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服用华法林:三宜、两注意
华法林是当前全球应用为广泛的口服抗凝药,常常被用来治疗或者预防血栓性疾病,如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尽管近年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的出现对其产生了一定的挑战和冲击,但由于华法林疗效确切且价格低廉、性价比高,其在心血管病和血栓疾病防治中的地位目前仍无法撼动和替代.华法林如同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可达到防治疾病的好效果,延长寿命、预防血栓形成和脑卒中,改善生活质量.但是如果不能合理使用华法林,这把利剑可能会伤害自己,发生脑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严重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
肾移植术后应激性溃疡的防治
近年来,随着新的免疫抑制剂在临床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减少,细菌感染的减少及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的广泛使用,肾移植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病率有明显下降,但由此导致的消化道大出血和穿孔依然是威胁肾移植患者者存活的因素之一.本中心自1992年5月至2005年5月共实施肾移植术610例次,其中20例发生应激性溃疡,发病率3.27%,现报告如下.
-
小剂量奥美拉唑镁肠溶片预防非甾体抗炎药致溃疡临床分析
随着阿司匹林的广泛应用,它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引起重视,尤其是消化道大出血的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凝血功能差,治疗效果差,常危及患者生命.
-
消化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大出血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急诊剖腹探查术中消化内镜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对22例不明原因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剖腹探查的患者进行术中消化内镜检查,评价其应用价值.结果:22例术中消化内镜检查全部明确了出血部位,检出率达100%.术后无再次出血,无术中消化内镜相关性并发症.结论:在不明原因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术中应用消化内镜,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定位、定性准确,有助于术中制定佳手术方案.
-
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意义探讨
目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归纳总结.方法:选取从2016年3月~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成2组,每组随机抽取40例,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基础常规的护理方式,而实验组则需要在基础常规的护理方式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干预.经过一定的护理治疗时间后,再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临床表现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出血率相对于对照组来说都明显偏低,并且患者的住院时间也缩短了.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症状,减少抢救病死率,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可以在护理领域进行广泛地应用与宣传.
-
一例横结肠 Dieulafoy 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Dieulafoy 病首先由Gallard 于1884年描述,1896年法国外科医师Dieulafoy 报道了3例既往无症状的年轻男性发生的致命性胃出血,是胃肠道血管畸形的一种[2]。Dieulafoy 病又称黏膜下恒径动脉畸形,由德国医生Dieulafoy 于1898年报道并命名,是引起致命性消化道大出血的少见原因,发病率仅为胃肠道出血的1%~2%,但病死率可达8.6%~80.0%。病变可见于全消化道,多见于贲门下方6 cm 范围内的小弯测,少见于胃窦、空肠、升结肠,食管、肛管、横结肠、降结肠、回肠、胃肠吻合口更为罕见。因Dieulafoy 病出血部位隐匿、病灶小,出血呈间歇性,给诊断造成困难,又因其常导致消化道大出血并迅速发展为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收治1例Dieulafoy 病患者,经积极采取诊治及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救护理25例
目的:总结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方法:对25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急救护理,主要包括进行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窒息、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饮食护理、心理支持等.结果:25例患者经抢救治疗后痊愈23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加强临床抢救和医护配合,可以使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取得及时的抢救治疗,减少窒息发生,取得满意的急救护理效果.
-
内镜下合理选用高频电、微波或热电极凝固治疗消化道大出血探讨
目的对不同方式消化道大出血内镜下如何合理选用高频电、微波或热电极局部凝固止血治疗进行探讨.方法51例病人,小静脉出血和广泛点状渗血用微波(80~100mA×8s)或热电极(180~200℃×4s)凝固治疗,5例较大静脉出血予以热电极(230℃×6s)凝固止血.11例小动脉出血,4例结肠患肉予以高频电(电凝指数4.0,电切指数3.5)圈套摘除;5例溃疡出血予以热电极(250℃×6s)凝固止血,2例效果不佳再予高频电凝止血(电凝指数4.5);2例恒径动脉出血高频电凝止血(电凝指数4.5).结果50例病人经热凝固治疗后即刻止血,72h内无再度出血,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1例Dieulafoy病止血无效转手术治疗.结论根据高频电、微波、热电极的凝固特性、热效应差异和对胃肠粘膜损伤程度不同,针对不同方式消化道大出血内镜下合理选用不同热凝方法,可提高凝固止血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估报告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治疗方案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应用泮托拉唑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临床急救治疗时选择泮托拉唑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减轻不良反应。
-
老年人消化道大出血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消化道大出血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方法:收治消化道大出血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老年患者42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消化道大出血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
消化道大出血的选择性介入垂体后叶素治疗
消化道大出血是内科常见急诊之一.我院于1996年10月~1998年7月间采用选择性介入垂体后叶素治疗消化道大出血18例,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血管畸变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附9例分析)
因血管畸变所致消化道出血,虽属少见,但近年来发病率已呈上升趋势[1,2,3].其临床表现多为无痛性、反复发作性消化道大出血,诊断颇为困难、易延误病情、反复就诊而不治.本院自1995~1999年共收治这类病例9人,经临床剖析其反复误诊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出提高内镜阳检率的实用方法及合理的手术治疗.
