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国CT和MRI杂志

中国CT和MRI

中国CT和MRI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중국CT화MRI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影响因子: 1.5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131
  • 国内刊号: 44-159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7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CT和MRI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王成林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壶腹癌的MRI诊断

    作者:张应和;李春芳;陆巧葱;徐刚

    目的 探讨MRI尤其是肝脏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Propeller LAVA)在壶腹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壶腹癌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手术前行常规MR扫描,Propeller LAVA序列动态增强扫描.M R C P采用大强度投影(M I P)和多层面重建(M P R),在Propeller LAVA源图像观察肿瘤强化,MPR重建像观察胆总管及十二指肠腔内病变显示情况.结果 胆总管梗阻端MRCP表现:①截断状5例;②腔内充盈缺损2例;③漏斗状或环形狭窄6例;④十二指肠腔内充盈缺损3例.动态增强表现:①动脉期至平衡期表现为轻度至中度逐渐明显异常强化7例;②平衡期轻度强化2例;③8~10 min后延迟强化3例;④无明显强化3例.单纯采用MRCP判断肿瘤侵犯范围与手术病理相符13例,Propeller LRVA 12例,两者结合15例.结论 Propeller LAVA结合MRCP有利于壶腹癌病灶范围的观察及管腔内病变的显示,动态增强扫描MPR重建图像对肿瘤向管腔内侵犯显示更直观.

    关键词: 壶腹癌 磁共振成像
  •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MRI诊断

    作者:李保灿;黄文起;高素花;单威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磁共振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患者25例:单纯型11例、复杂型14例;其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8例、合并室间隔缺损4例、房间隔缺损2例.全部病例MRI检查包括SE序列、Cine MRA及对比增强MRA,所有患者均做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25例患者磁共振均可轻清晰显示病变范围、程度、类型,明显优于心脏超声诊断,与手术所见一致.磁共振诊断主动脉缩窄的准确率为100%,诊断主动脉并发畸形的准确率为78%.结论 磁共振可清晰显示主动脉缩窄的类型、范围、程度及伴随畸形,基本可代替心血管造影,对临床治疗及术后随访均有很大帮助.

  • 双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创伤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宝生;郑生喜;李继霞;柴瑾

    目的 评价双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例志愿者和30例骨关节创伤患者用SIEMENS SOMATOMEmotion Duo CT进行螺旋扫描和图像三维重建,并与X线平片进行对照.志愿者用不同的层宽、准直宽度、重建增量和算法进行扫描和图像处理,分析影响三维重建图像质量的因素.结果 准直宽度1.0~2.5 mm、层宽1~3mm、重建增量1~2 mm、高锐利度算法可获得清晰、平滑的MPR图像,用平滑算法重建的SSD图像较高锐度算法重建的图像平滑、细腻.本组30例患者,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骨折的准确率为100%,X线平片为86.7%.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可清楚显示复杂骨折的细节和碎骨片的空间位置关系,且能发现X线平片漏诊的多处骨折.结论 双层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是评价复杂骨折的一个有效工具,特别是诊断不规则骨的骨折和脱位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

  • 16排螺旋CT冠脉成像佳重建时相窗探讨

    作者:朱海峰;何汇忱;刘阳;黄晓英;范家栋

    目的 讨论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重建相位窗的选择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临床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行MSCT冠脉成像.利用回顾性ECG门控技术,重建出20%~80%R-R间期轴位图像,分别进行三维VRT重建.比较图像质量并进行评分.结果 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CX)、右冠状动脉(RCA)在心动周期时相的60%~70%成像效果较好.左主干(LM)除40%R-R间期外,其余时相成像效果均较好.结论 当扫描时患者平均心率小于60次/min时,60%、70%R-R间期是佳重建相位窗.

