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Chinese Medical Ethics 중국의학륜리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0.9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8565
  • 国内刊号: 61-120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8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王明旭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期刊荣誉:
  • 论医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作者:胡思宇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极致的职业精神,主要包含了爱岗敬业的"匠心"、精益求精的"匠术"和乐于奉献的"匠魂".医学教育培养目标与工匠精神具有内在统一性和高度契合性,且培养医学生的工匠精神具有现实紧迫性,因此培养医学生的工匠精神迫在眉睫.要从加强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等方面培养医学生的工匠精神.

  • "知情意行"视域下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系统化构建研究

    作者:凯文娟;史励柯;杨秋玉

    医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医德教育必须进行系统分析、设计,使教育过程系统化.从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入手,从"知情意行"的视域,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医德教育系统化进行构建,即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与行为教育三个子系统发挥特定功能,确保医德教育系统整体功能无限趋近于目标值.

  • 读图时代下的医学生德育反思

    作者:张乐乐;肖健

    目前,我国医学生德育存在着资源整合不力、培育形式较为单一、培育方式不尽科学等问题.在读图时代背景下,图像的虚拟性、可建构性、情绪生发优长等特征提示教育者应善用图像,能弥补现有医学生德育之不足.同时,图像解读的经验性和不确定性则要求教育者致力于提升医学生读图能力,增强医学生对图像背后意识形态的鉴别力.

  • 手机APP翻转课堂模式在医学人文教学中的探索

    作者:张广明;田秋野;李中华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医学人文教育领域是一种新的教学尝试,其目的在于弥补传统教学形式的不足,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及主动探索问题的能力.通过翻转课堂模式的介绍,剖析手机APP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并以哈尔滨医科大学采用手机APP开展医学人文教学翻转课堂模式为例,探索手机APP在翻转课堂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终实现更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基于临床实践的医学伦理教育教学尝试

    作者:张迪;王赵琛;马强;刘欢

    面向医学生开设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其首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临床情境下进行伦理学分析的能力,而这些均是为了临床实践和患者的健康福祉,故加强课程的应用性十分必要.围绕医学生的培养目标,提出医学伦理学课程应围绕临床实践中常见的和迫切需要解决的伦理问题展开.通过文献回顾、问卷与访谈,及课程论文等形式归纳临床实践中的伦理问题,整理真实案例并将其用于教学.在此基础上,从真实案例、开课时间和课程融合等三方面提出建议供临床专业医学伦理学教学参考.

  •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核心人文素养评估体系

    作者:戴菲菲;刘鹏;陈飞

    目的 基于我国国情和文化构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核心人文素养评估体系,为完善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文献研究整理出初步评估指标,形成专家咨询问卷,并对26名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构建核心人文素养评估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构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核心人文素养评估的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及权重.结论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核心人文素养评估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 积极心理资本视域下老年人群心理调适的路径初探

    作者:李圆圆;郭继志;王芝发

    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韧性等心理素质是老年人应对挫折、积极生活的必要品质.老年人群的心理调适首先需要提高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其次,培养老年人的乐观心理思维;再次,面对负性事件引发的心理应激有针对性地开展情绪疏导等干预措施,以增强其坚韧性,并通过增加社会支持改善应对方式,提高其面向生活的希望感;后,拟设计一套团体心理干预方案,对老年人群的积极心理资本进行干预.

  • 优质护理服务对内分泌科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作者:张文婷;程雨;李培培;甘霖

    目的 探究内分泌科患者的心理需求,为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近2年在内分泌科就诊的60名患者进行深度访谈.结果 内分泌科患者心理需求包括四方面:自我掌控、家庭鼓励、社会支持、精神信念.结论 内分泌患者心理需求虽然显示多样化,但是总体上指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实现个人自我价值、家庭地位维稳、社会存在感强烈以及坚定的信念.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是优质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应灵活掌握护理技巧,因患者个体需求给予具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并将这种护理模式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

