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国CT和MRI杂志

中国CT和MRI

中国CT和MRI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중국CT화MRI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影响因子: 1.5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131
  • 国内刊号: 44-159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7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CT和MRI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王成林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心外膜脂肪与心周脂肪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

    作者:陈均;吴青山;陆锦贵

    目的:分别分析心外膜脂肪(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心周脂肪(Pericardial adipose tissue, PAT)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比较其优劣。方法对104例受检者进行CTA检查,在钙化积分图像基础上测量心外膜脂肪和心周脂肪体积,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各自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结果 EAT体积与PAT体积具有显著相关性(r=0.877,P<0.01);两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Gensini积分间均具有相关性(P<0.05);2支、3支冠脉病变的EAT、PAT体积大于单支病变(P<0.05),2支、3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提示两者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相仿。结论 EAT体积与PAT体积显著相关,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及MRI诊断比较

    作者:徐恒昀;曹和涛;徐金标

    目的:分析比较CT及MRI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价值。方法依据临床通用分度和影像学各自分度标准,回顾性分析60例HIE临床及CT、MRI资料,临床和影像分度符合率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水准为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60例均做了CT检查,其中25例同时行MRI检查。临床分度:轻度29例(48.3%),中度21例(35%),重度10例(16.7%);CT分度:正常7(11.7%)例,轻度24例(40%),中度20例(33.3%),重度9例(15%),显示颅内出血21例(35%)。HIE检出率88.3%。以临床分度为标准,CT诊断吻合率为82.4%,X2=10, P=0.019<0.05。MRI检查共25例:轻度12例(48%),中度9例(36%),重度4例(16%),显示颅内出血6例(24%)。HIE检出率100%,与临床分度吻合率达93.5%。复查CT对轻中度HIE显示率分别为6.5%、45%,MRI分别为25.3%、58.3%。结论 CT和MRI检查对HIE的早期诊断、分型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MRI优于CT;但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CT优于MRI。

  • 肾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与Ki67、MVD、P73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毅;周俊林;郭玲;董驰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与Ki67、MVD、P73表达的相关性,通过CT表现评价其部分生物学行为。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肾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同时对其进行相关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肾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及其与MVD、Ki67、P7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肾透明细胞癌中的囊变坏死、肿瘤边界、大强化程度及大小均与Ki67、MVD、P73表达正相关(P<0.05),肿瘤出血与MVD、Ki67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P73表达无关(P>0.05),钙化与Ki67、MVD、P73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通过MSCT扫描,可以对肾透明细胞癌进行比较准确的术前诊断。2、肾透明细胞癌的部分CT征象与Ki67、MVD、P73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可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 鼻窦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的影像表现

    作者:杨晓燕;董帜;周丽莎;崔敏毅;冯仕庭

    目的:总结鼻窦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low grade myofibroblastic sarcoma,LGMS)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5例LGMS的影像学表现。5例LGMS均行CT平扫,其中1例行CT增强扫描,其余4例行MR平扫+增强扫描。结果5例LGMS,2例累及右侧上颌窦及筛窦,2例累及双侧筛窦及蝶窦,1例累及左侧各鼻窦。5例均表现为窦腔内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CT平扫均呈等或稍低密度;MRI检查,T1WI为中等及稍低信号, T2WI为中等及稍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5例均可见中度-明显强化。5例肿瘤周围均出现虫蚀样溶骨性骨质破坏。结论鼻窦LGMS的影像学表现为鼻窦内软组织肿块伴溶骨性骨质破坏,增强扫描中度-明显强化,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定肿瘤的的侵犯范围。

