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中国CT和MRI杂志

中国CT和MRI

中国CT和MRI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중국CT화MRI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影响因子: 1.5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131
  • 国内刊号: 44-159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7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CT和MRI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王成林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多层螺旋CT在不典型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王守玉;周世富;吉强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在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断过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根据患者诊断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CT诊断组和病理诊断组,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确诊率上的差异.结果 病理组患者的确诊率95.00%显著高于CT组患者的75.00%(P<0.0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结论 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不典型肺结核有漏诊现象,可以结合其他诊断方法来提高临床确诊率,减少误诊、漏诊现象.

  • MSCT与超声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黄嘉成;张燕辉;杜绪仓;鲍俊初;车铭

    目的 探讨MSCT与超声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6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分别采用MSCT与超声对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诊断,观察MSCT和超声两者诊断的结果,并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估两种鉴别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 本组68例患者中,属于恶性结节19例,包括乳头状癌9例,滤泡细胞癌6例,髓样癌5例;良性结节49例,34例合并囊性变,10例合并间质纤维化,5例合并出血及感染.临床病理诊断为恶性结节19例,良性结节49例;超声诊断为恶性12例,良性56例;MSCT诊断恶性结节20例,良性48例.超声诊断的灵敏度(84.65%)、特异性(77.57%)、准确率(82.35%)优于MSCT的灵敏度(75.55%)、特异性(65.29%)、准确率(70.58%),两种诊断方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率均优于MSCT检查.

  • DTI对脑梗死后康复治疗疗效的定量影像学评价

    作者:杨晓生;秦剑锋;邓少烽

    目的 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探讨不同的康复治疗手段对脑梗死后皮质脊髓束(CST)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30例梗死时间为1-6个月的慢性脑梗死病人并随机分为A组及B组,分别对其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主要为运动疗法及作业疗法),治疗前后行常规MRI及DTI检查,分别测量脑梗死病灶及同侧大脑脚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计算不同治疗手段、不同部位治疗前后FA值变化率,并与患者的脑卒中康复运动功能评分(STREAM)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AB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在梗死灶及大脑脚的FA值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P=0.041及P=0.03,B组P=0.015及P=0.024);组内比较,A组及B组病人在大脑脚的FA值减少率均低于梗死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及P=0.017);组间比较,A组病人在大脑脚的FA值减少率低于B组病人(P=0.006),两组病人在梗死灶的FA值减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72);A组、B组病人在大脑脚的FA值减少率与STREAM评分均呈良好相关性(A组:r=-0.763,P=0.014;B组:r=-0.648,P=0.006).结论 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延缓或减轻脑梗死后神经纤维束的继发性损害,并且药物治疗更有利于脑梗死病人皮质脊髓束功能的重建.

  •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影像学分析

    作者:杨宇凌;余水全;郭永飞;陈其锋

    目的 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CT增强扫描表现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就诊的13例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其特点,再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其CT增强扫描特点.结果 5例患者术前误诊为肾癌,4例术前诊断正确,4例在鉴别诊断中提到该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部不适或体检发现.4例较大肿块含明显脂肪成分表现为混杂密度,9例患者CT平扫均呈等或稍高密度,4例三维重建显示病灶呈"楔征",9例患者强化方式为"快进慢出"型,4例为"快进快出"型,5例强化相对较均匀,9例强化不均匀.结论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术前诊断准确性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与肾癌难以鉴别,但当病灶CT平扫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三维重建形态呈"楔征",增强扫描呈"快进慢出"型,强化程度较均匀时,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 CTA在成人烟雾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汤韬;王晓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术(CTA)在成人烟雾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3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45例疑似成人烟雾病患者为对象,纳入患者入院后均行头颈部CTA检查,以脑血管造影(DSA)结果为金标准,观察成人烟雾病患者CTA影像学表现,并评估CTA对成人烟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45例患者经CAT检查,血管存在不同程度狭窄10例、有出血性症状15例、缺血性症状20例,两侧颈内动脉末端都明显累及共20例、累及左侧18例、累及右侧7例,椎基底动脉狭窄、代偿性扩张、无明显变化各5、21、19例;以DSA为金标准,CTA对成人烟雾病诊断的灵敏度为90.00%(27/30)、特异度为86.67%(13/15)、准确率为88.89%(40/45),kappa一致性为0.754;CTA对成人烟雾病各血管狭窄评分与DS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对成人烟雾病患者的诊断效能高,可较准确评估患者脑部各血管狭窄程度.

  • MRI检查胎盘植入高危患者的结果分析及影像学表现

    作者:赵毅;万军

    目的 对磁共振(MRI)检查胎盘植入高危患者进行诊断结果及影像学表现分析,为胎盘植入的MRI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组观察对象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诊断的70例胎盘植入高危患者,所有患者入组后均行常规MRI检查,详细记录MRI图像分析结果,以手术或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检查胎盘植入以及粘连型胎盘、穿透型胎盘、植入型胎盘三种分型的诊断敏感度与特异性,分析部分患者MRI图像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胎盘植入MRI影像学表现主要有子宫肌层与胎盘分界不清;局部子宫壁变薄;T2WI图像显示胎盘内有黑条带信号;子宫下部膨隆不齐;子宫与胎盘交界面存在多发纡曲血管影;子宫壁与胎盘交界处出血或血肿;膀胱壁中断;MRI诊断无胎盘植入40例、粘连型胎盘植入6例、植入型胎盘植入19例、穿透型胎盘植入5例;手术或病理诊断无胎盘植入37例、粘连型胎盘植入13例、植入型胎盘植入17例、穿透型胎盘植入3例;总体胎盘植入诊断敏感度为66.67%,特异度为83.78%,Youden指数为0.50,粘连型胎盘植入诊断敏感度为46.15%,特异度为98.25%,Youden指数为0.44,植入型胎盘植入诊断敏感度为82.35%,特异度为90.57%,Youden指数为0.73,穿透型胎盘植入诊断敏感度为66.67%,特异度为95.52%,Youden指数为0.61.结论 MRI检查胎盘植入高危患者具有多种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对于植入型胎盘植入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MRI可用于高危患者胎盘植入的初步诊断.

