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鼠单个不同阶段卵母细胞新抑癌印迹基因RB1的表达

    作者:黄品秀;李蓉;王俊豪;林洪波;赵善飞;郭梁洁

    目的 研究新抑癌印迹基因RB1 在小鼠单个不同阶段卵母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改良 单细胞RT-PCR 方法检测RB1 在单个不同阶段卵母细胞中的mRNA 表达.结果 RB1 在小鼠单个卵母细胞 GⅤ、MⅠ、MⅡ均有检测到正常表达,不同卵母细胞的RB1 表达量不同,其中8 个MⅡ期卵母细胞,3 个卵母 细胞明显表达,1 个表达较弱,其余4 个无明显表达.结论 RB1 在小鼠不同阶段卵细胞中均有表达,但是不 同细胞RB1 存在明显表达的差异.新印迹基因RB1 的研究有助于研究卵母细胞成熟及胚胎生长发育,尤其 使用单细胞进行研究,更有利于对表观遗传学深入研究探讨.

  • 超促排卵对galectin-1在小鼠子宫内膜围着床期表达的影响

    作者:彭良玉;杨菁;徐望明;李星;余楠;莫有敏;江兴

    目的 观察超促排卵药物(PMSG+HCG)对小鼠子宫内膜组织围着床期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1表达的变化,探讨galectin-1在超促排卵下对胚泡着床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将6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实验组:促排卵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SABC法检测小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galectin-1蛋白的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小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galectin-1 mRNA的表达.结果 IHC结果 显示,galectin-1分布于小鼠子宫内膜上的腔上皮、腺上皮及基质细胞中;超促排卵组小鼠子宫内膜上galectin-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另一方面,两组结果 均显示越接近着床期,子宫内膜上galectin-1表达水平越高(P<0.05).结论 galectin-1参与到胚泡着床这一重要生命活动过程,超促排卵抑制galectin-1在小鼠子宫内膜上的表达.

  •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方法及应用

    作者:任秀莲;陈贵安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是指对体外受精胚胎的遗传物质进行分析,诊断胚胎是否有某些遗传异常,确定该胚胎是否适合移植,选择不致造成遗传学疾患的胚胎植入宫腔,从而获得正常胎儿的诊断方法.PGD的步骤包括激素诱导超促排卵,获得卵母细胞,用常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或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受精,体外培养至6~8个细胞期或囊胚期,在此期间通过显微操作对胚胎或卵母细胞进行活检,取得单个或多个细胞进行遗传学检测,再将2~3个经分析正常的胚胎移植入子宫腔内.PGD是一种更早期的产前诊断方法,避免了选择性流产和多次流产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伦理道德观念的冲突.

  • 胚胎移植位置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作者:赵晓徽;宋学茹;随笑琳;白晓红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在B超引导下将胚胎移植到子宫腔内的不同位置对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IVF-ET治疗的98例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共10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胚胎移植位置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胚胎移植到距宫底≥5~<10 mm,共51例患者,56个周期;B组,胚胎移植到距宫底≥10~≤15 mm,共47例患者,52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异位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 A组56个周期中,有14个周期妊娠,临床妊娠率为25%,移植胚胎121个,种植17个,胚胎种植率为14%;B组52个周期中,有23个周期妊娠,临床妊娠率为44%,移植胚胎115个,种植28个,胚胎种植率为24%.B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显著高于A组,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和流产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VF-ET中,胚胎移植位置的不同可影响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

  • EmbryoGlue移植液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胚胎种植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吴芳;吕睿;白晓红;宋学茹

    目的 探讨EmbryoGlue移植液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胚胎种植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 1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常规体外受精(IVF)或单精子卵细胞胞质内注射(ICSI)治疗的243例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使用EmbryoGlue胚胎移植液的129例患者为观察组,使用G-2胚胎移植液的11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 (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IVF/ICSI构成比、既往失败周期数及病因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观察组患者胚胎种植率30.4% (85/280),对照组18.8%(48/2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妊娠率48.8% (63/129),对照组34.2%(39/1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胎妊娠率34.9%(22/63),对照组20.5%(8/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异位妊娠率4.8%( 3/63),对照组17.9% (7/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VF-ET中EmbryoGlue移植液可以促进胚胎种植,并可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生.