  • CT及MRI检查方法在腮腺混合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晓娜;吴耀贤

    目的:探讨CT及MRI检查对腮腺混合瘤的检查方法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腮腺混合瘤进行CT或MRI平扫及增强检查,MRI检查行多序列并DWI成像。然后对病变征象进行分析诊断。结果28例患者共检查出29个病灶。病灶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肿块,病灶直径小者约1.2cm,大者3.9cm,形态为圆形或卵圆形。27个患者为单侧发病,1个患者为两侧发病;右侧12个病灶,左侧17个病灶。12个患者行CT 平扫并增强扫描,16个患者行MRI平扫并增强检查,其中4例患者既行CT检查又行 MRI检查。结论 CT或MRI对腮腺混合瘤的检查,方法简便,快捷,且具有相对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对临床定性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

  • 弥散张量白质纤维示踪术研究分析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作者:昌爱武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白质纤维示踪术研究分析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行性及其应用。方法比较50例不同程度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DTI、MRI表现差异,并且分析其FA值以及临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方法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程度缺血缺氧性脑疾病在不同区域内的FA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中度脑损伤和重度脑损伤组织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

  • 不典型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临床及MRI特点分析

    作者:莫本成;张自力;刘振华;李华菊;杨凡

    目的:探讨不典型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表现及MRI特点。方法收集我院5例确诊为不典型PRE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及MRI图像特点。结果5例不典型PRES患者有男性1例,女性4例,其相关病因为:原发性高血压(1例)、剖宫产术后高血压(3例)以及肾功能不全高血压(1例)。发病时患者的收缩压高值平均为188mmHg,临床症状主要为头痛。患者恢复时间为2-14d。头颅MRI:病变主要发生于额叶(1例),脑干(3例),基底节区(1例),3例伴其他部位病灶,其中仅1例伴右侧顶枕叶病灶。T1WI病变区呈等或略低信号;FLAIR及T2WI病变区呈高信号;大部分(4例)DWI病变区呈等或低信号,ADC呈高信号,小部分(1例)DWI病变区呈高信号,ADC呈等信号。患者于治疗后2-4周复查MRI,病变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或消失。结论不典型PRES临床表现亦不典型,但是结合MRI表现还是有其特征性,影像诊断医生应当提高对其认识,尤其是对有相关基础疾病的患者,临床症状与MRI表现明显不符,需要考虑本病的可能。

  • 肾上腺少见肿瘤的CT、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作者:陈华;王正元;杨智强;柏永华;骆科进

    目的:分析肾上腺少见肿瘤的CT、MRI表现特点,提高其CT、MRI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上腺少见肿瘤患者的临床、CT和MRI资料,总结肾上腺少见肿瘤的CT、MRI表现特点。结果本组27例,肾上腺髓质脂肪瘤10例,内皮性囊肿5例,囊性淋巴管瘤、脂肪瘤、节细胞神经瘤、皮质腺癌各2例,畸胎瘤、神经纤维瘤、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瘤各1例。肾上腺少见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强化程度和方式等各不相同。结论肾上腺少见肿瘤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认识其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提高CT、MRI诊断的准确性。

