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再次气管切开手术方法探讨
脑出血或脑梗死复发并发肺感染患者再次行气管切开术时,以原切口气管环下方造瘘手术难度相对较小、危险性低且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尤其适用于甲状腺体积较大患者;术前存在气管狭窄患者,推荐在原气管环造瘘处剔除瘢痕组织.放置8号带气囊气管套管,扩张气管.术后切口部位出血或渗血,以油纱条或碘仿填塞止血24~48 h即可.
-
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采用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24例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 和临床症状.术后分别调压0~6次,平均(1.88±1.52)次,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尤以步态障碍为首发症状者效果佳.证明可调压式分流管能够缓解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临床症状,尤其适用于病程短之继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
-
改良式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
分别采用三种不同改良式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治愈率达89.58%(43/48),有效率100%,随访1年复发率6.25%(3/48).改良式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无明显禁忌证.操作方法 简单.无特殊不良反应,具有缓解症状迅速、治疗费用低、复发率低等优点,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
代谢综合征患者缺血性卒中后认知损害的观察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与缺血性卒中后认知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94例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非代谢综合征(非MetS)组和代谢综合征(MetS)组,对发病后2周和3个月时患者记忆力、执行功能、注意力、视空间等功能进行评价,参照Ballard等方法 观察两组间认知功能演变的差异性.结果 发病后2周和3个月时,94例患者认知损害发生率分别为24.47%(23/94)和22.34%(21/94),其中非痴呆性认知损害发生率分别为21.28%(20/94)和19.15%(18/94),痴呆性认知损害发生率均为3.19%(3/94、3/94).MetS组患者发病2周和3个月时认知损害发生率分别为37.50%(15,40)和35.00%(14/40),与非MetS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00,P=0.012;Z=2.513,P=0.012);MMSE总评分,以及延迟回忆和画钟测验评分均低于非MetS.组(P<0.05).Mets组患者发病后3个月时认知功能进一步恶化的病例数高于非Met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34,P=0.033).结论 代谢综合征可增加缺血性卒中后认知损害发生率,以非痴呆性认知损害为主,主要累及执行功能、记忆力.其认知状态演变亦呈恶化趋势.
-
伴消化系统症状的成年型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一例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是线粒体脑肌病中为常见的临床类型,是以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为特征的脑和肌肉能量代谢障碍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被误诊为脑炎、脑梗死、癫痢、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等疾病.笔者报告l例首诊被误诊为"脑梗死",后经肌肉组织活检和基因检测等证实为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病例,并结合文献对该病进行分析及讨论.
-
先天性寰枢椎脱位计算机模型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寰枢椎脱位(AAD),系指先天畸形、创伤、退行性病变、肿瘤、炎症和手术等因素造成的寰椎与枢椎(第1和第2颈椎)骨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而发生的关节功能障碍和(或)神经压迫性病理改变,由脱位引起的脊髓受压往往产生严重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不同于外伤等引起的寰枢椎脱位.先天性寰枢椎脱位没有可参照进行生物力学研究的动物模型.
-
血管搭桥技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前,大多数动脉瘤可以通过手术直接夹闭或夹闭重建,以及血管内弹簧圈栓塞、球囊或支架辅助栓塞达到治疗目的.但是,仍有一部分复杂动脉瘤患者采用手术或血管内治疗存在一定困难.例如:位于后循环基底动脉干和颈内动脉岩骨段到床突上段之间、术野显露不清楚的动脉瘤,尽管颅底外科技术不断发展,但仍会给患者造成较大创伤,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载瘤动脉或动脉瘤颈严重硬化或钙化的动脉瘤,术后发生缺血性卒中风险高,亦属于不可夹闭性动脉瘤;外伤后的假性动脉瘤或血泡状动脉瘤,由于缺乏完整的动脉瘤壁.直接手术夹闭也存在困难;对于血管内治疗而言.宽颈、瘤体巨大、梭形或半梭形、伴有夹层、呈蛇形,或自瘤体发出重要分支或穿支血管起于动脉瘤壁等因素.也使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极为困难,即使采取部分栓塞治疗方案,复发率也极高.因此,牺牲载瘤动脉,必要时行血管吻合术则成为一种间接处理动脉瘤的选择.