-
双功彩色超声观察丹参对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肝硬化门脉高压时发生的消化道大出血是致命的并发症,危害极大,寻找有出血先兆的诊断方法和改进治疗措施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常用的药物如血管加压素等,可通过收缩内脏血管减少门脉血流量来降低门脉压力,但副作用较大,疗效不明显;血管扩张类药物,虽能改善门脉血流动力学,但较大剂量可出现血压不降等.经临床观察表明,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可抑制胶原合成,促进肝纤维重吸收.因此,我们通过临床观察进一步探讨丹参对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处理及护理体会
消化道大出血,是指在短时间内失血量超过1 000 ml或循环血量的20%,是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此病死亡率较高.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急性大出血,常危及患者生命[1].
-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处理及护理体会
消化道大出血,是指在短时间内失血量超过1 000 ml或循环血量的20%,是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此病死亡率较高.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急性大出血,常危及患者生命[1].
-
参麦注射液治疗消化道大出血休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消化道大出血休克的疗效.方法:将2003年10月~2005年9月消化道出血休克24例作为治疗组,以2001年2月~2003年9月消化道出血31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64.51%,两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消化道大出血休克的疗效显著.
-
腹水浓缩腹腔回输治疗顽固性大量腹水的体会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5例患者均为我院2002年3月至2004年4月收治的顽固性腹水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39~77岁,平均63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化13例、肾病综合征1例,原发性肝癌1例,均常规治疗无效,无肝性脑病、消化道大出血等并发症.
-
抗核抗体阳性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中的临床意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也是临床上常见的小儿良性血液病,但有时病情凶险,可因消化道大出血和脑出血等并发症死亡.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多认为与某些感染及免疫因素有关,大部分患儿体内除存在血小板抗体外,还存在其他抗体如抗核抗体(ANA)[1].临床上发现部分年龄、性别、病情相似或相同的患儿,在同等治疗条件下,临床效果却存在差异,原因不得而知.为此,我们对74例ITP患儿进行了观察和随访.现报道如下.
-
韦格纳肉芽肿合并消化道大出血病例分析
韦格纳肉芽肿( Wegenerps granulomatosis ,WG)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以中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受累为主的肉芽肿性或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以血管壁坏死性炎症为特征[1]。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以呼吸道、肺、肾、皮肤受累较为多见,亦可累及消化道,但合并消化道大出血罕有报道,现报道WG合并消化道大出血1例。
病例介绍
患者男,78岁,因直肠癌术后5年,呕血、黑便3周于2012年4月14日以消化道出血入住我院肿瘤外科。患者5年前因直肠癌行直肠癌切除术(Dixon)术后化疗6周期并定期复查,无复发转移征象。既往病史:30年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高血压病、冠心病20余年,糖尿病8年,WG确诊2个月,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 -
消化内镜手术彩色图谱
内镜技术是临床医学的一门新技术.由于其在消化内科领域中已作为一种治疗方法,解决了大量以往需要外科开腹手术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这一技术在临床医学中已成为令人振奋和鼓舞的领域之一.与国外相比,虽然我国内镜下治疗工作开展得较晚,但近十多年来,在老一辈内镜专家的指导下,广大内镜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了大量的治疗工作.如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止血、息肉切除术、胰胆系统的乳头切开术、取石术、支架置入术等.特别是近年来开展的早期癌内镜下切除术、狭窄扩张术、各种支架置入术等,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治疗工作既向纵深发展又向广度扩展.由于这一技术使患者以小的痛苦、低的花费得到佳的治疗,因此更加显示了它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随着治疗工作的深入开展,因适应证选择不当、操作不规范、技术不熟练等诱发的一些并发症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内镜医师应努力做到既开展了治疗工作,又使并发症减少到低程度.这就要求内镜医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因此,循序渐进地进行理论学习、实践操作、逐步掌握和熟练手术方法,才是每位内镜医师应当遵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