  •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及CT影像表现分析

    作者:张义堂;王中晓;杨红;张伟东;吕亚洲;刘平

    目的 探讨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及CT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儿科60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肺部CT检查,分析患儿临床表现及CT图像特征.结果 临床症状:持续性咳嗽、气促,伴呼吸困难者32例(53.3%),伴间断发热者39例(65.0%),伴活动后气促者28例(46.7%);体征检查:肺部均可闻及干湿啰音者37例(80.4%);可闻及喘鸣音者44例(73.3%),合并三凹征者28例(46.7%);肺部CT检查显示存在马赛克灌注征者43例(71.7%),单侧透明肺者3例(5.0%),支气管壁增厚者20例(33.3%),合并肺不张者6例(10.0%),合并支气管扩张者13例(21.7%),支气管粘液栓4例(6.7%).结论 肺部CT可较清楚地显示小气道的形态学变化特点,较病原学检查、肺功能检测具有无创、精确、可重复等优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 肝细胞癌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初探

    作者:郭天畅;伍彩云;温运雄;叶文卫;彭森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普美显(Gd-EOB-DTPA)MRI增强成像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对20位患者的25个肝细胞癌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普美显动态增强扫描及肝胆期扫描,根据肝胆期病灶的信号强度分为三组:低信号、混杂信号和等信号,并与术后标本的病理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5例肝细胞癌肝胆期的信号强度与病理分级间有显著的差异.肿瘤的大小与病理分级无明显差异.结论 肝细胞癌的普美显MRI增强成像肝胆期信号强度与病理分级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据此初步判断HCC的病理分级.建议临床怀疑肝细胞癌的病人影像检查中选择应用普美显行MRI增强检查.

  • MRI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临床价值

    作者:董兴琦;朱敬松

    目的 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85例乳腺疾病患者(94个病灶)为研究对象,行MRI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评估MRI平扫与MRI增强对乳腺疾病良恶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结果 MRI平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2.1%、84.2%、83.0%.MRI增强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92.9%、94.7%、93.6%.MRI增强诊断准确率为93.6%显著高于MRI平扫的83.0%(χ2=5.148,P<0.05).结论 MRI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度,动态增强成像可以强化乳腺良恶性病变形态学特征,提高MRI诊断准确率.

  •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郭艳娜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124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分析感兴趣区血流量(BF)、血容量与主动脉血容量比值(BV/A)、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结果 观察组BV/A、BF和PS分别为(0.16±0.03)、(324.53±90.15)ml/min-1·100g-1和(45.52±16.54)ml/min-1·100g-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M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Ⅳ期患者BV/A和PS分别为(0.29±0.07)和(60.13±12.25),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5);Ⅲ-Ⅳ期和Ⅱ期患者BF分别为(361.51±92.22)ml/min-1·100g-1和(387.22±84.16)ml/min-1·100g-1,明显高于Ⅰ期患者(P<0.05);不同Robson分期患者M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年龄、性别患者CT灌注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肾透明细胞癌诊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可为临床分期提供依据.

  • 极低辐射剂量扫描结合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在下肢CTA中应用研究

    作者:丰川;钱伟亮;周丹静;许建铭;王宏;姜彦;王利军

    目的 探讨极低剂量扫描联合迭代模型重建(IMR)技术在下肢CTA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 60例患者接受下肢CTA检查,随机分为常规剂量(RD)组和低剂量(LD)组,每组各30例.扫描方案RD组:管电压120kV,管电流采用自动管电流调控技术(DoseRight,Philips Healthcare),图像指数设为12;LD组:管电压80kV,管电流20mAs.RD组图像采用常规FBP重建,LD组图像采用IMR重建.比较下肢血管不同位置(主动脉分叉,髂动脉分叉,股动脉近端,股动脉中端以及腘动脉近端)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血管内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和不同分段(主-髂动脉段,股-腘动脉段及小腿段)主观评价指标(血管对比度,图像噪声,图像伪影及诊断信心).结果 辐射剂量LD组较RD组下降91.40%(0.16mSv±0.01,1.86mSv±0.51,t=-18.229,P<0.05).相较RD组,LD组在不同位置的血管内CT值、SNR和CNR均显著增高,而图像噪声则显著降低(P<0.05).主-髂动脉段噪声和伪影以及股-腘动脉段、小腿段的各项主观指标LD组均高于RD组(P<0.05),余无差异.结论 结合模型迭代技术,极低剂量下肢CTA在降低高达91.40%的辐射剂量时,仍具有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

  • 冠状动脉CTA中基于瘦体重的对比剂注射方案与基于体重方案的比较

    作者:刘忠啸;谢丽响;徐凯

    目的 探讨基于瘦体重的对比剂注射方案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中血管增强效果是否优于基于体重的方案.方法 200例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扫描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对比剂用量计算方案:体重组采用体重乘以系数计算,瘦体重组利用测量得到的瘦体重乘以标准化的系数计算,每例患者对比剂注射持续时间等于扫描时间+8秒.测量两组间冠状动脉开口处的升主动脉、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的血管内CT值,比较两组间各血管内CT值离均差绝对值的差异,并分析各组内升主动脉CT值和计算对比剂剂量的体型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1、两组各血管内CT值的平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体重组各血管内CT值的离均差绝对值显著大于瘦体重组.3、体重组肥胖患者中各血管内CT值的平均值显著大于瘦体重组.结论 利用瘦体重计算CCTA检查中对比剂的用量的方案,其血管增强效果的均一程度优于根据体重确定对比剂用量的方法.