-
现代脑血管病神经介入与外科手术治疗的规划与发展
脑血管病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病残和病死率高的疾患之一,在我国脑血管病发生率亦呈逐年上升之趋势,已成为国家防控的重点疾病之一.近年来在诸多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中,神经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的发展为迅速,也是我国目前脑血管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
原发性眶内卵黄囊瘤:病例报告并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少见原发于眶内卵黄囊瘤的病理学特征.并讨论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病理学鉴别要点.方法 分析l例原发于左侧眶尖卵黄囊瘤患儿的临床表现.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颅内卵黄囊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表型.结果 患者男性.2岁.表现为左眼上睑下垂并眼球突出.MRI显示颅底肿瘤侵犯左侧后组筛窦、眼眶及翼窝并蝶骨翼板,左侧上颌窦后壁、筛骨及眼眶尖部骨质破坏,与硬膜分界尚清,未突破硬膜向脑实质浸润.术中可见肿瘤位于眶尖区之眶内外,累及左侧海绵窦区,位于硬膜外尚未侵入硬膜下区,无包膜,破坏眶尖区骨质,长人蝶窦和筛窦.肿瘤组织由许多相互交通的间隙形成疏松的网状结构,衬覆胞质透亮的圆形或多边形细胞,核深染、不规则且核仁突出,核分裂象多见;可见Schiller-Duval(S-D)小体结构.为单个圆形或长形乳头状结构,含有单个血管的纤维血管轴心,被覆柱状细胞,乳头占据的间隙衬覆立方、扁平或"鞋钉"样细胞;肿瘤细胞内或细胞间可见嗜伊红且PAS阳性透明小体.肿瘤细胞弥漫表达细胞角蛋白,灶性表达甲胎蛋白、CD99和CD117,但不表达CD30、CD45、胎盘碱性磷酸酶、突触素、嗜铬素A和CD34.连续组织切片HE染色未发现合并其他类型生殖细胞肿瘤.病理诊断左侧眶尖原发性卵黄囊瘤(WHOⅣ级).结论 颅内卵黄囊瘤好发于青少年,多生长于中线结构,具有特殊的组织学构象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预后不良,诊断时应与其他生殖细胞肿瘤相鉴别,并注意是否同时合并其他生殖细胞肿瘤成分.
-
发热意识不清四肢抽搐无力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1岁.主因间断发热7月余,伴言语障碍、意识障碍、肢体不自主抽动及大小便失禁6月余,于2007年11月9日人院.患者于8个月前(2007年3月20日)因"受凉"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40℃,自服"感冒药"和阿莫西林后体温下降;但随之双手出现白色小水泡,米粒大小、呈透明状,伴疼痛、瘙痒,当地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皮炎".予"外用药"涂于息处皮肤治愈.之后出现口腔溃疡,发热,体温38℃,自服"感冒冲剂"后体温下降.
-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OD)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跨突触神经元变性,是小脑齿状核-中脑红核-延髓下橄榄核神经元联系环路受损而引起的下橄榄核神经元的继发性变性改变.其主要病理变化包括神经元肥大、空泡样变性和胶质细胞增生,特征性病理表现基于以下两点:(1)与神经元溃变不同,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被称为"跨突触变性",即下位神经元损伤引发的上位神经元的数量、结构和功能改变.
-
第四脑室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
第四脑室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RGNT)为临床罕见、生长缓慢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WHO I级),好发于青年人,主要由比较一致的神经元形成的菊形团或血管周假菊形团和类似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星形细胞所组成(图1).神经元菊形团的典型特征为:神经元戒指样围绕嗜酸性纤细神经毡核心,血管周假菊形团为纤细的细胞突起放射性朝向血管(图2);神经元胞核呈球形,染色质呈淡染,核仁不明显,胞质较少,细胞突起纤细;其基质可发生囊变呈黏液状;肿瘤组织的主要成分为胶质,大部分区域为类似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图3).
-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荧光造影"假阴性"原因探讨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假阴性"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1月-2011年10月7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阴性"患者手术治疗经过,分析术中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显示动脉瘤夹闭完全性方面的局限性及应对原则.结果 7例患者均于术中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显示"阴性".但在剪开或刺破动脉瘤瘤体后出现少量渗血.经迅速清理瘤颈渗血并调整动脉瘤瘤夹位置,渗血消失.结论 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是术中监测动脉瘤是否夹闭完全的重要方法.但具有一定局限性,瘤颈较宽、瘤颈血栓形成或血管壁粥样硬化,以及蛛网膜分离不完全等情况均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因此,对于术中夹闭动脉瘤后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阴性"的患者,仍需配合其他监测方法,进一步确认动脉瘤夹闭情况.