  • 乳腺癌钼靶X线摄影征象及与乳腺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作者:冯锦兰;郑敏

    目的:分析乳腺癌钼靶X线摄影征象,并与乳腺良性病变进行鉴别。方法选择62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择以肿块为主要表现的乳腺良性病变30例,以钙化为主要表现的乳腺良性病变30例进行对照。所有患者均接受乳腺钼靶X线检查。观察乳腺癌病灶钼靶X线摄影征象,包括病变大小、形态、密度、边缘等,重点分析肿块及钙化特征。并与乳腺良性病变进行对比。结果1.乳腺癌主要征象包括单纯肿块、单纯钙化、肿块合并钙化及钙化合并结果扭曲等。其中表现为肿块多,共52例,比例为83.9%,表现为钙化次之,共23例,比例为37.1%。2.在肿块径线方面,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病变边界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乳腺癌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分叶及边界模糊的比例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乳腺癌病变中泥沙、短棒及针尖样钙化的比例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而乳腺良性病变圆点、小片及蛋壳样钙化的比例显著高于乳腺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主要包括肿块及钙化,且其主要征象与乳腺良性病变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 脑胶质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刘遂平;曹丽霞;腾海英;曹勇;李永丽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MRI表现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影像学资料完整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胶质细胞瘤,探讨MRI表现与肿瘤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①13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中11例为囊实性,实性为主,6例无强化,3例呈斑点轻中度强化,2例斑片状明显强化,2例完全囊变呈环状强化;②5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4例为大囊伴壁结节且附壁结节明显强化,1例为完全囊变不强化;③7例少突胶质细胞瘤和4例混合性胶质瘤均为囊实性,10例斑点状或线状轻中度强化,1例明显强化;④10例胶质母细胞瘤及2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均呈囊实性并呈花环状及不规则环状、斑块状明显强化;⑤7例室管膜肿瘤中6例表现为囊实性,囊性为主,明显不规则环状强化,1例为完全囊状不强化;⑥5例脉络丛乳头状瘤均表现为均匀实性肿块且显著强化。结论脑胶质瘤的囊变形态、类型、强化方式和程度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关系密切。

  • 颅内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

    作者:刘一萍;徐凯;路莉;席建宁;程丽;刘小华

    目的:分析颅内毛细胞星形细胞瘤MRI表现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MRI表现。结果17例中,小儿11例,成人6例。其中幕下11例(64.7%)。肿瘤12例为囊实性,4例为囊性,1例为实性。肿瘤边缘光整,伴有轻度水肿者6例,梗阻性脑积水12例,瘤内出血3例。肿瘤囊性成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肿瘤实性部分、囊壁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壁不强化或轻度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结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好发于小儿,成人患者发病相对较少,肿瘤多为囊实性,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性。

  • 肝细胞腺瘤的MRI诊断价值

    作者:张艳芹;孙培祥;张啸波;叶慧仪

    目的:探讨MRI对肝细胞腺瘤(hepatocellular adenoma,H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HCA的MRI检查资料,均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①病灶均单发,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肝右叶5例,左叶3例,平均直径5.8cm。4例肿块内有出血;7例有包膜。②MRI平扫:T1WI同相位呈稍低信号5例,等信号2例,稍高信号1例;反相位信号均减低;T2WI稍高信号6例,等或稍低信号2例,DWI稍高信号7例,等信号1例。③MRI增强:6例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持续强化,延迟期3呈稍高信号,1例呈等信号,2例呈稍低信号。1例动脉期中度强化,1例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均持续强化,延迟期呈稍低信号。7例有包膜并延迟强化。结论 MRI检查能准确显示HCA的病理成分,可以提高其与肝内含脂质病变的鉴别诊断,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 乳腺核磁共振成像恶性肿瘤征象的META分析

    作者:石宇文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荟萃分析乳腺核磁共振成像(MRI)的各个恶性肿瘤征象,为MR诊断及鉴别诊断乳腺肿瘤性质提供依据。方法文献检索查找乳腺核磁共振成像的各个恶性征象提示,并经由病理确诊的乳腺恶性肿瘤的试验,采用Meta-Disc 1.4软件,对各个MRI恶性征象的诊断效能进行逐一评价。结果按照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终有19项独立研究纳入本次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毛刺状形态AUC值为0.8167, Q值0.7506。②边缘模糊不清AUC值为0.6881,Q值0.6435。③环状强化AUC值为0.6879,Q值0.6433。④washout曲线AUC值为0.7955,Q值0.7320。⑤ADC值测量AUC值为0.5610,Q值0.5459。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MRI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总灵敏度为0.497,特异性为0.810,AUC值为0.7071,Q值0.6585。结论乳腺核磁共振成像(MRI)的各个恶性肿瘤征象对于恶性肿瘤的价值效能不同,恶性征象中毛刺状形态和动态增强的时间-信号曲线的washout型曲线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较高,而环状强化和ADC值的测量的诊断价值较差。