  • 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癌DWI信号特点及病灶表面扩散系数分析

    作者:吴锦;覃艳;邓士杰

    目的 研究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和肾癌的弥散加权成像(DWI)信号特点及病灶表面扩散系数(ADC)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经我院病理确诊且具有完整MRI检查资料的乏脂肪RAML患者30例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期病理确诊具有完整MRI检查资料的肾癌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DWI信号特点以及ADC值.结果 观察组年龄为(47.5±6.2)岁,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3.4±7.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WI信号特点为低、稍高信号,而对照组DWI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观察组ADC值为(1.622±0.183)×10-3mm2/s,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54±0.282)×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C值可作为临床上诊断乏脂肪RAML与肾癌的新指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宝石能谱CT低剂量扫描对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学力;王战

    目的 评价宝石能谱CT低剂量扫描对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体检的80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通过能谱CT诊断为早期肺癌分为试验组,24例患者通过螺旋CT诊断为早期肺癌分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管电压、管电流、CT剂量指数、总辐射量与早期肺癌影像学特征.结果 试验组中管电压、管电流、CT剂量指数与总辐射量相比于对照组显著较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层厚、层距以及矩阵范围与比较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同剂量CT平扫均可清楚提示肺部结节影,显示病灶影大小、形状、位置与邻近结构状况等,能辨别病灶属于实质性、空泡结节或高密度小班块影,清晰呈现病灶边界分叶或毛刺征,两组图像对比肺部气管、纵膈等结构显示差异较小.结论 宝石能谱CT低剂量扫描可以保证影像质量,清晰显示早期肺癌病变特点,并且减少X线扫描剂量,安全有效,简单廉价,对早期肺癌诊断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可作为胸部体检有效手段广泛使用于临床

  • 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腹膜后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王刚

    目的 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腹膜后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腹膜后神经鞘瘤患者48例,收集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等,分析48例腹膜后神经鞘瘤患者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的图像表现,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CT平扫与CT三期增强扫描对腹膜后神经鞘瘤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结果 CT平扫对腹膜后神经鞘瘤的检出率及准确诊断率分别为79.16%(38/48)、72.91%(35/48),CT三期增强对腹膜后神经鞘瘤的检出率及准确诊断率分别为97.91%(47/48)、95.83%(46/48),CT三期增强扫描对腹膜后神经鞘瘤的检出率及准确诊断明显高于CT平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病灶外形呈现圆形或类圆形,部分呈现结节状,病灶以低密度为主,其间可见小囊状低密度影,其中12例(28.00%)患者可见邻近椎间孔扩大,骨质压迫吸收,完全实性者瘤体密度较均;完全囊性者为囊壁较薄,内外壁均光整;囊实性者图像可见实性成分出现大片低密度.增强扫描肿瘤实体部分静脉期平均CT值(52.5±8.25)HU,动脉期平均CT值(52.5±8.25)HU,增强扫描中多数患者可见肿块边缘强化较均匀,内部强化呈云絮状、蜂窝状强化,静脉期进一步轻度渐进性强化,矢状位重建可见病灶上下缘低密度影与肿块相连,形成典型的神经出入征像.结论 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腹膜后神经鞘瘤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高,可清晰显示病灶大小、内部结构及与邻近脏器解剖等具体情况.

  • 双源CT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评价冠状动脉临界病变

    作者:高立;袁旭春;聂伟霞;刘晓景;胡国栋;陈琴

    目的 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对于评价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搜集33例(共41个冠状动脉病变)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为临界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于一周内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并行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测.将41个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按FFR检测值分为FFR?0.80组和FFR≥0.80组;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两组间斑块负荷和血管重构指数的差异,及其与FFR检测值的相关性.结果 FFR<0.80组与FFR≥0.80组血管重构指数有明显统计学差异(F=16.45,P<0.05),两组间斑块负荷无明显统计学差异(F=0.53,P>0.05),FFR与RI之间显著正相关(r=0.502,P>0.05).结论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临界病变血管重构可能提示血流动力学变化.应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有助于临床制定治疗决策.

  • MSCT胃低张充气成像对胃癌进行术前分期诊断的临床应用

    作者:封俊;高德培;廖承德;谭静;丁莹莹

    目的 探讨MSCT胃低张充气成像技术对胃癌进行术前分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的对临床诊断为胃癌的69例患者进行胃低张充气成像及MSCT动态增强扫描,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进行胃低张充气成像患者的手术及病理资料,对照分析术前CT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胃低张充气成像法的T分期准确率为80.9%,N分期准确率为52.4%;回顾性随机抽取20例胃癌患者进行传统水充盈法CT资料及手术病理资料,双盲法对其进行术前CT TNM分期,对照其手术病理分期,结果显示胃水充盈法的T分期准确率为66.7%,N分期准确率为50.8%.对比上述结果显示胃低张充气成像法T分期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水充盈法,N分期准确率无显著提高.结论 MSCT胃低张充气成像技术对胃癌进行术前分期诊断中T分期准确率高于传统水充盈法.

