng/L对(79.44±38.43)ng/L,P=0.007].②初诊组、完全缓解组患者外周血NK细胞比例[(9.53±3.93)%、(9.03±3.78)%]均低于对照组[(13.72±7.42)%](P=0.013,P=0.007);初诊患者外周血Bright亚群占NK细胞的比例高于对照组[(6.85±4.43)%对(4.05±2.81)%,P=0.032];初诊组外周血Dim亚群占NK细胞的比例低于对照组[(93.14±4.43)%对(95.94±2.81)%,P=0.032].③初诊组、完全缓解组及对照组NK细胞IFN-γ基因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组NK细胞IL-10、TGF-β基因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1.82±1.32对1.02±l.03,P=0.023;2.80±2.31对1.46±1.37,P=0.028).外周血Bright细胞占NK细胞的比例与NK细胞IL-10及TGF-β基因mRNA表达呈正相关(r=0.424,P=0.001;r=0.432,P<0.001).结论 NK细胞可能通过加强分泌免疫负调控因子来代偿其数量的不足,在疾病中起保护作用.

  • NKG2D介导正常人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卢绪章;蔡晓辉;马铃娣;陈宝安

    目的 探讨诱导白血病细胞NK细胞表面活性受体(NKG2D)配体表达增加,增强NKG2D与其配体相互作用介导的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杀伤活性.方法 用羟基脲处理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系OUN-1及白血病患者原代白血病细胞24 h,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前后其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水平.取正常人外周血分离NK细胞并在含IL-2的培养液中培养72 h作为效应细胞,用羟基尿培养前后的OUN-1细胞作为靶细胞,用51Cr释放实验检测NK细胞对OUN-1 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用羟基脲处理后的OUN-1细胞表面NKG2D配体MIC A/B 和ULBP2表达[平均荧光强度(MFI)值分别为23.5±3.4和33.5±4.8]较未处理的OUN-1细胞(MFI值分别为8.9±0.9和14.5±0.6)明显增加(P\%值分别为0.01和0.03),而ULBP1和ULBP3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羟基脲亦能诱导白血病患者原代白血病细胞表面NKG2D配体表达增加.正常人NK细胞对羟基尿处理过的OUN-1细胞杀伤作用明显增强[杀伤率为(62.0±5.6)%对(76.0±5.3)%,P\%=0.02],这种杀伤作用可以被抗NKG2D抗体部分抑制[(76.0±5.3)%对(46.0±4.5)%,P\%=0.00].结论 羟基脲可以诱导白血病细胞系OUN-1细胞表面NKG2D配体表达增加,从而增强NKG2D和其配体的相互作用介导的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

  • K562-DC融合瘤苗刺激的CIK/NK细胞在荷瘤NOD/SCID小鼠体内的杀瘤活性

    作者:黎阳;黄绍良;张绪超;方建培;吴燕峰;魏菁;黄文革;周敦华;黄科;林永潮

    目的 探讨经K562细胞-树突细胞(DC)融合瘤苗刺激的脐血源性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自然杀伤(NK)细胞在荷瘤NOD/SCID小鼠体内的杀伤效能及其安全性.方法 通过不同细胞因子的组合分别诱导脐血单个核细胞(MNC)成为DC和CIK/NK细胞,通过聚乙二醇(PEG)将灭活K562细胞与DC融合形成K562-DC融合瘤苗.以10:1比例在CIK/NK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K562-DC融合瘤苗,制备K562-DC融合瘤苗刺激的CIK/NK细胞.小鼠均经尾静脉接种K562细胞1×106诱导荷瘤鼠;于接种肿瘤细胞后24 h按不同分组分别经尾静脉输注K562-DC融合瘤苗刺激的CIK/NK细胞1×107、CIK/NK细胞1×107,同时设相应的非荷瘤鼠对照.比较各组小鼠的生存率、存活时间;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肝、肺组织中人CD13+细胞和外周血人CD56+细胞.结果 在接种1×106K562细胞后未经处理的小鼠39 d内全部死亡,8只鼠中肉眼可见瘤块的小鼠5只,其中位于肝脏的4只、脾脏的1只.接种K562细胞后接受K562-DC瘤苗刺激的CIK/NK细胞治疗的8只小鼠第65天时死亡1只,抗瘤有效率为87.5%;接受CIK/NK细胞治疗小鼠死亡2只,时间分别为接种K562细胞后第56天及第62天,抗瘤有效率为75.0%,均未发现肉眼可见瘤块.该两组小鼠存活时间分别为(69.4±1.8)d、(67.2±5.3)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未予治疗的荷瘤对照组[(30.4±4.6)d](P<0.01),荷瘤后接受K562-DC瘤苗刺激的和未经瘤苗刺激的CIK/NK细胞治疗的两组其余小鼠存活均超过70 d.经CIK/NK细胞治疗的两组存活小鼠外周血,肝、肺组织中人CD13+细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显著低于荷瘤未治疗组(P<0.01),而治疗的两组存活小鼠外周血人CD56+细胞率与输注不同CIK/NK细胞的非荷瘤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灭活肿瘤细胞预孵育的脐血源性CIK/NK细胞接种在动物体内具有抗瘤活性,无致瘤性.

