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科技 >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중국림상약리학여치료학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药理学会
  • 影响因子: 0.9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2501
  • 国内刊号: 34-120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165
  • 曾用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孙瑞元
  • 类 别: 医药卫生科技
期刊荣誉:
  • 双PI3K/mTOR抑制剂NVPBEZ235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作者:郑迎奥;李胜泽;张雷;郭祥瑞;鲍佳茜;吴涛;刘健

    目的:探讨双PI3 K/mTOR抑制剂NVP-BEZ235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及集落克隆法测定各因素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联合射线(irradiation,IR)对宫颈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VPBEZ235在体外能够抑制人宫颈癌细胞的生长.NVP-BEZ235、IR联合作用细胞,在体外可以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联合作用效果显著大于单药作用.结论:20% IC50 NVPBEZ235在体外能够促进细胞对射线照射的敏感性,抑制细胞的增殖从而实现对宫颈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 抗衰灵膏延缓衰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罗胜勇;邓学峰;刘澎;李成网;李睿

    目的:观察抗衰灵膏延缓衰老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延寿片)、抗衰灵膏高、中、低组.背部皮下注射5%D-半乳糖,建立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各组动物灌胃给相应药物6周后,测定脾脏和胸腺指数;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脑组织中过氧化脂质(LPO)、脂褐素(LF)、B型单胺氧化酶(MAO-B)含量和活性;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及活性;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抗衰灵高、中、低剂量明显增加脾脏系数,高、中剂量可明显增加胸腺系数;高剂量可明显降低脑组织中LPO、LF含量,高、中、低剂量组可明显抑制脑组织中MAO-B活性的降低;高、中、低剂量可明显降低血清中MDA含量,高、中剂量可明显升高血清中SOD、GSH-Px活力;高、中剂量可明显改善脑组织病理改变.结论:抗衰灵膏具有较好的延缓衰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 匹诺塞林对脑缺血再灌注内质网应激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武彩霞;杜冠华

    目的:观察匹诺塞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急性期损伤内质网应激凋亡途径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阻塞大脑中动脉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匹诺塞林1 mg/kg组、3 mg/kg组和10 mg/kg组,其中模型组及匹诺塞林各给药组,分别于大脑中动脉阻塞2h后再灌注同时给药,6h后取血并断头取脑,取缺血半暗带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测定GRP78、CHOP、ATF4、XBP-1的mRNA变化.结果:匹诺塞林能增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GRP78 mRNA水平,其中匹诺塞林3 mg/kg、10 mg/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匹诺塞林能降低内质网应激凋亡相关蛋白CHOP、ATF4,XBP-1mRNA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匹诺塞林能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保护内质网功能,减少GRP78、CHOP、ATF4及XBP-1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 原花青素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罗菲;梅燕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SD大鼠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个组(12只/组),分别是: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给药组(30 mg/kg)、中剂量给药组(60 mg/kg)、高剂量给药组(90 mg/kg)以及秋水仙碱阳性对照组(0.3 mg/kg).给药组和对照组给予对应剂量的药物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则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5d.于第6天,通过采用向踝关节腔内注射尿酸钠的方法来制作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模型.在造模前、后的固定时间点,测定各组大鼠的关节肿胀度和机械痛阈值,观察其步态、并进行分级;在造模24 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中IL-1β、IL-6、TNF-α的水平,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滑膜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和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原花青素的3个剂量组均能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所导致的大鼠踝关节肿胀、改善模型大鼠的步态变化和造模造成的痛觉改变.同时,原花青素可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SD大鼠TLR4、NF-κB蛋白的表达,下调血清中IL-1p、IL-6、TNF-α的水平.结论:原花青素对SD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从而抑制IL-1β等炎症因子有关.

  • 阿那其根醇提取物对两种炎症模型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黄海;刘长江;金小越

    目的:研究阿那其根醇提取物(EERAP)对二甲苯致小鼠炎症模型和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影响.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饮用水)、EERAP高剂量组(640 mg/kg)、中剂量组(320 mg/kg)、低剂量组(160 mg/kg)和阿司匹林组(120 mg/kg),采用二甲苯建立小鼠炎症模型,比较小鼠耳廓肿胀度及耳廓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变化,ELISA法测定各组炎症渗出液丙二醛(MDA)、超氧化歧化酶(SOD)的含量;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ELISA法测定核转录因子kappa B (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在二甲苯致小鼠炎症模型中,EERAP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度,减少小鼠耳廓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EERAP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血清中MDA含量(P<0.05),显著升高SOD含量(P<0.01);在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中,EERAP在3.125 ~200μg/mL范围内可降低TNF-α含量,而在2 μg/mL时也可以降低细胞NF-κB含量(P<0.05),与阿司匹林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EERAP可能是通过抑制MDA、TNF-α和NF-κB的生成,升高SOD的水平,起到抗炎、抗氧化作用.