  • 肾性骨营养不良骶髂关节病变CT表现

    作者:郭永飞;韦彩琴;杨宇凌;余水全;李水连

    目的 分析肾性骨营养不良(ROD)患者骶髂关节改变的CT特征,以提高对其的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5例ROD患者的骶髂关节病变CT特点及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9-69岁,平均49岁.分析ROD骶髂关节骨质病变的部位、骶髂关节间隙、密度、边界、周围骨质及软组织情况.结果 所有ROD患者均为双侧骶髂关节髂骨侧骨质受累,并伴有其它多种ROD影像表现,包括骨质疏松23例、骨质软化21例、骨质硬化9例、棕色瘤10例、软组织异常钙化15例及病理性骨折5例,35个骶髂关节间隙正常,15个间隙增宽,17个骶髂关节见双边征.结论 ROD骶髂关节受累表现为双侧髂骨侧骨质破坏,多伴发多种ROD影像表现,双边征及关节间隙增宽具有特征性,结合ROD其它影像征象及临床病史可提高对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率.CT对其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 MRI扫描对成人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陈煜东;魏瑄

    目的 旨在探讨MRI扫描对成人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53例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等,总结股骨头坏死在MRI中的图像特点,比较CT、MRI扫描诊断股骨头坏死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并分析CT、MRI扫描对不同时期股骨头坏死的准确诊断率.结果 MRI诊断股骨头坏死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06%、90.47%、84.12%,明显优于CT 79.36%、73.01%、6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Ⅰ-Ⅱ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90.90%vs 3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扫描中,Ⅰ-Ⅱ期股骨头坏死者多呈现病变侧股骨头骨髓信号不均匀,横断面及冠状位T1WI提示病侧股骨头形态塌陷,并见不规则斑片状长T1信号,在冠状位T1WI上表现为明显"线样征".结论 MRI扫描诊断成人股骨头坏死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高,可有效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结直肠癌诊断及分期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陆舜钦;管竹春;鲍丽娟

    目的 旨在探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结直肠癌诊断及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58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CT三期增强扫描对结肠癌患者临床分期(T)、淋巴结转移(N)、远处转移(M)的准确诊断率.结果 CT三期增强扫描对结肠癌患者T分期中,对T1-2分期诊断准确率为94.11%(16/17),T3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5.71%(18/21),T4分期诊断准确率为95.00%(19/20).CT三期增强扫描对N0分期诊断准确率为93.33%(28/30),对N1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7.50%(14/16),对N2分期诊断准确率为91.66%(11/12).CT三期增强扫描对结肠癌患者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94.82%(55/58).与病理学分期结果相比,CT三期增强扫描对结肠癌患者T、N、M分期诊断准确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可对结肠癌激进行准确诊断及分期,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影像学资料.

  • 肝内胆管囊腺癌的CT诊断及鉴别

    作者:林观生;马周鹏;陈炳叶;朱建忠

    目的 分析肝内胆管囊腺癌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囊腺癌的CT资料.结果 7例均为单发囊性肿瘤,位于肝左叶4例,肝右叶2例,1例累及左、右叶.3例局限于肝内,4例突出肝外.肿瘤大直径约(4.8-18.5)cm,2例单房类圆形,5例多房不规则分叶状.3例边界较清晰,4例局部边界不清.平扫囊壁均厚薄不均,6例见较明显壁结节,2例囊壁钙化.多房者囊内分隔粗细不一,2例巨大肿瘤囊内见较低密度实性成分.5例囊液密度不均,CT值约(11-29)HU,2例密度较均匀,CT值约(4-8)HU.增强7例囊壁、分隔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及延迟期呈持续不均匀中度强化;5例壁结节持续延迟强化,1例壁结节动脉期不均匀较明显强化,门脉及延迟期强化减弱.3例邻近肝内胆管轻度扩张,2例胆总管轻度扩张,1例腹腔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2例出现腹腔积液.结论 肝内胆管囊腺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认识其影像特征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64排螺旋CT观察冠状动脉病变与HDL失功能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发权;李珊;丁晖;左俊;郭晓锐;陈莉

    目的 利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探讨高血脂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管腔狭窄程度与范围,分析患者全套血脂指标(TG、TC、LDL-C、HDL-C)及PON1活性变化对高血脂并发冠心病的影响.方法 以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高血脂50例,无高血脂48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及范围.结果 对照组血清PON1的活性明显高于高血脂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高血脂患者TC、TG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血脂并发冠心病组血清PON1活性低于血脂正常无并发症组(P<0.01);高血脂并发冠心病组的TC、LDL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相关性分析:PON1活性与TC、LDL呈负相关(P<0.01);PON1活性与HDL呈正相关(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能够准确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范围与高血脂患者与正常血脂之间的差异,结合患者血清中HDL-C及PON1活性水平,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的一个指标,对早期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临床冠心病开展综合性、无创性诊疗方法提供合理的依据.

  • 先天性心脏病伴内脏异位患者应用CTA诊断的价值探究

    作者:高红;杨瑞;刘继伟;冯小刚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CTA)在先天性心脏病(CHD)伴内脏异位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CHD合并内脏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前均经过手术及病理学证实,术前均行超声心动图、CTA检查.通过观察心室发育与异构类型、肺动脉和肺叶的发育、大动脉的位置关系、肝脏、胃腔在腹腔的位置及脾脏数目等确定CHD类型和内脏异位情况,并将CTA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心脏超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以手术结果为标准,CHD类型方面,CTA、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63%(58/64)、76.56%(4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脏异位方面,CTA、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35%(61/64)、79.69%(5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TA诊断内脏异位情况与手术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可很好地显示心脏、大血管及胸腹腔内结构,对CHD伴内脏异位的临床诊断效果优于超声,对患者病情评估及手术方案制定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3.0T高分辨MRI在直肠癌术前精细分期的评估价值