  • 病耻感测量研究的伦理学探讨

    作者:朱敏芳;周宏珍;杨蕾;王晓艳;白雪洁;李牧玲

    病耻感是具有隐藏性和标志性的消极感受,对患者进行病耻感状态的测量研究并进行个性化和专业化的身心健康干预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病耻感测量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进行讨论,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总结,为科学合理地开展病耻感测量研究提出对应的解决建议与措施,也为基于医学伦理学和"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理念的基础上开展类似病耻感这一具有隐藏性和标志性消极态度或消极感受的测量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 儿科医护人员对临床研究伦理审查认知和需求的网络调查分析

    作者:黑明燕;高翔羽;刘玲;向西盈;欧阳志翠;林振浪

    目的 了解儿科医护人员对临床研究伦理审查申报的认知和需求.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所在医院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信息以及对伦理审查的需求共3个方面23个问题.应用百度在线调查服务器制作在线点击的网络问卷,设定调查样本量为200位儿科医护人员,由参与调查者采用匿名、自愿完成在线调查问卷并点击回复.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198份.参与本问卷调查的医护人员多数有主持科研课题(112/198)和伦理审查申报经历(100/112).所在医院大多设立了IRB(168/198),但很少获得资质认证.儿科医护人员对IRB需求程度高的为需要伦理专家的咨询服务、对研究对象补偿的界定、定期进行伦理审查申报辅导.大多不认为IRB是个找麻烦的机构、不同意IRB以收费方式保证审批速度.研究生和新生儿科医护更需要伦理专家的咨询服务;认为IRB是个找麻烦的机构的危险因素是护士、新生儿科医护、课题级别低、IRB审批时间需要8周以上;IRB审批时间需要8周以上是需要专业人员代办申报事宜、需要定期进行伦理审查申报辅导的危险因素;所在医院IRB有专职工作人员能显著降低伦理审查申报纸质文档写作难度、申报时集中答辩的难度和受试者知情同意书写作难度.结论 大多数医院设立了IRB,但很少获得资质认证.儿科医护人员对临床研究伦理审查已有较好的认知,迫切需求伦理专家的咨询服务、界定对研究对象的补偿和定期进行伦理审查申报辅导.大多不同意IRB以收费方式保证审批速度.IRB审批时间好小于8周.

  • 建设临床试验区域性伦理审查机制的设想 ——以广东地区为例

    作者:刘瑜;张念樵;钟筱华;黎欣盈;胡兴媛;向媛薇

    由于广东地区各医疗机构伦理审查能力参差不齐,审查模式效率不高,临床试验开展周期较长,医药企业研发时间及经济成本受到一定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广东地区医药产业特点、伦理审查总体水平以及临床试验情况,提出建设包括区域性伦理审查平台和成立区域伦理委员会的新伦理审查机制作为广东转化医学的基础设施,在提升临床试验伦理审查质量和效率的同时,提高广东地区科研伦理整体水平,切实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加快促进新药和医疗器械的研发;同时,介绍新成立的广东省药学会区域伦理委员会,以期通过实践实现上述目标.

  • 完善伦理委员会职能及其审查体系服务功能的建议与思考

    作者:杨雪;李建民;刘松江;王桂媛;赵楠

    基于伦理委员会组织管理及有关人员学习的经验,从完善伦理跟踪审查方式、构建伦理咨询平台、建立伦理网络管理系统、完善伦理宣传网站、成立伦理培训中心五个方面入手,对拓展伦理审查体系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伦理工作中审查、管理、宣传、培训的服务质量提出了具体建议.并结合政策法规、医院管理对如何保障建议的落实,推动伦理委员会快速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总结规律,以期能够为伦理委员会规范建设提供参考.

  • "天才灵感"的尴尬理解 ——论施韦泽"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

    作者:曾小五

    在概要梳理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基础上,揭示了其理论论证方面的三个主要问题:以铸造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寻求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念之间的矛盾;整体主义的理论诉求与个体主义行为理解之间的矛盾;肯定"生命的本体是非理性的欲望"与承认"道德之善就是自由于自身非理性欲望"之间的矛盾.正是这种理论上的自相矛盾,使得施韦泽"敬畏生命"的伦理原则在实践中陷入自我否定的尴尬境地.这也反映了西方传统哲学思维模式以及基督教伦理文化的内在局限性.