  • 缩宫素受体拮抗剂阿托西班在解冻胚胎移植中的应用

    作者:宋学茹;赵晓徽;白晓红;吕永焕;张慧娟;王艳霞;吕睿

    目的 探讨缩宫素受体拮抗剂——阿托西班对解冻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12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生殖中心行解冻胚胎移植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阿托西班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120例患者每例均移植解冻后第3天的优质7~8细胞胚胎2~3枚.阿托西班组患者在移植前30 min开始给予37.5 mg阿托西班,加入0.9%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2h输完,对照组移植前不予特殊治疗,两组移植后均常规给予黄体酮行黄体支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早期流产率,并记录阿托西班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阿托西班组临床妊娠率为60% (36/60),胚胎种植率为30.0% (48/160),均高于对照组的42%(25/60)和20.3%(31/153),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西班组早期流产率6%(2/36),对照组16% (4/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西班组治疗中及治疗后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胚胎移植前给予阿托西班治疗能有效改善解冻胚胎移植妊娠结局,提高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不增加早期流产的风险,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 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作者:杜国平;张炜;王丽;刘银坤;周剑萍

    目的 筛选在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差异表达的基因,以了解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的分子基础.方法 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建立人子宫内膜着床窗口期基因表达的消减文库,并通过测序和同源性比较确定差异表达的基因;用RT-PCR技术验证其中的核糖体蛋白(RP)L7基因、RPL7假基因(RPL7p)、RPL19基因、酪氨酸3-单氧化酶/色氨酸5-单氧化酶激活蛋白zeta多肽(YWHAZ)基因在增生期晚期和分泌期中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结果 对消减文库中50个差异表达的克隆进行测序与同源性比较,筛选出35个在增生期晚期和分泌期中期有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23个为已知功能的人类基因,12个为未知功能基因.RPL7、RPL7p、RPL19和YWHAZ基因在分泌期中期的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分别为0.75±0.21、1.72±0.30、1.23±0.31、1.28±0.08,分别与增生期晚期(分别为0.45±0.12、1.04±0.10、0.74±0.21、1.09±0.1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SSH可有效地筛选出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差异表达基因,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的分子机理提供新的线索.

  • 重组人黄体生成素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促排卵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徐士儒;李媛;刘红;李海燕;唐蓉;高芹;盛燕;陈子江

    目的 评价重组人黄体生成素(r-hLH)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促排卵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7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IVF-ET治疗、垂体降调节后月经第3天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较低(<1 U/L)的患者,其中给予r-hLH补充治疗的66例患者为r-hLH组,未给予r-hLH补充治疗的57例患者为非r-hLH组;另选择同期行IVF-ET治疗、垂体降调节后月经第3天血清LH水平正常(1~2 U/L)且未给予r-hLH补充治疗的14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的促性腺激素(Gn)总量、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雌二醇及LH水平、获卵数、双原核胚胎率、优质胚胎率、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等.结果 r-hLH组、非r-hLH组及对照组患者注射hCG日的LH水平分别为(1.59±0.77)、(0.54±0.25)及(2.39±1.01)U/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胚胎率分别为59.36%、57.79%和65.94%,r-hLH组及非r-hLH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原核胚胎率分别为67.62%、62.84%和68.32%,r-hLH组及对照组均高于非r-hL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着床率分别为29.77%、18.26%和24.47%,r-hLH组高于非r-h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Gn总量、注射hCG日雌二醇水平、平均获卵数、临床妊娠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长方案垂体降调节后LH过度抑制的患者,补充r-hLH可以获得较高的优质胚胎率、双原核胚胎率和着床率.

