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中医诊疗指南
一、概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是由SARS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脏器系统的特殊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临床上以发热、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和干咳、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可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炎性浸润影,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不高或降低、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是其重要特征.重症病例表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并可迅速发展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
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45例临床分析
自从2002年11月广东省首次报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以来,现本病已在世界20多个国家内流行蔓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研究,现初步认定其病原体为新的或称变异型冠状病毒,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故各地区依据发病特点及病理过程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统一的治疗方案尚待确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03年2月2日至2003年4月30日共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人45例,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对收治病例的临床中西医结合疗效及转归等进行初步分析总结如下.
-
清以前温病温疫十大名著选介
"非典"的冠状病毒,主要由呼吸道、消化道传入.患者感病后,主证为发热(或恶寒发热)、咳嗽(多为干咳、少痰),或兼有头痛、身痛,上气、喘憋等症,如高烧,身灼热,又未能实施有效治疗,则可产生昏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症,危害人体生命健康.
-
"非典"(SARS)之思考
"华佗无奈小虫何",羊年之春,冠状病毒肆虐京城,殃及全国,几成国难.截止到5月8日,限制我公民入境的国家达到109个;6场在我国举行的国际体育赛事包括两个足球世界比赛的国内主场也因此取消.影响之巨,必将在历史上留下沉重的一笔.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当中,医护人员以其接近1/5的被感染率成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英雄战士,被全国人民所赞扬、所瞩目.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续)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大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
-
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的临床疗效观察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即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由变异的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新型传染病,病理改变可能是以肺组织的炎症渗出和水肿为主;具有发病机制不明、传染性强、病变进展迅速、无特效治疗、病死率较高的特点.本病属于中医"温病"范畴.为进一步了解SARS的临床证候特征、演变规律,客观评价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疗效,笔者采取前瞻性随机分组同期对照队列观察,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 中西医结合疗法 冠状病毒 -
中药复方安替威血清药物化学和抗SARS病毒试验研究
非典型性肺炎是由SARS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流行性疾病.据研究,SARS病毒是一种变异的冠状病毒,在进入人体后进行大量复制,同时干扰人体免疫系统,使免疫应答紊乱,从而出现以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症.目前已知的抗生素对SARS病毒无确切疗效,而中医药在治疗非典型性肺炎上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在缓解症状,缩短发热时间,减轻病人痛苦等方面有着很好的疗效.因此,积极探索中医药防治SARS的规律,用现代研究方法阐明中医药治疗SARS的有效性十分必要.
-
气候变化与SARS发病
已有研究初步证实,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病原体为一种变异的冠状病毒,且该病毒的发病及流行有明显的自限性.实际上,许多传染性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自限性,例如古代的天花、麻疹、鼠疫以及上个世纪初的流感大流行都曾一度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但今天的人类已不再对此谈虎色变,这当然与人类认识疾病战胜疾病的能力的不断提高密不可分,但气候的异常变化毋容质疑地在许多疾病的流行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
中国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结构基因与附属基因的序列分析
针对中国首例实验室确诊输入性MERS-CoV感染病例,采用鼻咽拭子样品进行核酸提取、基因扩增与测序,获得MERS-CoV_ ChinaGD01结构蛋白与附属蛋白编码基因,包括S基因、E基因、M基因、N基因、ORF3、ORF4a、ORF4b、ORF5和ORF8b基因序列.根据S基因进化分析发现中国输入性病例中MERS-CoV虽有少数位点变异,但仍与近年沙特流行株相近,属于MERS-CoV亚型5,N、E、M等结构基因核苷酸变异较少.附属蛋白进化分析表明:ORF3、ORF4a、ORF4b、ORF5均有一定的核苷酸替换,而ORF8b相对保守.总之,中国首例输入性MERS-CoV与已发表序列相比总体表现为保守,但在部分基因序列上有一定的变异.这是中国首例输入性MERS-CoV的第一次基因分析结果报道,可为该MERS-CoV感染特点的进一步研究及相关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功能性受体的鉴定
为研究猪氨基肽酶(Porcine Aminopeptidase N,pAPN)是否作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的细胞感染受体,通过转染技术,使PEDV非容许性细胞MDCK表达pAPN,并用PEDV感染转染细胞.结果发现转染的MDCK细胞可以感染PEDV,并且该病毒可以在转染细胞中连续传代.免疫荧光法鉴定存在病毒抗原.进一步实验证实,抗pAPN血清可以抑制PEDV感染转染的MDCK细胞.这些结果展示转染的MDCK细胞、pAPN表达及PEDV病毒复制之间存在直接联系,证明pAPN是PEDV的细胞感染受体之一.