  • 从信任谈精准医疗中的伦理和风险管理

    作者:Adjekum A;Ienca M;Vayena E;陈俊春;周惠丽

    精准医疗是根据个体基因特征、环境以及生活习惯进行优化疾病干预以及治疗的佳方法. 精准医疗的推广与实现得益于人类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革新、生物医学分析技术的进步以及大数据分析工具的出现. 根据2015 年奥巴马的精准医疗计划( 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 PMI ) ,其长期目标是创建一个人数规模超过100 万的志愿者队列,他们愿意共享他们的基因数据、生物样本、生活信息及所有电子化健康信息. 因此,公众信任、愿意参与并贡献他们的健康数据,是其成功的关键,而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是项目所要关注的首要核心.

    关键词:
  • 干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伦理问题探讨

    作者:Cote D J;Bredenoord A L;Smith T R;王灵芝;郝明;王灵庆

    1 文章要点近年来,干细胞移植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大量动物研究证据显示,干细胞移植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 但是,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多数干细胞治疗仍未得到证实,尚处于试验阶段. 由于干细胞治疗没有在前瞻性、受控的临床试验中得到检验,所以,未能成为中风、帕金森病、脊髓损伤和脱髓鞘等疾病的公认的治疗方法,也未能提供真正的知情同意,可能使患者处于潜在的危险中.

    关键词:
  • 制约临终关怀发展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

    作者:杨雅清;古津贤

    目的 调查天津市临终关怀事业发展受阻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抽取共计300位天津市居民及四家医院的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及实地考察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关于临终关怀的宣传较少、传统孝道观的限制、大众未能树立科学死亡观及机构缺乏资金支持及法律保障这五点共同导致了天津市临终关怀工作面临当前困境的局面.结论 可采取多途径宣传临终关怀、开展善终教育、重视生死教育及立法等途径,走出当前发展困境.

  • 尊重生命——从一份"生前预嘱"开始

    作者:丁映轩;王壮;龙艺

    以"生前预嘱"为研究对象,梳理了生前预嘱的发展脉络,厘清了生前预嘱与安乐死、临终关怀三者间的相互关系与区别.同时,探讨了研究、实施生前预嘱的目的、意义,用伦理学中的关怀伦理、价值伦理以及人道主义理论对实施生前预嘱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对其在我国实施、推广提出建议.

  • 生物医学论文被撤销现象的制度伦理分析

    作者:陈清江;周志新

    近年来,国内生物医学论文屡次被国外期刊撤销,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对于该现象的分析,不能单纯归因于作者个人德性伦理的缺失,还要从外在制度伦理建设不完善的角度进行审视.按照制度伦理建设的合乎人道原则、维护正义原则和保障公平原则,通过对论文撤销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当前的学术评价制度、同行评审制度等存在一些问题,亟须加强和改善,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 论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仁和精诚"的凝练

    作者:张其成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的总和,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医药的根基和灵魂.通过阐述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仁和精诚"四字凝练的过程,简要分析了"仁、和、精、诚"四个字的内涵,重点表达四个层面的意义:医心仁、医道和、医术精、医德诚.

  • 医养结合模式下提升护理人员伦理素养的探讨

    作者:徐靖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如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护理需求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进医疗行业的改革,针对此提出"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但是,在推行"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而其中护理服务问题较为明显.希望通过加强和培养护理人员的护理伦理意识,来提升其伦理素养,为医养结合模式下的老年人护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对促进我国养老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 慢性病患者养老健康服务中的医学人文关怀

    作者:孟瑞;刘利兵;杨瑞

    养老健康服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日益受到关注.医学人文关怀关爱患者、敬畏生命,在养老健康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切实提高慢性病患者养老健康服务的质量,医务人员可借鉴国外人文关怀的经验;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多维度构建其心灵家园;培育老年人的自助精神,增加健康源动力;积极发挥医学院校的作用以竭诚服务老年人;探索推进医养护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