  • 低剂量米非司酮对植入窗口期子宫内膜中子宫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及其亚型含量的影响

    作者:祝红霞;张武文;黄丽丽

    目的 探讨低剂量米非司酮对植入窗口期子宫内膜中子宫自然杀伤(uNK)细胞数量及其亚型含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正常妇女植入窗口期的子宫内膜14份,将每份内膜组织平均分为3部分,分别用浓度为65 nmol/L米非司酮(A组)、200 nmol/L米非司酮(B组)和0 nmol/L米非司酮(对照组)进行体外培养,运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uNK细胞数量及CD-3CD+56CD-16亚型、CD-3CD+56CD+16亚型的百分含量.结果 (1)A、B及对照组子宫内膜中CD+56uNK细胞数量分别为(148±11)、(150±12)和(121±7)个,A、B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和B组子宫内膜中CD-3CD+56亚型百分含量分别为(44±5)%和(48±4)%,高于对照组[(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子宫内膜CD-3 CD+56CD-16亚型百分含量分别为(42±5)%和(45±5)%,高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CD+56CD+16亚型百分含量分别为(2.70±0.24)%、(3.26±0.37)%和(2.33±0.29)%,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米非司酮可通过增加uNK细胞数量及CD-3CD+56CD-16亚型百分含量,使植入窗口期子宫内膜局部免疫微环境失平衡,从而可能导致胚胎植入的失败.

  • 囊胚质量对冻融周期单囊胚移植策略选择的影响

    作者:汪彩珠;冯贵雪;张波;周红;舒金辉;甘贤优;林若芸;陈焕华

    目的:探讨囊胚质量对冻融周期中单囊胚移植策略选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施行冻融周期单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囊胚质量将单囊胚移植的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AA组(765个周期)、AB/BA组(645个周期)、BB组(1005个周期)、BC/CB组(262个周期),比较各组的临床结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临床结局不理想的BC/CB组改行双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结果冻融单囊胚移植周期中,AA、AB/BA、BB和BC/CB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为61.4%(470/765)、51.2%(330/645)、40.5%(407/1005)、22.9%(60/262),活胎分娩率为52.2%(399/765)、41.2%(266/645)、30.4%(306/1005)、13.7%(36/262),而流产率分别为13.6%(64/470)、16.7%(55/330)、21.4%(87/407)、35.0%(21/60);随着囊胚质量的下降,临床妊娠率、活胎分娩率也显著下降(P<0.01),流产率则显著上升(P<0.01)。当移植1个评级≥BB级囊胚时,获得了可接受的临床妊娠率(均>40%)和活胎分娩率(均>30%),而移植1个BC/CB级囊胚时的临床妊娠率和活胎分娩率仅为22.9%和13.7%,显著低于评级≥BB级囊胚的各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比较单个与2个BC/CB级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后者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8.5%(67/174)、22.9%,P<0.01]、活胎分娩率[分别为30.5%(53/174)、13.7%,P<0.01]明显升高,流产率则由35.0%下降至17.9%(12/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的临床结局与移植单个BB级囊胚者(BB组)相似(P>0.05),但多胎率增加达23.9%(16/67)。结论在冻融单囊胚移植周期中,随着囊胚质量的下降,其临床妊娠率和活胎分娩率也显著下降,而流产率则呈显著上升趋势。当囊胚评级≥BB级时,均可考虑施行单囊胚移植。

  • 金属基质蛋白酶-26在妊娠早期和中期原代细胞滋养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赵亮;尚涛;王雁玲;唐爽

    在早孕期间,胚胎植入对成功妊娠的意义重大,胚胎植入开始于绒毛内细胞滋养细胞向子宫肌层浸润,正确的胎盘滋养细胞浸润是要求绒毛滋养细胞侵入子宫蜕膜深达螺旋动脉的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严格的调控[1].