    作者:崔春艳;田丽;姜武;李姣;李立

    目的 探讨3.0T高分辨MRI对直肠癌术前精细分期(T分期、N分期,环周切缘)评估的准确性,为直肠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09例经病理活检确诊的直肠癌患者.MRI评估肿瘤的大小和肿瘤邻近的结构,评估T分期、N分期、CRM的情况,与手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在109例患者中,MRI对直肠系膜和直肠系膜筋膜显示清晰,能够显示腹膜返折,对T分期的评估,MRI正确分期102例,总准确性为93.58%(102/109).MRI错误分期7例,包括过低分期3例,过高分期4例.MRI和病理对T分期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0.873,P=0.000,显示两种诊断方法具有较高一致性.对N分期的评估,MRI正确分期92例,N分期总的准确性为84.40%(92/109),11例过高分期,6例过低分期.对环周切缘的评估,MRI评估CRM受累10例,未受累99例.和DFS相符合率为94.50%(103/109).结论 3.0T高分辨MRI能够清晰显示直肠系膜和直肠系膜筋膜的结构,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较好,MRI能够为直肠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 扫描参数变化对FLAIR序列金属伪影的影响

    作者:李晖;陈一;王雅静;陈伟彬;王志强;代振杰

    目的 探讨不同扫描参数对FLAIR序列金属伪影的影响,以通过调整扫描参数来减小金属伪影.方法 选用镍铬合金制成左下6标准桩核冠模型.应用1.5 T MRI扫描仪对桩核冠模型行横断面FLAIR扫描,扫描参数为西门子1.5T MR扫描仪的推荐值.保持其它参数与标准扫描序列参数一致,逐一改变以下各参数进行成像:TR、TE、FOV、Matrix、BW、NEX、ETL、Thk、FA.确定伪影大的层面并测量伪影面积.应用SAS V8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调整不同FOV值,不同Matrix值及FA值,镍铬合金伪影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F=67.04,F=48.75,F=5.61,P<0.05).结论 在FLAIR序列中,可以通过减小视野、增加矩阵,增大翻转角减小金属伪影.

  • 多层螺旋CT骨三维重建在肋骨及肋软骨的应用体会

    作者:王立振;李秀涛;吕涵青

    目的 分析采用多层螺旋CT的骨三维重建对肋骨及肋软骨损伤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至2016年6月我院胸外伤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法(SSD)、曲面重建(CPR)、大密度投影(MIP)进行三维重建,并与胸部平片进行对比,比较他们之间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了解其诊断效果.结果 51例胸部外伤患者中,肋骨骨折47例,肋软骨骨折2例,MPR灵敏度(88.5%)和特异度(93.6%)高,阳性预测值为96.5%,阴性预测值为78.6%,要高于CPR、VR、SSD、MI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肋骨及肋软骨损伤,可提供更准确、清晰的影像信息,对明确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 多模型体素不相干运动联合血清CA125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任继鹏;孟楠;周凤梅;殷慧佳;王雪佳;韩东明

    目的 探讨多模型体素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联合血清CA125对卵巢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和30例恶性卵巢肿瘤患者的IVIM影像资料和血清CA125水平,比较良性肿瘤组与恶性肿瘤组单指数、双指数、拉伸指数模型各参数值以及血清CA125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值的阈值及诊断效能,并分析各参数值与CA125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良性肿瘤组的ADC-stand、ADC-slow、DDC及α值均高于恶性肿瘤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88、0.985、0.946、0.742,诊断阈值分别为1.230×10-3mm2/s、0.913×10-3mm2/s、1.230×10-3mm2/s、0.742;恶性肿瘤组中ADC-stand、ADC-slow、DDC值与CA125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73、-0.519、-0.507,P均<0.05);MR+IVIM+CA125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93.54%;准确度93.44%,约登指数86.87%.结论 多模型IVIM序列联合血清CA125可以为卵巢肿瘤的定性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指标.

  • 64排CTP观察米诺环素在兔脑缺血再灌注中价值评价

    作者:魏秀芳;李洪义;董益国;邢健;包权;朱敏;任春慧;胡明成;刘鹤;尹燕伟;李奇;张宇航

    目的 应用64排CTP技术观察米诺环素在活体兔脑缺血再灌注效果对比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雄性新西兰白兔5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缺血再灌注前后分别给予米诺环素治疗,分析米诺环素治疗活体兔脑缺血再灌注组与对照组CTP的脑血流灌注图、脑血容积图、血流灌注峰值时间图及功能图像差异性及TTC染色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脑缺血模型CTP与病理对照:在缺血不同时间段,CBF图与MTT图的缺损面积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VB图缺损面积与TTB染色缺损面积在缺血不同时间段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缺血2h组,CBF、MTT图与CBV图缺损面积、TTC染色缺损面积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在缺血6h组无显著差异(P>0.05).活体兔脑缺血再灌注用米诺环素治疗后脑缺血容积减少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诺环素能够改善由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损伤,同时使用CTP成像评估活体兔血流改变准确、可靠,因此,应用64排CTP观察米诺环素对活体兔脑缺血再灌注效果良好、准确,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 MRI联合MRCP对胆囊癌及局部组织器官侵犯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孙敏;张磊;宋彦澄;董红焕;边浩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囊癌及局部组织器官侵犯诊断价值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132例拟诊胆囊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或活检病理确诊,其中胆囊癌114例,胆囊良性肿物18例,患者均MRI、MRCP、多层螺旋CT(MSCT)检查.比较MRI联合MRCP检查、MRI检查、MSCT检查对胆囊癌及局部组织器官侵犯的诊断价值.结果 MRI联合MRCP检查诊断胆囊癌敏感性为96.5%稍高于MRI90.4%、MSCT86.0%(P>0.05);MRI联合MRCP检查诊断胆囊癌特异性为88.9%高于MRI72.2%、MSCT55.6%(P<0.05);MRI联合MRCP检查诊断胆囊癌误诊率为11.1%低于MRI27.8%、MSCT44.4%(P<0.05);MRI联合MRCP检查、MRI检查对胆管受侵、肝脏直接受浸、肝门淋巴结受侵的诊断敏感性分别高于MSCT(P<0.05),MRI联合MRCP检查对上述组织侵犯的诊断敏感性稍高于MRI检查(P>0.05);三组检查方法对胰腺受浸润诊断敏感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MRI联合MRCP检查、MRI检查诊断胆囊癌临床分期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5.6%、93.9%高于MSCT检查79.8%(P<0.05);MRI联合MRCP检查诊断胆囊癌临床分期结果符合率稍高于MRI检查(P>0.05).结论 MRI联合MRCP对胆囊癌诊断效果佳,其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准确评估肿瘤局部浸润范围,临床分期结果符合率也较高,值得临床选择.