  • 饮食健康教育处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调节的效果及健康伦理分析

    作者:李燕姿;何甜;顾甜甜;高萌萌;魏兰;李蒙

    目的 探讨饮食健康教育处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调查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实验组采用强化教育模式,根据被纳入患者的具体情况,由糖尿病专业护士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观察患者的饮食治疗控制的情况和血糖控制水平.5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经过针对性健康教育的试验组在饮食控制、血糖水平方面均比对照组理想,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结论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在饮食方面也需要科学搭配,通过实践证明,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进行干预是有效的,可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治疗观念的认知水平,有效的控制血糖,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生活质量,这符合健康伦理的题中之义.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作者: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工作. 为了将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国务院制定本条例,从制度层面推进医疗纠纷的依法预防和妥善处理,着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 健康中国战略对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时代诉求

    作者:刘明;徐玉梅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时代诉求:医德教育要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培育健康道德观,强化人文关怀,加强国际合作.基于健康中国战略的新时代诉求,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应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培养医学生的人文情怀;注重学生医德理论指导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国际情怀,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 健康中国战略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伦理价值诉求

    作者:于芳;徐玉梅

    健康中国战略赋予了医学生医德教育新的内涵与要求.健康伦理理论认知教育是健康中国战略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伦理价值支撑;健康伦理教育内容完善是健康中国战略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伦理价值核心;健康伦理师资队伍建设是健康中国战略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伦理价值基础;健康伦理实践机制强化是健康中国战略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伦理价值关键;健康伦理文化氛围营造是健康中国战略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伦理价值保障.

  • 健康中国战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作者:杨萍;徐玉梅

    健康中国战略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它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坚持联系的观点,秉承身心一元论的哲学理念;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推进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它回应了广大民众的健康企盼,着力于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支撑和健康保障.

  • 基于健康中国战略的医学生生命观融渗式教育探讨

    作者:刘翠;徐玉梅

    医学生生命观融渗式教育是推行健康中国战略的要求,也是培养医学生生命伦理素养的重要途径.医学生生命观融渗式教育具有教育目标隐蔽化、教育效果稳固化和教育对象主体化的特点.在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医学生生命观融渗式教育可以通过"理论教育—情境体验—社会实践"的路径加强对医学生的生命观教育,达到"追求生命健康"的教育目的.

  • 基于健康中国战略的新时代医学伦理学

    作者:徐玉梅

    健康中国战略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定位和要求,以医学伦理学为核心的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着新时代的严峻挑战:以健康为中心的医学人文理念亟须形成,人文教育现存弊端亟须克服,医学伦理教育实践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亟须加强,医学伦理学学科研究范围亟须扩展.基于健康中国的战略部署,新时代的医学伦理学学科建设和发展要积极面对问题、承担责任,充分彰显医学人文学科的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切实保障人民健康利益的实现.

  • 情感与理智的艰难抉择 ——67岁失独母亲坚决拒绝终止妊娠的伦理思考

    作者:杨晶晶;尹梅

    近日,北京67岁失独母亲坚决拒绝终止妊娠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热议,也带来了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社会和伦理问题.公民生育权不是绝对的生育权而是相对生育权,自由选择生育的同时也应该对自己、对孩子和社会负责;高龄产妇的医疗费用需要得到保障,应建立高龄妇女人工受孕孕前评估机制,合理设置人工受孕年龄上限等事前评估机制能有效解决医疗资源合理分配中的一些问题;失独家庭需要得到安慰与孩子健康成长的矛盾可以通过关爱失独老人、健全失独家庭领养机制等其他方法解决.

  • 建设人文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麦舒敏;王冬

    和谐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给医院管理带来挑战.人文医院彰显医学人文本质,强调给予患者及医务人员人文关怀,促使双方采取积极行为从而加强医患之间的信任,缓解医患矛盾,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借鉴.目前,人文医院建设还存在对人文管理缺乏认识、医务人员考核体系待完善、医患双方缺乏沟通等不足.人文医院建设离不开医院管理者的支持和重视,需要传承医院优秀文化,改善医务人员考核晋升体系,提高医务人员沟通技巧.

  • 领导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实践体会

    作者:花蕾;王建敏

    医院的领导干部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关键,处于核心地位.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为例,阐述了领导者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谋篇布局引领作用、组织保障推动作用、影响示范表率作用、团结信任凝聚作用、主题实践培育作用以及激励约束督导作用.通过实践体会,领导者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充分重视是前提,达成共识是基础,提升素质是关键,聚集合力是核心.

中国医学伦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