  •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在绒毛和胎盘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王永清;李俊;尚涛;王雁玲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在绒毛及胎盘组织中的表达以及表达部位.方法分别取36例妊娠6~9周妇女的早孕绒毛组织、7例因病理指征行中期引产妇女的胎盘组织和11例足月妊娠妇女的胎盘组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绒毛组织和胎盘组织中EMMPRIN的表达部位变化特点.结果 (1)表达部位:EMMPRIN在早孕绒毛组织、中期和足月妊娠的胎盘组织中均有高度表达.在早孕绒毛组织中的表达部位主要集中在绒毛内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及细胞滋养层柱细胞;在中期和足月妊娠的胎盘组织中,主要表达于底蜕膜的绒毛外细胞滋养细胞.(2)表达特点:在早孕绒毛组织中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和细胞滋养层柱细胞的EMMPRIN阳性率随妊娠进展逐渐下降.在妊娠中期的胎盘组织中,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和细胞滋养层柱细胞的EMMPRIN阳性率分别为5/7、3/7、5/7;在足月妊娠的胎盘组织中,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和细胞滋养层柱细胞的EMMPRIN阳性率分别为73%、18%和82%.在中期和足月妊娠的底蜕膜中的EMMPRIN阳性率较弱,且趋于稳定.而早期妊娠阶段,侵入到底蜕膜的绒毛外细胞滋养细胞中EMMPRIN阳性表达则随孕周进展逐渐增强.结论 EMMPRIN在妊娠早期与胚胎植入有关,在妊娠的中晚期则可能参与妊娠维持.

  • 子宫内膜功能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作者:史精华;冷金花;郎景和

    子宫内膜是人体为活跃的器官之一,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包括功能层和基底层.功能层为胚胎植入的部位,受性激素的影响而呈周期性增殖、分泌和脱落性改变;基底层则在经期后修复内膜创面并形成新的功能层.子宫内膜周期性的修复增长及剥脱受体内各种甾体类激素(尤其是雌、孕激素)和多种生长因子的调节,这是一系列连续动态改变的信号传递过程,任何调控因子的改变都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的异常再生,从而引起流产和其他子宫内膜疾病,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内膜癌等.近年来,对子宫内膜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生物学领域,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关于子宫内膜功能异常机制的研究及其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加以综述.

  • 趋化因子与子痫前期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桂顺平;倪姗姗;周容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发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器官,严重者可导致母儿死亡。母胎免疫耐受机制的破坏被认为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血管内皮损伤也参与了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环节。趋化因子是一类具有诱导白细胞定向迁移和活化作用的细胞因子,研究发现,趋化因子不仅在母胎界面免疫耐受中发挥作用,还参与胎盘部位血管生成、胚胎植入等过程。妊娠过程中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异常可能导致母胎免疫耐受机制破坏,以及滋养细胞侵袭过浅使胎盘血管重铸障碍,进而引起胎盘缺血缺氧、血管内皮损伤,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病。本文就近年来趋化因子与子痫前期发病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 Toll样受体与妊娠期疾病

    作者:马京梅;杨慧霞

    妊娠期的母-胎界面存在着极强的免疫反应,其中以先天性免疫为主,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胚胎植入和调节胎盘的发育,从而使母体对半异体来源的胎儿产生耐受[1].与此同时,在这一界面,还需要相当程度的宿主防御反应,应对外界可能的感染.因此,如果机体不能有效地清除感染物质,或者免疫反应过度,都有可能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临床研究已证实,宫内感染与多种妊娠期并发症相关,提示感染以及其所诱导的先天性免疫反应,可能会影响妊娠结局[2,3].宫内感染与早产有关的研究结论已得到证实.近年研究还发现,子痫前期和宫内发育受限(FGR)也与宫内感染相关[3,4].感染对妊娠的影响究竟通过何种分子机制尚不明确.除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以外,近年来许多学者发现,母-胎界面特有的滋养细胞、羊膜细胞等,通过其遗传保守性蛋白--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也可以识别病原,参与先天性免疫反应,进而对妊娠结局产生影响[3-7].下面就TLR及其与妊娠期疾病的关系进行阐述.