  • 3D动态增强MRA对门脉高压经肾静脉分流道形成的诊断

    作者:吴卓;梁碧玲;李勇;张嵘;钟镜联;叶瑞心

    目的 评价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 angiography,3D DCE MRA)显示门静脉高压患者经肾静脉分流道形成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0年12月间118例本院门静脉高压患者3D DCEMRA检查并进行减影后处理及MIP重建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发现胃-肾分流道19例,脾-肾分流道11例,性腺静脉-肾静脉分流道31例,椎静脉-肾静脉道1例.结论 3D DCE MRA能较好地显示门静脉高压下各种经肾静脉分流道的形态,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螺旋CT扫描对胃肠道间质肿瘤的诊断及其病理分析

    作者:延宏;单裕清;赵记明;赵兴康;孔云朋;王刚平;许传礼;孙卫红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的螺旋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病理明确诊断的81例GIST临床及CT等影像学资料.结果 81例中,良性24例,恶性57例.肿瘤大小0.5~17.0 cm,平均6.8 cm.病灶位于胃50例,小肠22例,直肠结肠6例,肠系膜3例,4例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良性GIST螺旋CT显示一般小于2 cm、密度均匀、边缘无分叶、界限清楚、均匀强化;若大于5 cm、腔外不规则或长分叶状肿块、界限不清、明显的多灶性低密度坏死区、增强扫描明显的不均匀强化则多为恶性.结论 CT是胃肠道间质肿瘤定位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方法.消化道偏侧性狭窄伴溃疡、不规则腔外肿块、多灶性低密度区、明显的不均匀强化等征象对恶性GIST定性诊断有较大价值.

  •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诊断

    作者:逄利博;李刚;刘静;阎海波;丁伟;刘少春

    目的 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全部患者行MR T1WI、T2WI序列扫描,11例增强扫描.结果 41例共有52个病灶,均呈结节状或类圆形,1例7个病灶呈散在分布圆点形.38个病灶T1WI、T2WI均呈高、低混合信号,3个病灶呈T1WI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5个病灶T1WI,T2WI均呈高信号,此46个病灶T2WI均见黑色低信号环影.6个病灶T1WI、T2WI均呈低信号,1例7个病灶T1WI、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 脑海绵状血管瘤T1WI、T2WI显示信号多样,但具有特征性.MRI对多数脑海绵状血管瘤能明确诊断.

  • 多层螺旋CT结肠病变的诊断

    作者:陈苓;岑人丽;蓝日辉;刘莉;曾庆思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结肠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经手术或结肠镜活检病理证实的20例结肠病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16排MSCT对20例患者进行容积扫描和MPR、CTVC、SSD、Raysum等图像后处理.结果 20例中12例结肠癌、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残胃癌累及横结肠,CT横断面、MPR、SSD、CTVC、Raysum图像均清晰显示.结肠息肉4例(共12枚),CT横断面显示7枚较大息肉,MPR、SSD、Raysum图像各显示10枚,CTVC清晰显示1 2枚.3例结肠炎症由CT横断面图像,结合MPR、CTVC而诊断.结论 在MSCT结肠成像检查时合理应用后处理技术,有助于结肠病变的诊断.

  • 女性盆腔肿块的CT诊断——附105例报告

    作者:窦平;田晓秋;张壮;杨晶晶;孟丽娜

    目的 探讨CT对女性盆腔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5月~2004年5月收治10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盆腔肿块患者的术前CT表现.结果 105例中,年龄23~7 8岁.肿块来源于女性生殖系统87例(82.86%),来源于消化系统6例(5.71%),膀胱癌1例(0.95%),来源于其它的11例(10.48%),术前CT诊断符合率为分别为8 4.8%、83.3%、100%和91%.肿块大直径为21.5 cm,平均3.4 cm.术后病理诊断为宫外孕8例,卵巢囊肿10例,卵巢癌14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3例,卵巢粘液性囊腺瘤6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4例,卵巢畸胎瘤12例,子宫内膜癌6例,宫颈癌8例,子宫平滑肌瘤1 6例,直肠癌5例,直肠腺瘤1例,膀胱癌1例,炎性肉芽肿7例,盆腔脓肿3例,转移瘤1例.CT表现主要为实性肿块45例,囊实性肿块26例,囊性肿块19例,含脂肪密度肿块12例,肿块中有钙化7例.结论 CT对大多数女性盆腔肿块具有定位和定性诊断价值.少数肿块缺乏CT表现特征,CT定性诊断困难.