  • 磁共振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孟闫凯;李江山;王敦敬;徐凯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临床确诊并行MRI检查的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矢状位T1WI、FS T2WI及轴位T2WI序列扫描,其中3例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14例中7例矢状位FS T2WI序列显示连续条状高信号,其中4例轴位T2WI表现为脊髓后索点状、倒V字形高信号,3例轴位扫描平面不在病灶水平;14例中7例矢状位FS T2WI序列病灶显示不清,轴位T2WI序列表现为脊髓后索的点状高信号;3例增强扫描病灶均无明显强化。结论磁共振轴位T2WI序列对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病灶显示理想。

  •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CT诊断

    作者:谢再汉;黄丽嫦;舒予静;彭辉;沈冰奇

    目的: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结果6例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中,发生在腹部5例,1例发生于盆腔。CT平扫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不均匀略低密度软组织肿块,可见索条状及斑片状更低密度区,未见明确钙化征。增强扫描肿瘤均显著不均匀强化,肿瘤内更低密度区无强化,强化形式呈“快进慢出”。1例肿瘤内及周围见增粗、迂曲血管。结论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动态增强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但后确诊仍需结合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预测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的应用价值

    作者:童远和;倪晓雷;王敏;肖友平;廖江;陈韵彬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预测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的应用价值。方法25例单纯放疗宫颈癌初诊患者,外照射前、20GY以及结束时分别进行1.5T磁共振常规系列及DWI扫描,测量各时间点宫颈癌原发灶ADC值,分析差异性以及与肿瘤退缩率的相关性。结果外照射前、20GY及结束时ADC值分别为(0.93±0.14)×10-3、(1.25±0.17)×10-3s及(1.55±0.13)×10-3mm2/s,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外照射前与20GY的ADC值差值(R值)为(0.33±0.16)×10-3mm2/s。外照射前后肿瘤退缩率为(0.86±0.11)。外照射前、20GY以及结束时各ADC值与肿瘤退缩率均无相关性(P值>0.05),R值与肿瘤退缩率有正相关性(r=0.423,P=0.035)。结论宫颈癌原发灶ADC值放疗后升高;放疗后ADC值的早期变化与肿瘤退缩率具有正相关性,可作为预测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的潜在性功能影像学指标。

  • 儿童胰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CT表现与病理改变的特点

    作者:刘洋;高剑波;高献争;梁盼

    目的:探讨儿童胰母细胞瘤临床表现、CT表现与病理及免疫组化的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治疗后病理证实为胰母细胞瘤的术前的CT表现、临床表现与术后病理表现的特征,总结该病的特点。结果胰母细胞瘤临床表现为消化道症状、腹部包块、不同程度的贫血及肿瘤标准物NSE的升高。CT表现为腹腔巨大占位,多跨越中线,边界清,多伴有囊变坏死成分,增强后实性成分呈中度延迟性不均匀强化,由腹腔干分支供血,周围或腹膜后多有肿大淋巴结。上皮细胞构成的巢状小体是胰母细胞瘤典型的病理改变,EMA、CK、Ki-67和Syn是主要的阳性标志物。结论胰母细胞瘤临床表现、CT表现可提高该病诊断,但其确诊依靠病理。

  • 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造影在颈动脉海绵窦瘘诊断价值

    作者:陈泽文;陈忠;张子钦;叶文钦;王晓波;梁长松;李伟峰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造影(3D-CE-MRA)在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具有完整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的CCF病例,所有患者均行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造影(3D-TOF-MRA)及3D-CE-MRA,其中7例为外伤性,3例为自发性,男性6例,女性4例,均经临床及DSA确诊,比较分析3D-TOF-MRA与3D-CE-MRA在CCF的显示效果。结果10例患者中3D-TOF-MRA可见6例显示海绵窦扩张,9例可见眼上静脉扩张,2例岩上窦、2例岩下窦引流,海绵间窦扩张2例,瘘口显示2例;3D-CE-MRA可见全部10例患侧海绵窦扩大,3例为两侧海绵窦显影并扩大,可见海绵间窦扩张,眼上静脉扩张10例,岩上窦引流5例,岩下窦7例,瘘口显示6例。结论3D-CE-MRA较3D-TOF-MRA在CCF诊断对海绵窦扩大及瘘口显示、静脉回流等细节显示更清楚,但对双侧海绵窦同时显影时需结合临床及其他征象鉴别。