  • 同种反应性自然杀伤细胞在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半相合骨髓移植中的作用

    作者:何祎;王荷花;王玫;周征;翟文静;黄勇;姜尔烈;王志东;周世勇;刘庆国;冯四洲;韩明哲

    目的研究同种反应性自然杀伤(NK)细胞在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半相合骨髓移植(BMT)中对宿主粒细胞和T细胞的清除、造血重建、植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方法以(C57BL/6×BALB/c)BCF1(H-2d/b)为供鼠,BALB/c(H-2d)为受鼠建立小鼠MHC半相合BMT模型.根据照射剂量及NK细胞处理的不同将受鼠分为8.5 Gy对照组及7,6和5 Gy实验组.8.5 Gy对照组进一步分为单纯照射组和BMT组,7,6及5Gy实验组均进一步分为单纯照射组、BMT组、非同种反应性NK(non-alloNK)细胞组及同种反应性NK(alloNK)细胞组.以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受鼠型粒细胞及T细胞计数、H-2d/b+细胞表达水平以及病理学检查等指标评价同种反应性NK细胞的预处理作用.结果8.5 Gy单纯照射组生存期为(6.00±0.82)d,其他组生存期均大于60d,各组均未观察到GVHD的临床及病理学表现;alloNK细胞组造血重建明显快于其他组(P值均<0.05);移植后1天各照射剂量alloNK细胞组骨髓及脾细胞中受鼠型H-2d+粒细胞和T细胞明显减少,与相同照射剂量BMT组及non-alloNK细胞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7,6和5GyalloNK细胞组供鼠H-2d/b+细胞植入率显著高于相同照射剂量BMT和non-alloNK细胞组(P值均<0.05).结论alloNK细胞在小鼠MHC半相合BMT中具有清除受鼠体内残存粒细胞和T细胞、提高供鼠细胞植入和促进造血重建的作用,且不引起GVHD.

  • NK细胞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造血及免疫重建的影响

    作者:杨志刚;曾耀英;何贤辉;王青;江逊

    目的研究自然杀伤(NK)细胞在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中对造血及免疫重建的影响.方法以近交系小鼠C57BL/6(H-2b)为供鼠、BALB/c(H-2d)为受鼠,在allo-BMT同时输入供鼠外周T细胞和(或)NK细胞,计数受鼠移植后不同时间的白细胞数;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CD34+细胞和外周淋巴细胞中CD3+和CD19+细胞及表达供鼠基因的H-2Kb+细胞百分率,比较不同移植组存活率、植入水平、造血及免疫重建等.结果输入供鼠外周NK细胞移植组与不输入NK细胞组比较,存活率显著增高(60 d存活率为70% vs 0%);白细胞计数、CD19+细胞及骨髓CD34+细胞计数恢复快;H-2Kb+细胞表达水平高(86.68±4.45 vs 4.68±0.32).移植后第28天(+28天)输入NK细胞组CD3+细胞水平[(33.69±3.36)%]低于未输入NK细胞组[(50.40±5.06)%](P<0.01),在+60天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在小鼠allo-BMT中,同种异基因反应性NK细胞可以提高造血干细胞的植入水平、促进造血及免疫重建、增高移植受鼠的生存率.

  • 一例NK样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附文献复习

    作者:张凤奎;王慧君;吴玉红;董树旭;李洪强;杨栋林;陈辉树;储榆林

    目的提高对NK样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NK样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患者,并复习文献,总结该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患者以发热、皮肤疱疹起病,肿瘤细胞主要分布于皮下小血管周围和血管腔内,免疫表型呈CD3(+),CD8(+),CD4(-),CD5(-),CD10(-),CD19(-),CD57(-),CD56(+),穿孔素(+)和颗粒酶B(+),T细胞受体γ重排阳性.经糖皮质激素治疗一度好转,但很快复发,进展为NK样T细胞白血病,病程1年,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NK样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非常少见,具有独特的临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对现有治疗不敏感,预后恶劣.

  •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及其家系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

    作者:周晓姮;罗建明;宾琼;黄小花

    目的 了解穿孔素1 (PRF1)基因突变型的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患儿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PRF1基因突变与患儿免疫细胞功能和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将8例(例1~8)治疗后HLH患儿、5例(例1~5)患儿的父母及同胞纳入研究,以30名门诊体检正常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采用PCR法分段扩增PRF1、Unc13D、STX11、STXBP2、RAB27A、LYST、SH2D1A、BIRC4基因并直接测序;通过ExPASy网站在线分析系统进行PRF1蛋白构象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毒T淋巴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结果 ①8例患儿中有3例存在PRF1外显子编码区杂合错义突变:例1为复合杂合错义突变R4C和R33H,其父、兄也存在相同突变;例2为杂合错义突变V50L,其母、弟也存在相同突变;例3为杂合错义突变R489W,其父不存在R489W,其母未参与检测,推测其突变来自母亲.例1、2、3可明确诊断为家族性HLH第2亚型(FHL2).②例1及其父、兄以及例2及其母、弟的外周血CD8+T细胞穿孔素阳性率(0~1.48%)和NK细胞的穿孔素阳性率(8.69%~32.10%)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但两组间颗粒酶B表达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R4C和R33H复合杂合突变以及V50L杂合突变均可导致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穿孔素表达减少,为FHL的致病突变.

468 条记录 7/24 页 « 12...45678910...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