  • 多层螺旋CT高分辨扫描诊断周围型小肺癌

    作者:刘国荣;程传虎;蓝博文;黄尧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高分辨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52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对其螺旋CT扫描(SCT)和高分辨CT扫描(HRCT)所获图像作对比分析.结果 HRCT对肿瘤分叶征、棘突征、短毛刺征、空泡征、细支气管气相、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的显示率明显高于螺旋CT(P<0.05);HRCT对叶间胸膜破坏征的显示率较螺旋CT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层螺旋CT高分辨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脑胶质瘤的二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作者:李建胜;龚洪翰;肖香佐;汪丽娅

    目的 探讨在体脑胶质瘤的2D1H-MRS表现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经病理学证实的胶质瘤30例,分成3组:良性组、过渡组和恶性组.使用1.5 T MRI成像仪,PRESS序列,完成扫描后用随机软件包Func Tool进行分析,观察瘤体区、周边区及内参照区各主要代谢物变化情况.结果 30例胶质瘤中良性组12例、过渡组10例、恶性组8例.恶性组肿瘤实体区NAA/Cho、NAA/C r、NAA/(Cho+Cr)较正常参照区降低且具显著性差异(P<0.05);Cho/Cr和Lac/Cr均较参照区升高,前者P<0.05,后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过渡组肿瘤实体区NAA/Cho、NAA/Cr、NAA/(Cho+Cr)较正常参照区降低且具显著性差异(P<0.05).NAA/C r在良性组与恶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Cho/Cr和NAA/Cho在良性组与过渡组、恶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过渡组与恶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Lac/Cr在3组中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NAA下降、CHo升高和异常Lac峰的出现是胶质瘤的主要波谱表现.2D1H-MRS可以为胶质瘤的影像分级提供一个定量分析的方法.

  • 多层螺旋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明祥;凌俊;陈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和三维重建(3D)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6月至2005年9月诊治的8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84例患者轴位CT扫描后行MPR和3D成像,并与X线平片对照分析.结果 84例胫骨平台骨折中,胫骨外侧平台骨折36例,内侧平台骨折2例,平台中线前、后边缘骨折12例,单纯髁间隆突骨折7例,全平台粉碎性骨折27例.X线平片漏诊4例,CT更正X线分型9例.MPR可显示骨折内部的情况和平台塌陷的程度.3D成像可清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线的立体走行方向、关节面碎裂及平台塌陷的范围.结论 MPR和3D有助于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可准确测量劈裂和塌陷程度,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资料.

  •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

    作者:彭述文;成官迅;张雪林

    目的 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0例患者的膝关节MRI与关节镜检查资料.膝关节损伤按Fischer标准分级.结果 30例膝关节共62个半月板.MRI诊断半月板Ⅰ级损伤14个,而关节镜检查未见异常.MRI诊断半月板Ⅱ级损伤31个,而关节镜检查6个正常,25个可见损伤表现.MRI诊断半月板Ⅲ级损伤(撕裂)17个,关节镜检查均有半月板撕裂.结论 MRI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能显示关节镜不能发现的早期病变,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