  • 对宫颈癌宫旁浸润的CT灌注判别函数的研究

    作者:董莹;亓燕;亓子坤

    目的:研究对宫颈癌宫旁浸润的CT灌注判别函数,用于提高宫颈癌宫旁浸润CT灌注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科100例术后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宫旁浸润组和非宫旁浸润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行64层螺旋CT灌注扫描,分别利用CT形态学和CT灌注判别参数对于宫旁浸润进行诊断,对比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宫旁浸润组的BV、BF和PBV均显著高于非宫旁浸润组,TTP、TTS、Permeability均显著低于非宫旁浸润组,P<0.01。结论宫颈癌宫旁浸润的CT灌注判别函数术前诊断可提高对于宫旁浸润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 冠状动脉双源CT增强及造影在冠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尹所;汪春红

    目的:研究超高速螺旋CT(双源CT/MSCT)心脏冠状动脉CTA与造影结果的相对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双源CT冠状动脉CTA及造影影像资料,并将二者病变血管狭窄段数相对比。结果冠状动脉CTA可以较为清晰的显示主干及其较大分支动脉,与造影结果相对比,符合率达91%。结论心脏冠状动脉CTA更易于发现冠状动脉管壁粥样硬化斑块以及由此产生的管腔狭窄。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人工血管植入术后评价的价值

    作者:周静然;杨峰;向浩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人工血管植入术后评价血管通畅与否的价值。方法20例行下肢人工血管植入术后患者接受64层螺旋CT下肢血管造影检查,利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大密度投影(MIP)等多种后处理重组方法对人工血管进行评价。结果20例下肢人工血管植入术后的患者人工血管位置及形态均显示清楚,其中5例管腔通畅,9例轻度狭窄,3例中重度狭窄,3例闭塞。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清晰地显示下肢人工血管的位置及形态,可以作为下肢人工血管随访评价的首要检查方法。

  • 四肢软组织静脉畸形的比较影像学诊断

    作者:汪建华;陈源;苏斯敏

    目的:比较用于四肢软组织静脉畸形的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27例四肢软组织静脉畸形患者,所有患者均行X线平片、超声、CT、MRI及血管造影检查,并对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描述,比较各检查的优缺点。结果四肢软组织静脉超声检查可表现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形状不规则的蜂窝或网状液性暗区,软组织中的畸形静脉多表现为可压缩的低回声,明确病变畸形静脉的形态、大小以及范围,并可用于术中动态观察,但该检查方式的病变界限欠清。而MRI检查能够清楚分辨畸形静脉的部位、大小。定位准确,明确病变血管累及范围,并能明确软组织成分,虽相对较昂贵,但对于静脉畸形的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论 MRI以及超声检查对于畸形血管的诊断以及明确病变范围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64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价值比较