  • 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在小鼠急性胰腺炎模型中的表达

    作者:杨飞云;朱秀英;张建新;杨亚勤

    目的:初步探讨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bsent in melanoma 2,AIM2)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模型中的表达.方法:利用雨蛙素建立小鼠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实验分组为对照组与AP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与Western blot检测两组动物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AIM2,白介素-1β(IL-1p)与白介素-18(IL-18)mRNA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ELISA法检测两组动物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基中IL-1β与IL-18的含量.结果:Q-PCR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AIM2、IL-1β及IL-18 mRNA与蛋白在AP组PBMCs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AP组PBMCs合成分泌的IL-1β、IL-18的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B-MCs合成分泌的量(P<0.01).结论:AIM2在AP模型PBMCs的表达升高,表明其形成的炎症小体在这些细胞被激活,进而促进炎症因子IL-1β与IL-18的产生,因此,AIM2可能成为临床AP治疗潜在的治疗靶点.

  • 咪唑克生减缓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时间窗研究

    作者:厉芳;郑浏璞;翁建龙;郭涛;宋兴伟;郑荣远

    目的:探讨咪唑克生减缓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病的药效作用时间窗.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EAE-盐水组、EAE-咪唑克生第1~7天给药组、EAE-咪唑克生第8~14天给药组.从EAE建模开始予腹腔注射咪唑克生(2 mg/kg)或等量生理盐水,至发病第15天处死.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测定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情况、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10(IL-10)的表达.结果:与EAE-盐水组比较,两组咪唑克生给药组大鼠发病率均下降,临床症状均减轻,潜伏期延长,但仅EAE-咪唑克生第8~ 14天给药组临床症状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咪唑克生给药组均能减少CNS内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程度,而仅EAE-咪唑克生第8 ~14天给药组炎症性髓鞘脱失病理学改变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咪唑克生给药组均能减少小胶质细胞的数量和增加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但仅EAE-咪唑克生第8~14天给药组减少小胶质细胞数量上有统计学差异(P<0.01);EAE-咪唑克生第8-14天给药组中枢神经系统内IL-17表达减少,而IL-10表达增加(P<0.01).结论:咪唑克生对大鼠EAE的有效作用时间窗在实验大鼠免疫诱导后第8~14天(发病初始期),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 当归挥发油对人肺腺癌GLC-8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张艳霞;蔺兴遥;安方玉;张正顺;陈绍仪;周佳玮;张延英

    目的:探讨当归挥发油对人肺腺癌GLC-8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方法:MTT比色法检测当归挥发油对GLC-8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GLC-82细胞凋亡;吖啶橙/溴化乙锭(AO/BE)双荧光染色法观察GLC-82细胞凋亡.结果:当归挥发油在浓度6.25 ~ 200 μg/mL范围内对GLC-82细胞的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对GLC-82细胞的IC5o为113.03 μg/mL.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当归挥发油可诱导GLC-82细胞凋亡、坏死,且细胞凋亡、坏死率随药物浓度增高而升高.AO/BE双荧光染色法结果显示,用药组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细胞结构固缩加重,凋亡、坏死细胞增多.结论:当归挥发油具有诱导GLC-82细胞凋亡的作用.

  • 氧化苦参碱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抑制三阴性乳癌细胞侵袭转移

    作者:蔡加琴;魏晓霞;黄旭慧;庄捷;孙红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生长增殖及其对迁移能力的影响和机制.方法:CCK-8活细胞计数法分析氧化苦参碱不同浓度(0、1、2、4、6、8、10、20 mg/mL)在不同时间(24、48、72 h)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生长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Transwell法观察氧化苦参碱对MDA-MB-23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Q-PCR法检测EMT相关因子Snail-2和E-cadherin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浓度为2、4、6、8、10、20 mg/mL的氧化苦参碱处理MDA-MB-231细胞24、48和72 h后,对细胞的生长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实验提示2 mg/mL氧化苦参碱可使G0/G1期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S期和G2/M期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细胞生长阻滞于G0/G1期.中、高浓度氧化苦参碱(4 mg/mL、6 mg/mL)处理12 h能明显抑制MDA-MB-231的侵袭能力,抑制Snail-2 mR-NA的表达(P<0.01),上调E-cadherin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P<0.01).结论:氧化苦参碱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生长和迁移侵袭有抑制作用,具有潜在的抗肿瘤生长和转移作用.

