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电子血压计:要选验证的
实践证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血压测量是评估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主要手段.患者随时可进行的家庭自测血压对患者高血压的控制有重要意义.家庭自测血压有优势目前,在临床和人群防治工作中,主要采用诊室血压、动态血压以及家庭血压三种方法.诊室血压由医护人员在诊室按统一规范进行测量,目前仍是评估血压水平和临床诊断高血压并进行分级的常用方法.
-
联合降脂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高,患患者数高达1.6亿,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数还在增加,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高血压病对健康危害不仅取决于血压升高本身,而且还取决于与血压升高同时伴随的心血管病其他危险因素,尤其是血脂异常.血脂异常一般是指血中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超过正常范围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正常范围.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高血压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的关系密切.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基础,有效控制血压可大幅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但现有的降压策略仍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如何能有效降低其心血管事件的降压策略仍然是高血压控制的一项关键课题[1].本文根据现有临床证据,探讨联合降脂治疗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的价值.
-
清脑熄风汤治疗肝火上炎型高血压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清脑熄风汤治疗肝火上炎型高血压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牛黄降压丸,3.2g/次,2~3次/d.治疗组30例清脑熄风汤(白蒺藜、磁石各10g,石昌蒲9g,珍珠母30g,菊花、桑叶各9g;四肢麻木加僵蚕、鸡血藤、桑枝;肝肾阴虚加桑椹子、杞果、生地;痰浊盛加志远炒、半夏制、竹茹;肝阳亢甚加生牡蛎、钩藤、生龙骨),1剂/d,水煎200mL,早晚温服.连续治疗42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相关指标(胆固醇、血糖)、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降压疗效: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疗效: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脑熄风汤治疗肝火上炎型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拉西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居老年慢性病之首,>30%,其主要并发症脑卒中是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此老年人应积极防治高血压。钙拮抗剂可用于各种程序的高血压,尤其在老年高血压时。本文选用新型长效钙拮抗剂拉西地平治疗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84例,取得较好的降压疗效。……
-
坎地沙坦酯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临床应用坎地沙坦酯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与可靠性.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04月至2012年0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病患,并将这100例病患随机分成两个小组,每组50例.一组为治疗组,该组每天口服一次坎地沙坦酯片,每次的剂量为8mg;另一组为对照组,每天服用卡托普利,每天服用的剂量为37.5至75.0mg.两个组治疗的时间均为3个月,观察两个组的治疗效果与可靠性.结果:治疗组无论是在疗程过后的收缩压方面,还是在舒张压方面,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的差别值P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中应用坎地沙坦酯片治疗高血压具有安全可靠、效果好的特点,可以很好地控制住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
络活喜和安博维联用治疗老年性中度高血压临床分析
目前我国约有1.3亿多高血压患者,且高血压发病率尚在不断上升,我国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病率约为45%,65岁以上老年患病率高达60% -70%.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类一般认为,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在老年时(55岁以上)的收缩压(SBP)≥160和(或)舒张压(DBP)≥95mmHg,如能排除继发性原因,则可诊断为老年高血压病.笔者从2004年至今收治的老年中度高血压患者,应用络活喜与安博维观察降压疗效及其左室舒张功能,现报告如下:
-
高颅压型脑囊虫病外科减压术中护理
高颅压型脑囊虫病是临床症状严重、且危害较重、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的一型.脑囊虫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后,形成占位性病变,引起颅内高压,可出现高颅压危象,如不采取积极措施,可危及生命.有时单纯的药物降压疗效不佳,因此,必须结合临床实际情况,选用不同术式外科减压,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为日后抗囊药物的治疗打好基础.外科减压术中患者病情不稳定,复杂多变,因此,术中护理工作十分重要,现总结如下.
-
动态血压监测评价苯那普利不同给药时间对老年高血压降压疗效的影响
动态血压监测(ABPM)能观察服药期间24 h的血压变化,特别是观察两次给药间期后时段,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夜间血压升高患者是否达到足够理想的血压控制,为此,本研究旨在调整苯那普利的给药时间,经ABPM方法评价不同服药时间,对轻、中度老年EH患者夜间血压降压疗效的影响.