    作者:刘天壤;李武;徐海杰;张赐宝;周香玲

    目的:比较64排128层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心肌桥的价值。方法整理2009年12月--2011年01月间,在我院做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病例,共206例,CTA诊断心肌桥病例41例,其中22例行DSA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分析CTA与CAG对MB影像学表现,评估MCA的狭窄程度。结果 CTA诊断的41例心肌桥病变血管44支,深肌桥36支,浅肌桥8支,其中22例CAG检查MB,检出19例,病变血管19支,未检出3例(CTA表现为前降支浅肌桥);CTA诊断41例MB, MCA狭窄程度均小于50%,CAG诊断MB,MCA狭窄程度分别为:小于等于50%,9例,大于50%小于等于75%,6例,大于75%小于100%,4例。结论64排128层CTA诊断MB-MCA即可以观察到MCA,也能观察到MB,同时可以观察到肌桥的厚度(即MCA的深度),但是所观察到的MCA狭窄程度与CAG观察到的有差异。CAG可在动态下观察到MCA的狭窄程度,对MCA的狭窄有准确的判断,但是CAG不能观察到MB。CTA和CAG诊断心肌桥是互补的,对心肌桥的诊断应为即能观察到MB,又能观察到MCA并准确判断其狭窄程度,才是准确的诊断。

  • 骨盆64排螺旋CT低剂量检查技术的研究

    作者:温琳峰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的低剂量扫描技术及高级迭代重建技术对实现骨盆低剂量检查的意义。方法将86例需行骨盆CT检查的患者随机分配到常规剂量组、低剂量组使用64排螺旋CT进行检查,低剂量组使用低剂量扫描技术及高级迭代重建技术进行CT扫描和原始数据重建,检查完毕后对两组所得图像进行成像质量和检查剂量的比较。结果低剂量组的检查辐射剂量低于常规剂量组(t=82.34,P<0.05),两组的成像质量没有差别(t=2.17、2.58,P>0.05)。结论使用64排螺旋CT以低剂量技术进行骨盆CT检查是可行的,可在保证诊断质量的前提下明显降低检查辐射剂量。

  • 磁共振ADC值在女性盆腔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王岩;金彪;黄汉琴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ADC值在鉴别诊断女性盆腔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女性盆腔肿瘤患者的MRI资料,分析肿瘤DWI信号强度及ADC值的差异。结果女性盆腔良性肿瘤病变DWI信号表现不同,可以呈等、较高或高信号,恶性肿瘤性病变在DWI上大部分表现为高信号。良性病变平均ADC值为(1.55±0.48)×10-3mm2/s,恶性病变平均ADC值为(1.23±0.37)×10-3mm2/s,恶性病变的ADC低于良性现变(P=0.023)。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和ADC值可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 腹、盆部Castleman病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

    作者:王昌盛;宋立强

    目的:探讨腹、盆部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的CT特征,并与病理学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CD的CT及病理资料。结果①7例位于腹膜后,3例位于肠系膜根部,1例位于髂血管走行区。局限型10例,为透明血管型,弥漫型1例为浆细胞型。②CT平扫10例呈等密度,1例为稍低密度,密度均匀,均无囊变坏死,2例中心见分支状钙化。CT增强:7例动脉期不均匀显著强化,3例中度均匀强化,1例轻度均匀强化,5例见明显强化血管;静脉期8例持续均匀强化,3例中心填充强化;延迟期均呈较均匀稍高密度。结论腹、盆部CD的CT表现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尤其是透明血管型CD表现具有一定特征,CT检查对CD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不规则骨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评价

    作者:陈利军;陈文静;杜建平

    目的:提高对不规则骨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骨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表现。其中9例发生于不规则骨,20例发生于规则骨。结果29例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主要影像表现:1、皂泡状或吹气球样膨胀性骨质破坏:平片7例,CT 18例,MRI 19例;2、病灶内骨间隔及骨脊:平片3例, CT 7例; MRI 3例;3、病灶周围骨或纤维组织硬化:平片0例, CT 3例, MRI表现为病灶周围线状低信号影15例;4、骨壳部分断缺:平片2例,CT 5例, MRI 3例;5、液-液平面: CT 2例,MRI 20例;6、骨膜反应:无;7、软组织肿块:CT 0例,MRI 1例。结论不规则骨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与常见部位ABC影像学特征大致相仿,多层螺旋CT与MRI综合分析更有助于ABC术前诊断。