  •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MRI影像学检查的临床特征

    作者:索方方;陆芳芳;职蕊蕊;许雷雷;陈刚

    目的 观察MRI影像学检查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中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7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归性分析患者海绵窦区的病灶大小、形态;MR T1WI、T2WI、DWI的信号特征;误诊与确诊情况.结果 7例均属海绵窦单发病灶,4例为左侧,3例为右侧;大径线2.5-6.1cm,平均3.9cm;7例中有6例呈横向生长,病灶均为左右走向,范围多横跨脑蝶鞍内外,呈现哑铃状或葫芦的高信号影.在MRI影像学图像中,7例病变的T1WI序列信号均显著小于脑白质,稍低于脑灰质;4例患者的T1WI散在分布高信号影,并且T2WI序列整体的高信号显著高于脑实质信号;增强扫描后,7例病灶均显著均匀强化,其中2例病灶出现边缘脑膜尾征;1例患者的T1WI、T2WI、DWI上均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后边缘部分片状强化.7例患者有2例误诊为脑膜瘤,术后病理检查实为CSHAs,误诊时间分别为3周、5周.结论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MRI平扫与增强扫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影像结果有助于提高临床结果的准确性.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滕佳岐;李坤成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帕金森病(P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PD患者54例(PD组),其中有认知障碍患者29,无认知障碍患者25例,同时选取健康自愿者54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性DTI检查.结果 PD组黑质、壳核、尾状核头和额叶白质各向异性分数(FA)值分别为(0.53±0.07)、(0.17±0.03)、(0.18±0.04)和(0.42±0.0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D组额叶白质和颞叶白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分别为(0.85±0.06)×10-3mm2/s和(0.86±0.05)×10-3mm2/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D伴或不伴认知障碍患者脑内特定结构F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伴认知障碍患者额叶白质ADC值分别为(0.89±0.05)×10-3mm2/s,明显高于无认知障碍PD患者(P<0.05).结论 DTI在帕金森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帕金森患者额叶白质损伤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有一定关系.

  •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成像在检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丽华;管霞;孟磊;宋东喜

    目的 探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成像在检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为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分为症状组(44例)及无症状组(44例),2组均行高分辨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2组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 症状组双侧颈动脉、颈内动脉斑块分布概率均较无症状组显著高(P<0.05);44例患者共检出87支动脉狭窄,DSA检出轻、中、重度狭窄及闭塞各53、16、15、3支,症状组经高分辨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共检出轻、中、重度狭窄及闭塞各53、15、16、3支,准确率分别为100.00%、93.75%、93.33%、100.00%,与DSA检出率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成像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及狭窄程度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诊断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案.

  • 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在椎-基底动脉压迫引起三叉神经痛中的诊断应用

    作者:雷志毅;沈海林;于乐林;尚海龙;李振凯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对椎-基底动脉压迫引起的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三叉神经痛20例,磁共振诊断椎-基底动脉压迫三叉神经,利用多序列原始数据进行冠矢状位重建,进行多方位观察椎-基底动脉与三叉神经之间的关系.结果 MRI诊断20例责任血管为椎-基底动脉压迫三叉神经痛;MVD术中均发现责任血管为椎-基底动脉,其中右侧椎动脉4例,左侧椎动脉8例,未见双侧同时受压表现.基底动脉6例,基底动脉异常分支2例其中18例患者椎-基底动脉均有扩张>4mm,平均(4.9±3)mm,椎-基底动脉颅内段长(29.5±3)mm其中5例合并有颅内腔隙性缺血性改变.结论 磁共振技术在显示良好的三叉神经的解剖形态和清晰的显示椎-基底动脉走形及形态变化中有着显著的优势,能显著提高椎-基底动脉压迫三叉神经的检出率,对临床手术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磁共振与超声诊断女性盆腔囊性病变价值与优势

    作者:马财;陈文静;徐蕊;马平;燕桂新

    目的 探讨磁共振和超声对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和诊断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经病理证实女性盆腔囊性病变超声及磁共振影像资料,其中卵巢良性囊腺瘤6例,囊腺癌2例,卵巢囊肿31例(单纯囊肿12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9例),囊性畸胎瘤4例,输卵管积液6例,输卵管妊娠4例,盆腔脓肿6例.结果 超声诊断准确率93.22%(55/59),磁共振诊断准确率96.61%(57/59),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磁共振不同序列信号特点能够准确反应病灶内成分及比邻关系,为手术提供更准确的定性定位诊断.结论 超声检查价廉方便,仍是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首先检查方法;磁共振能清晰显示病灶本身及其与周边关系,准确反应病灶内成分,可提高术前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定性和定位诊断.