-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多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技术的建立
建立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感染的筛查与诊断应用的核酸检测方法.本研究建立了基于MERS-CoV三个分子靶标(upE,ORF1b,N2)的双重以及三重的三种荧光定量RT-PCR检测技术方法,分别与前期建立的单重荧光定量RT-PCR(upE或N2)检测方法做了比较,并且采用MERS-CoV病毒毒株、上海提供的口岸发烧病人样本以及由首例中国MERS-CoV韩国地区输入病例的咽拭子样品和全血的样品做了临床验证.结果显示:采用MERS-CoV病毒毒株作为模板,三种新建立的多重检测方法与单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低检测限均能达到10 PFU/mL,且与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的阳性样本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对临床样品的验证中,上海病人咽拭子样本均为阴性,而中国首例MERS输入病例的急性期咽拭子样品均为阳性,而全血样的检测结果显示N2靶标有较高检出率,明显优于基于upE单一靶标.本研究所建立的基于MERS-CoV三个分子靶标(upE,ORF1b,N2)的双重以及三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技术方法用于MERS-Co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与特异性及适用性.
关键词: 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 冠状病毒 荧光定量RT-PCR 多重 检测 -
禽反转录病毒与DNA病毒间的基因重组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自从中国香港报道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人以及在中国暴发的SARS确认是由一种冠状病毒引起的以来[1,2],人们开始高度关注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变异.
-
冠状病毒载体研究进展
随着定向重组技术和反向遗传学系统的发展,利用冠状病毒独特的转录机制表达外源基因成为可能.目前已经开发出了两类基于冠状病毒的表达载体,即辅助病毒依赖的表达载体系统和单基因组表达载体系统.通过对冠状病毒感染性cDNA进行改造可以获得外源基因的高效(>50μg/106细胞)、稳定(>30代)表达.此外,冠状病毒载体以下几个特征使其成为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载体:①通过删除非结构基因、组特异性基因可以将冠状病毒转化为无毒力的病毒;②通过对S蛋白的改造可以改变冠状病毒的组织和物种嗜性,从而将外源基因定向表达到不同的组织器官或物种.因此,冠状病毒对于疫苗开发以及基因治疗是前景非常好的载体.
-
冠状病毒附属基因功能研究
除了S、E、M、N等结构基因以外,冠状病毒的基因组还包括数量不等的附属基因,称为“组特异性基因或者附属基因”,这些基因编码的产物被命名为“附属蛋白”.研究发现,对于大多数冠状病毒来说,这些附属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对病毒的体外复制不是必须的;但是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许多附属基因仍然保留在冠状病毒基因组中,表明它们对于病毒在宿主的天然环境中生存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就冠状病毒附属基因功能就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
冠状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 冠状病毒概述 冠状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是病毒中的一个大家族,因电镜下病毒颗粒形似王冠而得名.形态为圆形、椭圆形或轻度多形性,直径为100nm~120nm.人冠状病毒有两个血清型,即HcoV-229E和HcoV-OC43,是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人类20%的普通感冒由冠状病毒引起[1].儿童的冠状病毒感染并不常见,但是5~9岁儿童有50%可检出中和抗体,成人中70%中和抗体阳性.冠状病毒也是成人慢性气管炎患者急性加重的重要病因之一.由于冠状病毒易于变异,同一株病毒可重复感染人体.冠状病毒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只感染自然宿主或亲缘关系密切的宿主.冠状病毒感染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各地,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
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组织和血液中发现冠状病毒
用RT-PCR从广东两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死亡病例的肺和脾标本中,以及北京、辽宁和宁夏非典型肺炎患者血清中,扩增出冠状病毒核苷酸序列.这些PCR产物为冠状病毒RNA聚合酶基因部分片段,所有测定的序列和国内外SARS病毒序列相同.这些发现提示,冠状病毒和非典型肺炎关系密切,有助于确定我国非典型肺炎的病因.所建立的套式PCR方法可以用于检测临床标本.由于血液中存在SARS病毒,进行血清操作时需要注意安全保护.