  •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姜亮;殷信道

    脑肿瘤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占全身肿瘤发生率的20%。包括起源于神经上皮组织、外周组织、脑膜、生殖细胞的肿瘤以及淋巴和造血组织肿瘤,也包括蝶鞍区的颅咽管瘤与颗粒细胞瘤以及转移性肿瘤等。脑肿瘤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占位效应都会造成脑功能损害,甚至威胁生命。不同肿瘤以及同一种肿瘤的不同分级临床治疗方案会有所不同,因此,仔细研究肿瘤的部位、性质、大小、血供、发展方向及对周围结构的累及程度,作出定位与定性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对治疗的选择及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MRI具体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多平面成像使病变定位更准确,由于异病同影,常规MRI扫描很难做出定性和定量诊断,且传统的MRI在肿瘤潜在的侵袭评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近年来随着3.0T磁共振的应用,一些新的功能成像技术,如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脑功能成像(brain function MRI,fMRI)、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磁共振波普(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等飞速发展,不仅能够更好的观察和鉴别脑肿瘤,而且能够更好的描述脑肿瘤微观结构,这对治疗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随着治疗方案的改变,它还能够鉴别出肿瘤的活跃的生物学部分[2]。

  • 胃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及灌注参数与肿瘤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颖颖;范小波;亓子坤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胃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及灌注参数与肿瘤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肿瘤科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32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体检中心随机选取的健康研究对象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CT灌注成像检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CT灌注成像经灌注软件包处理后的血流量(Perfusion)(即单位时间内每100g肾组织内通过的血液量)、血容量(即100g肾组织内的血液容量(BV)),峰值强化(PEI),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及相关肿瘤因子水平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CT灌注参数与肿瘤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Perfusion、PEI、TTP、P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BV、MTT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肿瘤因子CEA、AFP、CA199、CA72-4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fusion、PEI、PS与肿瘤因子CEA、AFP、CA199、CA72-4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TTP与肿瘤因子CEA、AFP、CA199、CA72-4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结论通过对胃癌患者胃癌进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检测,可以有效分析肿瘤因子的水平,两者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 多排螺旋CT对肠结核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任露;张亚林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对肠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腹部MSCT平扫+增强结合临床表现疑诊为肠结核的34例患者的资料,与手术或病理确诊结果相对照,评价MSCT对肠结核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效能。结果34例经MSCT平扫+增强结合临床表现疑诊为肠结核的患者中,病变位于回盲部28例(90.3%);升结肠9例(90.0%);横结肠6例(100%);降结肠5例(83.3%);乙状结肠、直肠4例(80%)。经手术或病理确诊为肠结核30例(88.2%);结肠癌2例;克罗恩病1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结论 MSCT对肠结核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率高,可作为诊断肠结核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 腹部急症炎性病变CT诊断

    作者:王银国;邓乾华

    目的:探讨CT诊断临床常见腹部急症炎性疾病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375例经我院门诊诊断急性腹痛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共发现病变212例(约占56.5%)。164例(约占77.4%)接受了住院治疗,从中选择常见的腹部炎性病变115例(占70.1%)进行研究。结果急性胆囊炎44例,急性阑尾炎30例,急性胰腺炎2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1例,肝周炎2例。结论各种腹部急性炎症性病变根据其发病部位,发病机制,均有其特征性CT征象。本研究为临床诊断腹部急症炎性病变提供诊断思路。

  • 髌骨剥脱性骨软骨炎的MRI表现

    作者:肖林;胡剑波;吴泽文;谭敬安

    目的:探讨髌骨剥脱性骨软骨炎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手术确诊的18例髌骨剥脱性骨软骨炎的MRI资料,其中5例行关节镜手术,将手术结果与MRI资料对照分析。结果18例中,病灶均位于髌骨关节面中下部,大小约11×11×7mm,其中软骨下骨质缺损区16例,软骨下囊变4例,反应性骨髓水肿8例,骨质缺损区上面覆盖的关节软骨异常14例,关节内游离体2例,合并股骨髁发育不良者7例,髌骨高位者8例,滑膜炎者4例。在5例行关节镜手术的病例中,MRI所显示的软骨异常均为手术结果所证实。结论髌骨剥脱性骨软骨炎的主要MRI表现是:髌骨关节面中下部软骨下骨质缺损区及其表面覆盖的软骨信号异常。