  • PI-RADS vision 2在区域医疗中心应用的技术可行性研究

    作者:胡毅;许梓童;侯学松;杨海鹏;段维杰

    目的 分析PI-RADS version 2在区域医疗中心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自2016年2月至今在我院行PI-RADS V2前列腺检查的患者资料50例,对扫描序列所需时间进行记录,对图像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50例患者应用PI-RADS技术参数的总体扫描时间与常规强化检查时间相似.前列腺高分辨T2WI及动态增强序列的图像优良率为100%,中等B值DWI的图像优良率达96%,高B值DWI的图像优良率为78%.结论 应用PI-RADS v2的技术参数扫描前列腺可以在区域医疗中心中推广.

  • MRI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

    作者:唐上坤;张效杰;肖华;黄博渊;温小飞

    目的 探讨MRI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用于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1月90例经手术组织病理学确诊为I-I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比MRI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与单独运用MRI检查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诊断效能差别.结果 单纯MRI检查敏感度为84.96%、特异度为70.68%,MRI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敏感度为86.72%、特异度为79.92%,两组间比较,P<0.05;MRI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的敏感度明显高于单纯MRI检查,P<0.05.结论 联合MRI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有助提高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率,从而可为临床及时治疗与正确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 CT与MRI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病灶残留及复发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风叶;李红;乔继红;王全华

    目的 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与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诊断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介入术后病灶残留及复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PHC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共84个病灶,患者均在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2-6个月来院复查,采用CT、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比较CT和MRI检查对术后病灶残留、复发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对病灶肿瘤包膜的检出率.结果 CT病灶残留或复发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9.76%、72.58%和100.00%,MRI病灶残留或复发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05%、91.94%和100.00%,MRI诊断的准确度和敏感度显著高于CT(P<0.05);CT肿瘤包膜检出率为3.57%,显著低于MRI肿瘤包膜检出率10.71%(P<0.05).结论 MRI对于PHC患者TACE术后疗效诊断准确度高,明显优于CT诊断.

  • 腰骶神经MRI三维双向波稳态水激发序列成像分析

    作者:张付志

    目的 分析腰骶神经MRI三维双向波稳态水激发序列成像结果.方法 2017年4月选择健康体检者30名为研究对象.行常规MRI及三维双向波稳态水激发序列对腰骶段脊椎进行冠状位扫描.将三维双向波稳态水激发序列原始图像进行薄层大强度投影以及多平面重组.对图像进行重建.评价左侧与右侧神经显示评分,显示神经长度,神经节长度及宽度.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三维双向波稳态水激发序列结果中,腰骶神经,脊神经节,脑脊液为高信号,骨骼肌为中等信号,骨质,脂肪,大血管为低信号.左侧与右侧神经显示评分、神经长度、神经节长度及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5神经长度长,其次为S1,L4、S2.从T12到S2,神经节宽度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自T12-S1神经节呈长度呈增加趋势,S2有所下降.结论 MRI三维双向波稳态水激发序列用于腰骶神经检查能清晰显示神经主干、神经节等情况.

  • 常规MRI联合小ADC值对腮腺淋巴结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孙聚葆;李新瑜;杨静;鲁果果;许晓亮

    目的 探讨常规MRI联合小ADC值对腮腺淋巴结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腮腺淋巴结病变21例(103个病灶)及非淋巴结病变14例(多发,共57个病灶)的MRI特点,同时测量并比较小ADC值.结果 腮腺淋巴结病变组信号均匀一致发生率(100%)明显高于非淋巴结病变组(21%,P<0.05);淋巴结病变组伴颈部多发淋巴结增大发生率(100%)明显高于非淋巴结病变组(14%,P<0.05).淋巴结病变组小ADC值低于非淋巴结病变组,分别为(0.62±0.12)×10-3mm2/s、(1.07±0.15)×10-3mm2/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MRI联合小ADC值有助于腮腺淋巴结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能谱CT在肺癌诊断及病理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朝军;张蕾;马霞;赵元生

    目的 探讨能谱CT在肺癌诊断及病理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行能谱CT扫描检查,参照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评估能谱CT诊断肺癌效能,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肺癌患者分为鳞癌组、腺癌组和小细胞癌组,比较三组平扫和增强扫描后能谱特征参数和能谱曲线.结果 以术后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能谱CT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各为83.33%、65.00%、87.72%、56.52%;小细胞癌组钙含量、有效原子系数高,鳞癌组次之,腺癌组低,三组之间两两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Ct值相比较,仅腺癌组△Ct值较小细胞癌组明显高(P<0.05);三组斜率K、NIC由高至低排序:小细胞癌组>鳞癌组>腺癌组,三组之间两两相较差异显著(P<0.05);斜率K对鳞癌和腺癌鉴别诊断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各为85%、89%,并且曲线下面积为0.92.结论 能谱CT可作为肺癌诊断及其病理分型鉴别诊断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食管裂孔假性脂肪瘤影像表现

    作者:曹鹏程;曹和涛;徐恒昀

    目的 探讨下段食管旁假性脂肪瘤(PLTP)影像特点.方法 搜集PLTP 18例(8例同时作了上消化道造影GI和MSCT检查),分析其GI和MSCT表现.结果 5例GI显示下段食管右侧较大软组织影,密度浅淡,粘膜相粘膜粗乱,1例幕状拉吊;充盈相食管腔稍窄,壁较柔软,移位不明显,病变上界常可见;3例His角圆钝,1例随体位变化,1例滑动性裂孔疝胃泡突入PLTP中;3例GI基本正常;18例MSCT示裂孔区食管旁脂肪囊影,内见点条状血管影;MPR脂肪囊下部呈狭颈状,与腹腔脂肪相连,胃左动脉弓状指向或突入食管裂孔.结论 食管裂孔区食管旁密度浅淡软组织影、粘膜和管腔改变轻,上缘见边界,食管无移位及His角圆钝,是PLTP的GI特点;脂肪囊与腹腔脂肪相连伴胃左动脉弓状指向或突入食管裂孔为MSCT特点.