-
冠状病毒是引起广州地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主要病因
为查找引起广州地区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病原体,采集患者漱口液及尸解标本,用组织培养法接种人胚肺细胞、MDCK细胞、Hep-2细胞和鸡胚分离病毒,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恢复期血清IgG抗体,确定分离的病原是SARS的主要病因,再用套式RT-PCR、免疫电镜法鉴定病原.结果用人胚肺、Hep-2细胞在75份漱口液和3例尸解组织中分离出13株病原体,经套式RT-PCR扩增出110bp的特异产物,经测序证实为冠状病毒.制备冠状病毒的抗原,检测30份SARS病人恢复期血,其中26份血清IgG抗体阳性.同时检测30份普通发热病人血清作对照,IgG抗体全部阴性.由此证明,经组织培养分离到的病原体是引起SARS的致病因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序后证实为冠状病毒.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人血清抗体水平的初步探讨
为了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人血清中的抗体产生规律,对56份病人血清和36份健康人血清,分别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A)检测IgG抗体和捕获法检测IgM抗体.结果显示:56份病人血清中有48份IgG抗体阳性,7份IgM抗体阳性.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冠状病毒 IgG抗体 IgM抗体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中国地方分离毒株LX4mRNA1ORF1的遗传变异特征
应用RT-PCR方法扩增了冠状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中国分离毒株LX4的mRNA1 ORF1,并将其进行了克隆、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LX4mRNA1基因包含2个ORF,其中ORF1a由11 916个核苷酸组成,编码一条3 97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ORF1b由7 950个核苷酸组成,编码2 64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与美国Beaudette株对应的ORF1a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85%,与对应的ORF1b的同源性分别为89%和95%.二者ORF1a和ORF1b重叠区推测的"滑脱序列"(slippery sequence)核苷酸序列一致,"假结"(pseudoknot)基本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假结"第2环中LX4的第7位为A,而Beaudette株在该位置为G.与Beaudette株比较,LX4 ORF1a核苷酸变异频繁的区域集中在第2 656~3 098位碱基处,且在该区域有60个碱基的插入,导致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插入了20个氨基酸残基.LX4 ORF1b序列缺失9个核苷酸,主要集中在第5 168~5 181位之间,导致对应的氨基酸缺失3个.但这些差异是否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有关不明.
关键词: 冠状病毒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mRNA1ORF1基因 遗传变异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不同组织中冠状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自2002年11月在中国广东爆发后,已迅速蔓延成为全球性传染疾患.为了了解SARS冠状病毒的特征,对先前SARS冠状病毒PCR检测呈阳性的来自广东的3份尸检肺组织标本、2份尸检脾组织标本,来自北京的2份咽拭子标本和1份血清标本,利用10种不同的细胞系分离病毒.结果显示,上述标本在感染细胞后,分别可在293、Vero-E6、Vero、RD和HeLa细胞系中产生细胞病变(CPE).不同标本在上述细胞系中致CPE的能力不同,但CPE出现的时间和病变形态学特征无显著性差异.以恢复期SARS病人血清为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感染后细胞培养的检测,冠状病毒RT-PCR对感染后细胞RNA的检测,初步证明分离的病毒为冠状病毒.结果再次证明冠状病毒为SARS的病原,它具有较广泛的器官分布和细胞感染能力.血清中SARS冠状病毒的分离,高度提示在SARS发病过程中存在有病毒血症.
关键词: 冠状病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标本 病毒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