  • 3.0T MRI T2-mapping成像对膝关节软骨退变的临床价值

    作者:龙斌;董进;宋少辉;马志娟;涂茜;彭红芬;蒋宇宏

    目的:探讨3.0T MRI T2-mapping在膝关节软骨退变中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6例患者(男26例,女20,平均年龄56岁)膝关节行3.0T MRI常规序列平扫及T2-mapping成像,对膝关节软骨退变按ICRS标准分级,测量膝关节内外侧髁、髌软骨外侧、内侧软骨T2值。结果轻度OA组、重度OA组膝关节软骨T2值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A组关节软骨T2值高于轻度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软骨退变随病变的严重程度T2值增加,MR T2-mapping成像对OA的诊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急性肺动脉栓塞影像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罗显丽;李邦国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各种栓子堵塞肺动脉系统而导致的急性肺循环障碍的病理生理综合征,具有发病率高,漏诊、误诊率高,死亡率高,诊断率低的特点。APE是仅次于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三大急性心血管疾病之一,住院病人中1%死于APE,所有医院死亡病例中,10%与PE有关[1,2]。及时、正确诊断是提高急性肺动脉栓塞疗效的前提。因此,正确认识该病的临床表现,选择适合的检查方法是及时正确诊断的基础。

  • 45例脊柱结核的CT、MRI对比研究

    作者:岳炫彤;邬颖华;王晓玲

    目的:探讨CT和MRI在脊柱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穿刺活检和临床抗结核治疗有效的45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包括CT22例,MRI23例,其中15例病人进行了CT、MRI两项检查,2例进行了增强扫描。结果45例脊柱结核病变中颈椎2例、胸椎11例、胸腰椎6例、腰椎18、腰骶椎5例和骶椎3例。CT能较好的显示骨质破坏、增生硬化、死骨、椎旁脓肿及钙化等变化;MRI能较好的显示骨髓水肿、椎旁脓肿、椎间盘、椎管及硬膜囊等改变。结论 CT和MRI对脊柱结核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CT在显示骨质破坏和钙化等方面具有优势,MRI在显示早期病变、病变范围、椎管及脊髓侵犯等方面具有优势,两种技术综合使用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弥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包膜外扩散程度分级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丽霞;吴朋;郎晓燕

    目的:利用弥散加权成像评估外周叶前列腺癌包膜外扩散敏感性和分级。方法51例患者在前列腺切除术前行3.0T磁共振检查。由2名放射医师应用T2WI评估外周叶包膜外扩散情况,应用ADC图显示及ADC值测量肿瘤和包膜外扩散情况。病理学专家测量包膜外扩散的程度。结果28/102叶发现包膜外扩散,12例测量≦1mm,11例测量>1mm和≦2mm,5例测量>2mm。2名放射医师在T2WI图上检测每叶具体包膜外扩散准确性分别为68.6%、74.5%,ADC图分别显示肿瘤为66.7%、60.8%,ADC值测量分别为75.5%、69.6%。对于包膜外扩散>2mm,2名放射医师利用ADC图或测量ADC值的敏感性为100%,T2WI为80%;对于包膜外扩散≦2mm,除经验不足放射医师应用T2WI检出包膜外扩散敏感性为17.4%,2名放射医师用3种方法检出包膜外扩散敏感性为58.3%-81.8%。2名放射医师应用3种方法检出结果一致性分别为0.18、0.37、0.60。结论 DWI对于评估每个外周叶前列腺癌包膜外扩散术明显准确于T2WI,尤其对于经验不足放射医师评估包膜外扩散2

中国CT和MRI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