  • SARS康复患者继发下肢骨缺血性坏死的MRI随访

    作者:曾庆思;关王宝;陈苓;邓宇;沈君;梁碧玲;吴华;钟南山

    目的 应用MRI追踪观察SARS康复患者继发下肢骨缺血性坏死改变,并研究激素使用与骨缺血性坏死的关系.方法 对广州124位SARS康复医务人员(其中86例使用不同剂量的激素治疗)进行下肢骨(包括双侧髋关节及膝关节)MRI检查,对异常者进行了2年的随访观察.结果 86例使用激素治疗的SARS康复者中,共发现5例异常,其中3例下肢骨缺血性坏死伴髋关节少量积液及骨髓水肿,1例双侧股骨胫骨骨髓水肿,1例单侧股骨颈骨梗死并已钙化.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激素单日大剂量与骨缺血性坏死有相关性.M R I随访显示4例(4/5,80%)经治疗逐渐好转,1例(1/5,20%)未见变化.结论 广州市使用激素治疗的SARS康复医务人员4%出现股骨缺血性坏死,经治疗均逐渐好转.激素单日大剂量与骨缺血性坏死关系密切.

  • MRI多种成像技术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杨沛钦;郑晓林;郭友;何惜金;吕明德;徐辉雄

    目的 探讨MRI多种成像技术在诊断小肝癌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小肝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多序列MR检查.所用序列包括快速小角度激发梯度回波T1WI、半傅立叶采集快速自旋回波T2WI及脂肪抑制、弥散加权成像、三维增强血管成像或动态增强.观察各序列肝癌结节的MRI表现,同时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对照,并对两种增强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32例有49个肿瘤结节.T1WI肿瘤结节呈均匀低信号30个,不均匀低信号14个,等、高信号5个.T2WI结节呈均匀高信号19个,不均匀高信号15个,等、低信号内含散在高信号5个.DWI所有肿瘤结节呈高信号.两组增强表现为对比剂快进快出强化模式者34个(69.38%),快进慢出者14个(28.57%),慢进慢出者1个(0.20%).肿瘤的M R I表现与其组织病理改变有关.三维增强血管成像能显示部分肿瘤的供血动脉.动态增强组对比噪声比(CNR)优于CE-MRA(t值为5.10,P<0.05).结论 MR多序列联合应用能正确、客观地反映小肝癌的形态和性质,是诊断小肝癌有价值的方法.

  • 外伤后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MRA诊断

    作者:张洪英;邓刚

    目的 研究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2月~2004年7月MRA检查诊断并经DSA或临床确诊的16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影像学资料.16例均进行二维相位对比法(2D-PC)和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检查.结果 16例患者2D-PC法显示海绵窦异常及扩张的引流静脉31个,3D-TOF法显示50个.16例中,对海绵窦扩大和扩张、迂曲的眼上静脉,3D-TOF MRA 100%显示,2D-PC MRA显示分别占总数的81.2%(13/16)和86.6%(13/15).结论 MRA能够比较全面地评估外伤后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周围血管情况,多数情况下可作为介入治疗前的筛选诊断和治疗后随访的手段.

  • 成人烟雾病2例

    作者:舒荣宝;何永胜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脑血管病变,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病理改变是颈内动脉内膜弹力纤维增生,逐渐发展使颈内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笔者遇到2例,报告如下.

  • CT诊断胸部外伤致肋软骨骨折并胸壁疝1例

    作者:戴士林;徐艳惠

    病例资料患者男,30岁,因外伤后胸闷憋气6个月,右前胸壁可复性肿物8天入院.患者于6个月前骑自行车时不慎摔倒,车把撞击右侧胸部,当时自觉疼痛,胸闷憋气,右前胸壁局部青紫,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仅咳嗽时感胸前区疼痛.

  • 巨大肾盏憩室1例

    作者:魏玮;胡元明;李春生;陈树平;马世丰;邵牧民

    病例资料患者女,20岁,左侧腰部略感胀痛2周.既往无明显不适.已婚,育有一女,顺产.查体左侧腰部有叩击痛.否认外伤史.血常规、尿常规阴性结果.

  • 右腿巨大真性腘动脉瘤MRI表现1例

    作者:杨三保;林志军;梁琰;魏亚军;周灵辉

    病例资料患者男,74岁,右侧下肢阵发性疼痛10个月,腘窝部持续性隐痛并触及包块1周,体检右腘窝部包块质软,轻度触痛,局部皮肤无红肿及发热.