  • 柠檬苦素对脂多糖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

    作者:王棣;张欢欢;方杰;钟宇森;余陈欢

    目的:探讨柠檬苦素(LM)对脂多糖(LPS)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40只ICR雄性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Dex)给药组和LM给药组,每组10只.Dex和LM均在滴注LPS前2h分别小鼠腹腔注射10 mg/kg给药,之后除正常组小鼠只给予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外,其余小鼠气管滴注致死量的5 mg/kg LPS.LPS注射6h后,处死小鼠,解剖小鼠取肺脏,计算小鼠肺指数、湿干比值.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比色法检测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TNF-α、IL-1β和IL-6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指数和湿干比值明显升高,肺组织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伴明显的肺泡充血、水肿,血清MPO、TNF-α、IL-1β和IL-6含量及其肺组织mR-NA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LM给药组小鼠肺指数和湿干比值明显降低,肺组织病理状态明显改善,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及肺组织TNF-α mRNA、IL-1β mRNA、IL-6 mRNA、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LM可通过调控TLR4/NF-κB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LPS诱导的小鼠肺组织损伤.

  • 尼索地平对离体人子宫动脉收缩的影响

    作者:杜梅素;杨波;刘雪芹;魏国会;张新霞;韩宗其;郭民英

    目的:研究尼索地平对氯化钾(KCl)和去氧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HE)所致离体人子宫动脉收缩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血管实验法,以KC1、PHE在含钙离子和不合钙离子的K-H液中预收缩离体人子宫动脉环,观察尼索地平对血管收缩的影响.结果:在含钙离子的K-H液中,尼索地平抑制KCl(50 mmol/L、80 mmoL/L)所致血管收缩的IC50分别为(7.52±1.33)×10-9 mol/L和(2.75±0.53)×10-7 mol/L,尼索地平抑制PHE[(1×10-6)mol/L和(5 × 10-6)mol/L)]所致血管收缩的IC50分别为(6.17±1.21)×10-8 mol/L和(1.51±0.49)×10-6 mol/L.在无钙离子K-H液中,尼索地平无抑制离体血管收缩的作用.结论:尼索地平对离体人子宫动脉的收缩有抑制作用.

  • 伏立康唑的药效学研究评价

    作者:张弨

    伏立康唑作为一线的抗真菌治疗药物,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伏立康唑变异大,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其药效学特征在不同人群有很大区别.本文围绕伏立康唑的药效学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明确不同人群中影响药效学的因素,着重从临床疗效角度出发浅谈剂量调整的一般思路和对策.在特殊人群中,治疗药物监测结合药动学/药效学模型的仿真可以提高剂量调整的准确性.

  • 甲泼尼龙和巴曲酶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

    作者:汪静波;方练;宋晓晓;周琴双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和巴曲酶联合高压氧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对凝血功能和血管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注射液首剂量10BU,维持剂量5 BU,隔日1次,静脉注射+高压氧治疗;试验组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40mg,qd,静脉注射+巴曲酶注射液+高压氧治疗.10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和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栓素B2(TXB2)及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水平.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3%(45/46例)和80.43%(37/4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T分别为(20.34 ±3.21)和(15.18±2.13)s;APTr分别为(51.47±4.34)和(40.01±3.56)s;sVCAM-1分别为(113.35±20.76)和(172.14±21.37)μg/L;ICAM-1分别为(67.12±14.35)和(95.16±14.52)μg/L;VEGF分别为(92.75±15.36)和(75.12±14.18)μg/L;SOD分别为(133.47±11.69)和(112.37±10.43) ng/L;TXB2分别为(198.74±16.31)和(237.15±17.17) ng/L;VE-cadherin分别为(3.02±0.57)和(4.41±0.59)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不适、头痛、皮肤瘙痒、心慌,试验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39%和15.22% (P >0.05).结论:甲泼尼龙和巴曲酶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凝血功能,修复血管损伤内皮,且安全性较好.