  • 3.0T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参数对直肠癌患者术前的指导价值

    作者:王智君;张志伟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参数(IVIM-DWI)对直肠癌患者术前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60例直肠癌患者,获取术前影像学资料.测量并比较直肠癌肿块与正常直肠组织、不同TNM分期及不同组织分化程度的标准ADC值(ADC)、慢扩散ADC值(D)、快扩散ADC值(D*)、灌注相关体积(f)等参数.结果 直肠癌肿块的ADC、D值较正常直肠壁均明显降低(P<0.05),D*较直肠正常组织明显增高(P<0.05);而两种组织f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TNM分期增高,D值逐渐降低(P<0.05),而各分期ADC、D*、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分化程度增加,ADC、D值均逐渐增高,高、中分化ADC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中、低分化的ADC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三组D值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D*、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M成像提供的ADC、D、D*、f等参数,能够反映肿瘤组织的病理生理状态,尤其是ADC、D*值对于术前评估直肠癌肿瘤分期与分化程度有重要价值.

  • CT动态增强与MRI平扫诊断肝脓肿价值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杨利;吴晓生

    目的 对比CT动态增强扫描与MR平扫两种方式诊断肝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因腹部不适行增强CT和MRI平扫检查的患者62例,其中有29例确诊为肝脓肿.结果 CT动态增强检出病变个数高于MRI检出病变个数,且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动态增强检测肝脓肿病灶的能力高于MRI,且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图像上测出肝脓肿内部坏死囊腔与周围实性肿块面积比值相对较小,测出肝脓肿的内部坏死囊腔与周围水肿组织面积比值相对较大;成脓早期四种感染途径CT增强和MRI平扫影像表现存在不同之处.结论 CT动态增强扫描与MRI平扫对于诊断肝脓肿都有其优点与不足之处,两者配合使用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基于双源CT灌注成像对正常颅脑血流动力学的定量研究

    作者:杨宏志;杨如武;李延静;刘国军

    目的 探讨双源CT灌注成像在正常人群中脑血流动力学定量研究中的价值,并测量其灌注参数的正常范围.方法 收集无颅脑疾病的健康志愿者30例,行颅脑CT灌注扫描,利用灌注软件测得灰质(额颞顶叶)及白质(侧脑室前后角旁)、豆状核、尾状核、内囊及丘脑的CBV、CBF、MTT和TTP,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正常成人脑灰质CBF及CBV高,MTT及TTP长,白质CBF及CBV低,豆状核及尾状核MTT及TTP短;2、额叶、颞叶及顶叶CBV、CBF、TTP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仅MTT有统计学差异(P<0.05);侧脑室前、后角旁CBV、CBF、MTT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侧脑室前、后角旁TTP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左右侧脑室后角旁CBF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余左右半球各参数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双源CT灌注成像可以反映正常人群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且测得了正常成人颅脑灌注参数正常值范围,为将来进一步开展CT灌注检查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胆红素脑病患儿的MRI、MRS的影像特点及其临床转归

    作者:符式新;张凯钟;柏燕

    目的 分析胆红素脑病患儿的MRI及MRS表现,总结其影像特点,同时随访其临床转归,为急性胆红素脑病诊断和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临床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高胆红素患儿8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胆红素脑病组(n=44例)和高胆红素血症组(n=36例),应用颅脑轴位行常规T1WI、T2WI、T2FLAIR及DWI序列检查,并行冠状位T1WI、T2WI序列检查,MRS扫描野(VOI)对豆状核区域定位,定位像为两侧苍白球双侧大层面.在横断面图像上分别测量苍白球、壳核、海马、黑质、背侧丘脑的T1WI信号强度、T2WI信号强度及表现扩散系数(ADC)值.并分析豆状核区域的波普数据.结果 胆红素脑病组的双侧苍白球T1WI、T2WI等信号强度显著高于胆红素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双侧苍白球eADC、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红素脑病组发生听觉障碍、运动障碍、智力低下等情况显著高于胆红素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MRI特点为双侧苍白球T1WI信号对称性增高,预后较差,是临床诊断及评估胆红素脑病患儿的预后的重要依据.

  • 前列腺未分化肉瘤1例的MRI诊断

    作者:张怡;王永安

    1 一般资料 患者,男,34岁,主因"腰部胀痛伴尿频尿急尿痛10月余"于2016年10月入我院泌尿外科治疗,患者入院前曾于当地医院CT检查提示"盆腔占位性病变",未治疗.肛门指检:可触及增大的前列腺,约7×6cm,质硬,无压痛,表面光滑,未触及硬结,指套无染血.既往无泌尿系统疾病史,血PSA、肝肾功能及血、尿、粪常规+OB均正常.前列腺彩超示:前列腺区见一低回声光团,大小约91×59×85mm,边界尚清,形态欠规则,未见正常前列腺与精囊结构.

    关键词: 前列腺 肉瘤
  • 肝囊肿伴局部海绵状血管瘤变一例

    作者:杜鹏;曹爱红

    1 一般资料 患者,女,62岁,主因发现肝脏占位一周入院.一周前体检时胸部CT发现肝右叶巨大囊实性占位,自诉无发热、纳差、腹痛、黄疸等症状,否认乙肝病史,无疫区接触史,实验室检查均正常. 上腹部CT平扫+增强:肝右叶前上段不规则低密度影,内示分隔,病灶大小约7.0×6.1×5.7cm,边界清晰,增强扫描病灶内分隔示轻度强化,囊性成分未示明显强化(图1-3).诊断:肝右叶占位,感染性病变?

    关键词: 肝囊肿 血管瘤
中国CT和MRI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