    关键词: 动脉瘤 磁共振成像
  • 右输尿管囊肿并先天性右肾及输尿管发育异常1例

    作者:王旭;方慧

    病例资料患者男,33岁,以反复右下腹疼痛3年就诊.疼痛发作时伴腹胀,阵发性恶心,偶有呕吐,曾以阑尾炎治疗无好转.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关键词: 肋软骨骨折 胸壁疝
  • 慢性肿块型胰腺炎的CT诊断

    作者:计一丁;徐东风;周士成;倪健坤

    目的 探讨慢性肿块型胰腺炎的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临床手术或随访证实的慢性肿块型胰腺炎患者的CT资料.8例患者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8例患者肿块直径2.57.0cm,7例位于胰头,1例位于胰体部.6例肿块增强后呈明显强化,强化均匀.3例患者肿块内出现钙化.5例患者见主胰管扩张,3例患者合并有胆管炎并伴有胆道系统的扩张,2例肿块包绕胰周血管并且使其管壁增厚,管腔变窄.3例患者出现左侧肾筋膜的增厚或胰周脂肪层消失.结论 CT扫描对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多层CT在鼻腔(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分期中的应用

    作者:程传明;张荣勤;于红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及后处理图像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资料.采用16层螺旋CT对患者鼻行各向同性扫描.结果 26例均为单侧发病.根据Krouse分级方法和26例CT表现,本组Ⅰ级8例,Ⅱ级16例,Ⅲ级1例,Ⅳ级1例;与手术所见相符24例,不符2例.结论 16层螺旋CT的各向同性扫描后进行图像处理技术,可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前较准确分级,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信息.

  •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CT、MRI诊断

    作者:唐东喜

    目的 分析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CT、MR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CT、MRI影像资料,其中6例进行CT检查,2例进行MRI检查.结果 8例中有7例为单发,1例为多发,共9个病灶,其中位于脑表面及灰白质交界区病灶6个,位于脑室内深部白质区病灶3个.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病灶形态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较清楚,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轻.CT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影,无出血及钙化;MRI表现为T1WI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注射对比剂后病灶均有强化.病理结果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影像学表现及发生部位缺乏特征性,容易产生误诊,综合分析影像表现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诊断.

  • 螺旋CT仿真内镜在结肠肿瘤筛选中的应用

    作者:王玉梅;张守满

    目的 探讨螺旋CT结肠仿真内镜(CTVE)对高危人群进行筛选检出结肠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结肠镜检查活检和/或手术病理证实20例结肠病变高危人群的临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仿真内镜检查和纤维肠镜检查.结果 20例患者2例正常,18例有占位病灶(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共28个.CTVE共发现病灶21个(75%),14个直径10mm以上病灶全部检出(100%),8个6~9mm病灶检出5个(62.5%),6个5mm以下病灶检出2个(3 3.3%).CTVE拟诊结肠癌12个,结肠息肉8个,术前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0.4%.结论 结肠仿真内镜检查可部分取代结肠镜的有创检查,作为筛选结肠肿瘤的方法之一.

  • 30例肾结核的临床及CT分析

    作者:张国梁;徐经薇;赵洪全

    资料与方法1.病例资料 我院近4年经临床证实30例肾结核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3~69岁,平均45.2岁,病史1个月~5年.主要临床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9例,血尿6例,脓尿2例,腰痛23例,低热3例.30例肾结核患者,17例经手术证实,合并腰椎结核者1例,肺结核2例,附睾结核4例.

  •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护理经验

    作者:刘阳;段晓曼;连营;朱海峰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ultislicc spiral computed to 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MSCTCA)具有无创、安全等优势,可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筛查.本文就其检查前后护理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 1.5 T磁共振系统射频放大器故障检修

    作者:廖炯;何工

    磁共振成像设备由四大部分组成,它们是均匀磁场、射频系统、梯度系统、信号采集和计算机系统.

中国CT和MRI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