  •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周先韦;盛少琴;胡凤英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04例,均行腹腔镜下囊肿剔除术,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术中垂体后叶素预处理+囊肿剔除)和对照组(术中常规囊肿剥除)各52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囊肿破裂率、术后体温、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囊肿破裂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月、3月、6月FSH水平分别为(7.17±1.27)、(7.13±1.26)、(7.12±1.32) U/L,较术前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月E2水平为(186.67±34.16) pmol/L,较术前略下降,术后3月[(193.56 ±31.46) pmol/L]、6月[(204.79±33.48) pmol/L]渐升高,较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1月、3月、6月FSH水平分别为(7.91±1.16)、(7.48±1.44)、(7.22±1.60) U/L,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3月、6月E2水平分别为(171.35±28.75)、(179.42±27.64)、(180.31±29.04) pmoL/L,均较术前下降,虽术后3月、6月较术后1月略升高,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1月、3月、6月LH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注射预处理,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囊肿破裂率,有利于保护卵巢及其储备功能.

  • Th17细胞在痤疮发病中的作用及与痤疮严重度相关性的功能研究

    作者:陆威;周炳荣;汤怡;樊一斌;陶小华

    目的:探究Th17细胞在痤疮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与痤疮严重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Pillsbury法将136例对象分成对照组、轻度痤疮组、中度痤疮组和重度痤疮组.然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细胞在各组间的表达量;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17、IL-23、I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水平,后通过RT-PCR方法分别测定孤独核受体γt(RORγt) mRNA和IL-17 mRNA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中重度痤疮患者血清中IL-17、IL-23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轻度痤疮患者(P<0.05),中重度痤疮组的IL-6、TGF-β1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痤疮组IL-6、TGF-β1的表达量与轻度痤疮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IL-17 mRNA和RORγtmRNA的表达在各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h17细胞在轻度痤疮、中度痤疮和重度痤疮中有级联放大作用,这可为今后重度痤疮探索治疗提供新靶点.

  • 新辅助化疗联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基质金属蛋白酶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作者:罗勇;李崎;华特波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基质金属蛋白酶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2月于本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88例,依据术前化疗方案分为TE组46例和FEC组42例,两组患者均以21 d为1个周期,共化疗4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变化,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TE组患者化疗后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杀伤性T淋巴细胞均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C组T淋巴细胞、杀伤性T淋巴细胞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总数、辅助性T淋巴细胞均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FEC组患者化疗后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TE组(P<0.05);两组患者化疗后MMP-2、MMP-9水平均较化疗前显著降低,但TE组MMP-2、MMP-9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化疗后VEGF-A、VEGF-B水平均较化疗前显著降低,但TE组VEGF-A、VEGF-B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TE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FE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后,TE组生存率为84.78%,FEC组生存率为64.29%.TE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FEC组(P<0.05).结论:TE新辅助化疗联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不良反应少,可抑制MMP、VEGF,提高患者生存率.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住院化疗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吴海兵;张刚;韩彬;郭晓珺;吉兆宁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住院化疗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院内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嘉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化疗的153例MM患者临床资料,研究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15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累计完成化疗415个疗程,其中150个疗程出现感染,占36.14%;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道(49.25%)、消化道(16.42%)、泌尿道(13.43%)和口腔(7.46%).共检出7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1.62%,革兰阳性菌占17.57%.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有糖尿病(95% CI:6.572-80.650,OR=22.359,P<0.001)、住院时间>20 d(95%CI:1.785-29.169,OR=17.328,P<0.001)、ISS分期高(95% CI:4.974-35.247,OR=12.894,P<0.001)是MM患者住院化疗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M患者住院化疗容易并发各种病原菌感染,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20 d以及根据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高的患者感染发生率更高;对于合并有糖尿病、住院时间>20 d以及ISS分期高的患者应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感染措施.

  • 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监管问题分析

    作者:彭朋;元唯安;胡薏慧;汤洁;蒋健

    目的:研究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查阅机构临床试验相关资料,分析2011年至2016年承担的完成临床部分的U-Ⅳ期及上市后再评价药物临床试验中不良事件的监管质量.结果:对165项药物临床试验的所有不良事件及其中的39人次严重不良事件整理后,获得实验室检查类不良事件有无漏记、原始病历和病例报告表的不良事件记录一致性、不良事件跟踪及复查情况、不良事件记录的及时率、严重不良事件是否按规定时间上报5个监控问题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结论:现有药物临床试验安全性评价体系尚存在一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研究者的培训和全方位的过程管理.