-
多重术中监护在前交通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及神经电生理学等多重术中监测技术在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3例单发性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术中监测过程,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评价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23例患者动脉瘤均夹闭成功.其中,6例术中阻断A1段时运动诱发电位出现异常变化.恢复血流待缺血程度改善后继续手术;2例动脉瘤夹闭过程中经颅多普勒超声及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分别探及A2段及前交通动脉血流不畅,1例探及动脉瘤瘤颈残留,经调整动脉瘤夹位置后血流恢复或动脉瘤彻底夹闭,1例术后发生短暂性一侧肢体瘫痪,出院时遗留轻度神经功能障碍.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1分;其余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脑出血或脑缺血性改变,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0分.结论 术中多重监测技术可为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夹闭术提供A1段临时阻断是否耐受缺血、动脉瘤是否残留,以及载瘤动脉和穿通支是否损伤,继而造成的脑缺血事件等重要信息.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
-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颅内巨大型动脉瘤
目的 报告采用动脉瘤夹闭联合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6例颅内巨大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经过,探讨手术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6例颅内巨大型动脉瘤患者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前血流动力学状态、搭桥方式,以及临床和影像学转归.结果 6例患者中3例施行动脉瘤夹闭、切除(或载瘤动脉重建)联合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3例行动脉瘤夹闭、切除(或孤立)联合高流量搭桥术(颈外动脉.桡动脉,大隐静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手术后平均随访17个月,近远期脑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检查显示,搭桥血管及吻合口血流通畅;临床症状与体征得到不同程度改善,随访期间无急性出血性或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3例行联合低流量搭桥术患者远期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例0分、1例2分;3例联合高流量搭桥术患者远期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例0分、2例1分.结论 对于脑血管重建术可能牺牲载瘤动脉或远端大脑中动脉血流的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联合各种颅内外血管搭桥术使血流得到有效代偿.脑血管造影联合CT灌注成像对颅内巨大型动脉瘤远端组织灌注状态及侧支循环评价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后循环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后循环动脉瘤手术适应证和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42例共44个后循环动脉瘤,包括基底动脉动脉瘤26例(27个)、椎动脉动脉瘤16例(17个).其中15例分别行颈外动脉-大脑后动脉P2段(4例)、颈内动脉-大脑后动脉P2段(2例)、颌内动脉-大脑后动脉P2段(2例)、椎动脉颅内外段(2例)、枕动脉.小脑后下小动脉(5例)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余27例行单纯动脉瘤夹闭术.结果 经随访共37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4例、基底动脉主干动脉瘤3例、椎动脉动脉瘤9例、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5例、大脑后动脉P1~P2段交界处动脉瘤4例、小脑上动脉动脉瘤l例和小脑前下动脉动脉瘤1例)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活动能力,无一例发生手术相关性神经功能障碍,恢复良好率达88.09%.其余5例患者,1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术后出现严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体征,生活不能自理;2例(1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主干动脉瘤)因术后发生脑干缺血,围手术期死亡;2例(椎动脉动脉瘤)复发患者经再次治疗康复.结论 对于不宜直接行手术夹闭的后循环动脉瘤,为了避免因夹闭动脉瘤和延长临时阻断载瘤动脉时间而发生术后脑缺血事件.可选择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以避免动脉瘤夹闭术带来的危险.
-
颅内复杂动脉瘤的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远期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价17例接受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和13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程度,以及日常工作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17例患者入院时平均mRS评分为1.06 ±0.87、ADL评分91.10±10.30,分别施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8例)、颈外动脉-大隐静脉-大脑中动脉(5例)、颈外动脉-桡动脉-大脑中动脉(3例)和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1例)血管吻合或搭桥术,以及经翼点入路动脉瘤孤立术.共随访19~39个月,平均28.67个月,其中手术相关病残率为5.88%(1/17)、病死率5.88%(1/17),总体病死率11.76%(2/17);平均mRS评分1.07±1.16,ADL评分96.40±10.30.结论 对于难以通过手术直接夹闭或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复杂动脉瘤患者,采用颅内外血管吻合或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可获得较好的结局.