-
经皮肾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目前,高血压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导,尤其近些年来长效降压药物及新型复方制剂的应用,使得高血压的控制率显著提高,但是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高血压需要长期甚至终身联合药物治疗,给高血压患者带来很大经济负担。其次,有一部分高血压患者即使规律足量服用包括利尿剂在内的3种以上降压药物,血压仍不能达到指南所规定的目标血压,临床上称其为顽固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总数的20%~30%[1],且此类患者有更高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成为当前高血压治疗的难题[2]。寻求药物以外的高血压治疗方法也因此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既往所作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研究表明,交感神经系统尤其肾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在高血压等临床疾病的进展中起了关键的作用。2009年,Krum等[3]首次利用经皮导管射频消融原理,对包绕于肾动脉外膜的交感神经丛进行消融,在确保手术安全性的前提下取得了肯定的降压疗效,开创了原发性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新途径。本文就近年来肾动脉射频消融去交感神经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作如下综述。
-
坎地沙坦加氢氯噻嗪对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评价坎地沙坦加氢氯噻嗪(复方坎地沙坦酯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过2周清洗期后,进入坎地沙坦酯片8 mg单药治疗期,对4周后血压未达标者(达标血压为<140/90 mm Hg),以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方法 ,分别服复方坎地沙坦酯片(坎地沙坦酯16.0mg/氢氯噻嗪12.5 mg)或坎地沙坦酯片16 mg单药治疗8周.结果 经过2周清洗期,共有392例进入单药治疗期,坎地沙坦酯8 mg单药治疗(n=353)2周后,血压下降值(10.2±0.6)/(6.5±5.7)mm Hg;4周的下降值为(10.8±10.9)/(6.6±6.1)mm Hg,4周血压达标率为15.3%(54/353例),组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在以后8周随机双盲对照期,复方坎地沙坦酯组(134例)与坎地沙坦酯单药组(142例)4周时的血压分别下降为(9.3±11.7)/(8.7±6.2)和(5.4±10.8)/(5.4±6.1)mm Hg;8周时为(11.1±11.2)/(10.7±6.6)和(7.8±11.1)/(7.8±6.3)mm Hg(组内及组间比较P<0.01).随机期4周时联合治疗组血压达标率分别为64.9%(87/134),单药组为39.4%(56/142),8周时分别为79.9%(107/134)和51.4%(73/142)(组间比较P<0.01).不良反应事件,在单药治疗期为6.2%(22/353),复方坎地沙坦组为2.9%(4/134),坎地沙坦酯组2.8%(4/14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坎地沙坦酯片较之单用坎地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和耐受性.
-
国产和进口比索洛尔的降压疗效比较
目的:对国产及进口比索洛尔进行降压疗效及谷/峰比值的比较,以判断其降压疗效及副作用.方法:按照1993年 WH0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将门诊入选的高血压患者分为 A组20例(进口组), B组20例(国产组).服用安慰剂2周后进行药物治疗8周,治疗前后进行 AB、P、及 T/P的测定.结果:治疗后A组血压下降SBP 34 mmHg,DBP 27 mmHg,B组血压下降SBP 23.6 mmHg,DBP 19 mmHg,两组间血压下降无差异性.T/P比值A组平均 T/P比值70%,B组药平均 T/P比值为57%.结论:两种比索洛尔均可达到全日的有效降压效果,无明显副作用.
-
动脉顺应性评价降压疗效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动脉顺应性评价降压疗效的临床意义.方法受试者均为男性,分为正常对照组72例;高血压控制和未控制组各35例,使用美国产HDI-DO-2020动脉测试仪同步记录血压和动脉顺应性(大动脉弹性C1,小动脉弹性C2).结果高血压未控制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脉压(P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高血压控制组(P均<0.01);而对照组和高血压控制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未控制组的C1和C2顺应性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和高血压控制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同样后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脉顺应性可作为评价降压疗效的敏感指标.