  • 快速灵敏的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阿莫西林并应用于两种制剂的一致性评价

    作者:南峰;徐楠;陈枳潓;向瑾;梁茂植;陶泽婷;叶薇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阿莫西林浓度,并用于两种阿莫西林胶囊的一致性评价.方法:采用岛津公司LCMS-8060型LC-MS/MS仪,以MRM模式测定阿莫西林(m/z 366.00/114.00)的浓度,d4-阿莫西林作内标(m/z 370.10/114.05),离子源为ESI源.色谱柱选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 (2.1×50mm,1.7 μm),梯度洗脱.血浆样本加入内标,经甲醇沉淀蛋白后取上清液进样检测.结果:所建方法经验证,其线性、准确度、精密度、低定量限、提取回收率、特异性、基质效应、稳定性等各项指标均符合CFDA的指导原则及新核查标准要求,并较文献报道中的方法有处理简单、灵敏度高、色谱峰形好的优点.结论:所建方法快速、灵敏,适用于人血浆中阿莫西林浓度的检测.用于一致性评价的样本实测,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 正态资料下采用α调整作为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目标区有效性研究的桥接方法

    作者:尚峰;虞成凯;杨鹏

    目的:探讨新药在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MRCT)中,以正态资料为主要疗效终点、目标区采用调整后的检验水准α作为决策依据方法的可行性和α的合理取值,确定目标区样本量的比例,为MRCT在目标区通过审批提供参考.方法:利用Monte Cado法模拟优效性设计和目标区不同规模MRCT的数据模型,在检验水准α=0.05水平上显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的前提下,目标区采用调整后检验水准α作为决策依据的条件Ⅰ型错误率(CFPR)、条件检验效能(CP)随目标区样本量占MRCT样本量占比K的变化情况.结果:目标区CFPR和CP随着α的增加而增加,K值越大,相应的目标区CFPR也越高.当K<30%和α'<0.5时,基本可以控制目标区CFPR不超过0.5;当K≤15%和α'=0.5时,即使f=1.0,CP依然很低不足0.76;当K=20%,如果f>0.8,则目标区CP可超过0.70;当K=25%,如果f>0.8,目标区CP可超过0.75;当K=30%,只要f=0.7,目标区CP就能维持在0.80以上;当K=50%时,f即使只有0.5,目标区CP依然可以达到0.80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容易理解,便于操作,尤其对于f≥0.7的情形有较好表现.

  • 特力利汀治疗2型糖尿病长期效果的Markov模型

    作者:张春燕;范小冬;秦元;孔文强;周春阳;杜彪

    目的:系统评价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特力利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并采用Markov模型评估其长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等数据库,并追溯纳入的参考文献和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时限为建库至2017年6月.由2位研究员根据事先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随机对照试验,提取文献基本信息及数据、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对疗效指标、安全性指标进行Meta分析,并建立Markov模型评估长期疗效.结果:共纳入5篇随机对照试验(RCT),包括糖尿病患者90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特力利汀明显降低主要指标糖化血红蛋白[SMD=-0.87,95% CI(-0.99,-0.76),P<0.000 01]、降低次要指标空腹血糖[SMD=-0.71,95% CI(-0.85,-0.58),P<0.000 01],增加β细胞功能指数[SMD=0.46,95%CI(0.33,0.60),P<0.000 01],优于安慰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少次要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rkov模型结果表明,特力利汀可以降低糖尿病死亡人数.结论:新型降血糖药物DPP-4抑制剂特力利汀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疗效显著,不增加低血糖的发生,还可以对胰岛β细胞功能起保护作用,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

  • 我院区2016年利奈唑胺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

    作者:徐佳;黄琪;杨志玲

    目的:评价湖南省人民医院院区2016年利奈唑胺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及有效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调取2016年使用利奈唑胺患者病例资料,设计调查表,统计用药合理率,分析不合理原因;计算临床治愈率,病原菌清除率及综合治愈率;监测用药前后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程度.结果:利奈唑胺临床应用合理率为48.1%,不合理原因主要是适应症把握不准确及疗程不合理;临床有效率为40.4%,病原菌清除率为42.3%,综合治愈率为56.4%;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1.2%,发生的平均年龄为(81.4±8.7)岁,平均用药时间为(13.6±5.6)d.结论:我院区利奈唑胺临床应用合理性有待提高,正确把握适应症和疗程将很大程度提高合理率;综合疗效尚可,老年患者需特别注意骨髓抑制的发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