-
前循环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手术时机,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10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显微外科手术资料,其中183例伴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Hunt-Hess分级为I ~Ⅱ级82例、Ⅲ级77例、Ⅳ级21例和V级3例.结果 共199例行动脉瘤瘤颈夹闭术,11例行动脉瘤切除包裹术.Glasgow预后分级恢复良好者97例(46.19%)、轻残80例(38.09%)、重残24例(11.43%)、死亡9例(4.29%).结论 前循环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时机,对不同类型前循环动脉瘤术中的判断及处理措施,是手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
颅内复杂动脉瘤搭桥孤立术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颅内外血管吻合或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治疗颅内巨大型复杂动脉瘤的术式选择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2月-201 1年12月经脑血管造影术明确诊断的12例颅内巨大型动脉瘤患者术前评价方法 及手术治疗经过.结果 12例患者中颈内动脉系统巨大型动脉瘤6例(4例位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或床突段、2例位于颈内动脉交通段),大脑中动脉巨大型动脉瘤3例,后循环动脉瘤3例.其中7例术前MR灌注成像显示载瘤动脉远端组织存在明显缺血.选择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低流量血管吻合术;5例载瘤动脉远端组织供血正常,且搭桥血管长度较长(≥15 cm)、术前球囊闭塞试验呈阴性、患侧压颈脑血管造影侧支循环充盈不良患者,行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术.11例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3分;1例术后4分,3个月后改善至3分.结论 对于无法施行塑形夹闭术的颅内复杂巨大型动脉瘤患者,颅内外血管吻合或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是其可选择的后方法 ;而MR或CT灌注成像观察载瘤动脉远端组织供血正常与否.是选择不同流量血管吻合或搭桥术的关键.枕动脉、颞浅动脉或桡动脉为常用搭桥血管.
-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采用标准经翼点入路手术夹闭52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Glasgow预后分级恢复良好者47例(90.38%)、轻残3例(5.77%)、中残2例(3.85%).表明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前交通动脉动脉瘤较为理想的方法.
-
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的个体化治疗
目的 探讨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方法 分别采用微弹簧圈闭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单纯支架植入、手术直接夹闭动脉瘤,以及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血管吻合术辅助微弹簧圈闭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等方法 治疗18例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患者.结果 18例患者中5例采用微弹簧圈闭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5例行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动脉瘤(3例基本致密栓塞、2例非致密栓塞),4例行单纯支架植入术(术后3例动脉瘤血流动力学改善),3例经远外侧入路手术直接夹闭动脉瘤,1例行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血管吻合术辅助微弹簧圈闭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其中2例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死亡、1例中残;I例闭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性吞咽困难和偏侧肢体麻木,其余患者术后平稳.17例获得1个月至3年随访,无一例动脉瘤复发或进展.结论 用于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的方法 有多种,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考虑动脉瘤是否破裂出血或引起脑梗死,以及动脉瘤形态(如局限性偏侧型)、是否位于优势侧、是否累及小脑后下动脉等因素,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治疗颅内巨大型动脉瘤的疗效观察及随访
目的 探讨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治疗颅内巨大型动脉瘤患者的有效性及长期预后.方法 回顾2006年12月-2010年10月因颅内巨大型动脉瘤而施行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患者的临床经过,根据术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善程度评价手术良好率、病死率和搭桥血管闭塞率,Glasgow预后分级(GOS)标准评价患者近远期预后.结果 25例颅内巨大型动脉瘤患者近期(出院时)疗效良好率(GOS评分4~5分)为56.OO%(14/25)、不良率(GOS评分1~3分)44.00%(11/25).手术相关病死率8.00%(2/25),血管闭塞率12.OO%(3125);远期(随访期间)疗效良好率(GOS评分4~5分)78.95%(15119),不良率(GOS评分1~3分)21.05%(4/19),病死率15.79%(3/19).搭桥血管闭塞率10.53%(2/19).结论 颅内外动脉血管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是治疗颅内巨大型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
颅内动脉瘤治疗措施的临床证据评价
目的 评价不同治疗方案对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不良后果.以为颅内动脉瘤的循证治疗制定佳治疗方案.方法 以颅内动脉瘤、治疗、血管内栓塞治疗、手术夹闭治疗等英文词组作为检索词.分别检索MEDLINE、PubMed、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并辅助手工检索获得临床指南、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系统评价、回顾性病例分析、临床对照试验及病例观察研究等方面的相关文献,采用Jadad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经筛选共纳入与颅内动脉瘤治疗有关的临床指南4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4篇、系统评价7篇、回顾性病例分析9篇、临床对照试验1篇、病例观察研究1篇;其中20篇被评为高质量文献(2篇7分、2篇6分、4篇5分、12篇4分),6篇为低质量文献.经对各项临床试验治疗原则和不同治疗方法 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显示:(1)血管内栓塞和手术夹闭治疗是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外科手术方法,但哪种方法 更具优势仍存在争议.(2)对于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有症状者建议积极治疗;但对于无症状的小动脉瘤,是否需要治疗尚有争议,应根据各种影响因素如年龄、既往病史、家族史.以及动脉瘤大小、部位、形态和预期寿命等综合考虑.(3)对于已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建议尽快施行手术治疗,除非急性期不能耐受手术者外,不宜采取延期治疗方案.手术方法 的选择也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4)动脉瘤破裂后的药物治疗,除尼莫地平已获得大犁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据外,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仍有待研究.结论 借助循证医学评价方法 可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佳的临床证据.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