  •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对胚胎冷冻保存的影响

    作者:徐艳文;庄广伦;方丛;舒益民;张敏芳

    人类早期胚胎的冷冻保存(冻存)可以提高累积妊娠率,降低患者的费用.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治疗周期中,冻存新鲜胚胎可避免妊娠加重卵巢过度刺激的危险[1].目前进行冻存的胚胎均通过常规体外受精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两种方法获得.ICSI操作过程是否会对胚胎的冻存造成影响仍有争议[2,3].我们通过分析冻存胚胎植入的妊娠结局,旨在探讨ICSI对胚胎冻存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胞饮突与月经周期的关系

    作者:马艳华;邢福琪

    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由纤毛细胞和微绒毛细胞构成,在月经周期黄体期子宫内膜上皮微绒毛细胞顶部出现平滑的膜状突起,微绒毛完全消失,形状如蘑菇,称之为胞饮突(pinopodes)[1].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胞饮突的出现时期恰在月经周期的种植窗期,从而推测其可能与胚胎植入有关[1,2] .我们对8例健康妇女子宫内膜进行连续取材,观察胞饮突的发生、发育及萎缩过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

    作者:王丽娜;乔杰;李蓉;胡卫红

    目的 研究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基因表达.方法 9例PCOS患者(PCOS组)及7例非PCOS因男方原因不孕者(对照组)行阴道超声监测结合血清激素测定确定排卵时间,于种植窗口期对两组妇女进行子宫内膜活检,提取cDNA,其中6例PCOS患者应用含有21 571个基因序列的寡核苷酸芯片进行扫描,经过分析后得到PCOS患者的子宫内膜与对照组相比的差异表达基因;另外3例PCOS患者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6(MMP-26)基因的表达.结果 PCOS患者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的差异表达基因为116个,占全部表达基因的比例为1.23%(116/9421).PCOS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表达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占0.12%(11/9421);表达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占1.11%(105/9421),其中,MMP-26在基因芯片中表达下调10.6倍.与对照组患者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比较,3例PCOS患者子宫内膜MMP-26基因的相对表达率(Ratio值)分别为0.31、0.11和0.05.结论 PCOS患者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MMP-26基因表达下调,提示PCOS患者存在子宫内膜容受能力下降.

  • 内异症不孕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组织中差异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

    作者:蒋亚玲;李冰;邢福祺;王芳;冯健怀

    目的 探讨内异症不孕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组织中差异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2D-DIG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 MALDI-TOF-MS)技术,对因输卵管因素不孕接受腹腔镜治疗的非内异症患者(10例,对照组)和内异症(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不孕患者(10例,内异症组)种植窗期(排卵日后第6天)在位子宫内膜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筛选并鉴定;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差异明显的膜联蛋白A4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膜联蛋白A4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有意义(上调或下调150%)的差异表达蛋白共7个,其中等电点为5.84,相对分子质量为36 100的蛋白在内异症组患者种植窗期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减少348%,为差异表达明显的蛋白;经鉴定,此蛋白斑点肽指纹图谱为膜联蛋白A4,其蛋白相对表达量内异症组为7.2±0.9,对照组为17.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54,P=0.002).结论 内异症不孕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存在多种差异表达蛋白,其中膜联蛋白A4蛋白表达量下调显著,可能与子宫内膜对胚胎的容受性下降有关.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胚胎着床相关黏附分子的影响

    作者:顾方乐

    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的作用下,胚胎与子宫内膜在分化发育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大量黏附分子,而胚胎与子宫内膜自身也受到多种细胞因子及蛋白质的调控.在相关激素、胚胎及子宫内膜共同协调下,胚泡才能顺利着床.在胚胎着床过程中,hCG及其与胚胎黏附相关的细胞因子,起着不可或缺的调控作用.笔者拟就hCG对胚胎着床相关黏附分子的作用进行总结.

167 条记录 2/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