-
氯沙坦肾脏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本文收集国内氯沙坦肾脏保护的临床研究资料,按照一定的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了荟萃分析,筛选了高血压肾病8篇、糖尿病肾病8篇、慢性肾小球肾炎7篇、慢性肾功能不全6篇,并与钙拮抗剂(CCB)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几种代表药作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氯沙坦可用于治疗各种肾脏疾病,对不同阶段的肾功能不全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降压疗效与ACEI、CCB等类似,但氯沙坦在降低蛋白尿、血尿酸显著优于依那普利、卡托普利、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P<0.05或P<0.01).
-
体质指数和腰围对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影响
目的:明确体质指数(BMI)和腰围是否影响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指导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收集其人口学资料、入院血压及用药情况等基线数据,于出院后2个月随访血压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BMI和腰围对降压疗效的影响.结果:共有338例患者纳入终分析,随访2个月时总的血压达标率为66.6%,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BMI和腰围都是血压不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用1类降压药、正常体质量和肥胖的患者中,BMI和腰围不是血压不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用2~3类降压药和腹型肥胖的患者中,BMI和腰围是血压不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超质量患者中,仅BMI是血压不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使用多种降压药及腹型肥胖的患者中,BMI和腰围都是影响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患者伊贝沙坦降压幅度关系的研究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单药治疗,在观察降压疗效的同时测定RAS基因多态性靶位点:ACE L/D、AGT M235T、AT1R 1166A/C、573 T/C、1062 A/G、-521 C/T的基因型,旨在发现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降压疗效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位点.方法:符合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17例,服用伊贝沙坦单药治疗8周,在临床观察疗效的同时,应用RFLP及PCR的方法对患者血白细胞基因组DNA进行RAS基因多态性位点ACEI/D、AGT M235T、AT1R 1166A/C、573 T/C、1062 A/G、-521 C/T基因型的分析.结果:含ACE D等位基因、的患者服用伊贝沙坦后SBP下降幅度明显大于Ⅱ型基因型患者,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含AT1R 573 T等位基因的患者服用伊贝沙坦后收缩压下降幅度明显大于CC纯合基因型患者,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GT M235T、AT1R 1166A/C、-521 C/T各基因型之间BP下降幅度均无显著差异.所有入选患者未发现AT1R 1062A→G的变异.结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位点ACE I/D及AT1R 573 T/C与ARB类药物的药物敏感性有一定相关性.
-
ACE2基因多态性与ACEI降压疗效差异的相关性
目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 ACE2)基因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候选基因,本试验研究中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ACE2基因G8790A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CEI)降压疗效的相关性。
-
配方颗粒与饮片治疗225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汤剂治疗1~2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症状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采用多中心、分层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入组患者225例,符合FAS集225例,其中试验组115例,对照组110例;PPS集201例,其中配方颗粒组(试验组)99例,饮片组(对照组)102例。脱落、剔除病例共24例。疗程4周,采用非劣检验分析两组在诊室血压平均下降水平、血压达标率以及中医症状积分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的差异性。 -
高血压危象临床诊治
高血压的临床试验几乎涵盖了高血压的相关领域,唯独没有高血压危象的临床试验来指导临床,其研究相对集中在比较降压疗效、血压水平控制及依从性等方面.这可能与高血压危象发病率低、相关定义未统一有关.
-
药物干预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拮抗剂对老年白大衣高血压靶器官的保护作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已存在靶器官损害的老年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干预(氯沙坦钾),从而观察其降压疗效和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
-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氯沙坦是新一类的抗高血压药物,它通过选择性地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1(AT1)结合,阻断AngⅡ介导的降低血压及降压以外的生理学效应[1].本研究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和超声心动图(UCG)的检查方法,对一组用氯沙坦降压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短期临床观察,了解氯沙坦的降压疗效,以及对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